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2020年8月26日投入试运行,填补区域公共图书馆空白。
2020年9月30日正式揭牌开馆。
2025年完成信息化项目建设,实现智能化管理。
建筑与设施
功能分区:设有少儿阅读视听区、数字化自主学习区、个性化休闲阅览区及读者交流互动区。
智能服务:配备图书rfid系统、3d导航系统、微信图书馆服务平台及24小时自助阅览室。
扩展空间:通过总分馆体系联合黄河书局等社会资源,形成覆盖机场、商圈、景区的文化服务网络。
服务特色
文献资源:截至2025年,典藏室存有2万余册地方志等特色文献,并获赠私人藏书5000册。
阅读推广:常态化开展“你推荐,我买书”荐购活动及非遗体验课程。
线上服务:推出“知识视界”视频图书馆、国图公开课等数字资源,年均线上活动受众超2万人次。
社会影响
截至2024年5月,累计开展文化活动200余场次,惠及基层群众。
2025年联合其他国家级新区举办跨区域文化交流活动。
获评甘肃省终身学习品牌项目,并成为“书香组工”职业素养提升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