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湖北工业大学公众号

湖北工业大学

平台属性:微信公众号
所属地区:湖北
公众号ID:hbutwechat
公众号分类:教育 - 学校
关于公众号:

“湖北工业大学”微信公众号的责任主体为湖北工业大学,属于教育类型;公众号主要(内容/服务)是湖北工业大学。

开发/运营主体:湖北工业大学

关于主体:湖北工业大学是中国湖北省公办高校。

最后更新:2025-7-5 关于更新时间TIPS:“更新时间”是指本页信息来源的截止时间,包括公众号的图片/文字介绍、公众号所属企事业单位的介绍等。
我要反馈:不良内容举报 » 公众号纠错(有误/注销)»
湖北工业大学公众号二维码公众号二维码,扫一扫马上关注

公众号主体介绍湖北工业大学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湖北工业大学是由湖北工业大学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湖北工业大学(hu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简称“湖工大”(hbut),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是湖北省人民政府举办、湖北省教育厅主管的全日制普通大学,为“湖北省2011计划”牵头高校、湖北省“双一流”建设高校、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二级保密资质认证高校,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111计划”、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数据中国“百校工程”、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湖北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

学校前身可追溯至1952年湖北省创办的武昌农业学校,1957年与武昌农业机械化学校、武昌畜牧兽医学校、湖北省农业干部学校合并组建湖北省农业学校;1958年分拆成立湖北农业机械专科学校;1984年,湖北农业机械专科学校与湖北轻工业学院合并组建湖北工学院。198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4年更名湖北工业大学。2018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截至2025年6月,学校占地面积16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110余万平方米;设有18个教学单位,4个现代产业学院和1个卓越工程师学院,开设58个本科专业招生;拥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有专任教师1500余人,全日制本科生2万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7900余人,国际学生700余人。

历史沿革

学校前身

湖北工业大学前身为湖北农业机械专科学校和湖北轻工业学院,办学历史最早可追溯至1952年。

湖北农业机械专科学校

湖北农业机械专科学校成立于1958年10月,其前身是1957年11月组建的湖北省农业学校。

建国初期,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原湖北农学院被整体并入华中农学院(今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为了建立自己的农业技术人才培养基地,于1952年秋在原武昌县(今江夏区)金口镇金水闸金水河畔建立武昌农业学校。1956年8月,为落实中央《1956-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适应农业生产合作经济发展的需要,湖北省委、省政府在武昌南湖李家墩创办了武昌农业机械化学校和武昌畜牧兽医学校,两校以一条水沟为界,共建共享礼堂、医务室等设施;1956年9月,将创办于1953年武昌育婴堂的农业干部训练班改名为湖北省农业干部学校,湖北省农业干部学校为培训班性质,为学校未来成人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集中力量办学,1957年,湖北省农业厅以武昌农业机械化学校、武昌畜牧兽医学校校区为基础,将其与武昌农业学校、湖北省农业干部学校合并,组建湖北省农业学校。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6月,学校设有18个教学单位,其中,成立有芯片产业学院、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产业学院、数字艺术产业学院等4个现代产业学院和1个卓越工程师学院,开设58个本科专业招生。
湖北工业大学院系专业
学院名称 专业名称
机械工程学院(智能制造产业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工业工程
测控技术与仪器
智能制造工程
机器人工程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自动化
通信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
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化学工程与工艺
轻化工程
生命科学与健康工程学院生物工程
生物技术
食品科学与工程
制药工程
生物制药
土木建筑与环境学院土木工程
工程管理
建筑学
城乡规划
风景园林
环境工程
水务工程
智能建造
计算机学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产业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软件工程
信息安全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智能科学与技术
数字艺术产业学院数字媒体艺术
数字媒体技术
艺术设计学院视觉传达
环境设计
公共艺术
数字媒体艺术
工业设计学院产品设计
工业设计
经济与管理学院市场营销
人力资源管理
会计学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电子商务
行政管理
金融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能源经济
外国语学院汉语国际教育
商务英语
英语
理学院(芯片产业学院)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电子科学与技术
信息与计算科学
应用统计学
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师资)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师资)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资)
电子商务(师资)
国际经济与贸易(师资)
国际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环境工程
软件工程
底特律绿色工业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美合作办学)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美合作办学)
环境工程(中美合作办学)
软件工程(中美合作办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体育学院——
创新创业学院——
参考资料:(截至2024年7月)(注:专业数量与学校官网简介不一致)

