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学法学院百科
江苏大学法学教育有着30多年的发展历史。1985年起面向机械行业培养专科生,1987年起面向全国招收经济法本科生。2006年,我校整合校内资源成立法学院。
法学院拥有法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与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学院现有教职员工50余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 23人,博士22人(含在读博士4人),硕士生导师22人,入选省级以上人才工程6人,是一支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均较合理的师资团队。
发展历程
2024年3月,江苏大学法学院数字法治应用研究院正式成立。
专业设置
目前,学院年均招生规模本科生110人左右,法律硕士研究生100人左右。共有法学一个本科专业,法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和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本科招生以文科为主,兼顾江苏省内部分理科名额。学院设有理论法学系、民商法学系、刑法学与诉讼法学系、经济法与国际经济法学系,并拥有江苏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校外研究基地(培育点)、江苏省高校研究生工作站(江苏漫修律师事务所)、江苏大学廉政法治研究与评估中心(校级研究机构)、江苏镇江法治政府研究院(江苏大学与镇江市人民政府共建)、镇江市地方立法研究中心(江苏大学与镇江市人大常委会共建)、镇江市反腐倡廉建设研究中心(江苏大学与镇江市纪委共建)等研究机构与平台。目前,学院已凝炼与梳理出理论法学、法律史、刑法学、知识产权法学、民商法学(社会保障)等五个学术研究方向。其中,理论法学与法律史学的科研成果已在国内学术界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人才培养
学院在注重学生基础理论的同时,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将法学理论和法律实务紧密结合的丰富经验,有固定的实习基地,培养的学生既懂法律,又懂经济、管理和工程技术等基本知识,具有广泛的适应能力,同时还具有较好的外语与计算机水平。近三年来,学院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平均通过率超过55%,多人升入伦敦大学、利兹大学、谢菲尔德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国内外名校深造,多名学生加入德恒、盈科、大成、中伦等国内知名律师事务所,考入各级法院、检察院等国家机关的人数超过30%
学科建设
《法哲学专题》被评为江苏省优秀研究生课程;《法理学专题》被列为江苏大学研究生在线建设课程。法学专业为江苏大学品牌特色专业,连续两次被列为校级重点建设学科。每年大学生实践创新课题立项(国家、省、校)名列前茅。《法理学》被评为江苏大学842t精品课程,《民法学》课程被评为省级二类优秀课程。
近5年来,学院共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等省部级研究课题26项,市厅级研究项目18项,科研到帐经费近350万元,出版著作、教材20部;cssci源期刊论文发表数连年攀升;研究成果获得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省市级奖励26项;15名同学获江苏省优秀青年志愿者等省级以上奖励。
公众号主体介绍江苏大学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江苏大学法学院是由江苏大学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江苏大学(jiangsu university),位于江苏省镇江市学府路301号,是江苏省人民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农业农村部共建的公办性质的重点综合性大学,亦是“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该校入选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02年刘坤一、张之洞等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南京大学、南京工学院等校续其弦歌。1960年筹建南京农业机械学院,翌年迁址镇江,并更名为镇江农业机械学院。1978年学校被国务院确定为中国88所重点大学之一。1981年,该校成为中国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2001年8月与镇江医学院、镇江师范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江苏大学,2003年镇江市江滨医院划归学校。2009年,学校被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2010年,该校入选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2017年,入选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2019年,学校被列入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截至2024年4月,该校誉为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全国“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
截至2025年2月,学校占地面积3000余亩,各类建筑面积120万余平方米;设有34个教学机构,开设98个本科专业;拥有1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4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6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1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专任教师2700余人,在校生45000余人。
办学历史
原江苏理工大学(江苏大学本部)的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02年刘坤一、张之洞、魏光焘在南京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此后历经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第四中山大学、江苏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工学院等时期。
1960年,为贯彻毛泽东同志关于“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重要指示,国家以南京工学院农业机械、汽车拖拉机两专业的全部师资设备为基础,筹建南京农业机械学院,翌年迁址镇江,并更名为镇江农业机械学院,学校隶属机械工业部。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2月,学校设有34个教学机构,开设98个本科专业,学科专业涵盖工学、农学、理学、医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教育学、艺术学等10大学科门类。
江苏大学院系专业学院 | 本科专业 |
