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农业大学国际足球教育学院百科
吉林农业大学国际足球教育学院是吉林农业大学二级学院,成立于2018年11月,前身为1991年成立的军事体育教研部,系国内首家国际足球教育学院。学院位于长春新城大街2888号,设有体育健康系、体育教育系和体育场馆与设施管理中心,形成“两系一中心”架构。2019年招收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2021年新增学科教学·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2025年开设足球运动本科专业,构建本-硕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
学院拥有教育部东北校园足球发展研究中心、吉林省学生体育协会足球运动专项委员会等3个国家级/省级科研平台。与长春亚泰足球俱乐部共建女子足球队参加全国女乙联赛。
学术研究
近年来,共承担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体育专项委托项目、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吉林省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吉林省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吉林省“金课”建设计划项目等课题20余项,发表sci、ssci、cssci等研究论文80余篇,发表学术专著40余部、授权专利10余项。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获批“吉林省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足球》课程被评为吉林省高校“金课”建设计划a类项目,认定为省级一流课程。
办学条件
教育部东北校园足球发展研究中心、吉林省学生体育协会足球运动专项委员会、吉林省学生体质健康研究中心(吉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等多个国家级和省级教育实践基地落户国际足球教育学院。
现有教职工43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8人;拥有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水平运动队项目建设专家评估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教育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全国中小学健康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吉林省第六批拔尖创新人才第二层次人选”、“吉林省高校新世纪人文社科优秀人才”、国家男子足球队助理教练员、亚足联b级教练员、现役中超主裁判等国内高水平专业足球师资队伍,并柔性引进原中国足球先生杜震宇担任名誉院长。
2021年吉林农业大学与长春亚泰足球俱乐部合作,成立长春亚泰吉农大女子足球队,代表长春亚泰俱乐部征战全国女乙联赛,开启了职业足球的校企合作新模式。
现有一座集篮球、排球、网球、羽毛球、乒乓球、体操、武术、健美操、形体等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体育训练馆,400米标准田径场2个,11人制足球场2块,8人制足球场2块,5人制足球场4块,标准化球类运动场地30余片,多功能教室5个,运动解剖实验室1个,体育保健实验室1个。
公众号主体介绍吉林农业大学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吉林农业大学国际足球教育学院是由吉林农业大学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吉林农业大学(jil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位于吉林省长春市,是吉林省省属重点大学、吉林省人民政府与农业农村部合作共建大学,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a类建设项目,“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优秀学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首批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教育部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
学校前身是中共中央东北局于1948年在黑龙江省创建的农业干部学校,1950年升格为黑龙江农业专科学校,1956年升格为北安农学院,开始四年制本科教育。1958年,北安农学院、长春畜牧兽医大学、长春农学院筹备处合并成立长春农学院,周恩来总理亲笔题写校名。1959年,学校更名为吉林农业大学。
截至2025年2月,学校占地1325·03公顷,校园占地面积347·62公顷,教学、科研基地977·41公顷,校园建筑面积57·86万平方米,资产总值33·9亿元,图书馆纸质图书187·84万册,电子图书141·69万种。设有23个学院,1个直属教学部门和1个研究生院,开设72个本科专业;拥有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有教职工1770人,全日制在校生24652人。
历史沿革
早期历程
吉林农业大学前身是中共中央东北局于1948年在黑龙江省创建的农业干部学校。
1956年,经国务院批准,黑龙江农业专科学校更名为北安农学院,开始四年制本科教育。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2月,学校设有23个学院、1个直属教学部门和1个研究生院,开设72个本科专业。
吉林农业大学院系专业一览表学院 | 本科专业 |
---|
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 | 智慧农业、农艺教育、农学、种子科学与工程 |
吉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 植物保护、菌物科学与工程、生物信息学 |
