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1987年11月,在贺龙指挥部旧址建馆。
1988年9月,正式开馆。
2013年11月19日,筹建新馆。
2014年12月,撤出贺龙指挥部旧址。
场馆布局
综述
南昌市民俗博物馆占地面积1506平方米,南昌市民俗博物馆旧址为近现代建筑,砖木混合结构,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主体建筑,坐东朝西,面阔17·5米,进深48·1米,沿中轴线自西向东依次为大门、前院、过厅、中庭院、礼堂和办公用房,并且有一单独后院。第二部分即在主体建筑东面南侧有一栋三层小洋楼(贺龙小楼),小楼占地为11·5×12·5平方米,并有单独的小院。基本陈列
《贺龙指挥部旧址民俗基本陈列》:南昌市民俗博物馆自成立以来,在收集民俗文物、举办民俗陈列、进行民俗文化研究等各方面做了工作,其收藏以江西剪纸、民间绣品、南昌地区民间习俗最具特色。先后举办了《江西儿童绣品展》《江西傩文化展》《南昌婚俗展》等一系列专题展览,曾开设《南吕民俗风情展》《江西绣品工艺展》及《江西民间剪纸展》展览。基本陈列有:《南昌古城风貌》《南昌风土人情》《南昌婚俗》《南昌人生礼仪》《南昌生育文化习俗展》。
《贺龙指挥部旧址基本陈列》:2007年,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该馆制作了《贺龙元帅展》,设于旧址主楼内两侧四个展厅。陈列共分为五个部分:1、探索人生,追求真理:2、南昌起义,叱咤风云;3、转战南北,驰骋疆场;4、建设国家,卓建殊勋;5、情系南昌,亲情永驻。贺龙小楼复原陈列有贺龙、刘伯承的卧室兼办公室、军官会议室、会客室。整个陈列展现了贺龙元帅从两把菜刀闹革命到新中国国家领导人的光辉业绩。
《绳金塔民俗村民俗基本陈列》:绳金塔民俗村建筑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展区面积1500平方米,由南昌市民俗博物馆负责对外开放并管理使用。主要展示南昌地区的生产、生活习俗为主要内容,彰显特色的民俗风情。民俗村展览主要分为“稻作习俗区”、“民俗礼仪演示区”、“民间陶艺娱乐区”、“旅游纪念品展销区”等供游客参与。
馆藏文物
综述
南昌市民俗博物馆藏品主要来源于野外采集、有偿购买、接受各类捐赠等;藏品类别主要以江西农业习俗实物、江西人生礼仪实物、以赣傩面具、江西绣品为主;截至2019年末,藏品有971件(套)。重要藏品
名称 | 年代 | 规格 | 图片 |
---|---|---|---|
扇套 | 清代 | / | |
清朝妇女服饰 | 清代 | 长66厘米,宽25厘米 | |
开山 | 民国 | 高26厘米,宽18厘米 | |
吞口 | 民国 | 高36厘米,宽13厘米 | |
雷公 | 现代 | 高24厘米,宽24厘米 | |
傩公 | 现代 | 高36厘米,宽18厘米 | |
傩婆 | 现代 | 高32厘米,宽16厘米 |
文化活动
宣传教育
南昌市民俗博物馆利用节假日深入社区、校园等开办讲座、展览等,省、市新闻媒体报道。先后举办“豫章寻根展”“农业习俗展”“南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南昌民间老行当展”“南昌民俗风情展”“图说南昌民俗展”等20余个展览。学术研究
1988年—2019年,南昌市民俗博物馆先后编纂出版《追风问俗》《江西民俗》《江西年俗》《南昌民俗》《图说南昌民俗》《南昌民间老行当》《绳金塔下话南昌》《赣傩》等民俗文化书籍。
机构设置
单位性质
南昌市民俗博物馆是国营事业单位。
经费来源
南昌市民俗博物馆由国家全额拨款。
机构设置
南昌市民俗博物馆设办公室、保卫科、群工部、陈列部四个部室。
人员编制、组成
南昌市民俗博物馆有工作人员10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6人,初级以上职称6人,专业技术人员6人;副研究馆员1人,馆员2人。
观众接待
2006年一2007年,南昌市民俗博物馆年度度平均观众人数5000人。
历任领导
刘晓蓉(1987年11月—1990年4月副馆长主持工作);
钟丰彩(1990年4月—1995年3月副馆长主持工作);
熊河水(1995年3月—1997年10月副馆长主持工作);
梅联华(1997年10月)。
参观信息
地理位置
南昌市民俗博物馆位于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子固路69号天使大厦607室。
开放时间
新馆建设,未开放。
乘车路线
地铁一号线万寿宫站下车2号口出,再步行3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