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前身溯源
内蒙古农牧学院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河北农学院、平原农学院的畜牧兽医系、山西医学院的兽医系合并建立内蒙古畜牧兽医学院。设置畜牧系和兽医系。
1958年,学校增设农学系。
1960年,学校建立农牧业机械化系、植物保护系;同年秋,改名为内蒙古农牧学院。
…更多「历史沿革」介绍请查阅全文…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11月,学校设有26个院(部),开设本科专业101个(校本部94个)。学院(部) | 本科专业 |
---|---|
内蒙古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农林经济管理、工商管理、金融学、会计学、财务管理、经济学、电子商务、物流管理 |
内蒙古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 行政管理、社会工作、法学 |
内蒙古农业大学外国语言学院 | 英语 |
内蒙古农业大学理学院 | 应用统计学、应用化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 |
内蒙古农业大学沙漠治理学院 |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土地资源管理、土地整治工程 |
内蒙古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制药工程 |
内蒙古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业设计、农业电气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农业智能装备工程 |
内蒙古农业大学材料科学与艺术设计学院 | 木材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家具设计与工程、设计学类(含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 |
内蒙古农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校企合作) |
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 农业水利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土木工程、测绘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建筑学、工程造价 |
内蒙古农业大学能源与交通工程学院 |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森林工程、交通运输、交通工程 |
内蒙古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 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包装工程、乳品工程 |
内蒙古农业大学林学院 | 林学、森林保护、园林、消防工程、风景园林 |
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 | 农学、植物科学与技术、种子科学与工程、智慧农业 |
内蒙古农业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 | 园艺、植物保护、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 |
内蒙古农业大学草原与资源环境学院 | 草业科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
内蒙古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 动物科学、水产养殖学、马业科学、智慧牧业科学与工程 |
内蒙古农业大学兽医学院 | 动物医学、动植物检疫、动物药学 |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11月,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799人(校本部1381人),1人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聘任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1名,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资助2人,中组部“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3人、青年拔尖人才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9人,神农青年英才4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93人,国家、自治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55人次,国家、自治区优秀留学回国人员15人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先进工作者3人。获内蒙古自治区杰出人才奖11人,自治区深入工农牧业生产第一线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18人,获国家“青年女科学家奖”1人,自治区“333人才工程”首席专家4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16人,入选自治区“草原英才院士培养人选”1人、“草原英才领军人才”7人、“草原英才”115人、草原英才团队42个。职级职称 | 名单 |
---|---|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获得者(1人) | 张和平 |
“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资助获得者(2人) | 张文羿、孙志宏 |
中组部“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 | 张和平、刘廷玺 |
“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8人) | 张和平、刘廷玺、李金泉等 |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91人) | 邵金旺、姚云峰、德力格尔桑、郑克宽等 |
国家、自治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51人) | 于卓、王喜明、乔光等 |
国家“青年女科学家奖”获得者(1人) | 李国婧 |
全国林业和草原“教学名师”(2人) | 高永、韩国栋 |
高等学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3人) | 芒来等 |
高等学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9人) | 王春光、朱守林、李文宝、赵丽芹、庞保平、郝永清、铁牛、王明玖、修长柏 |
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在线教育“智慧教学之星”称号教师(9人) | 王俊、王寿东等 |
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 | 家畜遗传繁育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
自治区深入工农牧业生产第一线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18人) | 刘景辉、祁生旺、索全义、杜文亮、郑克宽等 |
自治区“333人才工程”首席专家(3人) | 张和平等 |
