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公众号

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平台属性:微信公众号
所属地区:广西
公众号ID:GXNU-foryou
公众号分类:教育 - 学校
关于公众号:

“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微信公众号的责任主体为广西师范大学,属于教育类型;公众号主要(内容/服务)是推送学院实时信息。

开发/运营主体:广西师范大学

关于主体:广西师范大学是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境内公办高校。

最后更新:2025-7-5 关于更新时间TIPS:“更新时间”是指本页信息来源的截止时间,包括公众号的图片/文字介绍、公众号所属企事业单位的介绍等。
我要反馈:不良内容举报 » 公众号纠错(有误/注销)»
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公众号二维码公众号二维码,扫一扫马上关注

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百科

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college of foreign studies)是广西师范大学下设二级学院之一,前身是创办于1942年7月的国立桂林师范学院英语系。1953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组建广西师范学院外语组。1958年7月,重建外语系。2001年11月6日,外语系更名为外国语学院。2006年学校进行办学资源整合,大学外语教学研究部与外国语学院合并成立新的外国语学院。

截至2024年9月,外国语学院拥有在校全日制本科生2300余人,在校硕士研究生近600人。

办学历史

1942年7月的国立桂林师范学院英语系,首任系主任为著名的外交家、教育家、经济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学部委员陈翰笙教授(1897-2004)。

1953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组建广西师范学院外语组。

1958年7月,重建外语系。

1983年,随着学校的更名,成为广西师范大学外语系。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1年4月,外国语学院下设英语语言文学系、翻译系、商务英语系、日语系、朝鲜语系、大学英语一、二系,开设有5个本科专业。
院系专业
学系专业层次
英语语言文学系英语(教育)本科
翻译系翻译本科
商务英语系商务英语本科
日语系日语本科
朝鲜语系朝鲜语本科
大学英语一系---
大学英语二系

师资力量

学术研究

建设成果

近年来在教育教学改革、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2010年以来,共获得厅级以上科研、教改项目12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5项——其中的“中华学术文库外译”项目实现了广西零的突破,教育部项目及部委项目共78项,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1项。年均产出科研成果150项左右,包括专著、译著、教材、论文集、ssci、cssci和核心期刊论文等。获自治区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多项。
外国语学院2019年度优秀科研成果奖
序号题目作者刊物/出版社成果形式奖项
1隐喻认知视角下莎剧的修辞及汉译研究谢世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专著特等奖
2接受美学视域下的品特戏剧研究刘明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专著特等奖
3新时代大学英语课程智慧教育体系构建——以人-机-环境系统为视角周晓玲cssci扩展版*中文核心期刊论文一等奖
4对丈岩郑澔的诗世界研究曹永任sci,与国内cssci一致论文一等奖
5劳伦斯小说疾病话语的隐喻解读丁礼明cssci扩展版论文一等奖
6智慧教学背景下英语教师的核心素养提升路径蒙岚cssci扩展版*中文核心期刊论文一等奖
7新时代大学英语智慧教学论苏超华吉林人民出版社专著一等奖
8chinese zodiac culture and the rhetorical construction of a shu b, c高金林kci期刊论文一等奖
9chinese efl learners’ use of subjunctive markers in writing陈文强studies in linguistics论文一等奖
10how do chinese efl learners perceive english relative clauses?李晨studies in linguistics论文一等奖
11compounding word-formation in ahou gelao何彦诚a typological approach to grammaticalization and lexicalizaiton论文二等奖
12马可波罗情人李永男韩国国学资料院译著二等奖
13来自天堂的狗狗陆巧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译著二等奖
14朱生豪莎剧隐喻翻译的认知归化倾向——以四大悲剧“愤怒”隐喻为例陈洁山东外语教学论文二等奖
15《无名之辈》:一部平民的浮世绘邝增乾中文核心期刊论文二等奖
16蕴涵、预设的确定和判别之再思考——以疑问句为例李怀奎中文核心期刊论文二等奖
17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在国际媒体报道中的形象分析 - 以印度主流媒体india today为例蔡马兰中文核心期刊论文二等奖
18习近平总书记施政语言的隐喻内涵及其人格魅力黄兴运中文核心期刊论文二等奖
19《俄罗斯大风潮》 :我国对西方无政府主义论著翻译的肇端袁斌业东方翻译论文二等奖
参考资料:(仅列出部分内容)

