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军校时期
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团干部学校
1950年6月,为加强铁道兵团正规化、现代化建设,适应新中国铁路抢修、抢建的需要,中央军委批准组建一所铁道兵干部学校。9月1日,解放军铁道兵团干部学校在北京成立,即为石家庄铁道学院的前身,由铁道兵团副政委崔田民兼任学校政委。11月6日,学校移驻河南省洛阳市,次年十二月迁址石家庄。
…更多「历史沿革」介绍请查阅全文…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设有20个学院(系、部),25个研究所,有53个本科专业。
学院(系) | 专业设置 |
---|---|
石家庄铁道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 土木工程、测绘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铁道工程、智能建造 |
石家庄铁道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智能制造工程、工业设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石家庄铁道大学管理学院 | 工程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会计学、财务管理、物流管理、市场营销 |
石家庄铁道大学经济与法律学院 | 法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 |
石家庄铁道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 |
石家庄铁道大学交通运输学院 | 交通工程、交通运输、智慧交通 |
石家庄铁道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 建筑学、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 |
石家庄铁道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方向)、功能材料、焊接技术与工程 |
石家庄铁道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 |
石家庄铁道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网络工程、信息工程、软件工程、数字媒体技术 |
石家庄铁道大学安全工程与应急管理学院 | 安全工程、应急技术与管理 |
石家庄铁道大学语言文化学院 | 英语、汉语言文学 |
石家庄铁道大学工程力学系 | 工程力学 |
石家庄铁道大学数理系 | 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物理学 |
石家庄铁道大学体育部 | - |
石家庄铁道大学研究生院 | - |
石家庄铁道大学高等技术学院 | - |
石家庄铁道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 - |
石家庄铁道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 - |
石家庄铁道大学四方学院 | 交通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工程造价、视觉传达设计等 |
参考资料截至时间2024年4月 |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有教职工近1800人,其中专职教学科研人员1000余人,教授及其他正高职称人员244人,副教授及其他副高职称人员465人,博士生导师170余人、硕士生导师900余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973首席科学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入选者等省部级以上专家称号210余人。另外还聘请了120余位两院院士、知名学者为学校兼职教授。人才类别 | 姓名 |
---|---|
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 | 杜彦良(截至2023年12月) |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者(1人) | 杨绍普(截至2023年12月) |
973计划首席科学家(1人) | 杨绍普(截至2023年12月) |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6人) | 朱永全、杨绍普、杨广庆、冯文杰、申永军、刘庆宽(截至2023年12月) |
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2人) | 杜彦良、杨绍普(截至2023年12月) |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9人) | 姜稚清、景诗庭、易新乾、王振斌、陈常仁、陈欣城、魏占军、李惠生、张文质、顾祝全、毛贵民、牛进林、章维杰、陈豪雄、姜振亚、章泽民、杨晋生、曹咸喜、李雨嘉、邹振祝、金树新、高文友、刘志刚、张守义、段树金、杜彦良、杨绍普、赖涤泉、高蒙、朱永全、苏木标、王岳森、刘金喜、杨广庆、冯卫星、冯文杰、陈恩利、房学谦、赵维刚(截至2023年12月) |
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人) | 杨广庆、冯文杰、刘庆宽(截至2023年12月) |
国家“科技创新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 | 赵维刚(截至2023年12月) |
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 | 杜彦良(截至2023年12月) |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 | 刘庆宽、李韶华、申永军(截至2023年12月) |
