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学校溯源
广西轻工业学校
1956年7月,食品工业部南宁食品学校成立。
1958年7月,广西南宁化学工业学校成立。11月,食品工业部南宁食品学校与广西南宁化学工业学校合并,成立广西南宁工业技术学校。
1959年9月,广西南宁工业技术学校原食品工业部南宁食品学校部分迁往贵县独山,改校名为广西贵县制糖工业学校(曾用校名广西贵县轻工业学校)。
…更多「历史沿革」介绍请查阅全文…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5年3月,学校设有14个二级学院,开设高职专业58个。
院系 | 专业名称 |
---|---|
智能制造学院 | 工业机器人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机械装备制造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应用电子技术 |
电子信息学院 | 计算机应用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服务、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云计算技术应用、现代通信技术、大数据技术 |
轻工化工学院 | 食品智能加工技术、石油化工技术、分析检验技术、化妆品经营与管理、食品质量与安全、应用化工技术、环境管理与评价 |
医药健康学院 | 老年保健与管理、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药品经营与管理、药学、药品质量与安全、中药学、 |
车辆工程学院 | 物流管理、动车组检修技术、汽车智能技术、汽车车身维修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 |
建筑工程学院 | 建设工程管理、建筑设备工程专业(消防技术方向) |
工业设计学院 | 环境艺术设计、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动漫制作技术、建筑室内设计 |
工业管理学院 | 财务管理、会计、电子商务、商务管理、市场营销、物流管理专业(物流技能和职业方向) |
幼师教育学院 | 学前教育、小学语文教育、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 |
通识教育学院 | ——————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 |
人工智能产业学院 | —————— |
附属中等职业学校 | —————— |
师资力量
截至2025年3月,学校有专职教师1171人。专任教师中正高职称53人,副教授及副高职称182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502人;“双师型”素质教师占专业课教师的85·57%。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14人,全国行业性教学名师7人、广西教学名师2人、自治区模范教师2人,有全国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6人、委员23人。类别 | 名称 |
---|---|
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教学名师 | 陶权、尹沾合 |
自治区级教学名师 | 张良军 |
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优秀教学团队 | 石油化工技术教学团队(2015年,张良军) |
自治区优秀教学团队 | 化工技术教学团队(2010年,韩元山) |
教学建设
…更多「办学条件」介绍请查阅全文…
学术科研
科研平台
截至2025年3月,学校有国家级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1个。科研成果
2014年,学校教师申报自治区级以上科研项目达25项。获得上级资助总经费共计32万元。鼓励教师积极撰写论文,2013-2014学年,教职工共发表论文共189篇,其中其中ei1篇,核心38篇,优秀期刊及普刊150篇;组织选送47篇参加广西教育科学研究所2014年广西职业教育教学优秀论文评选,获奖7篇,其中一等奖2篇,二等奖1篇,三等奖1篇,优秀奖3篇,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
…更多「学术科研」介绍请查阅全文…
校园文化
校徽
释义: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标志取材于中国传统书法——篆书“工”字与机械齿轮形象之组合造型,既保留“工”字的可读性、完整性,又表达出中国传统工业之特色。取篆书“工”字之笔画(竖划)与齿轮形象异质同构;标志中的“工”象征机械齿轮互相联动运转并带动工业不断向前发展之势。整个标志既稳定又显灵动,配以相应的中英文作弧,使标志整体感更趋向完美——现代与传统相结合。以蓝为标准色,象征着工业技术博大精深;以绿为标准色,昭示着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朝气蓬勃、欣欣向荣和对美好未来之憧憬。校训
…更多「校园文化」介绍请查阅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