学科建设

截至2025年6月,湖北工业大学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个,2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现有1个湖北省“双一流”建设学科,4个湖北省优势特色学科群,1个湖北省优势学科,5个湖北省特色学科和4个湖北省重点(培育)学科;工程学、农业科学、化学、材料科学等4个学科进入esi前1%,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等2个学科入选软科世界一流学科。
湖北工业大学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一览表
类型学科名称学科代码
一级学科博士点机械工程0802
轻工技术与工程0822
一级学科硕士点应用经济学0202
马克思主义理论0305
教育学0401
化学0703
力学0801
机械工程0802
仪器科学与技术0804
外国语言文学0502
材料科学与工程0805
电气工程0808
电子科学与技术0809
控制科学与工程081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12
建筑学0813
土木工程0814
化学工程与技术0817
轻工技术与工程0822
食品科学与工程0832
生物工程0836
药学1007
管理科学与工程1201
工商管理学1202
设计学1403
专业学位硕士点金融0251
应用统计0252
国际商务0254
教育0451
体育0452
国际中文教育0453
翻译0551
电子信息0854
机械0855
材料与化工0856
资源与环境0857
能源动力0858
土木水利0859
生物与医药0860
交通运输0861
风景园林0862
工商管理1251
公共管理1252
会计1253
工程管理1256
设计1357
参考资料:(数据截至2024年7月)
湖北工业大学重点学科建设情况
类别学科名称
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培育建设学科轻工技术与工程(0822)
湖北省优势特色学科群绿色建筑与城市生态环境新能源与智能电网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生物与化学制造
湖北省优势学科 轻工技术与工程(0822)
湖北省特色学科 仪器科学与技术(0804)土木工程(0814)生物工程(0836) 食品科学与工程(0832)设计学(1305)
湖北省重点(培育)学科机械工程(0802)电气工程(0808)材料科学与工程(0805)应用经济学(0202)
参考资料:(数据截至2024年7月)
博士后科研站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轻工技术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湖北省机电研究设计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武汉华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师资力量

截至2025年6月,学校有专任教师15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800余人,国家级人才34人(次),省部级人才188人(次)。学校还先后从国内外著名高校、科研院所及大型企事业单位聘请了多位院士在内的兼职教授500余人,形成了以国家级人才为领军、省部级人才为中坚、中青年博士教师为骨干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师资力量
类别 名单
院士张改平(双聘)
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汤亚杰、方亚鹏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钟毓宁
国务院特殊津贴刘德富、张颖江、何涛、陈坤、谢益民、万端极、陈雄、张晓星、肖衡林、周宜红
全国模范教师林兴发
全国优秀教师蔡光兴、李冬生
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方亚鹏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汤亚杰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汤亚杰、方亚鹏
湖北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刘德富、何涛、汤亚杰、谢益民、陈雄、周宜红、赵大兴
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汤亚杰、刘德富、方亚鹏、张颖江
湖北省政府专项津贴赵大兴、姜发堂、万端极
湖北省教学名师 谢益民、万端极、赵大兴
注:名单不全,仅展示部分

