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师范大学海外教育学院百科
闽南师范大学(minnan normal university),简称“闽南师大(mnnu)”,位于福建省漳州市,具备本科、硕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是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福建省“双一流”建设高校、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组团高校、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资格高校、国创计划项目与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实施高校、国家单独招收台湾学生试点学校。
闽南师范大学成立于1958年春。1963年,在周恩来总理亲自倡导和关怀下,国务院批准成立福建第二师范学院,由此开启本科教育之扉。1986年复办更名为漳州师范学院,1992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增列为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2007年被列为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2013年更名为闽南师范大学,2018年被列为福建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21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22年入选福建省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2023年10月批准为全国单独招收台湾学生(即“对台单招”)试点高校。
截至2024年10月,学校有江滨、圆山两个校区,占地面积2000余亩;设有17个学院,开设本科专业69个,16个师范类专业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认证第二级认证;拥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2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有专任教师1380余人,其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120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22000余人。
历史沿革
漳州师范专科学校
1958年春,原龙溪师范学校增设师范大专班;同年5月,以龙溪师范专科学校名义招收中文科1班;同年8月,师范大专班正式招生,设中文、数学、物理三科。
1958年9月,经中共龙溪地委研究决定,在已创办的师范大专班基础上成立漳州大学,下设师范学院、工学院、医学院、艺术学院。1959年春,由于形势变化,漳州大学宣布停办。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4月,学校设有17个学院,开设本科专业69个,学科专业涵盖文学、工学、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艺术学、农学和历史学十大学科门类。
闽南师范大学院系专业一览表本科专业 | 学院 | 授予学位 |
---|
思想政治教育 | 闽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法学 |
汉语言文学 | 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 文学 |
汉语国际教育 | 文学 |
英语 | 闽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 文学 |
日语 | 文学 |
翻译 | 文学 |
商务英语 | 文学 |
法学 | 闽南师范大学法学院 | 法学 |
政治学与行政学 | 法学 |
社会工作 | 法学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闽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 理学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理学 |
统计学 | 理学 |
应用统计学 | 理学 |
数据计算及应用 | 理学 |
物理学 | 闽南师范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 理学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工学 |
电子信息工程 | 工学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工学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工学 |
人工智能 | 工学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工学 |
科学教育 | 闽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与环境学院 | 教育学 |
化学 | 理学 |
应用化学 | 工学 |
环境工程 | 工学 |
环境科学 | 理学 |
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 | 工学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工学 |
历史学 | 闽南师范大学历史地理学院 | 历史学 |
地理科学 | 理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闽南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 | 工学 |
网络工程 | 工学 |
软件工程 | 工学 |
物联网工程 | 工学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工学 |
教育技术学 | 闽南师范大学教育与心理学院 | 理学 |
学前教育 | 教育学 |
小学教育 |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学 |
体育教育 | 闽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 教育学 |
足球运动 | 教育学 |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 教育学 |
生物科学 | 闽南师范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 理学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工学 |
食品质量与安全 | 工学 |
园艺 | 农学 |
园林 | 农学 |
风景园林 | 工学 |
食品营养与健康 | 工学 |
音乐学 | 闽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 | 艺术学 |
美术学 | 艺术学 |
公共艺术 | 艺术学 |
广播电视学 | 闽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 文学 |
广告学 | 文学 |
