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沿革
安徽省中学教师进修学院
合肥师范学院创建于1955年。前身是安徽省中学教师进修学院。据《安徽省志·教育志》记载,1953年,为了培养更多的师资力量,安徽省始建了省中学教师研究班,1954年,举办第一期全省在职教师进修班,成为安徽省中学师资培训的元点,1955年扩建为省中学教师进修学院。1956年,安徽省中学教师进修学院分为合肥师范专科学校、皖北区第一工农速中(与安徽省中学教师进修学院合署)。
…更多「校史沿革」介绍请查阅全文…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设有14个学院,本科专业58个,学科专业涵盖了文学、理学、工学、教育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艺术学等8个门类。学院名称 | 专业名称 | 开设年份 | 授予学位 |
---|---|---|---|
文学院 | 汉语言文学 | 2007年 | 文学 |
编辑出版学 | 2009年 | ||
网络与新媒体 | 2011年 | ||
汉语国际教育 | 2017年 |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2007年 | 经济学 |
经济学 | 2007年 | ||
市场营销 | 2008年 | 管理学 | |
经济与金融 | 2016年 | 经济学 | |
互联网金融 | 2018年 | ||
人力资源管理 | 2009年 | 管理学 | |
财务管理 | 2011年 | ||
酒店管理 | 2012年 | ||
外国语学院 | 英语 | 2007年 | 文学 |
西班牙语 | 2012年 | ||
商务英语 | 2013年 | ||
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 | 应用心理学 | 2009年 | 理学 |
学前教育 | 2011年 | 教育学 | |
小学教育 | 2015年 | ||
美术与设计学院 | 美术学 | 2007年 | 艺术学 |
动画 | 2008年 | ||
视觉传达设计 | 2012年 | ||
环境设计 | 2012年 | ||
产品设计 | 2012年 | ||
服装与服饰设计 | 2012年 | ||
音乐学院 | 音乐学 | 2007年 | |
音乐表演 | 2010年 | ||
数学与统计学院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2007年 | 理学 |
应用统计学 | 2012年 | ||
经济统计学 | 2012年 | 经济学 | |
金融工程 | 2015年 | ||
电子信息与集成电路学院 | 电子信息工程 | 2007年 | 工学 |
通信工程 | 2009年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2010年 |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2012年 | ||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 2021年 | ||
物理与材料工程学院 | 物理学 | 2007年 | 理学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2011年 | 工学 |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2013年 |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2015年 | ||
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007年 | |
软件工程 | 2009年 | ||
物联网工程 | 2011年 | ||
网络工程 | 2014年 |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2017年 | ||
人工智能 | 2021年 | ||
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 | 化学 | 2007年 | 理学 |
制药工程 | 2011年 | 工学 |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2012年 | ||
药物制剂 | 2018年 | 理学 | |
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 | 生物科学 | 2007年 | |
生物技术 | 2008年 | ||
食品质量与安全 | 2011年 | 工学 | |
生物制药 | 2017年 | ||
体育科学学院 | 体育教育 | 2009年 | 教育学 |
运动训练 | 2011年 | ||
运动康复 | 2015年 | 理学 | |
体能训练 | 2020年 | 教育学 |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思想政治教育 | 2007年 | 法学 |
以上信息截至2024年10月,参考资料: |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有省级重点学科1个,有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个。类别 | 名称 |
---|---|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 教育、电子信息、生物与医药 |
c类省级重点学科 | 基础数学 |
以上信息截至2024年10月,参考资料: |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11月,学校有在职教工1200余人,其中正高119人、副高35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二级教授2人,省皖江学者特聘教授、江淮英才高校创新人才、安徽省杰出青年各1人,省特支计划创新领军人才3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11人,省宣传文化领域领军人才2人、青年英才3人,省高校学科拔尖人才2人,省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30人,省级教坛新秀38人,校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44人,校级课程思政教学能手40人。类别 | 教师名字 |
---|---|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 李进华、姚本先 |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 李进华、姚本先、黄少华 |
二级教授 | 李进华、姚本先、黄少华、訾振发、曹卓良 |
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 李进华、姚本先、黄少华、曹卓良、潘望森 |
安徽省高校学科拔尖人才 | 姚本先、曹小云 |
注:优秀教师较多,仅列举部分,参考资料: |
教学建设
…更多「办学条件」介绍请查阅全文…
学术研究
科研机构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建有中国南方蓝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电子信息系统仿真设计安徽省重点实验室、省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教师教育研究中心”、省微波与通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魂芯dsp(数字信号处理)产业化研究院、省光电探测科学与技术实验室、省药食同源天然资源开发与利用工程实验室、省级运动健康信息监测技术工程研究中心、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危机智能干预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省绿色食品乡村振兴协同技术服务中心、省智能安检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等重点科研平台14个,有省“115”产业创新团队2个。类别 | 名称 |
---|---|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 | 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危机智能干预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 |
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 | 安徽省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
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 教师教育研究中心 |
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 安徽省电子系统仿真重点实验室 |
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安徽省微波与通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安徽省蓝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安徽省智能安检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 |
安徽省发改委工程实验室 | 安徽省药食同源天然资源开发与利用工程实验室 |
安徽省发改委工程研究中心 | 安徽省运动健康信息监测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
安徽省智能安检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 |
安徽省乡村振兴协同技术服务中心 | 安徽省绿色食品乡村振兴协同技术服务中心 |
安徽省级高校产业共性技术研究院 | 安徽省魂芯dsp(数字信号处理)产业化研究院 |
安徽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 | 光电探测科学与技术安徽高校联合重点实验室 |
安徽省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分中心 | 安徽省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合肥师范学院分中心 |
参考资料: |
科研成果
截至2024年10月,学校获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23项,其中一等奖3项;主持国家基金项目65项,省部级科研项目530项;出版著作、教材53部;获国家专利399项。项目名称 | 获奖类别 | 获奖年份 |
---|---|---|
流程工业在线光谱检测关键技术及系列仪器开发应用 | 安徽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 2022 |
自适应多波束低空低散射目标探测雷达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 | 安徽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 2022 |
戒毒人员运动康复系统关键技术与应用 | 安徽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 2023 |
参考资料: |
学术资源
…更多「学术研究」介绍请查阅全文…
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校徽
校徽确定于2008年11月。校徽图案为圆形,主色调为蓝色,内容由校名中英文、中心图案和建校时间组成。校徽上标明了校名中英文。校名中文字体为苏轼体。中心图案为学校主建筑锦绣校区图书馆,采取抽象构图,图案横画象征堆积的书籍,竖画象征竹简,寓义知识和教育。中心图案下方为学校的建校时间1955年。
精神文化
…更多「校园文化」介绍请查阅全文…
校园环境
锦绣校区主要道路
学校锦绣校区共有主要道路8条,其名称均取自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1、大德路:陶行知《新大学——大众的大学》“大学之道在明大德,在新大众,在止于大众之幸福”。“大德”即大众之德。
2、双全路:陶行知非常强调手脑并用,实际即强调知与行的统一。他说“人生两个宝,双手和大脑。用脑不用手,快要被打倒。用手不用脑,饭都吃不饱”。“手和脑在一块儿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更多「校园环境」介绍请查阅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