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前身溯源
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
2002年7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下文同意广西大学试办行健文理学院,学院开始创办。当年,在广西大学东校园第八教学楼办学。
2003年,按照教育部8号文要求进行调整完善,学院与全国部分以及广西同类院校一起,2003学年度暂停招生。
…更多「历史沿革」介绍请查阅全文…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5年3月,学校设有11个教学单位,学校共有招生备案专业103个,其中四年制职业本科专业37个,二年制职业本科专业29个,高职专科专业37个。二级学院 | 本科专业 | 高职专业 |
---|---|---|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农业工程学院 | 现代种业技术 | 作物生产与经营管理 |
设施园艺 | 现代农业技术 | |
作物生产与品质改良 | 园艺技术 | |
智慧农业技术 | 植物保护与检疫技术 | |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 现代畜牧 | 畜牧兽医 |
动物医学 | 动物医学 | |
现代水产养殖技术 | 动物医学(宠物养护与疾病防治方向) | |
宠物医疗 | 水产养殖技术 | |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城乡建设学院 | 园林景观工程 | 园林技术 |
建筑工程 | 园林工程技术 | |
环境艺术设计 | 工程造价 | |
— | 建筑工程技术 | |
— | 建筑室内设计 | |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智能装备工程学院 |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智能控制技术 | 机电设备技术 | |
智能制造工程技术 |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 |
— | 新能源汽车技术 | |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食品药品工程学院 | 食品工程技术 | 食品质量与安全 |
食品质量与安全 | 烹饪工艺与营养 | |
现代粮食工程技术 | 食品智能加工技术 | |
药品质量管理 | 中草药栽培与加工技术 | |
中药制药 | 药学 | |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 计算机网络技术 |
计算机应用工程 | 软件技术 | |
网络工程技术 | 软件技术(校企合作班) | |
数字媒体技术 | — | |
人工智能工程技术 | — | |
现代通信工程 | — | |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市场营销 | 工商企业管理 |
人力资源管理 | 市场营销 | |
企业数字化管理 | 现代物流管理 | |
财税大数据应用 | 大数据与会计 | |
大数据与财务管理 | 旅游管理 | |
大数据与审计 | 电子商务 | |
大数据与会计 | —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 | |
电子商务 | — | |
金融科技应用 | — | |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人文与艺术学院 | 中文国际教育 | 应用泰语 |
应用英语 | 广告艺术设计 | |
网络与新媒体 | — | |
全媒体新闻采编与制作 | — | |
视觉传达设计 | — | |
美术 | — | |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 | — |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通识教育学院 | — | — |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教育培训学院(广西乡村振兴学院) | — | — |
参考资料:注:数据截至2023年5月 |
师资力量
截至2025年3月,高级职称教师530多人,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849人,“双师型”教师800人。类别 | 姓名 |
---|---|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 韦凤英、吴柱月 |
乡村振兴特派员和乡村振兴“三区”人才 | 贾银海 |
全国优秀教师 | 何春玫 |
高级双师型教师 | 何春玫、邱林、谢聪 |
广西高等学校千名中青年骨干教师 | 邱林 |
广西“十百千”知识产权人才 | 谢聪 |
参考资料: |
教学建设
…更多「办学条件」介绍请查阅全文…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5年3月,学校建设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平台13个,其中国际交流平台1个、国家级平台4个,3个校级科研机构。类别 | 机构名称 |
---|---|
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 | 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
中国-东盟亚热带多功能草引种联合研究中心 | |
广西畜禽繁育技术研发人才小高地 | |
广西家畜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 | |
国家农业(畜禽养殖)科学实验站 | |
广西家畜与饲料牧草研发重点实验室(牧草生物技术实验室) | |
农业部牧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亚热带分中心 | |
广西牧草良种培育中心 | |
亚热带牧草种资质源库(圃) | |
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站(全国畜牧总站) | |
亚热带草种资源创新重点实验室 | |
广西壮族自治区畜牧研究所草种质量检验测试中心 | |
广西草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中国(广西)-柬埔寨非粮型饲料研发国际交流平台 | |
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站(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 |
参考资料: |
研究成果
截至2025年3月,学校近三年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广西科技进步奖等科研成果奖40项,获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项(一等奖1项),通过国家审定牧草等品种3个、自治区审定玉米等农作物新品种16个,完成科技成果转化23项。获批地厅级及以上科研项目271项;荣获地厅级及以上科技奖励130项,含国家级奖励7项、省部级奖励66项;通过国家审定新品种28个;获授权专利65项;通过审定的地方标准46项;出版专著52部;发表科技论文1485篇。项目名称 | 获奖等级 | 获奖时间 |
---|---|---|
广西山羊良种繁育及生态养殖技术集成应用 | 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2022年 |
紫色象草品种选育与产业化关键技术集成应用 | 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 2022年 |
参皇鸡1号、宏光麻鸡配套创新培育及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应用 | 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2021年 |
黄牛繁育技术创新示范玉产业化推广 | 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 2021年 |
基于广西地方猪种的优质肉猪配套选育及生产关键技术创新与推广应用 | 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2020年 |
参考资料: |
完成人 | 标准名称 | 发布时间 | 标准级别(国家、行业、地方、团体、企业) | 完成人排名 |
---|---|---|---|---|
陈宝剑 | 桂科种猪饲养管理技术规范 | 2021·8·31 | 地方标准 | 第一 |
张杏艳 | 猪用菌酶协同发酵浓缩饲料 | 2020·12·15 | 团体标准 | 第二 |
廖晓光 | 肉鸭屠宰加工技术规程 | 2021·8·31 | 地方标准 | 第一 |
肖正中 | 肉牛生物垫床生态舍养殖技术规范 | 2021·8·31 | 地方标准 | 第一 |
易显凤 | 杂交构树生产与利用技术规程 | 2021·8·31 | 地方标准 | - |
参考资料: |
学术资源
…更多「学术研究」介绍请查阅全文…
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校徽:
精神文化
…更多「校园文化」介绍请查阅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