首页 > 广西大学轻工微学堂公众号

广西大学轻工微学堂

平台属性:微信公众号
所属地区:广西
公众号ID:MissTang-Dreams
公众号分类:教育
关于公众号:

“广西大学轻工微学堂”微信公众号的责任主体为广西大学,属于教育类型;公众号主要(内容/服务)是让梦想飞。

开发/运营主体:广西大学

关于主体:广西大学是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境内公办高校。

最后更新:2025-7-5 关于更新时间TIPS:“更新时间”是指本页信息来源的截止时间,包括公众号的图片/文字介绍、公众号所属企事业单位的介绍等。
我要反馈:不良内容举报 » 公众号纠错(有误/注销)»
广西大学轻工微学堂公众号二维码公众号二维码,扫一扫马上关注

公众号主体介绍广西大学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广西大学轻工微学堂是由广西大学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广西大学(guangxi university),简称“西大”(gxu),坐落于广西首府南宁市,是广西唯一的国家“211工程”建设学校,“双一流”建设高校,教育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部省合作共建高校”;入选国家“211工程”、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创新院校,一省一校(z14)联盟成员,东盟大学联盟、南亚东南亚联盟成员,广西重点支持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建设高校。

1925年(民国十四年),以李宗仁为首的新桂系等人决定设立广西大学,1928年省立广西大学成立、省主席黄绍竑任委员长、首任校长为马君武,1939年更名国立广西大学。1950年与南宁师范学院(今广西师范大学)合并,1952年,毛泽东亲笔题写广西大学校名;同年,广西大学农学院成为独立建制的广西农学院。1953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广西大学师生、学科专业以及设备和图书资料被调整到中南和华南地区的19所高校。1958年,国务院批准广西大学在南宁恢复重建。1997年,广西大学与广西农业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广西大学。

截至2025年6月,学校占地面积2·18万余亩,校舍总建筑面积200余万平方米;在编教职工3407人,全日制本科在校学生人数为23419人、全日制研究生15875人,非全日制研究生2529人。

历史沿革

广西有高等教育,始自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由巡抚黄槐森在桂林文昌门外创办的体用学堂。但广西有真正意义的现代大学,则始于广西大学。

省立广西大学(1928年·梧州)

1925年(民国十四年),以李宗仁、黄绍竑为首的新桂系统一广西,为培植建设广西人才,决定设立广西大学。

1927年冬,省主席黄绍竑邀请本省籍留德工学博士马君武回桂筹办广西大学,正式成立省立广西大学筹备委员会,黄绍竑亲任委员长。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6月,学校设有26个学院,开设招生本科专业68个,学科专业涵盖哲、经、法、教、文、理、工、农、医、管、艺等11大门类。

广西大学院系专业一览表
二级学院招生专业(类)学制
广西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数学类(含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四年
广西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物理学四年
电子科学与技术四年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四年
广西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四年
机械电子工程四年
车辆工程四年
能源与动力工程四年
广西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四年
自动化四年
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四年
水利水电工程四年
建筑学五年
智能建造四年
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类(含化学、应用化学)四年
化学工程与工艺四年
广西大学海洋学院海洋科学四年
广西大学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四年
信息安全四年
电子信息类(含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四年
广西大学资源环境与材料学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四年
材料科学与工程四年
木材科学与工程四年
环境工程四年
矿物资源工程四年
广西大学轻工与食品工程学院轻工类(含轻化工程、包装工程)四年
食品科学与工程四年
广西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科学四年
生物技术四年
广西大学农学院植物生产类(含农学、园艺、植物保护)四年
农业资源与环境四年
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科学四年
动物医学五年
广西大学林学院林学四年
生态学四年
广西大学医学院药学四年
广西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四年
汉语国际教育四年
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类(含英语、翻译)四年
日语四年
泰语四年
越南语四年
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传播学类(含新闻学、广告学)四年
播音与主持艺术四年
广西大学经济学院/中国—东盟金融合作学院经济学四年
国际经济与贸易四年
金融学四年
广西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工商管理四年
会计学四年
旅游管理四年
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事业管理四年
广西大学法学院法学四年
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四年
思想政治教育四年
广西大学体育学院运动训练四年
广西大学艺术学院艺术设计学四年
美术学四年
音乐学四年
舞蹈学四年
参考资料:

学科建设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5年6月,学校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国家级高校引智平台、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基地、2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1个农业农村部国际农业科技创新院、1个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等一批国家和部级科研平台,以及45个省级科技创新平台、4个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3个广西特色新型智库联盟成员等。
国家级科研平台
类型机构名称批准或立项年度
国家重点实验室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2011年
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广西壮族自治区有色金属及特色材料加工重点实验室2010年
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017年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大土木工程结构全寿命安全与耐久学科创新引智基地2023年
省部级科研平台
类型机构名称批准或立项年度
国家(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蔗糖产业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2018年
中国-东盟区域发展研究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2019年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有色金属及材料加工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4年
工程防灾与结构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5年
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中南速生材繁育重点实验室1995年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糖业及综合利用教育部工程中心2006年
大跨拱桥关键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019年
自治区重大科技创新基地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2017年
广西有色金属及特色材料加工重点实验室
甘蔗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广西工程防灾与结构安全重点实验室
广西清洁化制浆造纸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2018年
广西相对论天体物理重点实验室重大科技创新基地2020年
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广西亚热带生物资源保护利用重点实验室2005年
广西有色金属及特色材料加工重点实验室2005年
广西制造系统与先进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2007年
广西防灾减灾与工程安全重点实验室2007年
广西生物炼制重点实验室2007年
广西电力系统最优化与节能技术重点实验室2010年
广西石化资源加工及过程强化技术重点实验室2010年
广西天体物理及其相关技术重点实验室2014年
广西清洁化制浆造纸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2014年
广西多媒体通信与网络技术重点实验室2014年
广西南海珊瑚礁研究重点实验室2016年
广西电化学能源材料重点实验室2016年
广西森林生态与保育重点实验室2016年
广西农业环境与农产品安全重点实验室2016年
广西甘蔗生物学重点实验室2018年
自治区应用数学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应用数学中心(广西大学)2021年
广西“2011协同创新中心”广西蔗糖产业协同创新中心2013年
广西生态铝产业协同创新中心2013年
中国—东盟区域发展研究协同创新中心2013年
广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西生物质废弃物制备高质结构板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3年
广西新型电池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4年
广西电力输配网防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5年
广西特殊地质公路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5年
广西石墨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6年
广西绿色制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7年
广西微生物与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7年
广西智能数字服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8年
广西工程研究中心广西大跨拱桥工程研究中心2018年
广西中国-东盟信息港数据挖掘工程研究中心2019年
自治区国际合作基地广西亚热带果蔬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011年
自治区工程院广西碳酸钙产业化工程院2012年
自治区农业良种培育中心广西木薯良种培育中心2011年
广西水稻良种培育中心2012年
广西蔬菜良种培育中心2012年
广西食用菌良种培育中心2013年
厅局级科研平台
类型机构名称批准或立项年度
自治区高校重点实验室广西高校数学及其应用重点实验室2014年
广西高校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与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2014年
广西高校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2014年
广西高校新能源材料及相关技术重点实验室2014年
广西高校农业环境与农产品质量安全重点实验室2014年
广西高校电力安全与新能源转换控制重点实验室2014年
广西高校动物繁殖与动物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2014年
广西高校资源化工应用新技术重点实验室2014年
广西高校应用化学技术与资源开发重点实验室2014年
广西高校现代设计与先进制造重点实验室2014年
广西高校并行分布式计算技术重点实验室2014年
广西高校多媒体通信与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2014年
广西高校林业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2014年
广西高校植物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2014年
广西高校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重点实验室2014年
广西高校新材料重点实验室2014年
广西高校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重点实验室2014年
广西高校水生生物健康养殖与营养调控重点实验室2014年
广西高校矿物工程重点实验室2014年
广西高校经济与管理实验中心2014年