教学建设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5年6月,学校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建有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共建)、1个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个国家现代产业学院、1个教育部研究生创新中心、13个湖北省研究生工作站、5个湖北省重点实验室、4个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5个省级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研究基地、2个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15个湖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26个省级校企研发中心、45个省级企校联合创新中心,在湖北各地市州成立有16家产业技术研究院。
重点研究平台
级别科研平台
国家级平台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湖北工业大学成果转化中心
国家细胞调控与分子药物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国家微电子与集成电路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水环境污染检测先进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共建)
教育部工业发酵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省部重点实验室发酵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河湖健康智慧感知与生态修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工业微生物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现代制造质量工程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绿色轻工材料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河湖生态修复及藻类利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太阳能高效利用及储能运行控制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湖北省桥梁安全监控技术与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土)
湖北省食品发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生)
湖北省橡塑成型加工及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材)
湖北省农机装备智能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
湖北省电网智能控制与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电)
湖北省包装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机)
湖北省无损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机)
湖北省建筑防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土)
湖北省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机)
湖北省酿造工艺与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生)
湖北省制造业创新方法与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机)
湖北省生态道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土)
湖北省能源光电器件与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理)
湖北省中小企业工业大数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计)
湖北省能源互联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电)
食品酿造技术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生)
新能源及电网装备安全监测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电)
智慧河湖与生态修复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土)
低碳建筑材料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土)
车用轻质材料与加工湖北省工程实验室(材)
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湖北文化创意产业化设计研究中心
湖北农村社会管理创新研究中心
湖北循环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湖北省职业教育发展研究院
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湖北酿酒工艺和传统美术与手工艺保护研究中心)
省级校企共建研发中心湖北省校企共建激光加工工程研发中心(机)
湖北省校企共建聚氨酯材料成型工艺与装备研发中心(机)
湖北省校企共建包装机械设备研发中心(机)
湖北省校企共建玻璃加工智能装备研发中心(机)
湖北省校企共建语音智能降噪产品研发中心(电)
湖北省校企共建电能质量检测与控制研发中心(电)
湖北省校企共建特种机器人应用技术研发中心(电)
湖北省校企共建智能视频通信技术研发中心(电)
湖北省校企共建镭射激光材料研发中心(电)
湖北省校企共建电力互感器研发中心(电)
湖北省校企共建太阳能光热高效利用技术研究中心(电)
湖北省校企共建改性塑料研发中心(材)
湖北省校企共建塑料制品研发中心(材)
湖北省校企共建禽类骨料深加工研发中心(生)
湖北省校企共建魔芋发酵食品加工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生)
湖北省校企共建生物化工研发中心(生)
湖北省校企共建心脑血管药物研发中心(生)
湖北省校企共建植物胶囊研发中心(生)
湖北省校企共建发芽米发酵食品研发中心(生)
湖北省校企共建根茎资源综合利用研发中心(生)
湖北省校企共建发酵兽药研发中心(生)
湖北省校企共建苦荞加工技术研发中心(生)
湖北省校企共建山茶油精深加工技术研发中心(生)
湖北省校企共建导航数据挖掘研发中心(计)
湖北省校企共建农业装备研发中心(农)
湖北省校企共建农机装备智能化研发中心(农)
省级校企联合创新中心湖北省齿轮制造高端装备企校联合创新中心(机)
湖北省城市轨道交通施工运维装备企校联合创新中心(机)
湖北省硅溶胶企校联合创新中心(机)
湖北省汽车摄像机-监视器(cms)系统企校联合创新中心(机)
湖北省液晶显示器企校联合创新中心(机)
湖北省智能传感器企校联合创新中心(机)
湖北省软磁材料及新型电感企校联合创新中心(机)
湖北省智能化无损检测装备企校联合创新中心(机)
湖北省新型装配式建筑模具研发企校联合创新中心(机)
湖北省节能装备技术企校联合创新中心(机)
湖北省智能储能系统与装备企校联合创新中心(电)
湖北省高电压测试企校联合创新中心(电)
湖北省电动车充电桩及配套设备企校联合创新中心(电)
湖北省电子与通信类虚实结合企校联合创新中心(电)
湖北省汽车轻量化关键零部件企校联合创新中心(材)
湖北省新型建材企校联合创新中心(材)
湖北省二次纤维的高效分离及再成型技术企校联合创新中心
湖北省塑料薄膜高性能及功能化企校联合创新中心(材)
湖北省智能包装装备产业企校联合创新中心(材)
湖北省光电新材料企校联合创新中心(材)
湖北省电子储能新能源材料企校联合创新中心(材)
湖北省汽车悬架系统企校联合创新中心(材)
湖北省制浆造纸技术企校联合创新中心(材)
湖北省制备环保箱板纸企校联合创新中心(材)
湖北省金龙凿岩钎具企校联合创新中心(材)
湖北省生物合成甾体分子企校联合创新中心(生)
湖北省根茎资源综合利用企校联合创新中心(生)
湖北省新型米酒企校联合创新中心(生)
湖北省甾体药物及中间体企校联合创新中心(生)
湖北省天然色素与富色食品企校联合创新中心(生)
湖北省烟碱类医药产品开发企校联合创新中心(生)
湖北省发酵蔬菜企校联合创新中心(生)
湖北省酿酒生物技术企校联合创新中心(生)
湖北省发酵调味品企校联合创新中心(生)
湖北省大清香固态发酵企校联合创新中心(生)
湖北高质化葛根类食品加工技术企校联合创新中心(生)
湖北省高品质休闲食品企校联合创新中心(生)
湖北省农村污水运维物联网应用企校联合创新中心(土)
湖北省风电智能装备企校联合创新中心(工)
湖北省石油开采工程装备企校联合创新中心(农)
湖北省智能农机装备企校联合创新中心(农)
湖北省工业固废高效处置及高值化应用企校联合创新中心
湖北省植物硒营养与健康企校联合创新中心
湖北省家居消费升级和泛家居研究企校联合创新中心
湖北省云母绝缘材料企校联合创新中心
省部协同创新中心智能制造装备省部共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共建)
太阳能高效利用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工业发酵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质量发展与质量安全管理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共建)
产业升级与区域金融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共建)
催化材料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共建)
省级中试基地新能源储能系统安全装备湖北省中试基地
融雪化冰工程湖北省中试基地
酿酒新技术及装备湖北省中试基地
橡塑改性与加工湖北省中试基地
固废资源化利用湖北省中试基地
武汉市环保智能电工材料及装备中试平台
武汉市融雪化冰工程中试基地
武汉市橡塑改性与加工中试基地
武汉市装备智能综合保障中试平台
武汉市酿酒新技术及装备中试平台
武汉市低碳功能建材研发中试平台
武汉市机电产品精密制造及质量检测中试平台
其他重要平台湖北省微电子与集成电路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湖北省生态环境岩土与河湖生态修复学科引智创新示范基地
湖北省新材料与绿色制造引智创新示范基地
湖北省智能科学与技术引智创新示范基地
湖北省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湖北省食品胶体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计量测试技术与装备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共建)
湖北省中小企业共性技术食品及微生物研发推广中心
微生物技术与应用湖北省高校自主创新重点研究基地
湖北省机电产品质量工程技术创新基地
湖北省长江水生态保护研究院
武汉市精密模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武汉市机器视觉检测技术工程中心
武汉市轻工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武汉市无损检测技术与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附属科研机构湖北省机电研究设计院
湖北省农业机械化研究设计院
湖北省农业机械鉴定检测中心
参考资料:

研究成果

截至2025年6月,学校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20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550余项;收录高水平论文3000余篇,其中sci论文1700余篇;有效授权专利260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167项,其中国家科技奖1项,国家专利优秀奖2项,省部级科研一等奖26项,省级专利金奖1项。
科研获奖
项目名称获奖类别
天然产物生物制造的理论与方法湖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工业副产石膏绿色制备技术与功能化应用湖北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高等真菌和植物的次级代谢物发酵过程调控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
高耐性酵母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注:名单不全,仅展示部分

学术资源

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校徽

徽志为圆形。环形上方为毛体中文校名,下方为英文校名,中间图案由两个黄鹤图形构成的“工”字和位于其两侧的环形带组成,中间图案下方标有学校创办时间“1952”。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职务姓名
党委书记彭育园
党委副书记、校长宋小春
党委副书记胡晓艳
党委常委、纪委书记秦防修
党委常委、副校长陈自才
党委常委、副校长贺行洋
党委副书记桂丽
党委常委(挂职)李政颖
数据统计截至2025年6月参考资料:

校园环境

湖北工业大学努力打造工程师摇篮,建成绿色工业学科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工业大学。校园环境

工业文化长廊

工业文化长廊是湖北工业大学地标性文化景观之一,位于校园第三条南北向主干道上,与学校东西向主轴线晨曦路垂直相交于图书馆。整个景观呈现为“一带五景”:“一带”指一条南北走向的文化长廊,“五景”指自北向南分布的五个景观板块,用一条工业长龙联结起五个时代,是学校一道亮丽的文化名片。

