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大学学生会百科
济南大学学生会是校党委领导、校团委指导下的学生群众组织,为山东省学生联合会副主席单位,秉承“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宗旨,承担学生权益维护、校园文化建设和校际交流等职能。其采用“主席团+团支部+工作部门”三级管理模式,下设青年发展部、组织建设部等六个职能部门,协同开展思想引领、权益保障及学术文体活动。
该组织持续推进深化改革,落实《高校学生会深化改革意见》要求,优化架构设置并规范选拔流程,候选人需通过资格审查、述职答辩等环节产生。通过实施“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定期举办“泉城大讲堂”“十佳歌手”等20余项品牌活动,强化桥梁纽带作用。
部门概况
学生会,来自同学,贴近同学,服务同学。学生会在校党委的关心领导和校团委的具体指导下,本着“为同学健康成长服务”、“把学生会办成同学自己的组织”的指导思想,代表和维护同学的权益,架起广大同学与学校有关部门的桥梁,促进学校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同时,学生会根据大学生特点,开展多种活动,为广大同学提供展示自我、施展才华的舞台,丰富同学们的课余文化生活。不断探索工作规律,开拓工作新思路新方向,发展与兄弟院校的友好关系,树立济南大学在社会上的良好形象。
机构分类
学生会机构设置如下:主席团、办公室、学习部、生活部、宣传部、科创部、财务部、文艺部、实践部、信息部、体育部、女生部、外联部,各部室团结协作,密切配合,形成一个强有力的集体。
主席团:负责指导、监督和协调学生会各部门,统一领导全校各学院学生会的工作,对外代表济南大学学生会。
办公室:协助主席团协调学生会各部门工作,负责学生会财物、档案的管理。
权益部:负责学生会后勤保障。服务于学校“平安校园”建设,协助有关部门切实解决学生生活难题。
宣传部:负责学生会各项活动海报、展板的制作,为学生会活动做好宣传工作。
文艺部:负责组织策划学校文艺演出及文艺类竞赛活动,丰富同学文艺生活。
财务部:负责对学生会内部各项活动经费进行管理、审批和监督等工作,旨在促进校学生会财务管理的规范化、透明化、制度化。
体育部:负责体育竞赛类活动的策划组织,致力于发展校园体育运动。
外联部:负责与其他兄弟院校及企事业单位的交流与联络,为学生活动争取更多的支持。
组织部:配合校团委做好学生干部的选拔、培养、考核等工作;负责完善制度建设类文书工作。
济南大学学生会欢迎你的加入,相信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济南大学学生会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公众号主体介绍济南大学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济南大学学生会是由济南大学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济南大学(university of jinan)位于山东省济南市,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由山东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山东省主管的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是山东省重点建设大学、山东省高水平大学“冲一流”建设高校。
济南大学的前身是始建于1948年的山东建筑材料工业学院。2000年10月,经教育部批准,山东建筑材料工业学院和济南联合大学合并组建济南大学。2001年4月,原民政部济南民政学校和原山东省物资学校并入济南大学。2007年12月,山东省医学科学院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并入济南大学。
截至2024年12月,济南大学校园占地243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04万余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30·8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亿元,图书馆纸质藏书及电子文献800余万种册;设有23个学院,开设本科招生专业70个;拥有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5个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类别;有专任教师2300余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国际学生38000余人。
办学历史
1948年8月22日,华东财办工矿部工业学校成立。
1949年3月22日,华东财办工矿部工业学校更名为华东财办工矿部博山工业干部学校。
1949年10月9日,华东财办工矿部博山窑业学校成立;11月6日,华东财办工矿部博山工业干部学校更名为山东省人民政府工矿部博山工业干部学校,华东财办工矿部博山窑业学校更名为山东省人民政府工矿部博山窑业学校。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设有23个学院,开设本科招生专业70个,学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11个学科门类。
济南大学院系专业一览表学院 | 本科专业 |
---|
济南大学文学院 | 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广告学、广播电视学 |
济南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 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金融数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济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物理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济南大学商学院 |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金融学、会计学、财务管理、经济学、投资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标准化工程 |
济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 朝鲜语、德语、法语、日语、英语 |
济南大学政法学院 | 社会工作、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思想政治教育、国际政治、法学 |
济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复合材料与工程 |
济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 材料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 |
济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 机械工程、工业设计、车辆工程、智能制造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济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 | 城乡规划、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建筑学、土木工程 |
济南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 | 测控技术与仪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智能电网信息工程 |
