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文理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百科
四川文理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为四川文理学院下属二级学院,于2016年7月合并原文学与新闻学院和文化与传媒学院组建而成,简称文传学院,其前身为1976年学校开设的中文专业。
学院简介
四川文理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是学校顺应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强学科专业整合,于2016年7月合并原文学与新闻学院和文化与传媒学院组建而成的,简称文传学院。原文学与新闻学院创建于1976年,与学校同龄,是学校历史最悠久的二级学院之一。原文化与传媒学院成立于2009年7月,是学校较年轻的二级学院之一。整合后的文学与传播学院实现了古典与新潮、传统与当代的深度融合,促进了传统文学学科的现代传播,强化了现代新兴传播学科的文化根基。
专业设置
本科专业 | 备注 |
---|
汉语言文学 | 省级一流专业 |
省级课程思政示范专业 |
省级“卓越语文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 |
汉语国际教育 | - |
广播电视学 | 校级应用型示范专业 |
网络与新媒体 | - |
广播电视编导 | 省级应用型示范专业 |
播音与主持艺术 | - |
公众号主体介绍四川文理学院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四川文理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是由四川文理学院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四川文理学院(sichu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位于四川东部达州市,是四川省高校整体转型发展试点单位、四川省硕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入选四川省高等学校“双一流”建设贡嘎计划、四川省卓越教师教育培养计划、四川2011计划,为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高校联盟理事长单位。
四川文理学院办学历史可溯及清末龙山书院,1976年开始举办高等教育,时称达县师范学院。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全日制普通高校,相继更名为达县师范专科学校、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6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成为本科高校。2016年被确定为“四川省高校整体转型发展试点单位”,2018年被增列为“四川省硕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
截至2025年2月,学校拥有莲湖、南坝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314亩,校舍建筑面积42·57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158万余册,电子图书137·8万余种,中外文纸质期刊5万余册,电子期刊95·4万余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近2亿元。有全日制在校生20000余人,设有23个二级学院,开设62个本科专业、 7个专科专业;有各类教职工近1400人,其中专任教师1100人。
历史沿革
清道光元年(1821年),达县知县胡光瓒倡捐,在城西朝阳寺(今通川区朝阳西路龙爪山旁)修建龙山书院。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内阁中枢充光绪实录馆协修刘行道呈请四川提学使筹办新学获准,在龙山书院址上举办县办中学堂。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2月,学校设有23个二级学院,开设汉语言文学、思想政治教育、化学工程与工艺、电子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等62个本科专业,涵盖文学、理学、工学、教育学、艺术学、管理学、历史学、法学、经济学、医学、农学等11个学科门类。
学科分类 | 专业名称 | 所在院系 | 学科分类 | 专业名称 | 所在院系 |
---|
文学 | 汉语言文学 | 四川文理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 | 管理学 | 财务管理 | 财经管理学院 |
广播电视学 | 人力资源管理 |
广播电视编导 |
汉语国际教育 | 物流管理 |
网络与新媒体 | 审计学 |
播音与主持艺术 |
英语 | 四川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 | *大数据与会计 |
商务英语 | 物业管理 | 康养产业学院 |
翻译 | 养老服务管理 |
理学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四川文理学院数学学院 | 健康服务与管理 |
应用统计学 | *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 |
康复治疗学 | 四川文理学院康养产业学院 | *护理 |
应用心理学 | 四川文理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 行政管理 | 政法学院 |