编辑出版学 | 文学 |
广播电视编导 | 艺术学 |
网络与新媒体 | 文学 |
数字出版 | 文学 |
经济学 | 闽南师范大学商学院 | 经济学 |
经济统计学 | 经济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经济学 |
经济与金融 | 经济学 |
市场营销 | 管理学 |
财务管理 | 管理学 |
人力资源管理 | 管理学 |
旅游管理 | 管理学 |
国际商务 | 管理学 |
数字经济 | 经济学 |
/ | 海外教育学院 | / |
/ | 继续教育学院 | / |
参考资料: |
学科建设
截至2025年2月,学校现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科授权点(中国语言文学),1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闽南文化与两岸交流研究),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科授权点,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科授权点,20个专业硕士学科授权点,2个学科(中国语言文学、数学)入选福建省一流学科。截至2023年10月,学校现有16个师范类专业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认证第二级认证。
闽南师范大学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一览表类别 | 学科(项目) |
---|
一级学科博士学科授权点 | 中国语言文学 |
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 | 闽南文化与两岸交流研究 |
一级学科硕士学科授权点 | 中国语言文学、数学、化学、心理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光学工程、区域国别学 |
二级学科硕士学科授权点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专业硕士专业授权类别 | 教育、社会工作、新闻与传播、应用心理、电子信息、应用统计、国际中文教育、翻译、资源与环境、风景园林、旅游管理、音乐、法律、密码、出版、体育、美术与书法、材料与化工、生物与医药、国际商务 |
闽南师范大学重点学科一览表类型 | 学科 |
---|
福建省一流学科 | 中国语言文学、数学 |
福建省重点一级学科 | 中国语言文学、心理学、数学、化学 |
福建省高原学科 | 中国语言文学与闽南文化学科群、数学、化学与环境学科群、教育学 |
福建省应用型学科 | 食品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心理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应用经济学 |
资料来源: |
闽南师范大学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一览表序号 | 认证专业 | 学院名称 | 认证年份 |
---|
1 | 小学教育 | 教育与心理学院 | 2018 |
2 | 汉语言文学 | 文学院 | 2019 |
3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数学与统计学院 |
4 | 化学 | 化学化工与环境学院 |
5 | 思想政治教育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2020 |
6 | 心理学 | 教育与心理学院 |
7 | 英语 | 外国语学院 |
8 | 物理学 | 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 2021 |
9 | 生物科学 | 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
10 | 教育技术学 | 教育与心理学院 |
11 | 历史学 | 历史地理学院 |
12 | 体育教育 | 体育学院 |
13 | 音乐学 | 艺术学院 |
14 | 学前教育 | 教育与心理学院 | 2022 |
15 | 科学教育 | 化学化工与环境学院 |
16 | 美术学 | 艺术学院 |
资料来源: |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10月,学校共有专任教师138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730多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1200余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0人次;海军高新人才工程、福建省引才“百人计划”、百千万人才工程省级人选、“雏鹰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等省部级高层次人才180余人次。
闽南师大高层次人才一览(部分)姓名 | 介绍 |
---|
李顺兴 | 闽南师范大学污染监测与控制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主任,厦门大学和北京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福建省教学名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
林继中 | 闽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原漳州师范学院院长,著名文学史专家,闽南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师从萧涤非教授,其与莫砺锋、王富仁等同为新中国首批为文学博士。 |
祝峰 |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闽南师大计算机学院院长 |
卢福良 | 百千万人才工程省级人选、省“雏鹰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闽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闽南师大校龙江学者 |
徐晓泉 | 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闽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教授 |
施沛琳 | 闽南师范大学闽南文化研究院台籍教师,“福建省第六届杰出人民教师”荣誉称号获得者,入选福建省引进台湾高层次人才“百人计划” |
熊传兵 | 福建省第六批引进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2018年度漳州市劳动模范,闽南师大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 |
教学建设
截至2024年10月,学校共获批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1个,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课程71门,入选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获国家级和省级新文科、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8项,国家级和省级教学成果奖35项,省级教育教学研究项目116项,省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项目26项。