学术交流

学院领导

历任领导

历届系(院)行政领导
名称姓名性别职称职务任职起止时间
省立桂林师范学院英语系陈翰笙教授系主任1942·08—1946·02
国立桂林师范学院英语系陈兆畴教授-
蒋云鹤教授-
钟期伟教授-
广西师范学院外语系刘鹤年副教授系副主任1958·06—1982·04
周忠著教授系主任1979·01—1982·05
贺祥麟教授1982·06—1983·07
广西师范大学外语系贺祥麟教授1983·07—1984·08
刘上扶教授1984·08—1993·01
钟国仕副教授1993·01—1995·07
陆煜泰教授1995·07—1999·12
唐高元教授1999·12— 2000·11
刘绍忠教授2000·11—2001·10
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刘绍忠教授院长2001·11—2005·03
李晓教授2006—2010·02
刘玉红教授2010·02—2016·07
参考资料:

现任领导

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现任领导
职位姓名
党委书记江飞
党委副书记、院长何彦诚
参考资料:

公众号主体介绍广西师范大学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是由广西师范大学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广西师范大学(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简称“广西师大(gxnu)”,地处世界级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桂林市,是国家教育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高校,是广西重点建设的“国内一流大学”高校。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教育部“国培计划”、数据中国“百校工程”、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

广西师范大学的前身为广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创办于1932年10月12日,1936年6月,广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并入广西大学,成为广西大学文法学院。1942年4月改名为广西省立桂林师范学院,1943年8月升格为国立桂林师范学院。1947年5月改名为国立南宁师范学院。1950年2月,国立南宁师范学院并入广西大学,1983年5月28日,广西师范学院更名为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7月,学校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高校。2021年1月,学校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重点支持建设“国内一流大学”的高校。

截至2024年11月,学校有王城、育才、雁山3个校区,校园面积4000亩,建制教学学院(部)22个,全日制普通本科专业7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0个,专业博士点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6个,各类教职工近5000人,全日制学生近38000人。

历史沿革

广西最早的师范教育可追溯至1904年,坐落于桂林的广西高等学堂开办简易师范。次年建立了师范传习所。1908年起,广西开始设置独立的初级师范学校,陆续开办了3所省立初级师范和4所女子师范。但到了1929年夏,广西当局停办省立师范,将其并入各高级中学,设高中师范科,女子师范改为女子中学。

院校初期

广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成立1932年-1936年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11月,学校设有22个教学学院(部),开设本科专业75个,学科专业共分为13大门类。
广西师范大学院系专业一览表
学院(部)本科专业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秘书学、新闻学、网络与新媒体
广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学、绘画、书法学
广西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软件学院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信息安全、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历史学、旅游管理、文化产业管理、酒店管理
广西师范大学设计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含按服装设计与表演方向培养)、产品设计、动画
广西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体育教育(中外合作)、健康服务与管理
广西师范大学电子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
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
广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学(音乐教育)、音乐表演、舞蹈学(舞蹈表演与教育)
广西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数学与应用数学
广西师范大学法学院法学
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社会学、社会工作、政治学与行政学
广西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学、工商管理、会计学、金融学、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广西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物理学、科学教育、测控技术与仪器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师教育学院(田家炳教育书院)小学教育(包括小学教育(地方公费师范生)、小学教育(中高计划))、学前教育、教育技术学、应用心理学、特殊教育
广西师范大学化学与药学学院制药工程、应用化学、化学
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态学
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师范)、商务英语、翻译、日语、朝鲜语
广西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地理科学(师范)、地理信息科学
广西师范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
广西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
广西师范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
截至2024年7月(学校官网院系、专业数量不对应)