研究成果

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校徽

广西大学校徽为齿状圆形,由学校中英文名称、稻穗、桂花、凤凰、星星和代表学校成立于1928年的数字组成。

释义:

1·主体造型:齿状圆形(表示理工科)、稻穗(表示农科)、桂花(花中心是打开的书本,表示文法类),表示广西大学是一所多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大学;凤凰、星等表示学校是一个“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集体;八朵桂花代表来到广西大学求学的八方学子;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现任领导
职务姓名
党委书记李国忠
党委副书记、自治区纪委监委驻广西大学纪检监察组组长、纪委书记金顺南
党委副书记宁旭初
党委常委、副校长刘向、夏国恩、肖建庄、梁恩维、于文进、赵双良
副校长、教务长冯家勋
党委常委、党委宣传部部长孙瑞
党委常委、校长助理、党委统战部部长姚作芳
数据统计截至2025年6月参考资料:

历任领导

校园环境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官网显示,广西大学坐落于素有“中国绿城”之称的广西首府南宁,占地面积2·14万余亩,其中,本校区面积4550·7亩,广西亚热带农科新城(农林动科研教学实验基地)1·69万亩,校舍总建筑面积200余万平方米。

校园环境

校友情况

杰出校友
姓名简介
杨华德“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
马君武著名教育家、科学家、民主革命家。广西大学首任校长,1939年再度出任国立广西大学校长。
魏乃文“两弹一星”科学家
杨宁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
白鹏飞法坛巨擘,广西大学首批聘任的教授之一。1938年至1939年任广西大学校长。
李达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之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家。1936年任广西大学文法学院经济学系主任、教授。
陈寅恪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被誉为“能发千古之覆”的史学大师,部聘教授。1942年至1944年任广西大学教授。
李四光中科院院士,著名地质学家,1940年任广西大学教授。
刘仙洲中科院院士,中国机械史研究的开拓者,机械学家和机械工程教育家。1936年至1944年任广西大学教授。
施汝为中科院院士,中国近代磁学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之一,著名物理学家。1940年至1944年任广西大学教授。
李林中科院院士,物理学家。1944年毕业于广西大学物理系。
党鸿辛中科院院士,材料及机械摩擦、磨损与润滑专家。1950年至1953年就读于广西大学化工系。
陈太一中国工程院院士,通讯技术专家。1944年毕业于广西大学理学院。
沈善炯中科院院士,生物化学和遗传学家。1937年至1939年就读于广西大学农学院。
何康原国家农业部部长,世界粮食奖获得者。1946年毕业于广西大学农学院。
李兆焯中共中央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1968年毕业于广西大学土木系。
马庆生原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政协主席,1989年至1993年任广西农学院院长。
李纪恒2015·01-2016·08云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2016·08-2016·09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
沈北海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1982年毕业于广西大学新闻系。
杨基常原自治区党委副书记,1965年毕业于广西大学机械系。
吴恒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原自治区副主席。1995年至1998年任广西大学常务副校长。
韦家能原全国人大常委、自治区人大党组副书记、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969年毕业于广西大学土木系。
杨道喜自治区副主席,1978年毕业于广西大学中文系。
陈武现任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
林国强自治区政协副主席,1981年毕业于广西大学机械系。
蒋培兰自治区政协副主席,1999年毕业于广西大学商学院。
甘幼玶原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962年毕业于广西大学物理系。
徐爱俐原自治区党委常委、组织部长、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965年毕业于广西农学院农学系。
林灿原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966年毕业于广西农学院植保系。
章崇任原自治区政协副主席,1964年毕业于广西大学矿冶系。
梁裕宁原自治区政协副主席,1961年毕业于广西农学院。
罗殿龙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院长,1982年毕业于广西大学哲学系。
周文中与建筑大师贝聿銘、大画家赵无极齐名的海外华人三大宝之一,美籍华人大作曲家,1944年毕业于广西大学文学院。
李福善原香港最高法院上诉庭按察司,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香港特首“大紫荆勋章”获得者。1942毕业于广西大学法律系。
韦家森广西电网公司广西水电集团公司副总裁、董事长、党委书记。1978年毕业于广西大学电气系。
赵艳林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协原主席。
汪夏明广西住房与城乡建设厅巡视员、副厅长。
杨绿峰现任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厅长。
