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上海金融学院公众号

上海金融学院

平台属性:微信公众号
所属地区:上海
公众号ID:shfcer
公众号分类:金融
关于公众号:

“上海金融学院”微信公众号属于金融类型;公众号主要(内容/服务)是上海金融学院圈,通知、比赛、活动、学术、交友、二手交易、失物招领就在圈里。

开发/运营主体:未录入
最后更新:2025-7-5 关于更新时间TIPS:“更新时间”是指本页信息来源的截止时间,包括公众号的图片/文字介绍、公众号所属企事业单位的介绍等。
我要反馈:不良内容举报 » 公众号纠错(有误/注销)»

上海金融学院百科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shanghai lixin university of accounting and finance),简称“立信”,是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主管部门是上海市,入选上海高水平地方应用型高校建设试点高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上海市击剑专业运动队体教结合改革试点学校和首批上海高等学校一流本科建设引领计划、一流研究生建设引领计划,是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和中国校企协同产学研创新联盟常务理事单位。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由原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和原上海金融学院于2016年合并组建而成。上海立信会计学院是中国现代会计教育的发祥地之一,其前身是潘序伦创办于1928年的立信会计补习学校,1937年更名为立信会计专科学校,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并入其他高校,1980年复校,1992年更名为立信会计高等专科学校,2003年设立上海立信会计学院,2011年获得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资格。上海金融学院前身是始建于1952年的上海银行学校,隶属于中国人民银行,1987年升格为上海金融专科学校,1992年更名为上海金融高等专科学校,2000年划归上海市管理,2003年设立上海金融学院。2022年,学校成为境内首家通过aacsb(国际精英商学院协会)认证的地方财经院校。

截至2024年10月,学校有上川路、文翔路和中山西路三个校区,占地面积1200多亩。设有15个二级学院,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40个本科专业。有教职员工1630余人,全日制在校学生约19000人,其中专业硕士研究生370余人。

历史沿革

学校溯源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是中国现代会计教育的发祥地之一,其前身是著名教育家、会计学家、“中国现代会计之父”潘序伦创办于1928年的立信会计补习学校。

1928年春,潘序伦在其自办的潘序伦会计师事务所附设簿记训练班,立信教育事业由此发轫。是年,潘序伦取《论语》“民无信不立”之意,将事务所易名为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簿记训练班先后改名为潘序伦会计专修学校、立信会计专修学校、立信会计补习学校、立信高级会计职业补习学校,潘序伦任校长。1930年8月增设函授部(立信会计函授学校)。1932年,学校租用河南中路吉祥里18号办学。1932年6月,立信会计学校经上海市教育局批准立案。立信会计学校是国内首先开设审计学、成本会计的学校,1935年1月第一届审计班毕业。

1937年更名为立信会计专科学校,为私立高校,隶属国民政府教育部,附设的立信会计学校分别隶属于办学所在地的上海市教育局、四川省教育厅等管理。同年2月,租赁北苏州路1040号中国银行大楼作为专科学校办学地。“八一三”淞沪事变,日本侵华军侵占北苏州路1040号校舍,学校办学被迫中断。1939年8月,立信会计专科学校恢复招生,在租界内的河南中路吉祥里18号石库门办学。太平洋战争爆发,上海“孤岛”沦陷,立信会计专科学校很多教师奔赴后方办学。1942年起,学校分别在上海、北碚、重庆市区三地办学。

抗战爆发后,为了延续立信事业,1942年8月,学校主体迁入重庆北碚办学。学校于1946年5月返沪复员。1947年2月,学校迁往新建的徐虹北路柿子湾校区。

解放初期,立信会计专科学校属私立学校。上海解放后,隶属于上海军事管制委员会高教处。新中国成立后,隶属于华东军政委员会教育部、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1952年10月,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立信会计专科学校并入上海财政经济学院,至此立信已为社会培养了十多万会计人才。

1980年复校,为上海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市属公办财经类地方高等学校。

1983年12月,立信会计专科学校改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和财政部双重领导,以上海市为主。