燕赵学者(2人) | 杜彦良、杨绍普(截至2023年12月) |
河北省巨人计划创新团队(2个) | 杨绍普、杜彦良(截至2023年12月) |
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 | 土木工程专业地下工程教学团队、工程机械专业方向教学团队(截至2023年12月) |
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 | 土木工程专业教师团队、交通工程装备教师团队(截至2023年12月) |
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 | 交通装备动力学与故障诊断研究团队(截至2023年12月) |
学科建设
…更多「办学条件」介绍请查阅全文…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建有大型基础设施性能与安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城市轨道交通数字化建设与测评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共建)、省部共建交通工程结构力学行为与系统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燕赵现代交通实验室、道路与铁道工程安全保障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河北省工程力学基础学科研究中心等33个国家级、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类别 | 名称 |
国家级科研平台(2个) | 省部共建交通工程结构力学行为与系统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大型基础设施性能与安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截至2023年12月) |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 | 道路与铁道工程安全保障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截至2023年12月) |
行业重点实验室(2个) | 基础设施安全与应急铁路行业重点实验室、高速列车智能运维铁路行业重点实验室(截至2023年12月) |
河北省重点实验室(7个) | 河北省大型结构健康诊断与控制实验室、河北省交通安全与控制实验室、河北省交通工程结构力学行为演变与控制重点实验室、河北省工程机械动力与传动控制重点实验室、河北省智能材料结构力学重点实验室、河北省电磁环境效应与信息处理学科重点实验室、河北省交通工程与环境协同发展新材料重点实验室(截至2023年12月) |
河北省技术创新中心(3个) | 河北省交通应急保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北省金属矿山安全高效开采技术创新中心、河北省风工程和风能利用工程技术创新中心(截至2023年12月) |
河北省协同创新中心(3个) | 河北省大型工程机械装备制造协同创新中心、河北省智能材料力学协同创新中心、交通电力网智能融合技术与装备协同创新中心(截至2023年12月) |
河北省工程研究中心(4个) | 交通基础设施智慧运维工程研究中心、超材料与微器件工程研究中心、土工合成材料应用工程研究中心、道路与铁道工程装备可靠性河北省工程研究中心(截至2023年12月) |
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 | 河北省生态环境和发展环境研究基地(截至2023年12月) |
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 | 石家庄铁道大学工程建设管理研究中心、石家庄铁道大学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截至2023年12月) |
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1个) | 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截至2023年12月) |
科研成果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获国家级科技奖励16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2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9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研奖励284项,其中,省部级自然科学、技术发明、科技进步、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61项。学校主持承担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及重点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等各级各类项目3000多项,科研经费超15亿元。奖项 | 名称 |
---|---|
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2项) | 青藏铁路建设工程、京沪高速铁路工程 |
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 | 中国铁路客票发售和预订系统、秦岭特长铁路隧道修建技术 |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9项) | 快速拼装结构技术及其在特种工程中的应用、工程结构的振动控制与故障诊断研究及应用、长大隧道全断面岩石掘进机掘进技术研究与应用、大型交通基础设施健康监测、安全评估与快速康复技术、城市松散含水地层中复杂洞群埋暗挖施工技术研究、高速铁路大断面黄土隧道建设成套技术及应用、轨道交通大型工程机械施工安全关键技术及应用、长大深埋挤压性围岩铁路隧道设计施工关键技术及应用 |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 | 高速运动刚柔相互作用系统非线性建模与振动分析、电磁固体的变形与断裂 |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 | 土木工程结构区域分布光纤传感与健康监测关键技术 |
