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画报百科
《内蒙古画报》创刊于1948年4月,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蒙汉双语对照的综合性视觉期刊。早期以通俗绘画宣传党的政策,1979年复刊后形成以摄影为主、兼顾美术作品的特色,设有《今日内蒙古》《悠悠牧歌》等栏目。2023年成立全媒体运营中心,构建"刊、网、端、微"多元传播格局。70余年间累计发表240余件美术作品,2023年汇编成《画说内蒙古·艺术》出版,成为展现草原文化的重要窗口。
历史沿革
1948年4月1日经乌兰夫批准在乌兰浩特创刊,首任社长尹瘦石,初期为四开单张时政刊物。1960年停刊,1979年复刊后转型为摄影为主的综合性刊物。1952年随自治区政府迁至呼和浩特,2012年入选草原书屋工程。2023年4月21日全媒体运营中心正式揭牌。
办刊特色
坚持"记录内蒙古、展示内蒙古、宣传内蒙古、服务内蒙古"宗旨,定位时政类综合性期刊。采用16开本全彩印刷,设置《自然风光》《民族文化》《艺术摄影》等栏目。2023年发行量覆盖全国省级行政区,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
美术传承
1949年出版自治区首批年画《劳模会见毛主席》,1987年起开设《悠悠牧歌》创全国连载记录。截至2023年,累计刊发61位美术家的240余件作品,涵盖油画、版画等类型。妥木斯《垛草的妇女》、胡申德《草原晨曲》等代表作通过画报产生广泛社会影响。
融合发展
2023年构建"刊、网、端、微"全媒体矩阵,形成"刊、网、端、微"多元传播新格局。与远方出版社合作开发《画说内蒙古》系列画册,实现传统纸媒向数字出版转型。截至2025年,新媒体平台持续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
机构属性
隶属内蒙古出版集团,实行社长负责制。下设编辑部、摄影部、全媒体运营中心等部门。办公地址历经三次搬迁,现驻呼和浩特市昭乌达路。2023年引进全媒体采编系统,实现"一次采集、多元生成"生产模式。
社会影响
1949-1950年出版作品获文化部乙等奖,1980年代培养出刘大为等知名画家。2023年《画说内蒙古·艺术》被列为自治区社科普及成果,新媒体矩阵年度阅读量突破3000万次。创刊至今累计发行1·2万余期,档案现存内蒙古档案馆。
公众号主体介绍内蒙古画报社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内蒙古画报是由内蒙古画报社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内蒙古画报社是内蒙古自治区境内的一家新闻机构,以蒙汉双语和图片为主要载体,承担宣传报道职责。该社成立于1948年4月1日,由尹瘦石创办,是我国最早使用蒙汉双语出版的期刊之一。2023年4月,内蒙古画报社成立全媒体运营中心,构建"刊、网、端、微"多元传播格局,推进媒体融合发展。截至2023年9月,该社参与"各族青年记者看内蒙古高质量发展活动",发布稿件233条次,浏览量达1000万人次。作为注销事业单位,其注册资本为362·76万元,法定代表人为牧仁。
历史沿革
1·1948年4月1日,尹瘦石在乌兰浩特创办《内蒙古画报》,创刊号为四开单张小型画报。
2·1950年购入高级摄影设备,扩大摄影记者队伍。
3·1979年复刊后明确以反映经济建设成就和民族文化特色为宗旨。
业务活动
民族团结宣传:2023年9月参与"各族青年记者看内蒙古高质量发展活动",走访示范点并发布稿件233条次。
全媒体发展
1·2023年4月21日,内蒙古画报社召开媒体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探讨融合创新路径。
2·全媒体运营中心负责人提出加快平台建设、内容创新和技术引领。
3·开设《如画内蒙古》《图说内蒙古》等栏目,焕发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