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公众号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平台属性:微信公众号
所属地区:广东中山市
公众号ID:SCUT_Architecture
公众号分类:历史 - 学校
关于公众号: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微信公众号的责任主体为华南理工大学,属于历史类型;公众号主要(内容/服务)是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历史悠久,前身为创建于1932年的襄勤大学以及1938年并入的国立中山大学工学院,现由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建筑系、城市规划系、风景园林系、建筑设计研究院和《南方建筑》编辑部组…

开发/运营主体:华南理工大学

关于主体:华南理工大学是中国广东省公办高校。

最后更新:2025-7-5 关于更新时间TIPS:“更新时间”是指本页信息来源的截止时间,包括公众号的图片/文字介绍、公众号所属企事业单位的介绍等。
我要反馈:不良内容举报 » 公众号纠错(有误/注销)»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公众号二维码公众号二维码,扫一扫马上关注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百科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是华南理工大学的二级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前身为创建于1932年的襄勤大学以及1938年并入的国立中山大学工学院。1952年组建华南工学院建筑系。1979年成立综合甲级建筑设计研究院。1997年成立建筑学院。

据2021年1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有3个教学系,开设3个本科专业;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3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4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类别;有1个国家培育的二级重点学科和2个广东省一级重点学科。有教职工314人,专任教师129人,其中教授32人,副教授54人;有在读的本科生946人、研究生788人。

历史沿革

1932年,勷勤大学设立建筑工程系。

1938年,因日本侵华战争,勷勤大学被裁撤,胡德元将勷勤大学建筑工程系完整带入中山大学。

1952年,建筑工程系调整入华南工学院,组建华南工学院建筑系。

1979年,成立综合甲级建筑设计研究院。

1980年,成立建筑学系。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据2021年1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有3个本科教学系,开设3个本科专业。

系:建筑系、城市规划系、风景园林系

本科专业: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

学科建设

据2021年1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3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4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类别;1个国家培育的二级重点学科和2个广东省一级重点学科。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据2021年1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拥有1支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和1支广东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团队;拥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部级重点实验室,4个省级科研基地。

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建筑技术科学

广东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团队:亚热带公共建筑可持续设计关键技术研究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科研平台一览表
级别名称
国家级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部级亚热带建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省级建筑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建筑物理环境与建筑节能创新引智基地
广东省现代建筑创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广州市景观建筑重点实验室

科研成果

文化传统

学生活动

据2021年1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举办有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建筑文化节、美食文化节、新生篮球赛、新生辩论赛、跳蚤市场、课室美化大赛、春季运动会、羽毛球赛等各类学生活动。

现任领导

职务姓名
名誉院长何镜堂
党委书记司聚民
院长孙一民
副院长肖毅强
张宇峰
王世福
彭长歆
党委副书记陈莹

所获荣誉

2021年6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党委被授予“广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公众号主体介绍华南理工大学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是由华南理工大学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华南理工大学(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简称“华南理工(scut)”,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学校为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主管部门是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与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建。位列国家“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101计划,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为建筑老八校、中英大学工程教育与研究联盟成员,首批“未来技术学院”建设高校。

华南理工大学原名华南工学院,办学历史最早可追溯至1918年成立的广东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几经调整,于1938年并入国立中山大学工学院,后与1944年复办的广东省立工业专科学校一并调整至华南工学院。正式组建于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调整时期,是新中国“四大工学院”之一;1960年成为全国重点大学;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88年1月,更名为华南理工大学。

截至2023年10月,学校分为五山校区、大学城校区和广州国际校区三个校区;截至2023年12月,学校占地学校占地面积388·05万平方米,学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1·47亿元;截至2025年6月,学校有40个学院,4个附属医院。截至2024年4月,学校有90个专业,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3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39个,国家重点学科7个。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7557人,研究生23767人。

历史沿革

清末至民国时期

华南理工大学由中山大学工学院、华南联合大学理工学院、岭南大学理工学院、广东工业专科学校组建而成。中山大学工学院源于1931年成立的国立中山大学理工学院,1934年8月建立,1950年9月随中山大学整体迁入广州石牌现华南理工大学校址办学。华南联合大学理工学院由1930年成立的广东国民大学工学院和1940年成立的广州大学理工学院合并而成。