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院) | 动物医学、动物科学、水产养殖学、经济动物学、草业科学、物科学(中外合作办学) |
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 应用化学、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农业资源与环境、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
吉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农林经济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工商管理、旅游管理、金融学 |
吉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 食品科学与工程、粮食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酿酒工程 |
吉林农业大学中药材学院 | 中药学、中药资源与开发、中草药栽培与鉴定、动物药学 |
吉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 园艺、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风景园林、林学、园林 |
吉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生物工程、制药工程、生物技术、生物科学、生物技术(中外合作办学) |
吉林农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交通运输、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自动化、农业智能装备工程 |
吉林农业大学信息技术学院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吉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思想政治教育 |
吉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家政学院) | 传播学、环境设计、社会学、家政学 |
吉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 英语 |
吉林农业大学国际足球教育学院 | 体育教育 |
吉林农业大学林学与草学学院 | 风景园林、林学、园林、草业科学 |
信息来源 |
学科建设
截至2025年2月,拥有1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和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部委级重点学科,13个省级特色高水平学科和2个吉林省“世界一流学科培育计划”立项建设学科;植物学与动物科学、农业科学、化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环境与生态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和微生物学7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类别 | 名称 |
---|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 作物学、农林经济管理、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农业资源与环境、中药学、生物学 |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 | 生物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中药学、农林经济管理、农业工程 |
二级学科博士学位点 |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预防兽医学、农业经济管理、土壤学、植物病理学、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药用植物、菌类作物、作物生物技术、食品科学、林业经济管理、植物营养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农药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特种经济动物饲养、菌物学、生物防治、农村发展、食物经济管理 |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 | 生物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中药学、农林经济管理、马克思主义理论、生态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园艺学、草学、药学、化学、风景园林学、社会学 |
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 | 预防兽医学、蔬菜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生物物理学、农业机械化工程、果树学、土壤学、环境工程、植物营养学、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农业经济管理、植物病理学、食品科学、社会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中药学、临床兽医学、农药学、生态学、职业技术教育学、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基础兽医学、应用化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草业科学、植物学、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药用植物、菌类作物、作物生物技术、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发酵工程、农业水土工程、生药学、技术经济及管理、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计算机应用技术、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林业经济管理、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动物学、生理学、水生生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制浆造纸工程、制糖工程、皮革化学与工程、环境科学、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药理学、生物技术、生物资源、粮油生物转化、食品安全与控制、机械制造技术、菌物学、生物防治、农村发展、食物经济管理、中药资源学、中药化学 |