济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网络工程、网络空间安全 |
济南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 | 环境科学、环境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地下水科学与工程、地理科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水利水电工程 |
济南大学体育学院 |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体育教育 |
济南大学美术学院 | 产品设计、服装设计与工程、服装与服饰设计、环境设计、美术学、摄影、影视摄影与制作、视觉传达设计 |
济南大学音乐学院 | 舞蹈学、音乐学 |
济南大学历史与文化产业学院 | 国际商务、会展经济与管理、历史学、文化产业管理 |
济南大学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 | 公共事业管理(教育管理方向)、特殊教育、应用心理学 |
济南大学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 生物技术、药学、制药工程 |
济南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 生物技术(生物化学方向)、制药工程(生物制药方向) |
济南大学应急安全学院 | - |
济南大学国际教育交流学院 | 汉语国际教育 |
济南大学烹饪学院 | 烹饪与营养教育 |
济南大学创业学院 | - |
济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 - |
济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 |
济南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 | - |
资料来源: |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建有包括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引智基地、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国家专利导航项目研究和推广中心、省级协同创新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基础科学研究中心培育基地、省级工程实验室、省级工程研究中心、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概念验证中心,省级数据开放应用实验室、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等在内的省部级以上研究平台88个。
各级科技协同创新中心序号 | 中心名称 | 负责人 | 级别 |
---|
1 | 先进建筑材料绿色和智能制造及应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 黄世峰 | 国家级 |
2 | 山东省先进建筑材料绿色制造与应用协同创新中心 | 芦令超 | 省部级 |
3 | 山东省绿色化学制造与精准检测协同创新中心 | 魏琴 | 省部级 |
4 | 山东省表面工程装备智能制造协同创新中心 | 王守仁 | 省部级 |
5 | 山东省生物诊疗技术与装备协同创新中心 | 刘宏 | 省部级 |
6 | 山东省高等学校医药绿色制造与工程装备协同创新中心 | 王冠 | 省部级 |
7 | 山东省高等学校黄河流域水安全保障协同创新中心 | 徐征和 | 省部级 |
8 | 山东省高等学校黄河流域固废资源绿色循环与高质利用协同创新中心 | 胡勋 | 省部级 |
各级重点实验室序号 | 实验室名称 | 实验室类别 | 依托学院 | 负责人 |
---|
1 | 山东省氟化学化工材料重点实验室 | 省级重点实验室 | 化学化工学院 | 耿兵 |
2 | 山东省建筑材料制备与测试技术重点实验室 | 省级重点实验室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黄世峰 |
3 | 山东省网络环境智能计算技术重点实验室 | 省级重点实验室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杨波 |
4 | 建筑材料行业水泥生产智能化研发重点实验室 | 省级行业实验室 | 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 | 王孝红 |
5 | 界面反应与传感分析实验室 | 山东省“十三五”高校重点实验室 | 化学化工学院 | 魏琴 |
6 | 水资源与水环境工程实验室 | 山东省“十三五”高校重点实验室 | 水利与环境学院 | 徐征和 |
7 | 信息处理与认知计算实验室 | 山东省“十三五”高校重点实验室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陈月辉 |
8 | 天然药物化学生物学实验室 | 山东省“十三五”高校重点实验室 | 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 张华 |
9 | 城市工程安全与灾害防治实验室 | 山东省“十三五”高校重点实验室 | 土木建筑学院 | 彭晓彤 |
10 | 机械装备设计与仿真实验室 | 山东省“十三五”高校重点实验室 | 机械工程学院 | 王守仁 |
11 | 绿色低碳建筑材料 | 山东省高等学校实验室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程新 |
12 | 氟硅新材料与绿色制造 | 山东省高等学校实验室 | 化学化工学院 | 颜梅 |
13 | 分子诊断技术与装备 | 山东省高等学校实验室 | 化学化工学院 | 刘宏 |
14 | 智能计算与应用 | 山东省高等学校实验室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陈月辉 |
15 | 黄河流域下游地下水精准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 | 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 水利与环境学院 | 胡晓农 |
16 | 绿色能源材料及低碳制造技术 | 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曹丙强 |
17 | 自旋电子物理材料与器件 | 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 颜世申 |
17 | 生物资源与功能活性分子 | 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 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 张华 |
19 | 先进制造与装备 | 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 机械工程学院 | 王守仁 |
20 | 建材工业绿色低碳智能制造 | 山东省高校特色实验室 | 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 | 王孝红 |
21 | 水沙科学与资源化利用 | 山东省高校特色实验室 | 水利与环境学院 | 韩延成 |
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序号 | 名称 | 依托学院 | 负责人 | 批准时间 |
---|
1 | 先进建筑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程新 | 2007 |
2 | 山东省水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芦令超 | 2001 |