中国卓越研究奖(1项) | 智能材料结构力学 |
注:此表只列出部分研究成果奖项 |
学术资源
…更多「学术研究」介绍请查阅全文…
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校徽
精神文化
…更多「校园文化」介绍请查阅全文…
校区情况
校本部
石家庄铁道大学校本部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北二环东路17号,占地面积四五百亩,规划精致、严谨,四横三纵将学校主要划分为三个功能区,生活区,学习区以及实践活动区。校园道路名独具特色。四横:春华路,夏馨路,秋实路,冬韵路;三纵:秦沈道,青藏道,西康道。
龙山校区
…更多「校区情况」介绍请查阅全文…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职务 | 名单 |
---|---|
党委书记 | 冯文杰 |
党委副书记、校长 | 齐西伟 |
党委副书记 | 侯清华、李旭春 |
党委常委、纪委书记 | 刘志琦 |
党委常委、副校长 | 王扬、王伟、张建江、祁红梅、郝如江 |
参考资料截至2025年6月: |
历任领导
任期 | 职位 | 姓名 |
1950年9月一1952年10月 | 铁道兵团干部学校政委 | 崔田民 |
1952年10月一1954年11月 | 铁道兵团干部学校校长兼政委书记、铁道兵学校校长 | 刘震寰 |
1954年4月 | 铁道兵学校政委 | 李平 |
1979年 | 铁道兵学院政委 | 李平 |
1954年11月 | 兼任铁道兵学校校长 | 龙桂林 |
1955年5月 | 校长 | 龙桂林 |
1962年11月一1966年3月 | 铁道兵学院院长 | 吴建初 |
1962年11月 | 学院政委 | 李庆柳 |
1970年1月 | 铁道兵学校、铁道兵技术学校,铁道兵工程学校政委 | 李庆柳 |
1970年1月一1976年12月 | 铁道兵学校校长 | 沈鸿林 |
1976年12月一1983年11月 | 铁道兵技术学校校长,铁道兵工程学院院长 | 王敏 |
1985年2月—1988年6月 | 石家庄铁道学院院长 | 屈张 |
1985年2月一1992年10月 | 石家庄铁道学院院党委书记 | 王成林 |
1988年6月 | 主持院行政工作 | 崔中林 |
1991年4月—1993年10月 | 石家庄铁道学院院长 | 崔中林 |
1992年10月一1999年7月 | 石家庄铁道学院党委书记 | 肖怀安 |
1993年10月一1998年9月 | 石家庄铁道学院院长 | 张守义 |
1999年7月一2004年10月 | 石家庄铁道学院党委书记 | 马树强 |
1998年9月一2006年4月 | 石家庄铁道学院院长 | 姜稚清 |
2004年10月—2019年4月 | 石家庄铁道大学党委书记 | 王岳森 |
2006年4月—2015年11月 | 石家庄铁道大学校长 | 王岳森 |
2015年11月—2019年3月 | 石家庄铁道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 杨绍普 |
2019年3月—2023年2月 | 石家庄铁道大学党委书记 | 杨绍普 |
2019年04月—2021年07月 | 石家庄铁道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 龙奋杰 |
参考资料截至2025年6月: |
校园环境
石家庄铁道大学的开元楼是该校最简朴、最悠久的一个建筑,他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石家庄铁道大学军校时期,建造工作由中苏人员共同完成。它见证了石家庄铁道大学一步步的坚实、快速发展,见证了学校取得的让人引以为傲的巨大成就。
矗立于第九实验楼西广场的詹天佑铜像,由校友集资筹建,旨在期望更多铁大学子能够传承和弘扬詹天佑精神。
知名校友
石家庄铁道大学在学术界、政界、商界都有知名校友,如余海岁、申长雨、吴春军、余绍水等人。
姓名 | 职位(备注) |
---|---|
余海岁 | 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岩土力学专家,利兹大学临时校长 |
申长雨 |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知识产权局党组书记、局长 |
杜彦良 | 中国工程院院士、工程结构监测与控制专家 |
李东东 | 新闻出版总署原副署长 |
左建昌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原副部长 |
姓名 | 职位(备注) |
---|---|
吴春军 | 中南控股集团董事局副主席 |
刘树山 |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新闻发言人 |
张晓荣 | 青海省西宁市人民政府市长 |
覃为刚 |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设备物资部部长 |
赵月霞 | 青海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省委党校(省行政学院)校长(院长) |
王海龙 |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党委书记 |
周孟波 | 中国铁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副书记 |
姓名 | 职位(备注) |
---|---|
余绍水 | 广深港客运专线公司总经理 |
郭拥军 | 郑州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
李友田 | 包神铁路集团党委书记、副董事长 |
王欢祥 | 甘肃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 |
柴顺林 | 中铁二十一局集团公司原董事长 |
参考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