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课程建设点名单类别 | 专业 |
---|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 数学与应用数学、汉语言文学、化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电子信息工程 |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 | 社会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物理学、食品科学与工程、法学、历史学、应用化学、市场营销、广播电视编导、科学教育、小学教育、汉语国际教育、统计学、软件工程 |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 拓扑学、箱庭疗法 |
附属学校
截至2024年10月,学校共有10所附属学校。
序号 | 附属学校 | 性质 |
---|
1 | 闽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 公立完全中学 |
2 | 闽南师范大学永安附属高级中学 | 公立高级中学 |
3 | 闽南师范大学附属龙溪学校 | 公立完全小学、初级中学 |
4 | 闽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 公立完全小学 |
5 | 闽南师范大学泉州市洛江区附属小学 | 公立完全小学 |
6 | 闽南师范大学龙文附属小学 | 公立完全小学 |
7 | 闽南师范大学漳州台商投资区附属小学 | 公立完全小学、幼儿园 |
8 | 闽南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幼儿园 | 公立幼儿园、大学部门园 |
9 | 闽南师范大学附属金投幼儿园 | 公立幼儿园 |
10 | 漳州市龙文区闽南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幼儿园 | 民办幼儿园 |
合作交流
…更多「办学条件」介绍请查阅全文…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3月,学校拥有1个国家民委“一带一路”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语言所,1个福建省社科研究基地,1个省委宣传部、省社科联,1个省级社会团体,3个福建省重点实验室,1个福建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1个省级社会科学研究基地,2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6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3个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高校特色智库,1个福建大数据研究院(所),1个省级行业技术开发基地,2个省新型智库和14个校内研究所。
闽南师范大学国家级与省部级平台一览表平台级别 | 平台名称 | 获批时间 | 依托学院 | 负责人 |
---|
国家民委“一带一路”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 | 中南半岛研究中心 | 2020年8月 | 历史地理学院 | 王建红 |
教育部语言所 | 两岸语言文化交流研究中心 | 2018年10月 | 闽南文化研究院 | 吴晓芳 |
福建省社科研究基地 | 闽南文化研究中心 | 2014年7月 | 闽南文化研究院 | 刘云 |
省委宣传部、省社科联 | 闽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科普基地 | 2020年3月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林海燕 |
省级社会团体 | 闽南文化研究会 | 2016年4月 | 闽南文化研究院 | 林晓峰 |
福建省重点实验室 | 现代分离分析省重点实验室 | 2013年3月 | 化学化工与环境学院 | 张茂升 |
粒计算及其应用省重点实验室 | 2013年3月 | 数学与统计学院 | 徐晓泉 |
应用认知与人格省重点实验室 | 2015年12月 | 教育与心理学院 | 陈顺森 |
福建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菌类活性物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2016年6月 | 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 潘裕添 |
省级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 | 福建省产学合作示范基地 | 2018年12月 | 物理与信息学院 | 熊传兵 |
省级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 福建侨乡文化研究中心 | 2016年11月 | 历史学院 | 王建红 |
省级协同创新中心 | 区域农村教师发展2011协同创新中心 | 2013年11月 | 教育科学学院 | 李顺兴 |
菌物健康产业2019协同创新中心 | 2020年2月 | 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 潘裕添 |
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 污染检测与控制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 2008年1月 | 化学化工与环境学院 | 汪庆祥 |
数据科学与智能应用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 2008年1月 | 计算机学院 | 林耀进 |
数据科学与统计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 2015年11月 | 数学与统计学院 | 林国平 |
商务大数据分析与应用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 2017年11月 | 商学院 | 曾明华 |
闽台特色园林植物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 2019年8月 | 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 陆銮眉 |
光场调控及其系统集成应用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 2023年7月 | 物理信息与工程学院 | 张永涛 |
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 闽南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 | 2008年1月 | 文学院 | 黄金明 |
台商研究中心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 | 2015年11月 | 商学院 | 陈丽丽 |
农村体育发展研究中心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 | 2019年1月 | 体育学院 | 武玉元 |