---|
江苏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机械电子工程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智能制造工程 |
江苏大学农业工程学院 |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 |
农业智能装备工程 |
江苏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 车辆工程 |
车辆工程(中美学分互认联合培养项目) |
交通运输 |
交通工程 |
新能源汽车工程 |
江苏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 能源与动力工程(吴仲华班,航空宇航动力专业方向) |
能源与动力工程(流体机械及其自动控制) |
能源与动力工程(热能工程及其自动化) |
能源与动力工程(工程热物理与节能减排技术) |
能源与动力工程(动力机械及智能化方向)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中澳学分互认联合培养项目)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江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冶金工程 |
金属材料工程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复合材料与工程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江苏大学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澳学分互认联合培养项目) |
电子信息工程 |
自动化 |
农业电气化 |
生物医学工程 |
机器人工程 |
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食品质量与安全 |
食品营养与健康 |
生物技术 |
江苏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 环境工程 |
环保设备工程 |
应急技术与管理 |
安全工程 |
江苏大学计算机科学与通信工程学院 | 通信工程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澳学分互认联合培养项目) |
软件工程 |
信息安全 |
物联网工程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江苏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金融数学 |
数学类(中外合作办学)(数学与应用数学) |
数据计算及应用 |
江苏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 物理学(师范)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江苏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 土木工程 |
工程管理 |
工程力学 |
江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应用化学 |
化学 |
化学(师范) |
江苏大学管理学院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中美学分互认联合培养项目) |
工商管理 |
市场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
公共事业管理 |
物流管理 |
工业工程 |
电子商务 |
江苏大学财经学院 | 会计学 |
财务管理 |
金融学(中澳学分互认联合培养项目) |
金融学 |
保险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统计学 |
江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思想政治教育(师范) |
江苏大学法学院 | 法学 |
江苏大学文学院 | 汉语言文学 |
汉语言文学(师范) |
汉语国际教育 |
江苏大学外国语学院 | 英语 |
英语(师范) |
英语(中美学分互认联合培养项目) |
日语 |
江苏大学艺术学院 | 工业设计 |
动画 |
视觉传达设计 |
环境设计 |
产品设计 |
美术学(师范) |
数字媒体艺术 |
江苏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 教育技术学(师范) |
江苏大学医学院 | 医学影像学 |
医学检验技术 |
临床医学 |
口腔医学(2024年新增专业) |
护理学 |
预防医学 |
江苏大学药学院 | 制药工程 |
药学 |
药物制剂 |
江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生物科学 |
江苏大学知识产权学院 | 知识产权 |
参考资料:(截至2024年5月) |
师资力量
截至2025年2月,学校拥有专任教师2700余人(具有一年以上海外经历的比例达43%),实验技术人员297人。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占60·86%,有一年以上(累计)海外学习或工作经历的专任教师总数占比为43·01%。在教师队伍中,全职引进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外籍院士2名,柔性引进海内外院士7人;入选发达国家外籍院士2人;获批长江学者特聘教授4人,长江学者青年学者3人;国家杰青6人,优青6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0人,国家教学名师2人,青年拔尖人才4人;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11人、青年人才3人、青年千人3人,第1批博士后海外引才专项10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1人;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7人;神农领军英才2人、神农青年英才5人;享受国务院特贴20人;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创新奖,全国创新争先奖2人;中国青年科技奖1人;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和青年教师奖”9 人。江苏省“333 工程”一层次9人次,二层次40人次,三层次111人次;江苏特聘教授52人,双创人才25人;江苏省教学名师7人,中青年学术带头人 81 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5人,外专百人7人。
江苏大学优秀教师及团队类别 | 名称 |
---|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 袁寿其、赵文祥、施伟东、蔡英凤 |
国家级教学团队 | 机械制造系列课程教学团队、电气类专业主要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团队 |
学科建设
…更多「办学条件」介绍请查阅全文…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3年9月,江苏大学建设有国际合作平台2个,国家级平台7个,省级协同创新平台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32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个,其他省部级科研平台23个,市厅级科研平台16个,校级专职科研机构29个。
