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湖南中医药大学青年讲师团公众号

湖南中医药大学青年讲师团

平台属性:微信公众号
所属地区:湖南
公众号ID:hnyoung2017
公众号分类:教育
关于公众号:

“湖南中医药大学青年讲师团”微信公众号的责任主体为湖南中医药大学,属于教育类型;公众号主要(内容/服务)是中医药知识科普与文化传播。

开发/运营主体:湖南中医药大学

关于主体:湖南中医药大学是中国湖南省公办高校。

最后更新:2025-7-5 关于更新时间TIPS:“更新时间”是指本页信息来源的截止时间,包括公众号的图片/文字介绍、公众号所属企事业单位的介绍等。
我要反馈:不良内容举报 » 公众号纠错(有误/注销)»
湖南中医药大学青年讲师团公众号二维码公众号二维码,扫一扫马上关注

公众号主体介绍湖南中医药大学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湖南中医药大学青年讲师团是由湖南中医药大学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湖南中医药大学(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简称湖中医(hnucm),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学校由湖南省教育厅主管,是湖南省重点建设本科院校,全国首批设立国家级重点学科的中医药院校,全国首批招收博士研究生、留学生及港澳台学生的中医药院校。

学校前身为创办于1934年的湖南国医专科学校,1960年设立本科院校湖南中医学院,1965年省中医药研究所整体并入,1990年原湖南科技大学成建制并入湖南中医学院,2002年与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合并,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湖南中医药大学,2012年进入湖南省一本招生序列,2018年入选湖南省高等学校“国内一流建设高校”,2020年入选湖南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校;2022年入选湖南省“双一流”建设高校;同年获评全省高校党建工作“示范高校”;2023年荣获“湖南省五一劳动奖状”。2023年学校高质量完成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

截至2025年4月,学校有含浦、东塘两大校区,占地面积1018亩;设有15个本科教学学院,以及研究生院、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湘杏学院(独立学院),15所附属医院(2所直属附属医院),27所教学医院,开设34个本科专业;拥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4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9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0个;有专任教师1567人,有学生30845人。

历史沿革

湖南国医专科学校时期

1933年冬,湖南中医药界名流吴汉仙、张牧庵、易南坡、刘岳仑、佘华龛等人发起创建湖南国医专科学校。

1934年,正式成立湖南国医专科学校。1938年,湖南国医专科学校于战乱之中辗转长沙、衡阳。后因时局动荡,战乱连年,被迫停办。但在1934年至1941年8年间,湖南国医专科学校为国家培养了任应秋、谭日强等一批中医药领域的承前启后者,也为新中国中医药高等教育的复兴贡献了重要的师资力量。

湖南省中医进修学校、中医专科学校时期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4月,学校设有15个本科教学学院,以及研究生院、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湘杏学院(独立学院),开设34个本科专业,学科专业涵盖医、理、工、管、文、教等6大学科门类。
院系专业
学院本科专业
湖南中医药大学口腔医学院-
湖南中医药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技术
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中医学(卓越1班,“5+3”一体化)、中医学、中医养生学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中医临床学院中医学(中医儿科班 “5+3”一体化),中医儿科学,中医骨伤科学,眼视光医学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中医临床学院-
湖南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
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中医学(卓越2班,“5+3”一体化)、中西医临床医学
湖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药学、药物制剂、中药学、中药资源与开发、制药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第二中医临床学院-
湖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与康复学院中医学(卓越3班、“5+3”一体化)、针灸推拿学、中医康复学、康复治疗学、运动康复
湖南中医药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医学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湖南中医药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应用心理学、市场营销、公共事业管理
湖南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护理学
湖南中医药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商务英语
湖南中医药大学体育艺术学院-
湖南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南中医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湖南中医药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中医药大学湘杏学院(独立学院)-
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科学院-
(截至2025年1月)注:官网简介页面和专业介绍页面数据不一致

学科建设

截至2025年4月,学校有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4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9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0个。湖南省“十四五”世界一流培育学科1个,湖南省“十四五”重点学科2个;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进入esi学科全球排名前1%;湖南省首批优势特色学科群1个;中医眼科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四五”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5个;建有“十四五”校级重点学科7个,校级重点培育学科6个,校级优势特色学科群4个。
学科建设
类别名称
国家重点学科中医诊断学
国内一流建设学科 中医学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诊断学、药用植物学、中药药剂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心脑疾病)、针灸学、方剂学、中医肝胆病学、中医妇科学、中医肿瘤病学、中医皮肤病学、中医眼科学、各家学说、中药炮制学、中医药信息学、中医儿科、中医耳鼻喉科、中医肛肠病学、中医康复学、中医男科学、推拿学、中医肾病学、中医老年病学、中医骨伤科学
省级重点学科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药学、中西医结合基础、中药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中医外科学、中医五官科学、方剂学、中西医结合、药学
省级优势特色重点学科群中医学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
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中医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药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医学、护理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护理、口腔医学、临床医学、中医(含中西医结合)、公共管理、电子信息、生物与医药
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中医基础理论、中医临床基础、中医医史文献、方剂学、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等
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中医基础理论、中医临床基础、中医医史文献、方剂学、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等
esi学科全球排名前1%临床医学、药理学、毒理学

师资力量

截至2025年4月,学校有专任教师1567人,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教师759人,博士生导师204人,硕士生导师1174人,自主培养了国医大师、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岐黄学者、芙蓉学者、省科技领军人才等100余名高层次人才。拥有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名中医、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省芙蓉教学名师等名师名医170余名。引育了国家“岐黄工程”优秀人才、省“121”创新人才工程人选、省青年百人计划、省杰青等一大批中青年后备力量。
师资力量
类别名称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王宇红、卢芳国、刘娟、邓常清等
国医大师刘祖贻、熊继柏
教学名师常小荣
湖南省121创新人才培养工程夏新斌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彭清华
注:名单不全

