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1985年,湖南女子职业大学成立,由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题写校名。
2008年7月,学校成为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湖南省政府共建高校。
2009年1月,学校女性经济研究所挂牌成立。2月,学校建成女性研究文库。
2010年3月18日,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更名为湖南女子学院。6月加入世界女子教育联盟。
…更多「历史沿革」介绍请查阅全文…
办学规模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5月,学校设有10个二级院(部),开设34个本科专业,1个专科专业,构建了文学、管理学、艺术学、法学、经济学、教育学、工学等多学科专业体系。学院 | 专业 |
---|---|
社会发展学院 | 家政学(国家一流专业),社会工作、女性学、学前教育(省级一流专业),老年学(教育部特设专业) |
旅游与航空管理学院 | 旅游管理(国家一流专业)、酒店管理(湖南省产教融合示范专业)、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教育部控制布点专业)、空中乘务 |
商学院 | 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数字经济 |
文学与传播学院 | 汉语言文学(含师范和非师范两个方向)、汉语国际教育、播音与主持艺术、网络与新媒体、英语(含师范和非师范两个方向)、商务英语 |
美术与设计学院 | 服装与服饰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美术学、产品设计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数字媒体技术、电子商务 |
音乐与舞蹈学院 | 音乐学、音乐表演、舞蹈编导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 |
继续教育学院 | - |
体育部 | 田径、球类(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民族传统体育(武术、女子防身术、跆拳道)、体操(健美操、啦啦操、艺术体操)、瑜伽、体育舞蹈及体育管理 |
截至2024年12月 |
学科建设
…更多「办学规模」介绍请查阅全文…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5年5月,学校10余个省级及以上研究基地,1个湖南省科研创新团队(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战略创新团队),2个湖南省级现代产业学院(现代家政产业学院、湖南文旅融合现代产业学院),建有国内第一个女性教育发展史馆,24个校级研究机构(中心)。类别 | 名称 |
---|---|
国家级科研平台 | 全国妇联、中国妇女研究会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湖南女子学院基地 |
省(部)级科研平台 | 湖南省公民礼仪素质研究基地 |
高等教育学科(女性教育)基地 | |
湖南省湖湘女性文化研究基地 | |
湖南省教育科学现代家政教育研究基地 | |
现代家政发展研究中心 | |
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战略创新团队 |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 | |
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研究基地 |
研究成果
2010年至2019年,学校获得各级各类科研项目700余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项目13项,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8项,近三年教师获得授权专利和软件著作权近260项。名称 | 类别 | 时间 |
---|---|---|
微分包含与不连续微分方程的理论及应用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2013年 |
磁浮列车悬浮系统的动力学行为和分岔理论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2013年 |
居住空间调整与城乡社会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 2015年 |
我国现代家政意识的启蒙与传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 2015年 |
中国文学视阈中的古代日本汉文小说与汉语教材关系研究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 2015年 |
学术资源
…更多「学术研究」介绍请查阅全文…
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校徽
湖南女子学院校徽如右图所示:
释义:校徽志图案为双圆套圆形标示,以红色为主色调,中间是徽志主体,由红底3个金色的英文字母“w”组成,形成的图案似一朵盛开的花,又似一个红底金色六瓣花形的中文“女”字;圆环内金底红字,“女”字上方的圆环内是校名“湖南女子学院”,“女”字下方的圆环内是校名大写英文译名“hunan women’s university”。
…更多「校园文化」介绍请查阅全文…
校区情况
南院
学校南院的建设较早,建筑风格有方格几何造型的平屋顶,也有斜坡屋顶红色造型,南院主要为学生宿舍、学生活动中心食堂、医务室、篮球场、实训楼、教师宿舍等。北院
…更多「校区情况」介绍请查阅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