专业学位硕士点 | 农业、旅游管理、工商管理、资源与环境、机械、兽医、中药学、社会工作、教育、生物与医药、风景园林、电子信息 |
吉林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 | 中药学、生物学、农林经济管理、农业资源与环境、园艺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兽医学、畜牧学、植物保护、作物学 |
吉林省高校重中之重立项建设学科 | 兽医学、畜牧学、植物保护、作物学 |
部委级重点学科(农业部) |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预防兽医学 |
部委级重点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中药学 |
师资力量
…更多「办学条件」介绍请查阅全文…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5年2月,学校拥有34个国家和部委级科研平台,91个省级科研平台。
a类科研平台一览表序号 | 平台名称 | 批准时间 | 批准单位 | 负责人 |
---|
1 | 生态恢复与生态系统管理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 2003·12 | 科技部 | 冯江 |
2 | 菌类作物优质高产抗病种质资源的挖掘、创制及应用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 2017·08 | 科技部、教育部 | 李玉 |
3 | 东北优势特色资源与健康食品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 2023·02 | 科技部、教育部 | 刘景圣 |
4 | 食用菌新种质资源创制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 2018·02 | 科技部 | 李玉 |
5 | 小麦和玉米深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 2011·05 | 发改委 | 刘景圣 |
6 | 人参新品种选育与开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吉林) | 2017·12 | 发改委 | 王英平 |
7 | 经济菌物研究与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 2019·01 | 发改委 | 李玉 |
8 | 动物生产及产品质量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2005·08 | 教育部 | 秦贵信 |
9 | 生物反应器与药物开发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2006·06 | 教育部 | 马红霞 |
10 | 食药用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2007·07 | 教育部 | 李长田 |
11 | 现代农业技术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 2017·09 | 教育部 | 吕文发 |
12 | 秸秆综合利用与黑土地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2019·01 | 教育部 | 陈光 |
13 |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 | 2019·02 | 教育部 | 冯江 |
14 | 经济菌物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 2019·09 | 教育部 | 李玉 |
15 | 东北足球发展研究中心 | 2021·07 | 教育部 | 张志成 |
16 | 动物重大疫病微生态疫苗(药物)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2022·09 | 教育部 | 王春凤 |
17 | 农业农村部参茸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 1996·08 | 农业农村部 | 刘景圣 |
18 | 农业农村部(吉林)大豆区域技术创新中心 | 2006·06 | 农业农村部 | 张君 |
19 | 农业农村部北方食用菌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 2011·08 | 农业农村部 | 图力古尔 |
20 | 农业农村部参茸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 | 2011·12 | 农业农村部 | 李月茹 |
21 | 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特性鉴定站 | 2016·05 | 农业农村部 | 武志海 |
22 | 食用菌加工技术集成科研基地 | 2017·11 | 农业农村部 | 王大为 |
23 | 国家作物种质资源长春观测实验站 | 2019·07 | 农业农村部 | 冯江 |
24 | 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净月) | 2020·04 | 农业农村部 | 张越杰 |
25 | 玉米加工及综合利用技术集成科研基地 | 2021·05 | 农业农村部 | 刘景圣 |
26 | 盐碱土改良与利用(东北内陆盐碱地)重点实验室 | 2022·01 | 农业农村部 | 王鸿斌 |