岭南大学理工学院可追溯至1930年成立的岭南大学工学院。广东工业专科学校(简称“工专”)前身是1918年成立的广东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史称“甲工”),最早可追溯至1910年清政府创办的教育机构——广东工艺局,“工专”几经变迁,历经勷勤工学院(1933年)、广东省立勷勤大学工学院(1934年)、并入国立中山大学工学院(1938年),于1943年夏复建广东省立工业专科学校,直至1950年,学校改称广东工业专科学校。

新中国时期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6月,学校有40个学院。截至2024年4月,学校有90个专业,涵盖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医学等学科门类。

华南理工大学2024年本科招生专业情况总表
学院(系)招生专业(类)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机械类创新班(本硕、本博连渎)
工科试验班(智能装备与先进制造)(含机械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智能车辆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建筑学院建筑学
城乡规划
风景园林
土木与交通学院工程力学创新班(本硕、本博连读)
土木工程(卓越班)
工科试验班(智慧土木与数字建造)(含智能建造、土木工程、水务工程、工程管理)
船舶与海洋工程
工科试验班(智能交通与运输、交通工程、交通运输)
电力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卓越班)
电气类(含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能源与动力工程)
电子与信息学院信息工程创新班(本硕、本博连读)
信息工程
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学院自动化创新班(本硕、本博连读)
自动化类(含自动化、智能科学与技术)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类创新班(本硕、本博连读)
材料类(含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功能材料、生物材料)
化学与化工学院化学类(强基计划班)(含应用化学)
化学类(拔尖基地班)(含应用化学)本硕、本博连读
化工与制药类(含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能源化学工程、制药工程)
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轻工类(含轻化工程、资源环境科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卓越全英班)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含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营养与健康)
数学学院数学类(强基计划班)(含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
数学类(含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物理与光电学院应用物理学严济慈英才班(本硕、本博连读)
物理学类(含应用物理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工商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类(含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
会计学
工业工程
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
外国语学院商务英语
日语
体育学院运动训练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全英创新班(本硕、本博连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拔尖基地班)(本硕、本博连读)
计算机类(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信息安全)
软件学院软件工程(卓越班)
软件工程(3+2中澳班)
软件工程
环境与能源学院环境工程(全英班)
环境工程(3+2中澳班)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含环境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
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生物技术(强基计划班)
生物科学类(含生物工程、生物制药、生物技术)
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传播学类(含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
艺术学院音乐表演
音乐学
舞蹈学
设计学院工业设计
环境设计
产品设计
服装与服饰设计
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法学(卓越法律班)
法学类(含法学、知识产权)
经济与金融学院经济学创新班(本硕连读)
经济学类(含经济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
金融科技
电子商务系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旅游管理系旅游管理类(含旅游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
医学院医学影像学
临床医学
生物医学科学与工程学院生物医学工程
昊贤铭智能工程学院智能制造工程
机器人工程
前沿软物质学院软物质科学与工程
微电子学院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未来技术学院人工智能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智能海洋装备创新班(本硕、本博连读)
参考资料:(截至2024年6月)