3 | 山东省国产数据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曲守宁 | 2003 |
4 | 山东省特种水泥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李来波 | 2004 |
5 | 山东省氟化工与特种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化学化工学院 | 颜梅 | 2004 |
6 | 山东省建材工业综合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 | 王孝红 | 2005 |
7 | 山东省头孢类医药中间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第二单位) | 化学化工学院 | 郑庚修 | 2006 |
8 | 山东省特种结构与功能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岳云龙 | 2007 |
9 | 山东省管道气力输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刘宗明 | 2011 |
10 | 山东省地下水数值模拟与污染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水利与环境学院 | 邢立亭 | 2011 |
11 | 山东省生态固碳与捕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水利与环境学院 | 解伏菊 | 2011 |
12 | 山东省城市地下工程支护及风险监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土木建筑学院 | 刘俊岩 | 2012 |
13 | 山东省机械构件减摩抗磨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机械工程学院 | 王守仁 | 2015 |
14 | 山东省水泥助磨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第二单位)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刘宗明 | 2015 |
15 | 山东省功能材料水质净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土木建筑学院 | 邱立平 | 2016 |
16 | 山东省水资源安全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水利与环境学院 | 徐征和 | 2018 |
17 | 流体输送系统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第二单位)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刘宗明 | 2022 |
18 | 智能感知与机器人应用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 | 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 | 申涛 | 2022 |
19 | 水环境与水环境监测技术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 | 水利与环境学院 | 徐征和 | 2023 |
20 | 高精度智能化液压执行元件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第二单位) | 机械工程学院 | 艾长胜 | 2023 |
21 | 光电转换半导体材料与器件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曹丙强 | 2023 |
22 | 粮食作物耕种收智能装备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第二单位) | 机械工程学院 | 曹树坤 | 2023 |
23 | 核电站建造与检测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第二单位) | 土木建筑学院 | 谢群 | 2023 |
24 | 新型头孢菌素抗生素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第二单位) | 化学化工学院 | 高令峰 | 2023 |
25 |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第二单位)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关瑞芳 | 2023 |
26 | 铜及铜合金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第二单位)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赵德刚 | 2023 |
27 | 功能化绿色低碳建筑材料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赵德刚 | 2023 |
28 | 电子级金属粉体功能材料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第二单位) | 化学化工学院 | 李辉 | 2023 |
29 | 建筑双碳技术创新应用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第二单位) | 土木建筑学院 | 谢康 | 2023 |
30 | 金银花全产业链高值高效关键技术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第二单位) | 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 方磊 | 2023 |
31 | 装配式建筑构件智能制造装备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第二单位) | 机械工程学院 | 赵洪华 | 2023 |
32 | 轻质硅酸盐制品及产业化装备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第二单位)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侯鹏坤 | 2023 |
33 | 特种水泥基材料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黄世峰 | 2024 |
34 | 智能移动机器人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第二单位) | 机械工程学院 | 孙选 | 2024 |
35 | 高性能合金钢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第二单位) | 机械工程学院 | 夏佃秀 | 2024 |
36 | 高端多肽类及小核酸类原料药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第二单位) | 化学化工学院 | 吕正亮 | 2024 |
37 | 电化学储能关键技术与材料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第二单位)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原长洲 | 2024 |
各级工程实验室序号 | 工程实验室名称 | 级别 | 依托学院 | 负责人 | 批准时间 |
---|
1 | 山东省水资源与水环境监控技术工程实验室 | 省级 | 水利与环境学院 | 徐征和 | 2018 |
2 | 山东省表面装备智能制造工程实验室 | 省级 | 机械工程学院 | 杨学锋 | 2019 |
3 | 山东省能源转换与存储关键材料工程实验室 | 省级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曹丙强 | 2020 |