27 | 畜禽资源(羊)评价利用重点实验室 | 2022·01 | 农业农村部 | 吕文发 |
28 | 大豆病虫害防控重点实验室 | 2022·01 | 农业农村部 | 史树森 |
29 | 北方优势特色作物产业科技创新院 | 2021·11 | 农业农村部、中国农学会 | 孙文献 |
30 | 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 | 2021·09 | 农业农村部 | 于合龙 |
31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药用植物栽培与育种实验室 | 2009·12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杨世海 |
b类科研平台一览表序号 | 平台名称 | 批准时间 | 批准单位 | 负责人 |
---|
1 | 经济菌物吉林省高校高端科技创新平台 | 2014·01 | 省教育厅 | 李玉 |
2 | 吉林省高等学校秸秆综合利用高端科技创新平台 | 2014·01 | 省教育厅 | 陈光 |
3 | 国家商品粮基地可持续发展重大需求协同创新中心 | 2013·02 | 省教育厅 | 李玉 |
4 | 经济菌物协同创新中心 | 2015·12 | 省教育厅 | 李玉 |
5 | 黑土地保护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 | 2021·01 | 省教育厅 | 高强 |
6 | 吉林省食品工程及食品安全工程研究中心 | 2007·09 | 省发改委 | 刘景圣 |
7 | 吉林省动物微生态制剂工程研究中心 | 2011·11 | 省发改委 | 王春凤 |
8 | 吉林省人参基因资源开发与利用工程研究中心 | 2014·12 | 省发改委 | 王义 |
9 | 吉林省小浆果遗传育种与创新利用工程研究中心 | 2015·12 | 省发改委 | 李亚东 |
10 | 吉林省智能环境工程研究中心 | 2015·12 | 省发改委 | 宫鹤 |
11 | 吉林省反刍动物繁育生物技术与健康养殖工程实验室 | 2015·12 | 省发改委 | 吕文发 |
12 | 吉林省资源昆虫产业化工程研究中心 | 2017·12 | 省发改委 | 阮长春 |
13 | 吉林省秸秆生物转化与农业利用工程研究中心 | 2017·12 | 省发改委 | 陈光 |
14 | 吉林省粮食精深加工与高效利用工程研究中心 | 2017·12 | 省发改委 | 王大为 |
15 | 吉林省精准农业与大数据工程研究中心 | 2017·12 | 省发改委 | 于合龙 |
16 | 吉林省生物反应器工程研究中心 | 2018·12 | 省发改委 | 马红霞 |
17 | 吉林省梅花鹿高效养殖和产品开发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 2019·10 | 省发改委 | 杜锐 |
18 | 吉林省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 | 2020·09 | 省发改委 | 于合龙 |
19 | 吉林省黑土地保护与利用工程研究中心 | 2021·04 | 省发改委 | 高强 |
20 | 吉林省绿色优质粳稻工程研究中心 | 2021·04 | 省发改委 | 武志海 |
21 | 吉林省分析测试联合中心长春农业分中心 | 1987·09 | 省科技厅 | 刘景圣 |
22 | 农业现代化综合技术研究所 | 1987·11 | 省科技厅 | 阮长春 |
23 | 吉林省人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2005·01 | 省科技厅 | 张连学 |
24 | 吉林省食用菌科技创新中心 | 2007·08 | 省科技厅 | 李玉 |
25 | 吉林省食品生物制造科技创新中心 | 2007·08 | 省科技厅 | 王玉华 |
26 | 吉林省主要农作物常规与生物技术育种研发公共服务平台 | 2009·11 | 省科技厅 | 王丕武 |
27 | 吉林省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重点实验室 | 2010·12 | 省科技厅 | 秦贵信 |
28 | 吉林省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重点实验室 | 2021·01 | 省科技厅 | 孙文献 |
29 | 动物微生态与健康养殖吉林省重点实验室 | 2021·01 | 省科技厅 | 王春凤 |
30 | 食品生物制造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 2011·12 | 省科技厅 | 李侠 |
31 | 吉林省商品粮基地土壤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 | 2014·08 | 省科技厅 | 高强 |
32 | 吉林省小浆果研究与示范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 2014·12 | 省科技厅 | 李亚东 |
33 | 吉林省菌物资源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 2014·12 | 省科技厅 | 李玉 |
34 | 吉林省农业物联网科技协同创新中心 | 2016·01 | 省科技厅 | 李士军 |
35 | 吉林省生物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2017·01 | 省科技厅 | 阮长春 |
36 | 人参属植物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 2019·06 | 省科技厅 | 王英平 |
37 | 吉林省生猪产业技术科技创新中心 | 2020·06 | 省科技厅 | 姜海龙 |
38 | 吉林省动物繁育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 2021·01 | 省科技厅 | 吕文发 |
39 | 吉林省乡村振兴战略研究中心 | 2022·06 | 省科技厅 | 张殿锋 |
40 | 作物种质资源吉林省实验室 | 2022·07 | 省科技厅 | 冯江 |
41 | 吉林省菌物表型组学重点实验室 | 2023·01 | 省科技厅 | 付永平 |
42 | 吉林省林草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 2023·01 | 省科技厅 | 赵曦阳 |
