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華嚴焦山寺公众号

華嚴焦山寺

平台属性:微信公众号
所属地区:山西
公众号ID:gh_2a6ecfb9664a
公众号分类:未归类
关于公众号:

“華嚴焦山寺”微信公众号的责任主体为焦山寺,公众号主要(内容/服务)是山西大同焦山寺、龙佑寺。

开发/运营主体:焦山寺

关于主体:焦山寺是窟寺结合的北魏至明代佛教建筑群。

最后更新:2025-7-5 关于更新时间TIPS:“更新时间”是指本页信息来源的截止时间,包括公众号的图片/文字介绍、公众号所属企事业单位的介绍等。
我要反馈:不良内容举报 » 公众号纠错(有误/注销)»
華嚴焦山寺公众号二维码公众号二维码,扫一扫马上关注

公众号主体介绍焦山寺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華嚴焦山寺是由焦山寺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焦山寺位于大同市城西约六十里高山镇北部,始建于北魏时期,现存建筑主体为明代嘉靖年间所建。该寺依山势形成五层阶梯式布局,融合石窟与寺院建筑,现存三层六角砖塔、北魏晚期窟龛等遗存,其石窟艺术风格与云冈石窟晚期相似。寺院内发现多处明代游人题记,印证了其在明代的兴盛。2016年被列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焦山寺始建于北魏道武帝时期,由高僧法果主持开凿石窟,现存崖面东西长约60米,高15米。辽代曾作为行宫使用,辽景宗于982年在此驾崩,萧太后在此摄政,现有行宫残墙遗存。明代嘉靖年间寺院主体建筑完成重建,顶部砖塔亦为此时期所建。2003年进行大规模修复,2016年石窟部分被列入第五批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建筑特征

寺院整体依山势分五层建造:

第一至三层:采用"凹"形石料砖砌窑洞建筑,二层设中心禅院区,九间窑洞分三组布置佛殿与禅房

第四层:分布着11个北魏晚期洞窟,包含大像窟、僧房窟等类型,其中第6窟规模最大,马蹄形平面主像占据核心位置

第五层:三层六角楼阁式砖塔耸立山顶,通高10米,檐部雕刻仿木斗栱,内部设梯道可登临

艺术价值

焦山寺石窟艺术具有承袭云冈的特点:

造像题材:第四层洞窟残存的"二佛并坐"形式,与云冈中期造像一脉相承

雕刻技艺:山体东侧第6窟主像衣纹处理保留云冈早期浑厚风格

窟龛形制:马蹄形平面、中心塔柱式布局延续北魏佛教建筑传统

明代砖塔采用典型嘉靖时期工艺,砖雕仿木构件精致,顶层攒尖圆顶结构严谨,是大同地区现存明代砖塔代表作。

文化传承

2023年重阳节期间,焦山寺作为"高山景行·美丽云冈"活动主会场,设置108级登高祈福路线,起点设传统祈福仪式,终点至三清观。活动期间对周边环境进行专项整治,优化登山步道并提升绿化景观,依托京津风沙源治理项目形成50%森林覆盖率的生态屏障。寺内现存的明永乐五年(1407)、正统二年(1437)等题记,为研究明代民间信仰提供了珍贵实物资料。

保护现状

寺院主体建筑保存较完整:

砖塔结构稳定,2018年勘察显示檐部砖雕保存率达85%

石窟区实施崖体加固工程,2025年最新监测数据显示风化速率下降至年均0·12毫米

登山步道铺设防滑石材,2023年完成无障碍设施改造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