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金汇村得名于宋代连接东西两岸的金汇桥,当地传说由金姓家族募捐修建。明清时期随金汇桥市集发展形成村落,成为金汇镇的前身。1938年抗日战争期间,村内发生过日军伏击战与报复性焚毁事件。
地理特征
村域呈狭长形分布,东西最大跨度5·2公里,金汇港纵贯全境形成天然分界线。辖内包含耕地134·6公顷、水域18·7公顷,地势平坦且河网密布。西岸保留有始建于南宋淳熙年间的旃檀庵禅院,院内有树龄800年的古银杏树。
村镇规划
根据2023年8月批复的郊野单元规划,金汇村建设用地规模为6·38公顷,其中:
经营性用地4宗地块容积率均为1·2,限高15米
公益性用地03-01地块规划建设村委会和综合服务中心,建筑面积51043平方米规划要求新建民居高度不超过15米,建筑风貌需采用粉墙黛瓦风格,公共服务设施按市级标准配置。
人口结构
截至2023年11月,全村户籍737户,户籍人口2409人,实际居住人口达4200人。人口增长主要源于外来务工人员流入,形成4个自然村落的居住组团。
文化遗产
金汇桥遗址现残存桥基与碑刻,记载1938年抗日武装伏击日军的历史事件。桥西原有遂园私宅,1937年被日军焚毁后改建为口袋公园。
旃檀庵始建于南宋淳熙年间(1174-1189年),现存大雄宝殿、观音殿等明清建筑,院内银杏树为市级保护名木。禅院香火延续至今,每年农历九月十九举行庙会活动。
社会事业
金汇里公寓2023年利用原食品购销站地块建设智能化人才公寓,规划设置菜鸟驿站、电动车充电桩等设施,预计2023年底投入运营。
基础设施完成齐金路等3条村道提档升级,增设微型生活驿站2处、健身点5处,垃圾分类收集站覆盖所有自然村。2023年新建标准化卫生室,配备全科医生开展定期巡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