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 | 菌物产业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 | 2014年12月 | 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 潘裕添 |
省高校特色智库 | 两岸一家亲研究院 | 2016年12月 | 商学院 | 陈丽丽 |
福建大数据研究院(所) | 数字福建气象大数据研究所 | 2017年10月 | 数学与统计学院 | 林梦雷 |
省级行业技术开发基地 | 光电材料与器件应用行业技术开发基地 | 2018年1月 | 物理信息与工程学院 | 陈焕庭 |
省新型智库 | 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 | 2021年4月 | 法学院 | 黄耀明 |
两岸一家亲研究院 | 2024年1月 | 圆山学院 | 陈丽丽 |
参考资料: |
研究成果
截至2024年10月,学校先后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等。
学术资源
…更多「学术研究」介绍请查阅全文…
校园文化
校标整体构图融入水仙花团,水仙花是漳州市市花、福建省省花和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寓意着学校根植于漳州,传承闽南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主体以汉字“心”字异质同构,诠释了学校用心教书,潜心育人,精心科研,真心服务的人本理念。水仙花蕾“心”字上的字母“m”为闽南minnan首字母,犹如翻开的书页;下面“u”为大学university首字母,两字母上下放置,中间白色的负形空间似一棵树苗。既阐述了学校的地域性又吻合学校教书育人,百年树人的办学宗旨。毛体字体现了厚重和深邃的文化底蕴,校名中英文在双圆中呼应,色标采用闽南剪纸红色系作为标准色体现了吉祥、和谐、包容的特征。
校区情况
截至2024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闽南师范大学占地面积2000亩,有两个校区,分别是江滨、圆山校区。
江滨校区
闽南师范大学办学主体在江滨校区,位于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县前直街36号。
圆山校区
圆山校区位于福建省漳州市高新区圆山大道顶厝188号。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一览(截止2025年5月)姓名 | 职位 | 职责 |
---|
李顺兴 | 党委书记 | 主持学校党委全面工作。代管纪委、党风廉政建设、巡察工作。 |
张龙海 | 党委副书记、校长 | 主持学校行政全面工作。 |
林致远 | 党委副书记 | 协助书记、校长分管办公室工作,协助书记分管信访、督查、机要保密、学生教育管理、人民武装、共青团、关工委工作;协助校长分管外事、港澳台事务、国际教育、国有资产管理及运营、招投标、基建、档案、校友、社会合作工作 |
廖志丹 | 党委副书记 | 协助书记分管意识形态、精神文明建设、宣传思想、统战、社科联、工会、妇委会、学生教育管理、招生就业、人民武装、共青团、关工委工作。 |
张宏怡 | 党委常委、副校长(试用期1年) | 协助书记分管网络安全与技术保障;协助校长分管本科教育、信息化建设、体育、语言文字。 |
何绍福 | 党委常委、副校长 | 协助书记分管维稳、安全保卫、招生就业、网络安全与技术保障、工会、妇委会工作;协助校长分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审计、后勤、爱国卫生、红十字、防灾减灾工作 |
林耀进 | 党委常委、副校长 | 协助书记分管教师教育;协助校长分管发展规划、学科建设、人事、离退休干部、财务、审计、研究生教育、科学研究、学报工作。 |
参考资料: |
校友情况
姓名 | 简介 |
---|
沈遥通 | 1965级中文系学生,一级美术师。曾任中国新闻社福建分社党组成员,漳州支社社长,福建《闽商》杂志总编,漳州新闻协会副会长。截至2012年,为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福建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香港福建美术书法研究会会员、沈耀初美术馆顾问、《海峡西岸》漳州新闻宣传中心主任。 |
叶娟娟 | 1978级校友,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数学及统计系教授、厦门大学讲座教授、国际著名最优化理论学家。 |
林福坤 | 1979级数学系学生,东山二中校长,特级教师,省中小学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中国数学学会成员,入选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多次获得省、市、县优秀教师及先进工作者称号,福建省第三届数学教育奖及全国优秀教师获得者,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
严前海 | 1980级中文系学生,为广东省第一位电影学(影视艺术)教授,就任于东莞理工学院。共发表长篇小说6部,中篇小说3部,戏剧影视作品11部,其中小戏《渴望虚构》获得中国曹禺戏剧奖,话剧《更多的人死于心碎》获得第二届老舍青年戏剧文学大奖。 |
洪艺敏 | 1983届外国语学院学生,教育部教学研究会理事、教育部本科评估专家、中华女子学院教务处处长兼研究生处处长。 |
黄金鹏 | 1984年中文系毕业生,深圳大学文学院中文系主任,骨干教授、学术带头人和知名学者。 |
黄坤生 | 1986级政教系学生,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福建省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漳州市书法家协会主席。 |
叶振标 | 1990届英语系毕业生。毕业后投身于英语教育最薄弱的的农村学校,数十年致力于农村基础教育。先后被选为“平和县优秀教师”、“漳州市师德标兵”、“福建省师德教育专家”、“漳州市最美人物候选人”。 |
连月美 | 1992届政教系历史专业校友,早期执教于龙海榜山中学,台海杂志社社长、主编,首位被台湾“新闻局”批准入台采访的福建平媒记者,曾获大陆全国报纸副刊专栏年赛一等奖,作品曾入选联合国基金项目。 |
林开利 | 1994级化学系学生,中国科学院卢嘉锡青年人才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上海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生物材料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硅酸盐学会生物和环保材料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生物材料学会会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会员。 |
黄文川 | 1998届文学院毕业生,经济学博士,曾任中共中央理论刊物《求是》杂志副处长、广安市发改委副主任、国务院研究室信息司处长。现任天津日报社副总编辑。 |
陈雪云 | 2008届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工作专业校友,福建省第一批优秀人才“百人计划”人选。 |