1984年,经上级主管单位明确,学校行政工作归上海市政府财贸办公室管辖,学校党务工作由中共上海财贸工作委员会领导。国家财政部对立信会计专科学校建设划拨全部建设经费。1985年10月26日,学校举行校区奠基开工典礼,财政部副部长陈如龙亲临剪彩。

1985—1986年,学校执行中国加拿大审计合作项目,先后承办两期审计干部培训班。

1987年9月1日,学校迁入中山西路2230号新落成的徐汇校区。

1992年4月1日,经国家教委核定,学校更名为立信会计高等专科学校。

1995年10月,立信会计高等专科学校划归市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管辖。

2000年2月,学校为上海高校春季招生8所试点校之一,完成首次高校春季招生工作。

2003年9月10日,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升格为本科院校,从2004年起列入上海市普通高校本科招生计划。2004年春,学校开始招收本科生。

2007年,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在会计学、财务管理、国际贸易学和金融学4个学科点与兄弟院校开展联合培养研究生教育。

2009年,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与立信会计师事务所、上海证券交易所共同建立的立信会计产学研基地获评国家级创新人才培养试验区。

至2010年,学校与3所院校在6个专业开展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

2010年10月,金融学专业入选教育部、财政部批准的第六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2011年10月,学校成为全国首批开展审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高校,2012年起招收硕士研究生。

2012年,上海立信会计学院“诚信文化校园行”活动,获教育部思政司优秀校园文化二等奖。同年5月,学校被教育部授予“2011-2012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高校就业50强)的荣誉称号。

2013年,学校”立信会计产学研基地“获批成为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

2014年10月,学校“信扬华夏——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建设”项目获上海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文化教育优秀项目立项。

2015年,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和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合作建设“征信知识和诚信教育基地”。

上海金融学院

上海金融学院前身是始建于1952年的上海银行学校,隶属于中国人民银行。

1952年,上海市银行学校,华东区行银行学校分别成立。从1952年到1958年,学校经历了以“创建,扩展”和“迁移,停办”两个历史阶段,前后六年,四易校牌,先后更名为中国人民银行上海银行学校,中国人民银行苏州银行学校,成为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与教育部门双重领导下的输送金融人才的重要基地。

为适应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财政、银行事业发展的需要,1960年上海市财政局和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联合创建了上海财政金融学校。1969年学校停办。期间,学校三次搬迁,四易校址。1978年9月,在市财政局1972年开办的上海市财会人员训练班基础上,上海市财政金融学校复校。1980年11月,教育部确定学校为全国重点中等专业学校。复校之初,学校由上海市财政局和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两家合办,统一领导,轮流管理,至1982年3月,上海市财政金融学校拆分为上海市财经学校和上海银行学校。

1987年12月1日,国家教委正式批准成立上海金融专科学校,同时保留上海银行学校建制。

1992年,学校更名为上海金融高等专科学校。

2000年,学校由直属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管理转为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中国人民银行共建、以上海市政府管理为主。

2003年9月,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上海金融学院,升格为本科院校。

校园风光

合并重组

2016年3月16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上海金融学院合并组建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4月22日,教育部批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同意对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予以备案。6月24日,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成立暨领导班子任命宣布大会举行。学校自2013年被列为国家级和上海市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建设高校。

2017年1月,学校与慧科集团采用“双主体”模式,合作共建中国首个金融科技学院。3月31日,上海市学校体育评估中心在学校成立。5月25日,acca全球会长一行来学校访问并签署合作协议。6月26日,学校入选首批上海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整体试点校”。

2018年,学校被列为上海高水平地方应用型高校建设试点高校。同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并入选首批“上海高等学校一流本科建设引领计划”。

2019年6月,学校牵头成立中国金融科技教育与应用创新联盟,旨在集聚政府、高校、行业和社会的办学资源,推动“政、产、学、研”跨界合作、协同创新。9月,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附属学校正式揭牌。同年,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荣获首届“上海市文明校园”,并入选首批“上海高等学校一流研究生建设引领计划”。学校自2019年获得“acca黄金级认可教育机构”资质认证。