江苏大学科研平台平台级别 | 科研平台名称 |
---|
国际合作平台 | 高端装备关键结构健康管理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流体工程装备节能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
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 | 国家水泵及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混合动力车辆国家地方联合工程中心、省部共建现代农业装备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高端流体机械装备与技术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江苏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镇江国家大学科技园、新农村发展研究院 |
省级协同创新平台 | 高端金属结构材料及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现代农业装备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
研究成果
截至2025年2月,学校荣获国家级科技成果奖16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3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7项、中国专利奖金奖3项。
学术资源
…更多「学术研究」介绍请查阅全文…
校园文化
学校校标为正圆形,以绿色(c:100,y:100,k:20)为主色调,外环上部为赵朴初题写体校名“江苏大学”,下部为校名英文全称“jiangsu university”。中央主体呈“u”造型,内含三条渐变色带似远航帆船,意寓学校渊源及“三校合并”。主体上方“1902”表明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
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
现任领导职务 | 姓名 |
---|
党委书记 | 李洪波 |
校长 | 邢卫红 |
党委副书记 | 张济建 |
副校长 | 陈红 |
党委常委、副校长 | 李红、邹小波、杨道建、王景全、任旭东、蔡英凤 |
党委常委、纪委书记、派驻监察专员 | 杜永春 |
参考资料:(截至2025年6月) |
历任领导
历任领导任期 | 职务 | 姓名 |
---|
2001·08·20-2008·06·15 | 党委书记 | 朱正伦 |
2008·06·15-2016·06·12 | 党委书记 | 范明 |
2016·06·12-2023·05·22 | 党委书记 | 袁寿其 |
2001·08·20-2006·12·17 | 校长 | 杨继昌 |
2006·12·17-2017·01·03 | 校长 | 袁寿其 |
2017·02·08-2023·05·22 | 校长 | 颜晓红 |
参考资料: |
校园环境
江苏大学本部校区位于江苏省镇江市东郊学府路301号。本部校区既有江苏大学图书馆、三江楼、大礼堂等标志性建筑,还有勤人谷日晷、江大梅园等景观。
知名校友
知名校友姓名 | 成就 |
---|
马正军 | 2013年毕业研究生,南京腾图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第八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获得者、南京市“中青年拔尖人才”培养对象。 |
张克军 | 内燃机88级校友,三一专用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中国优秀共产党员。成功研发出3-20方全系列三一搅拌车,彻底打破中国混凝土运输技术及产业底盘部分被进口底盘垄断的局面。 |
查颖冬 | 电气88级校友,苏州市副市长,中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2017年4月,查颖冬作为江苏省对口帮扶贵州省铜仁市工作队领队,到铜仁市挂职担任市委常委、副市长,并主要负责苏铜扶贫协作工作。 |
邵兴军 | 内燃机88级校友,现任江大源生态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
潘龙 | 电气(专)90级校友,现任江苏龙腾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江苏大学南京校友会副会长,校友企业家联盟常务副主席,获“江苏省科技企业家”、“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南京市中青年行业技术学科带头人”等称号。 |
邓兴强 | 机工88级校友,现任四川科思精密模具有限公司董事长,江苏大学四川校友会会长,校友企业家联盟常务副主席。 |
刘博 | 铸造88级校友,现任北京拓博尔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
王德军 | 水机88级校友,北京立德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中国电建集团装备院首席专家。 |
殷群 | 数学(本)88级校友,现任常州一中校长,江苏省第十三届人大代表、常州市第十六届人大代表。 |
徐晓琴 | 医学检验87级校友,江苏省疾控中心艾滋病确证中心实验室主任,农工党党员。 |
注:该表格姓名列排序不分先后参考资料:(截至2022年5月) |
所获荣誉
截至2025年2月,学校获全国健康学校、江苏省文明单位、和谐校园、平安校园、绿色学校、依法治校示范校等荣誉称号。
时间 | 奖项名称 |
---|
2020年10月16日 | 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确定为2020年度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 |
2019年2月 | 学校入选教育部第二批“三全育人” 综合改革试点高校 。 |
被教育部认定为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 |
2018年3月 | 成为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入选高校。 |
2016年3月9日 | 成为“高等学校来华留学质量认证”首批试点院校。 |
2013年9月 | 成为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入选高校。 |
2013年5月 | 学校获“2012年度江苏高校团干部到县级团委挂职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
2011年1月7日 | 学校获评“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创新院校”。 |
2010年6月 | 入选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 |
2010年4月 | 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
学校事件
2025年1月3日,江苏大学通报,近日,个别自媒体传言江苏大学人事处处长被打、2024年学校有两百多名老师离职。经调查核实,系网络谣言,江苏大学不存在网传所述情况,并已向公安部门报案。 通报后,有江苏大学教职工反映,近年来,校内绩效考核等内容进行改革,存在“一刀切”等问题。记者从教职工处获悉,此前,校内教师区分教学岗、科研岗、教学科研岗,各岗位有不同考核任务,自2024年起,不再区分各岗位,讲师及以上级别专任教师均需完成每年32本科教学学时,否则绩效将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