巡司河景观带

校友情况

党政管理

党政管理
姓名备注姓名备注
周霁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魏邦仁安徽省合肥市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站副站长/总工程师
王有国现任中共北京市大兴区委书记谭铭明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二局团委副书记
夏亚灵湖北省咸宁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罗艳丽中共北京市西城区区委组织部处长
管锦东原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农管局副局长易军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处副师级参谋
周本奇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财政局局长冯春国家经贸委商务部信息化司综合处处长
李建新湖北核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吏林山中铁大桥一局董事长
龙世友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农管局副局长朱志勇湖北省鄂州市外事侨务局局长
吴威先湖北省省委第二巡视组组长王永久湖北省黄石市城乡规划局局长
邓绪海湖北省武汉市住房保障和管理局总工程师赖东平湖北省荆门市劳动就业管理局局长
李波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人事劳动司综合处处长李波钟祥市常务副市长
艾一梅华中科技大学纪委副书记董卫民二十届中央候补委员,四川省委常委,省政府党组副书记,副省长
王巧星湖北省武汉市见义勇为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胡仲军湖北汽车工业学院院长
李成学武警驻深圳海关监管部队参谋长尚忠湖北省随州市外事侨务旅游局副局长
乔亮湖北省高速公路管理局总指挥谢晋湖北省质监局计量处处长
郭晓丹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区委组织部部长陈祥新广东省汕尾市副市长
梁远刚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胡征国中共汉川市市委常委、市委办公室主任
王成福中共中央国家机关工作委员会宣传部理论教育处副处长董青平湖北省天门市人民政府秘书长、办公室主任、党组书记
李昱成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正营职干事万炎知湖北省兴山县国家税务局总经济师、会计师
孙羿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城乡统筹发展工作办公室主任张勇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
童江湖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处长陈东湖北省孝感市民宗局局长
鲁宇清湖北省发改委工业处副处长谢思芳湖北省孝感市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长
陈忠湖北发展改革委员会体改处处长叶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
阮斌湖北省住房和农村建设厅办公室主任龚恒湖北省应城市城乡规划局局长、党组书记
罗栋梁湖北省委组织部党建办学会工作处处长罗光勤湖北省汉江消防支队副队长
邓彪湖北省信访局办公室主任吴少海湖北省仙桃市建委评训中心主任
项克强湖北省扶贫办副主任、党组成员涂明扬国家专用汽车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高级工程师
邹国栋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发展计划委员会主任周宏智湖北省荆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党组书记
叶勇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政协副主席任小铁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党组书记
徐丽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区委组织部部长雷景新四川大学教授、博导、政协成都市委常委
郭细么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商务和旅游局局长严若燕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外观设计审查部副处长
周健强湖北省汉川市气象局原局长田水欣湖北省汉川市政协主席
资料来源:

专业技术

专业技术
姓名备注姓名备注
纪道斌神舟飞船记录仪主力研制人孙先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教授
丁峰江南大学博士生导师、太湖学者林向东海南大学食品学院教授
张晓星重庆大学博士生导师王力三峡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讲师
汤亚杰楚天学者、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后桂婕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研究员
黄干湖北省恩施自治州水利电力勘测设计院高级工程师李明勇七一二研究所一室主任、高级工程师
陈放武汉理工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教授鄂德军湖北省林业勘察设计院总工程师
李中扬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姜滨华中光电技术研究所高级工程师
陈禄寿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李为华中科技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张勇四川大学博士生导师戴碧君中国北车变流技术资深专家、高级工程师
王广义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熊乃学美国科罗拉多理工大学正教授、博士生导师
谢紫俞证券时报社美术编辑明航教育部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方明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吴一兵湖北省荆州市自动化研究所高级工程师
王德汉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丽萍江汉油田设计院高级工程师
吴国杰广东工业大学教授郭晓东江汉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教授
杨雪强广东工业大学教授谢银波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嵌入式与多核技术实验室”主任
洪惠群广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景观设计系主任雷晓东北京化工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杨莉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计算机学院院长、教授王瞻宁武汉纺织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教授
车云鹤湖北广播电视总台广播广告运营中心记者、主持人程智力武汉工程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院长、教授
资料来源:

企业管理

企业管理
姓名备注姓名备注
邵亚良上海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杨红春湖北省良品铺子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
朱忠敏上海东来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天兵中国智能交通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
陈长青上海赛沃化工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高中港二航局五公司常务书记
向文军深圳中港深通讯技术公司总经理杨林俊中建三局一公司合肥公司经理
陈友存深圳立友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经理魏德胜中建三局二公司副总经理
毛辉深圳万嘉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津中建三局广州分公司经理
向华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明月中建三局二公司华东分公司党委书记
刘莉武汉统一企业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伍振中铁十八局集团党委宣传部副部长
江哲义武汉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苍柏中铁十六局四处总会计师
韦翼鸿武汉天然气有限公司人事总经理刘代超中铁二十四局集团项目总工
梁晶武汉城市集团开发公司总经理明锐祥华工激光工程有限公司经理
张美华同济堂集团董事长兼ceo王康中国烟草总公司湖北分公司经济运行处副处长
谭卫东稻花香集团常务董事、副总经理————
资料来源:

所获荣誉

所获荣誉(部分)
时间荣誉
2017年12月湖北省文明单位(校园)
2018年入选教育部2018年度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
2020年7月2020年中国大学百强榜进步榜排名第41位
2021年12月首批现代产业学院
2021年入选全国文明校园先进学校
2023年获评《高等学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优秀应用案例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