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泸州市体育运动中心公众号

泸州市体育运动中心

平台属性:微信公众号
所属地区:四川泸州市
公众号ID:lzty-1985
公众号分类:体育
关于公众号:

“泸州市体育运动中心”微信公众号的责任主体为泸州市体育运动中心,属于体育类型;公众号主要(内容/服务)是组织开展各类全民健身活动及相关体育项目的推广、普及、宣传、指导;负责全民健身体育赛事和活动的服务工作;负责青少年业余训练及相关体育科研工作。

开发/运营主体:泸州市体育运动中心

关于主体:泸州市体育运动中心是泸州市教育和体育局直属事业单位。

最后更新:2025-7-5 关于更新时间TIPS:“更新时间”是指本页信息来源的截止时间,包括公众号的图片/文字介绍、公众号所属企事业单位的介绍等。
我要反馈:不良内容举报 » 公众号纠错(有误/注销)»

公众号主体介绍泸州市体育运动中心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泸州市体育运动中心是由泸州市体育运动中心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泸州市体育运动中心是泸州市教育和体育局直属事业单位。

泸州市体育运动中心成立于2019年,由泸州市业余体育学校、泸州市足球运动管理中心、泸州市网球运动管理中心、泸州市体操运动管理中心整合设立,前身可溯源于20世纪50年代成立的泸州市体育运动委员会。

拥有泸州奥林匹克体育公园和泸州市体育生态园两个综合性体育训练场馆。

发展历史

20世纪50年代,成立泸州市体育运动委员会,随后陆续组建篮球、田径、航模、射击等运动项目训练队;

1983年,筹备成立泸州市业余体育学校;

1985年,泸州市业余体育学校正式挂牌;

1999年,成立泸州市足球运动管理中心;

2007年,成立泸州市网球运动管理中心;

主要职能

泸州市体育运动中心基本职能为组织开展各类全民健身活动及相关体育项目的推广、普及、宣传、指导;负责全民健身体育赛事和活动的服务工作;负责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及相关体育科研工作。

现任领导

主任: 向 立(兼任)

副主任:杨大江

林朝阳

内设机构

中心设以下五个内设机构:

办公室、竞赛训练科、群众体育科、安全保卫科、后勤保障科

师资队伍

中心核定档案编制数为45名,截至2020年8月,有在编在职人员39名,其中管理人员5名,专业技术人员34名(高级教练6名、中级教练职称22名、初级教练6名)。共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精英教练、四川省劳动模范、泸州市劳动模范等各类优秀体育专家、教练6人次;运动健将3人。

训练项目

中心共开设田径、篮球、足球、网球、排球、游泳、体操、艺术体操、射击、摔跤、乒乓球、羽毛球、棒球、武术、皮划艇、跳水、花样游泳等17个青训项目,指导和服务泸县二中、泸州天立学校等21个代表泸州市参加四川省第十四届运动会(青少年组)的学校和单位的承训及参赛工作。授予泸州高中、泸州市新动力健身俱乐部等7个学校和单位“四川省青少年足球训练中心(泸州)布点学校和基地”称号,授予泸县九中“排球、皮划艇项目训练基地”称号。与西南医科大学共建“西南医科大学体育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基地”。

体育场馆

现有泸州市奥林匹克体育公园和泸州市体育生态园2个综合性体育训练场地。场馆设施齐备,配套完善,能较好地满足城区市民休闲健身需求,能承办省级综合性体育运动会和国家级单项体育赛事。

奥林匹克体育公园

泸州市奥林匹克体育公园位于泸州市城北新区(龙马潭区)龙马大道与蜀泸大道交汇处,建成于2014年,总投资4·2亿元,占地面积320亩,建筑面积43300㎡。

获得荣誉

中心注重加强体育与教育、科技、医疗的深度融合,是成都体育学院体育系、运动系、艺术系教育教学实践基地,西南医科大学体育学院研究生实践教学基地。办训以来,几代泸体人以为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建设培养输送高水平后备人才为己任,为国家体育事业以及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受到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和社会群众的深切赞誉。

2009年4月,泸州市业余体育学校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2009-2012)”称号;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