公众号主体介绍闽南师范大学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闽南师范大学海外教育学院是由闽南师范大学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闽南师范大学(minnan normal university),简称“闽南师大(mnnu)”,位于福建省漳州市,具备本科、硕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是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福建省“双一流”建设高校、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组团高校、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资格高校、国创计划项目与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实施高校、国家单独招收台湾学生试点学校。
闽南师范大学成立于1958年春。1963年,在周恩来总理亲自倡导和关怀下,国务院批准成立福建第二师范学院,由此开启本科教育之扉。1986年复办更名为漳州师范学院,1992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增列为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2007年被列为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2013年更名为闽南师范大学,2018年被列为福建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21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22年入选福建省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2023年10月批准为全国单独招收台湾学生(即“对台单招”)试点高校。
截至2024年10月,学校有江滨、圆山两个校区,占地面积2000余亩;设有17个学院,开设本科专业69个,16个师范类专业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认证第二级认证;拥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2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有专任教师1380余人,其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120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22000余人。
历史沿革
漳州师范专科学校
1958年春,原龙溪师范学校增设师范大专班;同年5月,以龙溪师范专科学校名义招收中文科1班;同年8月,师范大专班正式招生,设中文、数学、物理三科。
1958年9月,经中共龙溪地委研究决定,在已创办的师范大专班基础上成立漳州大学,下设师范学院、工学院、医学院、艺术学院。1959年春,由于形势变化,漳州大学宣布停办。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4月,学校设有17个学院,开设本科专业69个,学科专业涵盖文学、工学、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艺术学、农学和历史学十大学科门类。
闽南师范大学院系专业一览表本科专业 | 学院 | 授予学位 |
---|
思想政治教育 | 闽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法学 |
汉语言文学 | 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 文学 |
汉语国际教育 | 文学 |
英语 | 闽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 文学 |
日语 | 文学 |
翻译 | 文学 |
商务英语 | 文学 |
法学 | 闽南师范大学法学院 | 法学 |
政治学与行政学 | 法学 |
社会工作 | 法学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闽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 理学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理学 |
统计学 | 理学 |
应用统计学 | 理学 |
数据计算及应用 | 理学 |
物理学 | 闽南师范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 理学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工学 |
电子信息工程 | 工学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工学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工学 |
人工智能 | 工学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工学 |
科学教育 | 闽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与环境学院 | 教育学 |
化学 | 理学 |
应用化学 | 工学 |
环境工程 | 工学 |
环境科学 | 理学 |
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 | 工学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工学 |
历史学 | 闽南师范大学历史地理学院 | 历史学 |
地理科学 | 理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闽南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 | 工学 |
网络工程 | 工学 |
软件工程 | 工学 |
物联网工程 | 工学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工学 |
教育技术学 | 闽南师范大学教育与心理学院 | 理学 |
学前教育 | 教育学 |
小学教育 |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学 |
体育教育 | 闽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 教育学 |
足球运动 | 教育学 |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 教育学 |
生物科学 | 闽南师范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 理学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工学 |
食品质量与安全 | 工学 |
园艺 | 农学 |
园林 | 农学 |
风景园林 | 工学 |
食品营养与健康 | 工学 |
音乐学 | 闽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 | 艺术学 |
美术学 | 艺术学 |
公共艺术 | 艺术学 |
广播电视学 | 闽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 文学 |