学科建设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4月,华南理工大学拥有10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国家高端智库、1个国防科技工业创新中心、1个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8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学校有省部级科研平台共242个,其中,1个教育部关键核心技术集成攻关大平台、1个教育部基础研究创新中心、3个教育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9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6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3个省部级国际科技合作平台、26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125个其他省部级自然科学科研平台、58个省部级人文社科研究机构。
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平台(部分)
建设项目实验室名称
国家重点实验室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造纸与污染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聚合物新型成型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金属材料近净成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人体组织功能重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移动超声探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工程实验室植入医疗器械国家工程实验室
tft-lcd工艺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塑料改性与加工国家工程实验室
乐百氏-华工大植物蛋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自主系统与网络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工业聚集区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亚热带建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特种功能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聚合物成形加工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传热强化与过程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近距离无线通信与网络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精密电子制造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金属材料成形与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淀粉与植物蛋白深加工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短距离无线探测与通信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绿色能源技术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发酵与酶工程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绿色化学产品技术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金属新材料制备与成形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计算机网络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高性能与功能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汽车工程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能源高效清洁利用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天然产物绿色加工与产品安全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燃料电池技术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广东省金属材料近净成形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广东省船舶与海洋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广东省人体组织功能重建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广东省绿色精细化学产品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广东省电力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广东省功能材料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广东省城市空调节能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广东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高分子材料广东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
计算机网络广东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
工业生物技术广东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
农产品资源绿色加工广东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
精密制造技术与装备广东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
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广东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
无线通信网络与终端广东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
新能源技术广东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
表面功能结构先进制造广东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教育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半导体照明广东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现代道路工程广东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大气污染控制广东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广东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新型工业化发展研究所
c建筑历史文化研究中心
广东地方法制研究中心
金融工程研究中心
广东省体育产业研究基地
广东省中小企业研究咨询中心
技术创新评估研究中心
广东省普通高校特色新型智库跨境金融创新研究中心
广东省公众健康风险监测与信息传播中心
母婴健康研究院华南理工大学附属珠海妇儿医院
参考资料:(截至2024年4月)
科研团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数智化驱动的服务管理与创新团队
有机聚合物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创新研究团队
面向移动通信的天线与射频电路团队
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机器智能创新团队
有机高分子显示和照明材料与器件创新团队
有源玻璃光纤与器件创新团队
(截至2024年4月)

研究成果

截至2019年10月,华南理工大学上榜深度学习技术领域专利申请量排名前十的公司机构,排名第7。
国家级科技成果奖励(2000年以来)
奖项项目第一完成人
2023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高效发光玻璃复合光纤激光器关键技术及应用杨中民
2021年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基于个体出行推演的城市交通主动管控关键技术及应用张晓春
2019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制浆造纸清洁生产与水污染全过程控制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陈克复
2018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废旧混凝土再生利用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吴波
2016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复杂表面热功能结构形貌特征设计与可控制造关键技术汤勇
2015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实现高效率有机太阳电池的新型聚合物材料及器件结构曹镛
2015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碱木质素的改性及造纸黑液的资源化高效利用邱学青
2015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基于拉伸流变的高分子材料绿色加工成型技术瞿金平
2014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高增益玻璃光纤与单频光纤激光器成套制备技术及其应用杨中民
2013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磷酸钙类生物活性陶瓷和骨修复体模板法仿生制备新技术及临床应用王迎军
2013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发酵与代谢调控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赵谋明
2010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新型高分子光电功能材料及发光器件曹镛
2010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中高浓度纸浆清洁漂白技术陈克复
2009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盲信号的分离和辨识理论及其应用谢胜利
2009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大宗低值蛋白资源生产富含呈味肽的呈味基料及调味品共性关键技术赵谋明
2008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含氮有机废水生物脱氮新技术与工程化应用周少奇
2006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塑料动态成型加工技术与装备瞿金平
2004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高性能铁基粉末冶金零件成形系列技术及其应用李元元

学术资源

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校名

校徽

华南理工大学校徽由两个同心圆组成。内圆上方是红棉花,下方是学校标志性建筑牌坊。外环上方是中文“华南理工大学”,下方是英文“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校徽象征学校根基厚实、欣欣向荣。

校区情况

截至2024年7月,华南理工大学有分为五山校区、大学城校区和广州国际校区。新生入学以后基本上在大学城校区上课,一年级结束以后,根据不同的学院不同的专业,再到五山校区、国际校区去上课,或者继续在大学城校区上课。

五山校区

位于广州市天河区石牌高校区,五山校区偏重于工科,主要包括机械学院、建筑学院、材料学院、化工学院、自动化学院等,外国语学院也在五山校区。

大学城校区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学校现任领导
职务姓名
党委书记章熙春
党委副书记、校长唐洪武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徐国正
党委副书记麦均洪
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李卫青
党委常委、副校长李正、晋刚、吴波、林艺文
副校长许勇
党委常委邹浩、王均
数据统计截至2025年7月参考资料:

历任领导

华南理工大学历任院长/校长(部分)
姓名任期职务
罗明燏1955年4月~1958年7月院长
罗明燏、罗雄才1958年8月~1962月8月院长
罗明燏1962年8月~1966年6月院长
张进1979年~1980年10月院长
刘振群1982年2月~1991年11月院(校长)
刘正义1991年11月~1995年4月校长
刘焕彬1995年4月~1999年12月~2003年9月校长
李元元2003年9月~2007年11月~2011年12月校长
王迎军2011年12月~2018年10月校长
高松2018年10月~2022年8月校长
张立群2022年8月~2024年8月校长

校园环境

中山像

中山像位于芒果林中,是学校的重要历史人物景观,他见证无数华工学子四年的青春。挺拔的身姿,是华工学子的缩影。

逸夫人文馆

逸夫人文馆,它是生活区和教学区的分隔,内部有展厅、阅览室、报告厅、咖啡馆等。

逸夫人文馆

仁厚里美育基地

仁厚里古民居建筑群位于华南理工大学大学城校区琴湖东北侧,是典型的岭南传统建筑。内设传统文化艺术展馆、美术科普中心、学术报告厅等功能区,会定期举办“仁厚里讲堂”“相约仁厚里”、主题展览等项目活动。学生可以在这里陶冶情操,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音乐厅

校友情况

截至2024年7月,建校以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高等教育各类学生64万人,毕业生就业率多年来位居全国高校和广东省高校前列,一大批毕业校友成为中国科技骨干、著名企业家和领导干部。

政界

政界校友
姓名简介姓名简介
成思危第九届、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何正拔梅州市关工委主任
阮啸仙中国共产党第一任中央审计委员会主任许瑞生广东省政协副主席
林树森曾任贵州省省长胡哲一建行副行长
梁伟发曾任广东省政协副主席李卓彬第十届中国侨联副主席
张群山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杨懂广东省政协党组成员、秘书长
魏钢曾经担任北海舰队旅顺基地司令员、北海舰队参谋长、副司令员蓝佛安第二十届中央委员,山西省委书记、省长,省政府党组书记
温国辉广东省副省长陈建辉广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局长
刘真学西藏军区原副司令员、原成都军区联勤部副部长,少将李兴华云南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省属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副职)
郭元强湖北省委委员、常委,武汉市委书记黎庆翔曾任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党组成员兼广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局长
曾颖如曾经担任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广东省文物局局长职务刘一民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厅主任
侯奕斌中山市委常委、中山火炬开发区党工委书记、中山翠亨新区党工委书记徐建华华南理工大学校关工委副主任
李贻伟惠州市委书记牟海松国家信访局正局级督查专员、研究室主任
沈晓钟重庆市市林业局--
(注:排名不分先后,仅列举部分)

商界

商界校友
姓名备注
姚振华深圳市宝能投资集团董事长
李卫忠广州市拓璞电器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
李东生tcl集团总裁兼董事长78级无线电系
黄宏生创维数码ceo,78级无线电系
陈伟荣康佳集团前董事局副主席、党委书记、总裁,78级无线电系
麦伯良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机械系
梁昭贤格兰仕集团副董事长、执行总裁,87年毕业于华工
黄建平唯美集团董事长
张海明美国aem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余雄武美恩控股集团总裁,中招康泰项目管理有限公司、中林碳汇控股有限公司和华林绿洲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
张跃军京信通信系统有限公司董事长
霍东龄京信通信董事局主席兼总裁
张志东腾讯首席技术官,计算机应用及系统架构硕士
莫天全搜房资讯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机械工程系
莫道明广州昊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工控学院(现属于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梁伟德生电器总裁,78级无线电系
朱江洪格力电器公司董事长,机械系
向飞稀货街联合创始人兼首席运营官
潘泽明广东万家乐燃气具有限公司总经理
蔡建中互太纺织有限公司主席
伦志炎香港永伦创始人、总裁,茂盛控股主席
易贤忠七喜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总裁
鲁楚平大洋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方贵权珠江啤酒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82级轻化系微生物工程专业
李永喜广州金誉集团董事长,电机专业
简伟文广东伊立浦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李清华广东粤景有限公司兼总裁
邓北生粤海企业有限公司总经理,1968年毕业于船舶设计与制造专业
丁安华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裁,招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1989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
张颖21cn总裁
张伟雄广州一汽总裁
黄家武广州好迪化妆品有限公司总经理
程志伟河南银鸽实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制浆造纸专业
陈东锋宝洁中国前cio,现万科副总裁
谢明美国cogent inc(科进公司)总裁、美国全芯科技公司董事
刘志宏美国celestry design technologies inc·(思略科技公司)总裁、ceo、概伦有限及公司董事长
莫贵良香港钜昌行实业有限公司、加拿大莫氏投资有限公司
潘力广东省粤电有限公司、广东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电力专业
何小鹏uc浏览器总裁
梁捷uc浏览器技术总裁
陈第有米ceo
蒋昀爱回扣网ceo
黄建平广东唯美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锦生东莞市东糖集团有限公司名誉会长
李华卓越集团董事局主席
沈晖威马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
昌敬石头科技董事长
(注:排名不分先后,仅列举部分)