教学建设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5年4月,学校建有各级各类科研平台97个,国家级及省级实践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等基地和中心25个。
科研平台
类别名称
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第一附属医院
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湖南省中药粉体与创新药物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国家发改委工程实验室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药粉体关键技术及装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医内科重大疾病防治与转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中医内科学实验室
国家中医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第一附属医院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经穴-脏腑相关重点研究室、中药粉体技术重点研究室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中医药科研实验室中药药理(心血管)实验室、肝病病理实验室
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中医诊断学湖南省重点实验室、血管生物学与转化医学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湖南省工程技术中心湖南省智慧中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省中医生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省健康产品与生命科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心脑疾病精准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中药现代化科研实验室、中医内科学、针灸生物信息分析
spf级实验动物中心湖南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
注:名单不全,仅展示部分

研究成果

截至2025年4月,学校立项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700余项,新增纵向科研经费约2·9亿元。学校获专利授权613项及各级各类科研奖励672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一等奖9项,国家一级学会奖励97项。2020年以来,sci论文数量增长2倍以上。
科研成果
类型成果名称奖励等级
国家级中药超微粉体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省部级青少年手机依赖及其协同治理研究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中药药物动力学与谱动学的理论体系与方法学研究湖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湖湘中医眼科名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整理、传承与推广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原发性青光眼中医诊治研究及创新药物研发与推广应用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肝衰竭中医辨证新体系的建立与临床应用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注:名单不全,仅展示部分

学术资源

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校徽

学校校徽是以紫檀色为核心色的圆形徽标,中部主体由书本、银针、校门、太极“中”字四大部件组成,环形上部是学校英文名称,环形下部是毛体集字校名。

校旗

学校校旗旗面为米黄色,矩形,旗面左侧中段缀紫檀色校徽图案,中段印紫檀色“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英文标准字体。

精神文化

校区情况

截至2025年4月,湖南中医药大学共有含浦、东塘两大校区,占地面积1018亩,含浦校区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含浦科教产业园学士路300号,东塘校区位于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韶山中路113号。

含浦校区

校区地址: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含浦科教产业园学士路300号

含浦校区为学校主校区,硬件条件较好。含浦校区地处郊区,校内环境优美,占地面积大。校内有两个人工湖,分别是新月湖和一鉴塘。

东塘校区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现任领导(截至2025年6月)
职务姓名
党委书记戴爱国
党委副书记、校长易刚强
党委副书记 汤文胜
党委委员、副校长刘鸿翔、张玉芬、廖菁、刘红华、刘富林、喻嵘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省纪委省监委驻学校纪检监察组组长 陈鸿君
党委委员、组织人事部部长、教师工作部部长焦珞珈
参考资料:

历任领导

历任领导(截至2025年6月)
姓名曾任主要党政职务任职年限
盛翼联湖南中医学院院长1962·04—1964·05
冯国英湖南中医学院党委书记1962·12—1966·06
王志林 湖南中医学院院长1964·05—1969·10
蒋震湖南中医学院党委书记1970·09—1973·01
佟英湖南中医学院党委书记兼革委会主任1975·08—1978·04
苏野湖南中医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1978·04—1979·04
萧佐桃湖南中医学院院长1981·12—1989·10
邓岳仲湖南中医学院纪委书记1983·04—1989·10
岳济英湖南中医学院纪委书记1989·10—2000·12
尤昭玲湖南中医药大学校长1994·02—2009·12
蔡光先湖南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研究院院长2002·04—2011·09
黄惠勇湖南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研究院党委书记2011·09-2017·07
刘平安湖南中医药大学党委委员2021·01-2022·04
秦裕辉湖南中医药大学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校长、党委书记2007-2022·11
熊 辉 湖南中医药大学党委委员2016·04-2023·11
参考资料:

校园环境

五行柱

学校的一大特色是五行柱,它象征着木、火、土、金、水五行。每根柱子上刻有不同时期的文字,站在柱子中央说话,能听到回声。柱子上部呈现博士帽形状,顶端安装有太阳能电池,可以为小灯泡提供电力。在夜晚,柱子会发出光芒,寓意着汇聚天地日月的精华。五行柱与图书馆位于同一直线上,而图书馆共有九层,形成了九五至尊的格局。

校园环境

校友情况

知名校友
姓名备注
刘威担任sci 杂志客座编辑,及十余种 sci 杂志审稿人
王倩上市机构—瑞思学科英语校长
曾茜中药植物提取物国贸公司创始人
曹丰爱尔眼科医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眼底病事业部,运营督导经理
潘敏求2019年荣获“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
刘正华美国旧金山美洲中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肖小河1981级校友、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肝病医学部学术委员会主任、全军中医药研究所所长、2024年获中国药学发展奖·特别贡献奖
黄宏兴2008级博士校友、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骨质疏松研究所所长、广东省名中医、2024年获中国药学发展奖·特别贡献奖
注:名单不全,排名不分先后

所获荣誉

荣誉展示(部分)
时间奖项名称
2015年入选国家“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
2018年入选湖南省高等学校“国内一流建设高校”
2020年入选湖南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校
2021年荣获2020年度省直财政票据管理先进单位
2022年获评全省高校党建工作“示范高校”
2024年荣获“湖南省高等教育学会实验室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十三届先进集体”称号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