广告学 | 文学 |
编辑出版学 | 文学 |
广播电视编导 | 艺术学 |
网络与新媒体 | 文学 |
数字出版 | 文学 |
经济学 | 闽南师范大学商学院 | 经济学 |
经济统计学 | 经济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经济学 |
经济与金融 | 经济学 |
市场营销 | 管理学 |
财务管理 | 管理学 |
人力资源管理 | 管理学 |
旅游管理 | 管理学 |
国际商务 | 管理学 |
数字经济 | 经济学 |
/ | 海外教育学院 | / |
/ | 继续教育学院 | / |
参考资料: |
学科建设
截至2025年2月,学校现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科授权点(中国语言文学),1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闽南文化与两岸交流研究),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科授权点,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科授权点,20个专业硕士学科授权点,2个学科(中国语言文学、数学)入选福建省一流学科。截至2023年10月,学校现有16个师范类专业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认证第二级认证。
闽南师范大学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一览表类别 | 学科(项目) |
---|
一级学科博士学科授权点 | 中国语言文学 |
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 | 闽南文化与两岸交流研究 |
一级学科硕士学科授权点 | 中国语言文学、数学、化学、心理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光学工程、区域国别学 |
二级学科硕士学科授权点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专业硕士专业授权类别 | 教育、社会工作、新闻与传播、应用心理、电子信息、应用统计、国际中文教育、翻译、资源与环境、风景园林、旅游管理、音乐、法律、密码、出版、体育、美术与书法、材料与化工、生物与医药、国际商务 |
闽南师范大学重点学科一览表类型 | 学科 |
---|
福建省一流学科 | 中国语言文学、数学 |
福建省重点一级学科 | 中国语言文学、心理学、数学、化学 |
福建省高原学科 | 中国语言文学与闽南文化学科群、数学、化学与环境学科群、教育学 |
福建省应用型学科 | 食品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心理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应用经济学 |
资料来源: |
闽南师范大学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一览表序号 | 认证专业 | 学院名称 | 认证年份 |
---|
1 | 小学教育 | 教育与心理学院 | 2018 |
2 | 汉语言文学 | 文学院 | 2019 |
3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数学与统计学院 |
4 | 化学 | 化学化工与环境学院 |
5 | 思想政治教育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2020 |
6 | 心理学 | 教育与心理学院 |
7 | 英语 | 外国语学院 |
8 | 物理学 | 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 2021 |
9 | 生物科学 | 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
10 | 教育技术学 | 教育与心理学院 |
11 | 历史学 | 历史地理学院 |
12 | 体育教育 | 体育学院 |
13 | 音乐学 | 艺术学院 |
14 | 学前教育 | 教育与心理学院 | 2022 |
15 | 科学教育 | 化学化工与环境学院 |
16 | 美术学 | 艺术学院 |
资料来源: |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10月,学校共有专任教师138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730多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1200余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0人次;海军高新人才工程、福建省引才“百人计划”、百千万人才工程省级人选、“雏鹰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等省部级高层次人才180余人次。
闽南师大高层次人才一览(部分)姓名 | 介绍 |
---|
李顺兴 | 闽南师范大学污染监测与控制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主任,厦门大学和北京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福建省教学名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
林继中 | 闽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原漳州师范学院院长,著名文学史专家,闽南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师从萧涤非教授,其与莫砺锋、王富仁等同为新中国首批为文学博士。 |
祝峰 |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闽南师大计算机学院院长 |
卢福良 | 百千万人才工程省级人选、省“雏鹰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闽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闽南师大校龙江学者 |
徐晓泉 | 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闽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教授 |
施沛琳 | 闽南师范大学闽南文化研究院台籍教师,“福建省第六届杰出人民教师”荣誉称号获得者,入选福建省引进台湾高层次人才“百人计划” |
熊传兵 | 福建省第六批引进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2018年度漳州市劳动模范,闽南师大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 |
教学建设
截至2024年10月,学校共获批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1个,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课程71门,入选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获国家级和省级新文科、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8项,国家级和省级教学成果奖35项,省级教育教学研究项目116项,省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项目26项。