43 | 吉林省农业害虫生物防治国际科技合作重点实验室 | 2023·01 | 省科技厅 | 冯江 |
44 | 吉林省道地药材开发利用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 2023·01 | 省科技厅 | 李伟 |
45 | 吉林省农村经济研究基地 | 2016·09 | 省社科规划办 | 曹建民 |
46 | 吉林省高校德育研究基地 | 2017·01 | 省社科规划办 | 席岫峰 |
47 | 吉林省廉政建设研究基地 | 2017·01 | 省社科规划办 | 刘双山 |
48 | 粮食主产区农村经济研究中心 | 2007·01 | 省教育厅 | 曹建民 |
49 | 吉林省家政服务业研究中心 | 2015·12 | 省教育厅 | 周建忠 |
50 | 吉林省德育与学生发展研究中心 | 2017·01 | 省教育厅 | 毛彦军 |
51 | 粮食主产区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吉林特色新型高校智库) | 2015·12 | 省教育厅 | 曹建民 |
52 | 吉林省家政服务业研究中心(吉林特色新型高校智库) | 2017·01 | 省教育厅 | 周建忠 |
53 | 吉林省学生体质健康研究中心 | 2018·01 | 省教育厅 | 张志成 |
54 | 粮食安全与黑土地保护利用政策决策支持系统实验室 | 2022·02 | 省教育厅 | 曹建民 |
55 | 吉林乡村振兴研究院 | 2018·08 | 省农业农村厅 | 冯江、汪学军 |
c类科研平台一览表序号 | 平台名称 | 批准时间 | 批准单位 | 负责人 |
---|
1 | 吉林省生物医药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 2006·01 | 省教育厅 | 李校堃 |
2 | 生物反应器及药物开发实验室 | 2006·12 | 省教育厅 | 李校堃 |
3 | 农产品深加工联合实验室 | 2006·12 | 省教育厅 | 刘景圣 |
4 | 食药用菌产业化工程研究中心 | 2007·02 | 省教育厅 | 李玉 |
5 | 天敌昆虫应用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 2011·06 | 省教育厅 | 阮长春 |
6 | 作物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 | 2015·12 | 省教育厅 | 王丕武 |
7 | 吉林省新兽药研发与创制重点实验室 | 2015·12 | 省教育厅 | 马红霞 |
8 | 粮食精深加工与副产物高效利用技术创新重点实验室 | 2017·11 | 省教育厅 | 王大为 |
9 | 吉林省信息技术与智能农业工程研究中心 | 2017·11 | 省教育厅 | 李士军 |
10 | 吉林省东北农业生物国际科技孵化基地 | 2010·07 | 省工信厅 | 李有宝 |
11 | 吉林省食用菌公共服务平台 | 2012·05 | 省工信厅 | 李晓 |
12 | 长白山中药材药效物质分析重点研究室 | 2022·08 | 省中医药管理局 | 张晶 |
13 | 菌类中药资源开发与利用重点研究室 | 2022·08 | 省中医药管理局 | 包海鹰 |
14 | 吉林省中药材规范化种植重点研究室 | 2022·08 | 省中医药管理局 | 杨世海 |
15 | 梅花鹿养殖与开发利用关键技术重点研究室 | 2022·08 | 省中医药管理局 | 杜锐 |
16 | 吉林省参茸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 | 1998·03 | 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 刘景圣 |
17 | 吉林省高校教师培养与创新服务中心 | 2014·01 | 省科协 | 陈光 |
18 | 吉林省物联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2014·01 | 省科协 | 李士军 |
19 | 吉林省生物信息学研究中心 | 2014·01 | 省科协 | 李健 |
20 | 吉林省蓝莓研究中心 | 2014·01 | 省科协 | 吴林 |
21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试验研究中心 | 2014·12 | 市科技局 | 王琪 |
22 | 菌类资源保育与研究联合实验室(俄罗斯农业科学院东北分院) | 2006·09 | 校际国际合作 | 李玉 |
23 | 吉农博瑞奶牛科技研发中心(长春博瑞饲料有限公司) | 2010·08 | 校企共建 | 甄玉国 |
24 | 参博士中药材生态种植研究院(抚松参王植保有限责任公司) | 2020·12 | 校企共建 | 杨利民 |
25 | 吉农沃亿佳科技研发中心(吉林省沃亿佳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 2021·05 | 校企共建 | 高 强 |
26 | 吉农德百桑黄研究与产业开发中心(山东德百集团) | 2021·06 | 校企共建 | 包海鹰 |
27 | 桑黄科技研发中心(临清清源正本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2021·10 | 校企共建 | 李长田 |
28 | 吉林省肉牛大数据选种选育研发中心(长春新牧科技有限公司) | 2021·11 | 校企共建 | 吕文发 |
29 | 长白山特色资源开发利用与功能性食品研发中心(摆渡创新工场集团有限公司) | 2021·12 | 校企共建 | 刘俊梅 |
30 | 吉农桦牛科技研发中心(桦甸金牛牧业有限公司) | 2022·07 | 校企共建 | 吕文发 |
31 | 吉农华音人参科技研发中心(华音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 2022·08 | 校企共建 | 李伟 |
科研成果
截至2025年2月,学校承担科研项目2244项,科研经费达到8·53亿元。获省部级奖励108项。在science、microbiome、光明日报等国内外高水平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755篇。
部分科研成果获奖项目项目名称 | 获奖种类及级别 | 年份 |
---|
环境友好型微生态制剂(生态疫苗)的创制与应用 | 教育部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 2013年 |