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8人) | 王志刚、李瑞平、贾立国、马艳红、于晓芳、史小红、姚利宏、刘文俊 |
自治区“草原英才”(91人) | 史彬林、张少英、张永平、张生、李立军、李瑞平、陈永福、敖长金、万方、刘大程、吉日木图、闫祖威、闫素梅、张国盛、杨树青、孟和毕力格、屈忠义、段开红、格日勒图、高永、任长忠、郭丽如等 |
自治区草原英才团队(36个) | 蒙古高原乡土草种质资源遗传改良与利用创新人才团队、羊疫病防控关键技术的集成创新与应用创新人才团队、防沙治沙科研创新人才团队、改善奶牛乳腺健康和乳品质的营养调控技术研究创新人才团队、张家畜生物信息学及应用创新人才团队、天然药物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及其药理学研究创新人才团队、北方旱区农业节水技术与环境效应研究创新团队、玉米高产高效创新人才团队、旱生植物遗传资源挖掘与利用创新人才团队、沙生灌木纤维化能源化开发利用技术创新人才团队、牧区草原畜牧业产业组织体系研究和草原畜牧业理论与实践创新人才团队、草原畜牧业装备智能化技术创新人才团队、高效绿色肉与肉制品生产和加工关键技术与产业化开发创新人才团队等 |
自治区杰出人才奖获得者(10人) | 刘景辉、李金泉、刘廷玺、于卓等 |
自治区级教学名师(28人) | 朝伦巴根、裴喜春、申向东、王耀强、王立群、王春光、裴国霞、苏娅、徐莉林、郑宏奎、葛茂悦、杜健民、李培锋、史海滨、闫祖威、苏金梅、李平、许辉、冯贵宗、薛河儒、郝拉柱、闫素梅、王纯洁、敖特根巴雅尔、根锁、布和额尔敦、芒来、李正英 |
自治区级教坛新秀(18人) | 郁志宏、邹春霞、张玉香、刘翠兰、姚占全、李海军、胡敏、陈忠军、霍秀文、李瑞平、郭艳光、宗哲英、张雁、侯占峰、李为萍、周海龙、刘海红、贺斐 |
水资源保护与利用教学团队 |
家畜遗传繁育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
草业科学创新教学团队 |
数理化基础课蒙汉双语授课教学团队 |
工商管理专业教学团队 |
普通物理教学团队 |
测量学课程教学团队 |
农业机械化工程教学团队 |
运动马驯养与管理专业教学团队 |
会计学教学团队 |
汽车构造课程教学团队 |
家畜病理学课程教学团队 |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教学团队 |
电力电子与控制技术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
木材干燥学教学团队 |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教学团队 |
电工电子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
园艺技术专业教学团队 |
力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学团队 |
农业水利工程核心课程教学团队 |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教学团队 |
高等数学教学团队 |
学科建设
…更多「办学条件」介绍请查阅全文…
学术科研
科研机构
截至2024年11月,学校建成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站、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分中心、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科技部“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平台(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野外台站、集成攻关大平台及哲学社会科学基地等)98个。获批建成科技部,教育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草局、自治区科技厅、自治区教育厅等省部级科技创新团队39个 ,自治区领军人才团队2个,成立校级创新团队27个。科研级别 | 科研名称 |
---|---|
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2个) | 乳酸菌与发酵乳制品创新团队、寒旱区水文过程与环境生态效应创新团队 |
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团队(3个) | 乳酸菌与发酵乳制品应用基础理论研究创新团队、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研究创新团队、寒旱区水文过程与环境生态效应创新团队 |
农业部创新团队(2个) | 燕麦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创新团队、乳酸菌与发酵乳制品应用基础研究创新团队 |
国家级野外科学研究观测站(1个) | 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国家林业局生态定位站(3个) | 内蒙古赛罕乌拉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内蒙古乌梁素海湿地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内蒙古杭锦荒漠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站 |
农业部科学观测站(3个) | 农业部马属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科学观测实验站、农业部东北区域农业微生物资源利用科学观测实验站、农业部华北黄土高原地区作物栽培科学观测实验站 |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 | 乳品生物技术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草地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农业部重点实验室(4个) | 农业部动物疾病临床诊疗技术重点实验室、农业部肉羊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农业部饲草栽培、加工与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奶制品加工重点实验室 |
林业和草原局(原林业部)重点实验室(2个) | 沙地生物资源保护和培育重点实验室、沙漠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筹建) |
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 | 乳品生物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国家林业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 | 文冠果工程中心 |
国家地方联合共建工程实验室(1个) | 乳酸菌筛选与乳品发酵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共建工程实验室 |
“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1个) | 中国-蒙古生物高分子应用“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 |
自治区科技创新团队建设计划团队(9个) | 内蒙古自治区乳品生物技术与工程科技创新团队、内蒙古自治区玉米高产超高产高效关键技术集成创新科技创新团队、内蒙古自治区家畜功能基因组与繁育生物技术科技创新团队、内蒙古自治区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科技创新团队、内蒙古自治区草原家畜遗传资源创新与品种培育科技创新团队、内蒙古自治区农业节水技术与水土环境效应科技创新团队、内蒙古自治区燕麦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科技创新团队、内蒙古自治区沙生灌木纤维化能源化开发利用科技创新团队、内蒙古自治区抗逆植物遗传资源利用与分子改良科技创新团队 |