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课程建设点名单类别 | 专业 |
---|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 数学与应用数学、汉语言文学、化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电子信息工程 |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 | 社会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物理学、食品科学与工程、法学、历史学、应用化学、市场营销、广播电视编导、科学教育、小学教育、汉语国际教育、统计学、软件工程 |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 拓扑学、箱庭疗法 |
附属学校
截至2024年10月,学校共有10所附属学校。
序号 | 附属学校 | 性质 |
---|
1 | 闽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 公立完全中学 |
2 | 闽南师范大学永安附属高级中学 | 公立高级中学 |
3 | 闽南师范大学附属龙溪学校 | 公立完全小学、初级中学 |
4 | 闽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 公立完全小学 |
5 | 闽南师范大学泉州市洛江区附属小学 | 公立完全小学 |
6 | 闽南师范大学龙文附属小学 | 公立完全小学 |
7 | 闽南师范大学漳州台商投资区附属小学 | 公立完全小学、幼儿园 |
8 | 闽南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幼儿园 | 公立幼儿园、大学部门园 |
9 | 闽南师范大学附属金投幼儿园 | 公立幼儿园 |
10 | 漳州市龙文区闽南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幼儿园 | 民办幼儿园 |
合作交流
…更多「办学条件」介绍请查阅全文…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3月,学校拥有1个国家民委“一带一路”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语言所,1个福建省社科研究基地,1个省委宣传部、省社科联,1个省级社会团体,3个福建省重点实验室,1个福建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1个省级社会科学研究基地,2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6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3个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高校特色智库,1个福建大数据研究院(所),1个省级行业技术开发基地,2个省新型智库和14个校内研究所。
闽南师范大学国家级与省部级平台一览表平台级别 | 平台名称 | 获批时间 | 依托学院 | 负责人 |
---|
国家民委“一带一路”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 | 中南半岛研究中心 | 2020年8月 | 历史地理学院 | 王建红 |
教育部语言所 | 两岸语言文化交流研究中心 | 2018年10月 | 闽南文化研究院 | 吴晓芳 |
福建省社科研究基地 | 闽南文化研究中心 | 2014年7月 | 闽南文化研究院 | 刘云 |
省委宣传部、省社科联 | 闽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科普基地 | 2020年3月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林海燕 |
省级社会团体 | 闽南文化研究会 | 2016年4月 | 闽南文化研究院 | 林晓峰 |
福建省重点实验室 | 现代分离分析省重点实验室 | 2013年3月 | 化学化工与环境学院 | 张茂升 |
粒计算及其应用省重点实验室 | 2013年3月 | 数学与统计学院 | 徐晓泉 |
应用认知与人格省重点实验室 | 2015年12月 | 教育与心理学院 | 陈顺森 |
福建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菌类活性物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2016年6月 | 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 潘裕添 |
省级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 | 福建省产学合作示范基地 | 2018年12月 | 物理与信息学院 | 熊传兵 |
省级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 福建侨乡文化研究中心 | 2016年11月 | 历史学院 | 王建红 |
省级协同创新中心 | 区域农村教师发展2011协同创新中心 | 2013年11月 | 教育科学学院 | 李顺兴 |
菌物健康产业2019协同创新中心 | 2020年2月 | 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 潘裕添 |
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 污染检测与控制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 2008年1月 | 化学化工与环境学院 | 汪庆祥 |
数据科学与智能应用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 2008年1月 | 计算机学院 | 林耀进 |
数据科学与统计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 2015年11月 | 数学与统计学院 | 林国平 |
商务大数据分析与应用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 2017年11月 | 商学院 | 曾明华 |
闽台特色园林植物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 2019年8月 | 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 陆銮眉 |
光场调控及其系统集成应用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 2023年7月 | 物理信息与工程学院 | 张永涛 |
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 闽南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 | 2008年1月 | 文学院 | 黄金明 |
台商研究中心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 | 2015年11月 | 商学院 | 陈丽丽 |
农村体育发展研究中心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 | 2019年1月 | 体育学院 | 武玉元 |