学术界

学术界校友
姓名备注
何镜堂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61届建筑学专业
侯一钊加州理工学院教授,著名应用数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曹镛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教授,‘973’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光电高分子材料及器件研究领域专家
王迎军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校长,材料学院教授,‘973’项目的首席科学家,生物医学材料领域专家
姜中宏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教授,特种玻璃和通信光纤材料专家
张佑启中国科学院院士,前香港大学副校长、代首席副校长,校长特别顾问
苏志武中国传媒大学校长、中国传媒大学学术委员会主席
陈年强原广东工业大学党委书记,1969年毕业于船舶设计与制造专业
张作梅金属材料、机械工程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41年毕业于国立中山大学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
容柏生中国工程院院士,建筑结构专家,1953年毕业于华工
孙大文爱尔兰皇家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农业工程院院士,国际著名的生物系统工程和食品科学与工程方面的学术权威。1982年毕业于华工
孟执中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气象卫星专家,1956年毕业于华南工学院电讯系
董绍明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1980年至1987年在华南工学院无机非金属专业学习并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
姜中宏中国科学院院士,无机非金属材料专家,1953年毕业于华南工学院化工系
唐本忠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科技大学教授,1982年毕业于华工
瞿金平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教授,1982年毕业于华工
李元元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吉林大学校长,1987年毕业于华工
陈峰北京大学工学院副院长,香港大学生物学院院长,食品与生物资源工程研究所所长,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1983年本科毕业于华工
苏春翌华南理工大学教授,ieee fellow,1990年博士、硕士毕业于华工
李海洲新加坡资讯通信研究院研究部主任、百度新加坡研究中心总监,ieee fellow,1984年毕业于华工
王舟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教授,ieee fellow,1993年硕士、博士
陈春花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bimba商学院院长、北京大学王宽诚讲席教授
侯清麟湖南工业大学党委书记
梁英湛江师范学院党委书记
李琳东莞理工学院校长
(注:排名不分先后,仅列举部分)

文体界

文体界校友
姓名备注
何美钿内地著名演员,有“古装第一花旦”之称
刘晓宇职业男篮,效力于广东东莞银行(广东宏远)华南理工大学06级工商管理学院
陈江华cba著名球员
曹臻职业乒乓球运动员,国家队一队队员
刘诗雯职业乒乓球运动员,国家队主力队员,世界冠军
陈定职业竞走运动员,国家队队员,奥运会冠军
注:排名不分先后,仅列举部分

所获荣誉

所获荣誉(部分)
获奖时间奖项名称
2004年5月广州市2003年无偿献血先进集体
2020年11月入选“第三批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名单
2020年12月被国家卫生健康委等授予“无偿献血促进奖”特别奖
2022年4月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化教育改革个案试点学校
2022年11月华南理工大学图书馆、国家重点实验室(制浆造纸工程、发光材料与器件、亚热带建筑科学)被命名为“2021-2025年度第一批补充认定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2023年入选2022年全国爱心托育用人单位5月华南理工大学智慧赋能绿美乡村科技特派员团队入围第二十五届广东青年五四奖章集体名单
2023年11月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图书馆项目入选2022~2023年度第二批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
2024年3月入选“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单位公示名单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