物理学 | 四川文理学院智能制造学院 | 教育学 | 体育教育 | 体育学院 |
化学 | 四川文理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
工学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小学教育 | 教师教育学院 |
应用化学 | 学前教育 |
制药工程 | 特殊教育 |
水质科学与技术 | *小学教育 |
物联网工程 | 四川文理学院智能制造学院 | 艺术学 | 广播电视编导 | 文学与传播学院 |
机械电子工程 | 播音与主持艺术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音乐学 | 音乐与演艺学院 |
机械工程 | 舞蹈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美术学 | 美术学院 |
数字媒体技术 | 服装与服饰设计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环境设计 |
人工智能 | 视觉传达设计 |
土木工程 | 四川文理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 *美术教育 |
工程管理 | 书法学 | 中华传统文化学院 |
工程造价 | 历史学 | 历史学 | 政法学院 |
城乡规划 | 四川文理学院生态旅游学院 | 法学 | 思想政治教育 |
管理学 | 文化产业管理 | 四川文理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 | 知识产权 |
酒店管理 | 四川文理学院生态旅游学院 | *法律事务 |
*旅游管理 | 经济学 | 金融数学 | 数学学院 |
注:带*的为专科专业,据2022年6月官网显示 |
师资力量
截至2025年2月,学校先后引进海内外优秀博士140余人,送培取得博士学位40余人;遴选首批塔尖人才9人,第一批、第二批塔基人才各80人;特聘教授(研究员)、副教授(副研究员)23人;柔性引进长江学者1人,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1人,构建起“聚石成基、夯基成塔、拱塔成尖”相互衔接递进的人才工作机制。有各类教职工14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100人,具有博士学位专任教师近300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370余人,国家级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突出贡献专家、四川省首届教书育人名师、省级优秀教师等省级以上称号人才20余人。
类别 | 名称 |
---|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 王成端 |
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 | 王成端、刁永锋 |
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 | 刁永锋、朱兴华、邓杰 |
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 朱兴华、邓杰、程碧英、黄培森 |
四川省优秀教师 | 程碧英、丁奇君、王道坤 |
四川省教学名师(第五届) | (川教〔2011〕74号)何聪 |
四川省优秀教学团队 | 数学建模教研室 |
学科建设
四川省高等学校“双一流”建设贡嘎计划建设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 |
教学建设
…更多「办学条件」介绍请查阅全文…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5年2月,学校建有30余个科技创新平台,22个科研团队。
类别 | 名称 |
---|
四川省重点实验室(1个) | 厅市共建玄武岩纤维及复合材料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
省级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 | 四川革命老区发展研究中心 |
四川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1个) | 特色植物开发研究重点实验室 |
四川省工程技术中心(1个) | 四川省磷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中心 |
四川省社会科学高水平研究团队(1个) | 四川革命老区生态文明建设研究团队 |
四川省教育厅创新团队(1个) | 秦巴文化研究传播创新团队 |
其它科研机构(11个) | 四川革命老区发展研究中心、巴文化研究院、秦巴文化产业研究院、智能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所、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研究院、特色植物开发研究重点实验室、四川省青少年文学艺术社科普及基地、城市污水处理川东分中心、油气田废水处理技术研发中心、巴山作家群研究院 |
校级科研创新团队(12个) | 秦巴区域语言文化创新研究团队、融合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创新团队、川陕革命老区休闲审美文化产业创新团队、区域性康养产业区块链应用研究创新团队、英语语言文学的大数据路径研究创新团队、新时代四川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绩效评估研究创新团队、新时代川陕革命老区乡村振兴及其“三农” 问题研究创新团队、组合数学在数据挖掘上的应用创新团队、现代化学功能材料创新团队、中小学教育机器人课程与资源研究创新团队、川产特色植物苎麻开发研究创新团队、绿色水处理化学品研发创新团队 |