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 | 菌物产业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 | 2014年12月 | 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 潘裕添 |
省高校特色智库 | 两岸一家亲研究院 | 2016年12月 | 商学院 | 陈丽丽 |
福建大数据研究院(所) | 数字福建气象大数据研究所 | 2017年10月 | 数学与统计学院 | 林梦雷 |
省级行业技术开发基地 | 光电材料与器件应用行业技术开发基地 | 2018年1月 | 物理信息与工程学院 | 陈焕庭 |
省新型智库 | 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 | 2021年4月 | 法学院 | 黄耀明 |
两岸一家亲研究院 | 2024年1月 | 圆山学院 | 陈丽丽 |
参考资料: |
研究成果
截至2024年10月,学校先后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等。
学术资源
…更多「学术研究」介绍请查阅全文…
校园文化
校标整体构图融入水仙花团,水仙花是漳州市市花、福建省省花和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寓意着学校根植于漳州,传承闽南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主体以汉字“心”字异质同构,诠释了学校用心教书,潜心育人,精心科研,真心服务的人本理念。水仙花蕾“心”字上的字母“m”为闽南minnan首字母,犹如翻开的书页;下面“u”为大学university首字母,两字母上下放置,中间白色的负形空间似一棵树苗。既阐述了学校的地域性又吻合学校教书育人,百年树人的办学宗旨。毛体字体现了厚重和深邃的文化底蕴,校名中英文在双圆中呼应,色标采用闽南剪纸红色系作为标准色体现了吉祥、和谐、包容的特征。
校区情况
截至2024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闽南师范大学占地面积2000亩,有两个校区,分别是江滨、圆山校区。
江滨校区
闽南师范大学办学主体在江滨校区,位于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县前直街36号。
圆山校区
圆山校区位于福建省漳州市高新区圆山大道顶厝188号。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一览(截止2025年5月)姓名 | 职位 | 职责 |
---|
李顺兴 | 党委书记 | 主持学校党委全面工作。代管纪委、党风廉政建设、巡察工作。 |
张龙海 | 党委副书记、校长 | 主持学校行政全面工作。 |
林致远 | 党委副书记 | 协助书记、校长分管办公室工作,协助书记分管信访、督查、机要保密、学生教育管理、人民武装、共青团、关工委工作;协助校长分管外事、港澳台事务、国际教育、国有资产管理及运营、招投标、基建、档案、校友、社会合作工作 |
廖志丹 | 党委副书记 | 协助书记分管意识形态、精神文明建设、宣传思想、统战、社科联、工会、妇委会、学生教育管理、招生就业、人民武装、共青团、关工委工作。 |
张宏怡 | 党委常委、副校长(试用期1年) | 协助书记分管网络安全与技术保障;协助校长分管本科教育、信息化建设、体育、语言文字。 |
何绍福 | 党委常委、副校长 | 协助书记分管维稳、安全保卫、招生就业、网络安全与技术保障、工会、妇委会工作;协助校长分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审计、后勤、爱国卫生、红十字、防灾减灾工作 |
林耀进 | 党委常委、副校长 | 协助书记分管教师教育;协助校长分管发展规划、学科建设、人事、离退休干部、财务、审计、研究生教育、科学研究、学报工作。 |
参考资料: |
校友情况
姓名 | 简介 |
---|
沈遥通 | 1965级中文系学生,一级美术师。曾任中国新闻社福建分社党组成员,漳州支社社长,福建《闽商》杂志总编,漳州新闻协会副会长。截至2012年,为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福建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香港福建美术书法研究会会员、沈耀初美术馆顾问、《海峡西岸》漳州新闻宣传中心主任。 |
叶娟娟 | 1978级校友,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数学及统计系教授、厦门大学讲座教授、国际著名最优化理论学家。 |
林福坤 | 1979级数学系学生,东山二中校长,特级教师,省中小学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中国数学学会成员,入选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多次获得省、市、县优秀教师及先进工作者称号,福建省第三届数学教育奖及全国优秀教师获得者,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
严前海 | 1980级中文系学生,为广东省第一位电影学(影视艺术)教授,就任于东莞理工学院。共发表长篇小说6部,中篇小说3部,戏剧影视作品11部,其中小戏《渴望虚构》获得中国曹禺戏剧奖,话剧《更多的人死于心碎》获得第二届老舍青年戏剧文学大奖。 |
洪艺敏 | 1983届外国语学院学生,教育部教学研究会理事、教育部本科评估专家、中华女子学院教务处处长兼研究生处处长。 |
黄金鹏 | 1984年中文系毕业生,深圳大学文学院中文系主任,骨干教授、学术带头人和知名学者。 |
黄坤生 | 1986级政教系学生,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福建省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漳州市书法家协会主席。 |
叶振标 | 1990届英语系毕业生。毕业后投身于英语教育最薄弱的的农村学校,数十年致力于农村基础教育。先后被选为“平和县优秀教师”、“漳州市师德标兵”、“福建省师德教育专家”、“漳州市最美人物候选人”。 |
连月美 | 1992届政教系历史专业校友,早期执教于龙海榜山中学,台海杂志社社长、主编,首位被台湾“新闻局”批准入台采访的福建平媒记者,曾获大陆全国报纸副刊专栏年赛一等奖,作品曾入选联合国基金项目。 |
林开利 | 1994级化学系学生,中国科学院卢嘉锡青年人才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上海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生物材料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硅酸盐学会生物和环保材料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生物材料学会会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会员。 |
黄文川 | 1998届文学院毕业生,经济学博士,曾任中共中央理论刊物《求是》杂志副处长、广安市发改委副主任、国务院研究室信息司处长。现任天津日报社副总编辑。 |
陈雪云 | 2008届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工作专业校友,福建省第一批优秀人才“百人计划”人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