人参主要有害生物安全防控关键技术研究 | 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 2013年 |
大豆分子育种技术研究与种质资源创新和新品种选育 | 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 2013年 |
人工种植人参进入新资源食品的基础与应用研究 | 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 2013年 |
鸡球虫系列新型疫苗的开发研制及在健康养殖中的应用 | 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2013年 |
水稻节本增效关键生产技术研究与应用 | 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2013年 |
黑土玉米农田生态系统环境经济施肥技术 | 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2013年 |
玉米膳食纤维低聚化及其应用 | 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2013年 |
玉米新品种“华旗338”选育与推广 | 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2013年 |
农田栽参新品种选育及丰产栽培技术研究与开发 | 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2013年 |
戊型肝炎病毒种间传播及致病机理研究 | 吉林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 2013年 |
基于新靶点的抗菌活性单体发现及其分子作用机制研究 | 吉林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 2013年 |
鼠李糖乳杆菌抗氧化及其缓解酒精性肝损伤功能研究 | 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一等奖 | 2013年 |
高粱不同器官发育过程中dna胞嘧啶甲基化和基因表达研究 | 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一等奖 | 2013年 |
水产动物重要疾病致病机理研究及防控 | 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一等奖 | 2013年 |
中国肉牛产业技术经济研究 | 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一等奖 | 2013年 |
在分子水平上调控红景天苷合成途径的研究 | 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二等奖 | 2013年 |
强化污染水体净化过程的微生物修复技术研究 | 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二等奖 | 2013年 |
吉林省春玉米最佳养分管理技术研究与应用系列学术论文 | 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二等奖 | 2013年 |
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及环境行为研究系列学术论文 | 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二等奖 | 2013年 |
土壤有机质 | 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二等奖 | 2013年 |
虚拟现实中快速碰撞检测技术研究系列论文 | 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二等奖 | 2013年 |
山葡萄酒降酸菌的筛选及降酸效应研究 | 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二等奖 | 2013年 |
数据挖掘与精准农业智能决策系统 | 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二等奖 | 2013年 |
人参西洋参化感作用研究 | 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二等奖 | 2013年 |
辣椒有效成分的提取,检测及氮肥诊断技术的研究系列论文 | 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二等奖 | 2013年 |
桔梗中皂苷类成分的分离,制备,测定及生物转化系列论文 | 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二等奖 | 2013年 |
吉林省人参及五味子上重要新病害的病原学及药剂防治研究 | 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二等奖 | 2013年 |
免疫增强剂对鲤生长,免疫和抗应激的影响 | 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二等奖 | 2013年 |
丙二酰基人参皂苷对人参质量评价影响的系列学术论文 | 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二等奖 | 2013年 |
高校媒体网络资产管理系统中的关键技术研究 | 吉林省高校科学技术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 2013年 |
情报学独立的学术规范体系和理论研究范式构建 | 吉林省高校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 2013年 |
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研究 | 第二届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二等奖 | 2013年 |
吉林省农业科技服务评价及路径研究 | 第二届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二等奖 | 2013年 |
吉林省农村金融排斥问题研究 | 第二届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三等奖 | 2013年 |
