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东北亚学院百科
山东大学东北亚学院是山东大学下设的二级学院,为双一流学科建设重点单位和高峰学科建设单位,下设国际政治与经济系、朝鲜韩国系、日本系三个教学单位,建有东北亚研究中心(教育部备案)并挂靠国际问题研究院(ctti来源智库)。学院现有教职工近80人,其中专任教师近60人,含教授15人、副教授14人、外籍教师3人,博士生导师10人,硕士生导师28人。
学院院徽以“東”“北”“亚”汉字和书本图形为主体,院训“文德兼修,经纬天下”。开设朝鲜语(国家级一流专业)、国际政治(山东省一流专业)两个本科专业,以及国际政治+国际经济与贸易双学位实验班,构建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培养体系。主办《东亚评论》期刊及“山大国际观察”公众号,与韩国圆光大学等机构联合举办中韩关系论坛,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等课题。2024年联合数字人文实验室发布边疆大模型。
学院文化
院徽
院徽采用圆形标志,在外侧环形部分写有“山东大学东北亚学院”的中文及英文名称,标志中心部分以“東”、“北”、“亚”汉字和翻开的“书本”为主体形象,“東”、“北”、“亚”三个汉字的图形呼应学院名称和研究范围,“书本”的图形凸显了学院的学术性。具有庄严、权威、学术之感。
院训
院训:文德兼修,经纬天下。
文德兼修,语出《论语》“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此句契合山东大学大学精神与理念,也有德服万邦的国际观,凸显学院特点。
经纬天下,语出《史记》“普施明法,经纬天下,永为仪则。”此句契合参与国际治理、构建和谐世界的意思。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提炼大学学院的精神和使命。
专业设置
朝鲜语专业成立于1991年,是全国最早成立的朝鲜语专业之一,是国家级一流专业。朝鲜语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8人,其中教授4人(含荣聘教授1人),副教授5人,讲师5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11人,另有外籍教师3人。
国际政治专业,为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是山东大学重点打造的东北亚新兴交叉学科的专业平台。本专业以国际政治二级学科国标教学为基础,加强国际与区域治理,特别是东亚、东北亚综合区域专业教学,突出政治、经济、语言教学的交叉新文科教学特点。
山东大学(威海)日语专业成立于1995年,招收专科学生,2000年正式成立本科专业。现有专业教师9人。专业教师均有长期或短期赴日本留学、研修、工作的经历。
国际政治+国际经济与贸易双学位实验班(以下简称实验班)是由山东大学创办、东北亚学院管理的双优人才培养模式。旨在适应国家的战略需求,培养具有扎实的国际政治和国际经济专业基础、国际视野宽广、精通英语且通晓东北亚国家语言的特色拔尖人才。
公众号主体介绍山东大学(章丘)在线教育研究院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山东大学东北亚学院是由山东大学(山东大学(章丘)在线教育研究院)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山东大学(章丘)在线教育研究院成立于2016年12月,是山东大学与章丘市人民政府共建的非营利性事业单位。研究院位于济南市章丘区文博中心规划馆一层,依托山东大学在线教育经验与章丘产业优势构建政产学研平台。截至2021年,研究院致力于打造"五个平台、两个基地",开展在线教育理论政策研究、技术研发、企业孵化等全产业链工作。研究院实行理事会领导下院长负责制,举办过创新创业大赛并开展企业孵化。
成立与定位
2016年12月,山东大学与章丘市政府签署合作协议共建研究院。研究院不纳入机构编制管理,整合校地资源开展在线教育全产业链研究孵化。截至2016年,研究院办公场地约1万平方米,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靳光华为首任院长。
业务范围
研究院业务涵盖在线教育理论政策研发、网络课程建设、企业孵化及国际交流合作。截至2020年,业务扩展至成人继续教育、专业技能培训及教学软件技术转让。2021年规划建设"五个平台"和"两个基地",强化在线教育研究与实践。
发展规划
2016年,研究院计划3-5年内成为新经济与科技创新平台。2019年工作重点转向创新创业大赛与企业孵化。截至2023年,研究院涉及限制消费令与被执行人名单。
合作与成果
2016年揭牌仪式上,研究院与多家企业签署入驻意向书。截至2017年,研究院优先开展章丘区关键行业人才培训,为地方经济提供智力支持。截至2025年,研究院拥有2条著作权信息和2个行政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