4 | 济南市光/电催化与储能材料工程实验室 | 厅局级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刘宗明 | 2019 |
5 | 济南市植物与微生物互作工程实验室 | 厅局级 | 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 黄加栋 | 2019 |
6 | 济南市韧性城市与智能防灾工程实验室 | 厅局级 | 土木建筑学院 | 谢群 | 2020 |
科研成果
截至2024年12月,近年来,学校共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纵向科研课题1138项,省部级纵向项目1940项;获批人文社科类国家级科研项目314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292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402项,其中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三等奖5项,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1项。授权发明专利3172件。学术论文被sci、ei、ssci、cssci收录20373篇,出版专著、译著和教材421部。主办《中国粉体技术》、《济南大学学报》等2种学术期刊,《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为cssci来源期刊。
学院部分科研成果项目名称 | 负责人 | 类别 |
---|
含钡硫铝酸盐水泥的研制 | 程新 | 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
框架结构建筑内隔墙体系的应用研究 | 李国忠 | 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
外墙外保温板的研究与应用 | 李国忠 | 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
利用钡铜复合矿化剂制造硅酸盐水泥的技术研究 | 程新 | 山东省科技进步奖 |
新型高强石膏粉的开发与研制 | 王志 | 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
wgb复合屋面保温隔热板 | 李国忠 | 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
利用固化剂生产生态建材的研究 | 岳云龙 | 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
磷铝酸盐水硬性胶凝材料体系的物理化学及应用研究 | 李仕群 | 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
外墙外保温板成套技术研究 | 李国忠 | 华夏建设科学技术三等奖 |
陶瓷粒子增强zas40a耐磨复合材料 | 耿浩然 | 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
水泥基轻质隔墙板机械化生产线工艺技术与成套设备 | 李国忠 | 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
含钡硫铝酸盐水泥相组成及水化研究 | 芦令超 | 建筑材料科学技术二等奖(基础类) |
高胶凝性阿利特-硫铝酸钡钙水泥材料及其制备技术的研究 | 程新 | 山东省技术发明一等奖 |
节能型浓相气力输灰系统的应用研究 | 刘宗明 | 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
纸面石膏复合墙板成套生产工艺技术及机械化生产设备 | 李国忠 | 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
pa聚羧酸系超塑化剂的研制 | 岳云龙 | 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
水泥基压电复合监测材料与器件成套制备技术及在混凝土工程应用 | 程新 |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
硫铝酸钡(锶)钙基特种水泥的制备技术及海工工程应用 | 程新 |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
第三代头孢抗菌素中间体活性酯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 郑庚修 |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坎地沙坦酯与制剂关键技术体系构建及产业化 | 郑庚修 |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网络化动态系统的分析与控制 | 孙元功 |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
资料来源: |
学术资源
…更多「学术研究」介绍请查阅全文…
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校徽
释义:1、学校校徽图案由“济”字的篆字演变而成。2、校标徽图案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面的三个元素,既表现出济南的趵突泉的地域文化特征,又体现出同舟共济、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下面的造型是水,象征泺水之源,其流长远。整体结构外圆内方,蕴含中华传统文化内涵,视觉效果上动静结合,简洁明快,彰显时代特征。3、校标徽图案的颜色为红、绿、蓝三种,红色象征热情奔放,绿色象征青春朝气,蓝色象征深邃博大,与济南大学的特色相符合。4、中英文名称环绕,“1948”为济南大学历史源头。 | |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现任领导职务 | 姓名 |
---|
党委书记 | 刘春华 |
党委副书记、校长 | 刘宗明 |
党委副书记 | 商华、张庆国 |
党委常委、副校长 | 王霞、李强、黄加栋 |
副校长 | 徐征和 |
党委常委、纪委书记,省监委驻济南大学监察专员 | 续铁 |
党委常委、副校长、组织部部长 | 滕晋 |
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台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宗教事务办公室主任 | 徐庆国 |
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网络信息与安全管理办公室主任、学生工作部(处)部(处)长、武装部部长 | 卢旺 |
数据统计截至2025年6月参考资料: |
历任领导
校区情况
截至2024年2月,学校官网显示,济南大学占地243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04万余平方米。设有两个校区。
主校区(校本部)
主校区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南辛庄西路336号。
济南大学(主校区)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南辛庄西路336号
详情
舜耕校区
舜耕校区位于山东省济南市舜耕路13号。
校园环境
济南大学的校园里树叶嫩绿,花儿绽放,仿佛一幅生动的画卷。
钟楼是济南大学的标志性建筑,承载着学校的历史、精神和文化,更是数院学子和济大的情感链接。
所获荣誉
所获荣誉时间 | 奖项名称 |
---|
2023年 | 济南大学优秀实践教学奖 |
2023年 | 济南大学优秀教学管理奖 |
2022年 | 入选“2021年度全省校园安全工作先进集体”公示名单 |
2022年 | 入选“国家级专利导航工程支撑服务机构” |
(截至2024年5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