学科建设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11月,有省部共建药用资源化学与药物分子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广西民族药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与心理重点研究基地,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红色文化研究基地,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国家民委“一带一路”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以及9个广西重点实验室,7个广西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广西应用数学中心,2个广西“2011协同创新中心”,2个广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广西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研究基地,2个广西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8个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7个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省级研究基地。同时,还拥有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自治区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自治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7个自治区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等省级教学研究中心。
科研平台
平台级别/类别名称
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药用资源化学与药物分子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药用资源化学与药物分子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区块链与智能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省部(教育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广西民族药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广西重点实验室广西药用资源化学与药物分子工程重点实验室、广西环境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广西多源信息挖掘与安全重点实验室、广西珍稀濒危动物生态学重点实验室、广西低碳能源材料重点实验室、广西核物理与核技术重点实验室、广西漓江流域景观资源保育与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广西类脑计算与智能芯片重点实验室、广西生态脆弱区环境过程与修复重点实验室
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广西高校数学模型及其应用重点实验室、广西高校认知神经科学与应用心理重点实验室、广西高校干细胞与医药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广西高校非线性电路与光通信重点实验室、广西高校数字赋能经济发展重点实验室、广西高校健康促进与运动干预重点实验室、广西高校数据科学交叉研究重点实验室、广西高校集成电路与微系统重点实验室
广西协同创新中心西南民族药协同创新中心 、广西区域多源信息集成与智能处理协同创新中心
广西协同创新中心培育建设单位广西区域多源数据集成与智能处理协同创新中心
广西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研究基地 广西电化学能源材料与器件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研究基地、广西天然药物加工及功效助剂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研究基地
广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西新能源船舶电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西智能无人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其他类别
广西民族药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广西应用数学中心(广西师范大学)桂林兴安漓江源森林生态系统广西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截至2025年6月

研究成果

截至2024年11月,,2016年至今,学校科研立项数和科研经费均获得大幅增长,获得各级各类科研项目4133项,其中,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艺术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星火计划项目等国家级项目787项,科研经费(r&d经费)总计约10·311亿元。2016年以来,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8项(其中2020年获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2024年获三等奖3项、青年成果奖1项);获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3项(其中2016年获三等奖1项、2021年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在2016-2022年的四次广西社科优秀成果奖评选中,共获奖项221项,其中一等奖18项,获奖总数连续两届均在全区排名首位。2016年以来,科研成果获中国专利奖2项,获广西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1项、广西科学技术奖一等奖6项、二等奖14项、三等奖14项,获专利授权2000多件。2023-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数连续两年突破60项,并获得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重点项目2项。
研究成果
时间名称奖项
2006年预期记忆的老化研究:理论与实验第三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评选二等奖
2010年明代以来岭南地区壮族的地理分布及变迁研究广西第十一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一等奖
2014年有效教学的设计原理、策略与评价广西第十三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二等奖
截至2025年6月(部分展示)

学术资源

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校名

广西师范大学校名由该校原艺术系首任系主任、著名书法家、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伍纯道先生题写。

校徽

校徽
广西师范大学校标是双圆套圆形徽标,中间是由独秀峰和王城校区正门组成的图案,图案上方套内圆环,下方有“1932”字样,代表学校建校时间;外环左上方是由著名书法家、我校教授伍纯道题写的“广西师范大学”,外环右上方是“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大写英文。  校标图案由规整对称的几何图形组成,使图案极为严格与规范,体现学校管理科学、治学严谨;整个标志以紫色为主色调,寓意学校紫气满园、事业辉煌;主体结构左右对称,与王城校区建筑风格一致,体现学校历史悠久、文化深厚;中间的独秀峰高耸挺拔,层次分明,轮廓清晰,在线条的搭配及勾勒下,犹如熊熊的火焰在跳跃,将校园映衬得格外艳丽,寓意学校的事业蒸蒸日上,充满活力;与正门组成的图案,像一把燃烧的火炬,象征学校薪火相传,追求卓越;整座山峰在天空的衬托下,形成一种高远而博大的空间美,象征校园海纳百川、和谐并包;秀丽的凉亭独傲峰顶,为巍峨挺拔的独秀峰充满了生机,寓意师大人艰苦奋斗、勇攀高峰;内圆环紧套正门和独秀峰,犹如一轮红日照耀学校,象征着学校全体师生员工齐心协力,共创辉煌;学校的正门敞开,预示学校放眼未来,开拓进取。

校区情况

王城校区

位于广西桂林市秀峰区王城1号

王城校区环境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现任领导
职务姓名
党委书记贺祖斌
党委副书记、校长孙杰远
党委副书记黄文韬
党委副书记、自治区纪委监委驻学校纪检监察组组长莫坷
党委常委、副校长林国庆、汤志华、黄晓昀、宋树祥、李先贤、沈星灿
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党校常务副校长谭智雄
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机关党委书记毛立刚
截至2025年6月,资料来源:

历任领导

历任行政领导
校名姓名职务任职时间
广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杨东莼校长1932·10-1934·3
罗尔棻校长1934·3-1934·10
郭任吾校长1934·10-1936·6
曾作忠校长1941·11-1942·3
省立桂林师范学院曾作忠院长1942·3-1943·7
国立桂林师范学院曾作忠院长1943·7-1946·7
国立南宁师范学院曾作忠院长1946·7-1948·2
唐惜芬院长1948·2-1949·1
黄华表院长1949·1-1949·5
陈一百院长1949·5-1949·11
广西师范学院筹委会李迪生主任1953·10-1954·3
广西师范学院梁唐晋院长(代)1954·3-1955·9
梁唐晋院长1955·9-1957·9
张云莹院长1957·9-1966·6
张留先革委会主任1968·12-1969·5(未到任)
张永华革委会主任1969·5-1971·5
王远明革委会主任1971·5-1973·12
崔毅革委会主任1973·12-1976·5
梁正革委会主任1976·5-1978·11
梁正院长1978·11-1980·3
刘群院长1980·3-1982·6
李德韩院长1982·6-1983·5
广西师范大学李德韩校长1983·5-1984·6
陈光旨校长1986·12-1991·7
王炜炘校长1991·7-1993·8
张葆全校长1993·8-1997·3
黄介山校长1997·3-2002·1
(表格内容参考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官网)截止2024年7月(部分展示)
历任党组织领导
党组织名称姓名职务任职时间
广西师范学院党支部岳健书记1953·10-1955·6
广西师范学院党总支梁唐晋书记1955·6-1956·9
刘庆仙书记1956·10-1957·2
广西师范学院党委梁唐晋书记1957·3-1957·9
杨江书记1957·9-1966·6
广西师范学院党的核心小组王远明组长1972·1-1973·12
崔毅组长1973·12-1975·5
广西师范学院党委崔毅书记1975·5-1976·6
梁正书记1976·6-1980·3
刘群书记1980·3-1983·5
广西师范大学党委刘群书记1983·5-1984·6
朱天恩书记1986·12-1990·10
陈光旨书记1991·4-1991·7
黄介山书记1991·7-2004·9
陈大克书记2004·8-2007·4
(表格内容参考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官网)截至2024年7月(部分展示)

校园环境

桂林王城

王城承运门

王城承运门以“奉天承运”之意而得名,是明朝时期靖江王王府所在地,清朝时改为广西贡院,出了4个状元(陈继昌、龙启瑞、张建勋、刘福姚)1个榜眼(于建章)、585名进士、1685位举人,是中国科举文化重镇。民国初年改建为中山公园。1936年至1949年,为民国时期广西省政府所在地,1954年至今为广西师范大学王城校区的所在地。桂林王城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5a级旅游景区。

独秀峰

知名校友

知名校友
界别姓名成就/职务/事迹
中国文体界林砺儒中国著名教育家
陈望道中国著名教育家、修辞学家、语言学家,中共重要创始人之一,民盟中央副主席
阳翰笙编剧、戏剧家、作家,中国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之一
黄现璠中国知名学者、现代历史学家、民族学家、人类学家和教育家,中国现代民族学奠基人之一
中国政界,军界郑军健广西国际博览事务局局长
张虹广西壮族自治区工商行政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
肖建刚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
卢献匾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
刘政豪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安厅党委副书记、副厅长
李清先自治区教育厅党组成员、广西招生考试院院长
李作成前陆军司令员,中央军委委员 。现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联合参谋部参谋长
越南政界阮晋勇原越南政府总理
阮善仁原越南政府副总理
武宽原越南政府副总理
阮孟琴原越南政府副总理
黎可漂原越南共产党总书记

所获荣誉

所获荣誉
时间奖项名称
2001年7月1日学校党委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2005年自治区安全文明校园
2006年3月教育部依法治校示范校
2010年11月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2017年教育部认定为“国防教育特色学校”
2020年11月入选“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名单
2020年12月28日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表彰为“第二届自治区文明校园”
2022年1月“2021全国互联网法律法规知识云大赛”优秀组织单位
2022年4月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
2022年5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拟确定广西师范大学为第十一批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拟推荐单位
2022年6月自治区首批绿色学校
2023年8月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
2023年12月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
截至2024年7月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