|
科研成果
截至2025年2月,教职工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5000余项,其中国家级科研课题33项,省部级科研课题236项,获省市社科优秀成果奖300余项、科技成果奖近10项,获发明专利授权近5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60余项,软件著作权近180项,70余项科研成果被地方各级政府领导批示或采纳,出版专著80余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000余篇,被sci、ssci、ei收录400余篇,中文核心300余篇,500余篇文章被权威检索工具(期刊)转载或收录。2017年7月,四川文理学院6项研究成果获得四川省第十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学术资源
…更多「学术研究」介绍请查阅全文…
校园文化
四川文理学院校徽为圆形,由内外两部分组成。外圆部分上方为:“四川文理学院”的中文名,下方为学院英文名。内圆部分为中心图案。图案取材于达州市的国家级文物,巴渠文化的代表:“渠县汉阙”上面的朱雀图案,突出了鲜明的地域特色,表现了汉文化的勃勃生机和雄浑古拙的风格,极具生命力。图案为:“文理”英文arts、science首字母“a、s”的变形笔划,同时构成一只展翅翱翔的凤凰,表示学院位于四川省达州市的凤凰山麓脚下,同时,凤凰为百鸟之王,集智慧与灵气于一体,有各地学子汇聚于凤凰山下的意义,表征着四川文理学院人的智慧光芒。另,背景圆形与图案构成了“丹凤朝阳”的意境,又有欣欣向荣的寓意,标志着学院在以后的发展道路上欣欣向荣的意思。该图又是一个英文字母:“s”和汉字“川”的组合,表示“四川”两字,既有中西和壁的涵义,也有文理相得益彰的含义,该图案构成的凤凰头部朝右,根据地理学上的地图的国际惯例,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更说明了学院所处在四川省的东部地区;该图案又极象河流和山川,表示巴山蜀水,暗示了学院所处的地理位置;凤凰上方的一点象征处在川东明珠——达州市的学院,下方“1976”字样代表学校举办高等教育的初始时间。
校区情况
截至2025年2月,四川文理学院拥有莲湖、南坝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314亩,校舍建筑面积42·57万平方米。
莲湖校区
莲湖校区位于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塔石路中段519号,莲湖校区的学院有文学与传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法学院、数学学院、音乐与演艺学院、美术学院、康养产业学院、体育学院、教师教育学院、财经管理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生态旅游学院。
南坝校区
…更多「校区情况」介绍请查阅全文…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现任领导职务 | 姓名 |
---|
党委书记 | 黄涛 |
党委副书记、院长 | 侯忠明 |
党委副书记 | 徐晓宗 |
省纪委监委驻四川文理学院纪检监察组组长、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 帅胤 |
党委常委、副校长 | 邓杰、程碧英、苟兴龙 |
党委常委、副院长 | 陈光平 |
副院长 | 熊兴中 |
数据统计截至2025年6月参考资料: |
历任领导
历任党委书记姓名 | 任职时间 |
---|
李萍 | 1980·03-1981·03 |
冯秋 | 1981·03-1983·10 |
徐世雄 | 1984·01-1985·08 |
王慧才 | 1986·11-1991·06 |
王绍琪 | 1991·06-2002·03 |
孟兆怀 | 2002·03-2006·02 |
李万斌 | 2007·02-2015·07 |
王洪辉 | 2015·07-2017·04 |
历任校长姓名 | 任职时间 |
---|
林来淇 | 1978·06-1983·10 |
秦志仁 | 1983·10-1990·01 |
王绍琪 | 1990·06-1991·11 |
胡孝章 | 1991·11-1999·05 |
孟兆怀 | 1999·05-2015·07 |
王成端 | 2015·07-2017·05 |
…更多「行政管理」介绍请查阅全文…
校友情况
姓名 | 备注 |
---|
田雁宁 | 全国知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谭力 | 全国知名作家,全国电视剧编剧工作委员会理事,中国作协会员,一级文学创作 |
李一漫 | 四川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政研处处长 |
谢丽君 |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讲师,现役国际级足球裁判员,四川省足球裁判员讲师 |
杜晴川 | 四川省百货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董事长 |
所获荣誉
时间 | 奖项 |
---|
2023年 | 第七批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 |
2019年 | 荣获2019年度四川省高校“平安校园”建设先进单位 |
2018年 | 教育部授予国防教育特色学校 |
2017年 | 四川省文明委、四川省教育厅等授予学校“四川省文明校园单位”称号 |
2015年 | 被评为第四届中国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先进集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