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上杏林寻珍公众号

海上杏林寻珍

平台属性:微信公众号
所属地区:上海
公众号ID:gh_724c03ac8715
公众号分类:医疗
关于公众号:

“海上杏林寻珍”微信公众号的责任主体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属于医疗类型;公众号主要(内容/服务)是民间中医技术评价中心其全称为上海市民间中医特色诊疗技术评价中心,开展民间中医诊疗技术挖掘和评价。

开发/运营主体: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关于主体: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是上海三级甲等综合性中医院。

最后更新:2025-7-5 关于更新时间TIPS:“更新时间”是指本页信息来源的截止时间,包括公众号的图片/文字介绍、公众号所属企事业单位的介绍等。
我要反馈:不良内容举报 » 公众号纠错(有误/注销)»
海上杏林寻珍公众号二维码公众号二维码,扫一扫马上关注

公众号主体介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海上杏林寻珍是由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分东西两院,东院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张衡路528号,西院位于上海市黄浦区普安路185号。始建于1906年,是上海市医保定点医院,也是三级甲等综合性中医院,省部共建研究型中医院,位列上海十大综合性医院之一,全国示范中医院,全国文明单位。

据2023年10月官网显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院内核定床位1200张,开放床位1320张。拥有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9个,卫健委临床重点专科6个,中管局重点专科14个。职工总数2055人。

历史沿革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创建于清朝光绪三十二年(1906),由宁波同乡会创办,在宁寿里爱来格路(现为桃源路)四明公所内设有病房。1921年,由四明公所董事发起募捐,在四明公所病房原址建造医院。1922年秋,医院建造完成,取名为“四明医院”;1953年,更名为上海市立第十人民医院。1954年,成立上海市立第十一人民医院;1960年,上海市立第十人民医院与上海市立第十一人民医院合并,成立上海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取名为“曙光医院”,是一所三级甲等综合性中医院。

规模条件

整体规模

医院拥有东西两个院区,核定床位和开放床位分别为1200张和1320张,共有职工总数2055人,其中包括144名正高级职称专家和15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医院设有临床科室39个、医技科室11个。2019年,医院年门急诊量达到397万人次,出院8·48万人次,住院手术6·21万人次,平均住院天数为5·57天。

院区分布

医院分为东部院区和西部院区。东部院区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张衡路528号,是一所园林式医院,于2005年开业,占地160亩,建筑面积8·6万平方米,医疗用房总面积8·3万平方米,设有病床720张。西部院区位于黄浦区普安路185号,是医院的老院区,占地28亩,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设有病床600张。

医联体

医院还成立了“曙光医院集团”,到2015年共有成员单位18家,包括一级、二级、三级医院,覆盖浙江省、江苏省、安徽省等区域,床位总数6557张,职工总数达8677人。其中包括上海市松江区方塔中医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松江分院),黄浦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温州市中医院,宁波市奉化区中医医院等医疗机构。

医疗设施

科室设置

医院设有脑病科、脾胃病科、风湿病科、心血管内科、肝病科、肝硬化专科、肾病一科、肾病二科、肺病科、血液内科、内分泌科、肿瘤科、老年医学科、传统中医科、神经外科、心胸外科、普外科、乳腺外科、肝胆外科、泌尿外科、周围血管外科、中医外科、胃肠外科、胰胆外科、乳腺科等临床医技科室。其中,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3个: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内科学、中药学(中药制剂、中药临床药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6个:中医肝病学、中医肾病学、中医传染病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外科学、中医信息学和中医护理学;卫生部临床重点专科6个:肝病科、骨伤科、心血管科、肾病科、内分泌科、临床药学;中管局重点专科14个:肾病科、内分泌科、脾胃病科、心血管科、针灸科、肛肠科、肺病科、妇科、急诊科、重症医学科、护理学、临床药学等等。另外,医院还建立了7个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和12个上海市名中医工作室。

教育科研

教育

医院作为中国中医院校的临床教学基地之一,承担着中医学(5+3一体化)、中医学七年制、中医学五年制、硕博士研究生、留学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等不同层次的教学任务。每年有近1000人次接受医院的教育培训。

医院的教育培训不仅限于课堂教学,还包括临床实践、实习和进修等多种形式。医院拥有一支经验丰富、学术水平高的师资队伍,包括上海市教学名师、上海中医药大学教学名师、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等。

声誉与排名

2022年,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在中国医院科技量值(stem)排行榜中排名第82位。

现任领导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党委书记:周强峰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房敏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元唯安、刘巍峰

医护团队

截至2023年10月,医院有职工总数2055人,具有正高级职称144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15名,入选国家级人才培养项目70人次,担任全国和上海市专业医学会副主任委员以上的专家100余名。拥有全国名中医2名,上海市名中医20名、47名曙光名中医、50名曙光高级中医师。

姓名:詹红生职务与职称:主任医师、教授。诊治范围:手法、针灸和中医药治疗骨伤科疾病。

合作交流

2023年1月11日,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吴振宇出席安徽省首个国家中医区域医疗中心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安徽医院成立大会并讲话。

重要人物

吴涵秋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的首任院长吴涵秋,于1936年创办了宁波国医专门学校并担任校长。1942年,他开始执掌四明医院(曙光医院的前身)。1954年,四明医院改名为上海市立第十人民医院,吴涵秋继续担任院长。随后,在1954年,上海市立第十一人民医院成立,吴涵秋兼任该院的副院长。1960年,第十和第十一人民医院合并,新组建了一所以中医为特色的“曙光医院”,并成为上海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吴涵秋再次被任命为曙光医院的首任院长。吴涵秋擅长内科,他根据中医理论进行创新,研制了红、绿两种药丸,临诊时根据中医辨证,分别采用红丸或绿丸,这种方法可视为早期中西医结合制剂的范例。此外,他还积极推动中西医结合,除了中西医临床各科外,还在医院开设了化验室、手术室、x光室等。他的生涯在1979年因去世而结束。

所获荣誉

1984年-2015年,医院连续16次获得上海市文明单位称号;1986、2004年,分别获全国卫生先进集体;1991年,获全国百佳医院;2010年,获国务院颁发的上海世博会先进集体。

2020年9月,获得”上海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2022年,中国医院科技量值(stem)排行榜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排名第82位。

资质认定

1986年,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获得卫生部批准,成为首批中药临床药理基地。

1993年,该医院被评估为三级甲等中医院。

2001年,医院成为中国第一家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中医医院。

2010年,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临床药理科和检验科通过了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的iso17025和iso15189认证。

医院地址

上海市普安路185号、张衡路528号。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