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2004年3月,由原江门教育学院、原江门市工业中专学校和原江门财贸学校组建江门职业技术学院。
2009年6月,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验收。
2010年,学校启动创建省级示范校和创新强校工程建设。
2012年,学校被确定为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培育单位。
…更多「历史沿革」介绍请查阅全文…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设有8个二级学院,开设49个高职专业。
专业名称 | 所属院系 |
---|---|
大数据与会计 |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
电子商务 | |
工程造价 | |
工商企业管理 | |
跨境电子商务 | |
旅游管理 | |
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 | |
商务英语 | |
市场营销 | |
现代物流管理 | |
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 | |
大数据技术 |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
工业互联网技术 | |
集成电路技术 | |
计算机网络技术 | |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 |
软件技术 | |
物联网应用技术 | |
应用电子技术 | |
智能产品开发与应用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与装备学院 |
电气自动化技术 | |
机械设计与制造 | |
模具设计与制造 | |
新能源汽车技术 | |
智能制造装备技术 | |
高分子材料智能制造技术 |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材料与食品学院 |
食品检验检测技术 | |
数字化染整技术 | |
化妆品技术 | |
应用化工技术 | |
传播与策划 |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人文教育学院 |
社会工作 | |
小学教育 | |
小学英语教育 | |
小学语文教育 | |
学前教育 | |
音乐教育 | |
早期教育 | |
美术教育 |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
视觉传达设计 | |
室内艺术设计 | |
艺术设计 | |
首饰设计与工艺 | |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 | |
— |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
— |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
参考资料:内容截至2024年7月 |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有教职工800多人,有高级职称教师200多人,“双师素质”专任教师占比84·23%,硕士及以上学位专任教师占比71·21%,拥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名、全国工匠型人才1名、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创新团队1支、省级教学创新团队9支、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省级高层次技能型兼职教师、产业导师35人,省级教学名师、专业领军人才等50多人。类别 | 姓名 |
---|---|
江门市高层次人才 | 刘长涛、李卫忠、霍震、赵明凤、程养林、达潭辉、周燕、李朝晖、汤宇曦、丁立、柳彦君、梁灼铭、周铁、周胜利、伍百军 |
参考资料: |
团队类别 | 团队名称 |
---|---|
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 现代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创新团队 |
省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 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
智能产品开发与应用专业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 |
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 |
现代物流管理专业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 |
省级教学团队 | 轻化工艺教学团队 |
计算机应用技术教学团队 | |
机电一体化技术教学团队 | |
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 陈荣斌通信网络技术技能大师工作室 |
薛萌蔡李佛拳技能大师工作室 | |
田凤霞智能制造技术应用技能大师工作室 | |
参考资料: |
教学建设
…更多「办学条件」介绍请查阅全文…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建有省市级以上科研平台27个,入选广东省普通高校创新团队4支。平台级别 | 平台名称 |
---|---|
省级 | 江门文化产业协同创新中心(省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
省级 | 广东省绿色高性能新材料研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省级 |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广东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 |
省级 | 高端装备制造产教融合创新平台 |
省级 | 高分子材料加工与应用产教融合创新平台 |
省级 |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ict产教融合创新平台 |
省级 | 工业物联网产品开发与应用工程技术开发中心 |
市级 | 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创新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市级 | 江门市激光智能制造技术应用与服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市级 | 广东省高熵合金及其复合材料重点实验室培育 |
市级 | 江门市功能材料与涂料重点实验室培育 |
市级 |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大数据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市级 | 江门市信息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市级 | 江门市再生资源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市级 | 江门市高性能功能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市级 |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bim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市级 | 江门市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与服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市级 | 江门市智能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市级 | 江门市绿色精细化工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
市级 | 江门市电声产品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
市级 | 江门市模具设计与制造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
市级 | 江门市模具设计与制造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
参考资料: |
团队类别 | 团队名称 |
---|---|
广东省普通高校创新团队 | 绿色高性能新材料研发创新团队 |
工业物联网及智能终端产品应用研究科技创新团队 | |
参考资料: |
科研成果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省部级科研项目128余项。项目名称 | 项目类别 | 项目来源 |
---|---|---|
“一带一路”格局下中国画与广东粤绣的融合研究 | 厅市级自筹经费课题 | 江门市科技局 |
农村科技特派员选派乡村治理及企业管理指导 | 厅市级一般资助 | 粤财科教 |
新农村规划建设 | 厅市级一般资助 |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 |
农村科技特派员项目 | 省部级一般资助 |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 |
江门市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 厅市级自筹经费课题 | 江门市社科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
社会责任下的广东上市公司财务评价研究 | 厅市级自筹经费课题 | 广东省财政厅 |
共享经济下市民乘坐网约车的安全感报告 | 厅市级自筹经费课题 | 江门市科学技术局 |
江门市跨境电子商务与物流创新协同发展的研究 | 厅市级自筹经费课题 | 江门市社科规划办 |
全媒体时代江门市中小企业营销升级路径分析研究 | 厅市级自筹经费课题 | 江门市科技局 |
江门市中小企业基于4i模型的新媒体整合营运 | 厅市级自筹经费课题 | 江门市社科联 |
参考资料: |
学术资源
…更多「学术研究」介绍请查阅全文…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校徽
校徽图案框架为椭圆形态,构图简洁明快、个性鲜明,由中、英文校名和帆船图形构成。中文校名字体采用梁启超书法集字。
校徽主体颜色取自江门市市花—宝巾红,代表吉祥、进取、活力。帆船图形系“职业”之“业”字变形。“业”代表学业、专业、职业、事业,寓意学院培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敬业、乐业”;“业”变形为风帆劲张的帆船造型,这是一艘希望之船、梦想之船,寓意江职人情系侨乡,志成高远,满载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高职院校的梦想,扬帆远航、驶向胜利的彼岸。
…更多「文化传统」介绍请查阅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