吉林省农民持续性增收问题研究 | 第二届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研究报告类一等奖 | 2013年 |
吉林省现代农业科技服务状况及对策研究 | 第二届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研究报告类二等奖 | 2013年 |
脱域共同体的社区嵌入—城市社区建设边缘化问题研究 | 第二届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研究报告类二等奖 | 2013年 |
新农村建设中的吉林省媒介素养研究 | 第二届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研究报告类二等奖 | 2013年 |
城镇化进程中吉林省失地农民市民化的现状与对策 | 第二届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研究报告类二等奖 | 2013年 |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研究 | 第二届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研究报告类二等奖 | 2013年 |
鹿主要传染病诊断和综合防制技术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 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 2012年 |
西洋参新品种选育、规范化栽培及系列产品开发 | 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 2012年 |
优质肉牛规范化生产技术体系研究与集成示范 | 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 2012年 |
细菌“活的非可培养状态”检测技术研究 | 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2012年 |
禽流感h5、h7和h9亚型三联pcr诊断技术研究 | 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2012年 |
山地次生林鸟类生活史对策研究 | 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2012年 |
奶牛健康养殖与饲料资源配置关键技术及效率研究 | 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2012年 |
高产、优质、抗旱玉米新品种"吉农玉885"的选育与推广 | 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2012年 |
高产优质多抗水稻新品种吉农大27号的选育与推广 | 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2012年 |
可食用有机酸压热酸解与酶法联合制备慢消化淀粉的研究 | 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2012年 |
玉米淀粉生物转化关键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 | 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2012年 |
吉林省棚膜蔬菜设施设计和关键生产技术研究与应用 | 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2012年 |
高效多功能环保型肥料的研制及应用 | 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2012年 |
滞育赤眼蜂工厂化生产技术研究及其大面积应用防治玉米螟 | 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2012年 |
吉林省西部半干旱区玉米丰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 | 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2012年 |
蓝莓栽培技术规程 | 吉林省标准创新贡献奖二等奖 | 2012年 |
中药有效成分快速提取 | 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一等奖 | 2012年 |
植物抗逆基因挖掘及其调控机制研究 | 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一等奖 | 2012年 |
鸡产蛋性状的遗传调控、分子标记筛选及其在育种和生产中的应用 | 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二等奖 | 2012年 |
鱼类蛋白质营养生理的研究 | 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二等奖 | 2012年 |
吉林省水稻品种遗传改良生理基础研究 | 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二等奖 | 2012年 |
单引物pcr校正在植物分子生物学中的应用研究 | 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二等奖 | 2012年 |
白粉病病原菌鉴定 | 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二等奖 | 2012年 |
吉林省人参等主要道地药材真菌病害研究 | 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二等奖 | 2012年 |
相关利益方视角的食用菌产业发展信息获取和组织发展相关研究 | 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二等奖 | 2012年 |
普通小麦形成早期的遗传和表观遗传稳定性研究 | 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二等奖 | 2012年 |
