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历史
江苏省人民警察学校
1949年6月,苏南人民警察干部学校与南京市公安学校成立;同年11月,苏北人民警察干部学校成立。
1950年5月,苏南人民警察干部学校更名为苏南公安干部学校,苏北人民警察干部学校更名为苏北公安干部学校。
1953年8月,苏北公安干部学校、苏南公安干部学校与南京市公安局公安学校合并,更名为江苏省公安学校;“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停办。
…更多「办学历史」介绍请查阅全文…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止2025年1月,学校设有10个教学院系,开设17个全日制本科专业。教学系部 | 专业目录 |
---|---|
公安管理系 | 公安管理学、涉外警务 |
治安管理系 | 交通管理工程 |
侦查系 | — |
刑事科学技术系 | 公安视听技术、公安情报学 |
计算机信息与网络安全系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安全与执法、安全防范工程 |
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 | — |
法律系 | 法学 |
警察体育教研部 | 警务指挥与战术 |
基础课教研部 | — |
研究生教育部 | — |
参考资料 |
学科建设
截止2025年1月,学校有1个硕士专业授权点,“公安学”一级学科被列入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拥有公安技术、法学、公共管理、国家安全学、网络空间安全等5个省重点学科。类别 | 名称 |
---|---|
江苏省重点学科(4个) | 公共管理、法学、公安技术学科、诉讼法学 |
江苏省优势学科建设项目(1个) | 公安学学科 |
硕士学位授权点 | 警务硕士 |
师资力量
截止2025年1月,学校有教职工640人,专任教师370人,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186人,博士、硕士学位教师354人,公安部津贴专家、省“333工程”、“六大人才高峰”等高层次人才112人次,省部级教学名师7人。类别 | 名单 |
---|---|
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培养对象(1人) | 卜全民 |
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9人) | 卜全民、朱志玲、冯红新、张磊、梁慧稳、刘蔚文、刘彬、张洪波、王军 |
公安部教学名师(2人) | 陈博、孙光 |
教学建设
…更多「办学条件」介绍请查阅全文…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止2025年1月,学校建有江苏省反爆炸技术工程实验室、江苏省电子数据取证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等14个省部级科研平台。类别 | 名称 |
---|---|
省级工程实验室(3个) | 江苏省反爆炸技术工程实验室、江苏省食品药品与环境犯罪检验技术工程实验室、江苏省公共安全应急管控与指挥工程技术中心 |
省部级科研平台(9个) | 公安部现代警务改革研究所、江苏省公共安全研究院、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江苏省社会公共安全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现代警务研究中心、公安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公安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警察文化研究中心、民国警察史文献研究中心 |
科研成果
…更多「学术研究」介绍请查阅全文…
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校标
江苏警官学院校徽图案由五角星、盾牌、宝剑、天平秤、翻开的书本、钢笔尖头、橄榄枝和“江苏警官学院”中、英文字体等组成。
五角星代表国家,表明学院培养的人才是国家政权与法律的捍卫者;盾牌和宝剑代表着人民警察,既表明学院警察职业教育的特点,又代表人民警察的亮剑精神;天平秤既表明学院还培养司法专业人才,也表明学院培养的公安和司法人才必须做到公平、公正;翻开的书本又作为天平秤的秤杆、宝剑的剑头又是钢笔尖头,表明学院是一所公安院校;橄榄枝代表和平,表明学院培养的人才是国家治安与和谐社会的维护者。
…更多「校园文化」介绍请查阅全文…
校区情况
截至2025年1月,江苏警官学院有主校区、安德门、龙潭三个校区。校园占地67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约35万平方米。学院设有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安管理系、治安管理系、侦查系、刑事科学技术系、计算机信息与网络安全系、警察体育教研部(警务指挥与战术系)、基础课教研部、法律系和研究生教育部等教学院系。有教职工640人,专任教师370人,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186人,博士、硕士学位教师354人,公安部津贴专家、省“333工程”、“六大人才高峰”等高层次人才112人次,省部级教学名师7人,省级教学和科研团队10个。有全日制本科生6140人、警务硕士研究生67人、警务留学生14人、成人学历教育在籍生约2800人。
主校区
…更多「校区情况」介绍请查阅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