自治区重点实验室(15个) | 风沙物理与防沙治沙工程重点实验室、水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重点实验室、森林培育林业菌根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作物栽培与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基础兽医学重点实验室、野生特有蔬菜种质资源与种质创新重点实验室、内蒙古生物制造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沙生灌木资源纤维化和能源化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土壤质量与养分资源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马属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植物逆境生理与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乳品生物技术与工程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草地管理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大数据研究与应用重点实验室 |
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个) | 沙生灌木资源开发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畜产品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草品种育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内蒙古杂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马业科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内蒙古自治区寒旱区水文科学与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内蒙古自治区设施园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内蒙古自治区农田土壤肥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内蒙古自治区山羊遗传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内蒙古自治区草业与养殖业智能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内蒙古自治区俄蒙进口木材加工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内蒙古自治区寒旱区作物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内蒙古自治区中蒙药材良种育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内蒙古自治区草食家畜饲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自治区工程实验室(4个) | 内蒙古自治区乳酸菌与乳品发酵剂工程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家畜新型种质材料创制工程实验室、蒙古马遗传资源保护及马产业工程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燕麦工程实验室 |
自治区工程研究中心(2个) | 水资源高效利用与河湖湿地修复技术内蒙古自治区工程研究中心、农业基因组大数据内蒙古自治区工程研究中心 |
自治区人文社科基地(2个) | 内蒙古畜牧业经济研究基地、内蒙古乡村振兴战略研究中心 |
自治区高校重点实验室(3个) | 高校遗传育种实验室、高校动物生物技术实验室、高校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实验室 |
自治区高校工程中心(1个) | 高校燕麦工程研究中心 |
自治区高校人文社科基地(2个) | 高校蒙古族工艺美术研究所、内蒙古农村牧区发展研究所 |
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部省共建)(2个) | 农业农村部马属动物种业创新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北方寒旱区作物高产高效栽培与耕作重点实验室 |
科研成果
…更多「学术科研」介绍请查阅全文…
合作交流
校企合作
“十三五”以来,通过“校地企”合作,建设了10个乡村振兴综合试验站、68个特色产业基地与科技服务点。成立内蒙古种业协同创新联盟(中心)、乡村振兴产业服务中心,与正大、伊利、蒙牛、蒙草抗旱、金宇集团等企业签订100余项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土默特右旗人民政府共建“敕勒川农博园”,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国际合作
…更多「合作交流」介绍请查阅全文…
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校徽
学校校徽包括徽志和徽章。校徽是学校的象征。
学校徽志分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的粮仓代表“农”(其中“a”、“u”两个变形英文字母分别是“农业”、“大学”的英文缩写),下半部分的林带代表“林”。
学校徽章为题有毛泽东手书体校名的长方形证章。教职工佩戴的徽章底色为红色,校名文字颜色为黄色;学生佩戴的徽章底色为白色,校名文字颜色为红色。
…更多「校园文化」介绍请查阅全文…
校区情况
西校区
该校区位于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昭乌达路306号。设置有动物科学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艺术设计学院(非设计学类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理学院、能源与交通工程学院。东校区
2009年,内蒙古农业大学东校区新规划面积1217亩,规划建设校舍面积30多万平方米。位于呼和浩特学苑东街275号,共设有农学院、林学院、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艺术设计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外国语言学院6个学院,16个专业。南校区
…更多「校区情况」介绍请查阅全文…
行政管理
职务 | 姓名 |
---|---|
党委书记 | 陈永胜 |
党委副书记、校长 | 刘永斌 |
党委副书记 | 董贵成 |
党委委员、副校长 | 陆海平、齐景伟、左合君、董同力嘎 |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 褚亚申 |
副校长 | 塔娜、张超群 |
党委委员、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 韩瑞平 |
党委委员、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 那森巴雅尔 |
参考资料: |
校园环境
图书馆
图书馆位于西校区,建筑呈环状,围绕着中间的蓝色水晶球。最上面写着图书馆的中文与蒙古文的字样。理学院楼
理学院的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原内蒙古农牧学院和原内蒙古林学院的基础课教学部。理学院楼也被称为西区主楼,是内蒙古农业大学历史最悠久的建筑,它的前面有一座喷泉。生科楼
…更多「校园环境」介绍请查阅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