基因家族基因数量在同一物种中的遗传变异及其调控机理 | 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二等奖 | 2012年 |
胶原蛋白的应用研究 | 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二等奖 | 2012年 |
传统豆制品加工技术提升及副产物综合利用 | 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二等奖 | 2012年 |
几种药用木腐真菌“桑黄”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 | 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二等奖 | 2012年 |
污染物在黑土区土壤中的迁移规律研究 | 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二等奖 | 2012年 |
粉虱寄生蜂取食寄主和寄生功能的调控 | 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二等奖 | 2012年 |
黏菌研究 | 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二等奖 | 2012年 |
关于稳定吉林省生猪市场的建议 | 第九届吉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二等奖 | 2012年 |
肉牛产业链组织模式选择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河南等14个省份341个养殖户(场)的调查 | 第九届吉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二等奖 | 2012年 |
中国玉米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的实证分析——基于有向无环图的应用 | 第九届吉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二等奖 | 2012年 |
吉林省“三化”统筹发展现状与政策建议 | 第九届吉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二等奖 | 2012年 |
学术资源
…更多「学术研究」介绍请查阅全文…
校园文化
吉林农业大学校徽以学校标志建筑及稻穗的艺术图案构成,1948是学校的创建时间。
学校标志建筑古典、简约、大气,稻穗象征着农业大学的办学特色。
精神文化
校训
校区情况
截至2025年3月,学校占地1325·03公顷,其中,校园占地面积347·62公顷,教学、科研基地977·41公顷,校园建筑面积57·86万平方米,资产总值33·9亿元,图书馆纸质图书187·84万册,电子图书141·69万种。
行政情况
现任领导
现任领导(截至2025年6月)职务 | 姓名 |
---|
党委书记 | 张殿锋 |
校长 | 李启云 |
党委副书记 | 徐文生、周春国 |
副校长 | 吕文发、孙文献、马红霞、周春涛 |
纪委书记、省监委驻校监察专员 | 王宏 |
参考资料截至2025年6月: |
历任领导
历任领导(截至2025年6月)历任党委书记 | 任期 | 历任校长 | 任期 |
---|
何济林 | 1959·06—1961·12 | 何济林 | 1959·06—1961·12 |
夏伯康 | 1963·10—1966·10 | 夏伯康 | 1963·10—1967·01 |
吴梅 | 1979·03—1983·01 | 李冷斋 | 1978·04—1983·01 |
王殿仕 | 1983·05—1992·07 | 王殿仕 | 1983·05—1985·08 |
高远志 | 1992·07——1998·04 | 李超 | 1985·08——1990·11 |
薛玉山 | 1998·04——2006·04 | 李玉 | 1992·07——2004·09 |
姚秋杰 | 2006·04——2014·10 | 郭庆海 | 2004·09——2006·04 |
席岫峰 | 2014·10——2021·9 | 姚秋杰 | 2006·04——2008·05 |
张殿锋 | 2021·09——至今 | 秦贵信 | 2008·05——2017·02 |
- | 冯江 | 2017·02——2023·05 |
杜锐 | 2023·05——2024·11 |
校园环境
吉林农业大学的蓝湖是校园里著名的打卡地,清晨草木的气息弥漫在空中,湖水碧蓝远处青翠;正午的燥热被广阔湖水隐匿;傍晚皎洁圆月在深蓝色湖水中倒映,宛如一幅山水画卷。
校友情况
姓名 | 备注 |
---|
李玉 | 吉林农业大学菌物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菌物研究所所长 |
崔海信 | 中国农科院农业纳米研究中心主任、环发所崔海信研究员 |
许辉 | 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副理事长 |
任长忠 | 吉林省继中国工程院院士 |
侯建民 | 长春市副市长 |
所获荣誉
获奖时间 | 奖项名称 |
---|
2001年和2007年 | 两次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两次均获得“优秀”成绩。 |
2012年 | 全国就业工作选进典型院校 |
2021年6月 | 吉林农业大学党委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
2021年9月26日 | 被认定为“2021年度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 |
2021年12月 | 参茸道地药材现代产业学院入选首批现代产业学院公示名单。 |
--- | 18次被评为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 |
学校连续三次被评为吉林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务处 |
全国星火计划先进集体 |
国家科技扶贫先进集体 |
全国科技特派员工作先进集体 |
全国高等院校后勤工作先进集体 |
全国五四红旗团委 |
全国体育工作先进学校 |
国家科技计划执行优秀团队 |
教育部高校科技管理先进团队 |
全国科协系统先进集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