刘文连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王战营现任河南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长、省委新闻发言人。1985·07-1988·06广西大学土木系计算力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蔡德所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厅原副厅长。
梁斌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原厅长。
陈建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与城乡建设厅原副巡视员。
金昌宁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与城乡建设厅原巡视员。
覃黎魁广西壮族自治区监察厅区纪委常委、副厅长。
韦树英广西科协党组书记,曾任广西大学副校长。1964年毕业于广西大学土木系。
黄菊利原自治区建设厅正厅级巡视员,1964年毕业于广西大学土木系。
杨政中原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厅长,1966年毕业于广西农学院植保系。
李里宁原自治区水电厅厅长,1968年毕业于广西大学电气系。
李良业原自治区劳动厅厅长,1970年毕业于广西大学电气系。
宋继东原自治区建设厅厅长,1976年毕业于广西大学电气系。
官建文人民日报网络中心(人民网)副总裁。1982年毕业于广西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
李湛军北京奥运会组委会新闻中心主任,北京大学东西方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光明日报高级记者。1982年毕业于广西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
唐润华新华社新闻研究所研究室主任。1982年毕业于广西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
王双飞1963年9月出生于湖南省攸县,制浆造纸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广西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广西大学技术成果转化研究院院长。
廖林现任第二十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国工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
韩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主任、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副院长。
郑皆连路桥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李志农广西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梁志强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副秘书长
赵红明中共南宁市委常委、统战部长
梁斌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原厅长
唐平秋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党委书记
张鹏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党委书记
蔡高炎铁道部第三勘测设计院原院长
邓长球中国民主同盟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主任委员、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厅副厅长
庄炎林原全国侨联主席,1941年至1942就读于广西大学
李殷丹曾任广西省副省长、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1937年毕业于广西大学文法学院文学系。
俞曙霞原自治区政协副主席,1972年至1997年在广西大学任教,曾任广西大学副校长。
何忌原自治区党委秘书长,曾任广西大学党委副书记。1938年毕业于广西大学土木系。
张光皓原自治区党委秘书长。1950年毕业于广西大学法律系。
詹宗棠原自治区冶金厅厅长,1963年毕业于广西大学矿冶系。
章远新自治区发展改革委主任,1982年毕业于广西大学经济系。
尹建国自治区国资委党委书记,原广西大学副校长。1982年毕业于广西大学经济系。
李宗达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宣传管理司副司长(正局级)。1983年毕业于广西大学新闻系。
钟想廷自治区水利厅厅长。1986年毕业于广西大学哲学系(研究生)。
卢健华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工程总队总工程师。1948年毕业于广西大学土木系。
苏保业中国航空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1953年毕业于广西大学土木系。
张先程著名杂交水稻育种专家。1954年毕业于广西农学院农学系。
韦安钰原机械工业部第二设计研究院总设计师。1953年毕业于广西大学机械系。
注:排名不分先后(截至2024年5月)

所获荣誉

所获荣誉
获奖时间获奖名称
2024年8月广西大学啦啦操队获得2024年fisu世界大学生啦啦操锦标赛全女子精英组亚军
2024年2023年度中国农技协“最美科技小院”
2023年第一届广西促进就业先进集体
2022年广西青年五四奖章集体
202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
2021年拟入选第二批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单位名单
2021年入选2016年-2020年全区普法工作先进单位拟表扬公示名单
2021年入选单位为“广西大学“七五”普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0年第二届自治区文明校园
2018年10月广西大学啦啦操队获得fisu世界大学生啦啦操锦标赛男女混合精英组冠军
(截至2024年8月)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