2022年,学校成为境内首家通过aacsb(国际精英商学院协会)认证的地方财经院校。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10月,共有15个二级学院,40个本科专业。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专业设置
院系专业及专业方向类别
金融学院金融学本科
信用管理本科
金融工程本科
国际金融专科
投资学本科
保险学院保险学本科
精算学本科
国际经贸学院经济学本科
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
国际商务本科
数字经济本科
统计与数学学院经济统计学本科
应用统计学本科
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
金融数学本科
法学院法学本科
社会工作本科
-大数据技术(中日合作)专科
金融科技学院金融科技本科
人文艺术学院汉语言文学本科
-少数民族预科-
会计学院会计学本科
财务管理本科
资产评估本科
审计学本科
工商管理学院工商管理本科
物流管理本科
人力资源管理本科
市场营销本科
房地产开发与管理本科
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税收学本科
财政学本科
行政管理本科
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
信息管理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本科
电子商务本科
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
外国语学院商务英语本科
英语本科
日语本科
此外,还设有序伦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等学院。
资料来源: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10月,学校共有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分别入选上海高校ⅰ类、ⅱ类高原学科。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学科建设一览表
类别名称
上海市i类高原学科工商管理
上海市ii类高原学科应用经济学
上海高校一流学科培育计划应用经济学
上海市重点学科开放经济与贸易
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国际贸易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审计、金融、应用统计硕士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10月,有教职员工163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240余人,高级职称46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700余人,具有海外学习经历和留学背景的专任教师占三分之一以上,具有“双师型”资质教师占二分之一以上。学校还在业界、学界聘请了一批富有影响力的客座、兼职教授。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师资情况一览表(部分)
教师姓名师资情况
张云金融学博士,理论经济学博士后,金融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高峰高原学科(学术方向)负责人,“上海市曙光学者”
侯文轩金融学博士,应用经济学学科带头人、欧洲科学院院士、苏格兰青年科学院主席、爱丁堡皇家学会院士
张奇峰“上海市曙光学者”。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入选财政部的全国学术类会计领军(后备)人才
方茜副教授,副系主任,经济学博士,安徽望江人,上海市晨光学者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4年10月,学校拥有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会计学),9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个上海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上海市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本科专业,13个上海市属高校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教学建设一览表
类别名称
国家级特色专业会计学、金融学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会计学、审计学、财务管理、金融学、金融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税收学、应用统计学、保险学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会计学
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专业物流管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投资学
上海高水平地方应用型高校建设 金融会计学科(含15个专业)
上海高等学校一流本科建设引领计划服务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金融学一流本科专业群建设(含6个专业)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资产评估、物流管理、工商管理、经济学、国际商务、财政学、经济统计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
上海市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金融学、税收学、财政学
上海市属高校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 会计学、金融学、市场营销、税收学、电子商务、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统计学、保险学、金融科技、物流管理、审计学、商务英语、财务管理
资料来源: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重点课程一览表
类别课程名称
上海市级重点课程金融理财规划注册会计师审计
高等数学(荣誉课程)线性代数(经管)
金融数据分析技术消费者信用管理
文化经济学资产评估
税法与会计准则差异分析思想道德与法治
刑法专项体育-瑜伽
人寿保险公司运作(全英语)跨国企业经营管理(全英语)
组织理论与设计(全英语)-
上海高校国际学生英语授课示范性课程金融学(全英语)

教学成果

2017年,学校9项成果获得市级教学成果奖(8项为该校牵头,另有1项该校作为联合完成单位获奖),其中唐海燕领衔的《“诚信为本、学验并重”的应用型财经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获得特等奖(高等教育)。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2017年上海市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名单
序号成果名称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单位获奖等级
1“诚信为本、学验并重”的应用型财经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唐海燕、顾晓敏、赵迎春、张志谦、王品玲、邵军、王楚明、许文新、贾莉莉、许伟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特等奖
2会计继续教育转型发展实践与探索顾晓敏、解丹阳、汪生才、陈志军、张玉、郭大伟、孙佩骏、胡萍、王燕、涂丽萍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一等奖
3产教融合理念下的会计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模式推广邵军、邵丽丽、林振兴、杜莉、张奇峰、曹中、王丹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一等奖
4金融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职业能力培养体系构建——“立信海集方”模式探索与实践王楚明、程丽萍、黄波、张利兵、张德崴、王东明、苏振军、陶进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等一等奖
5基于税务师行业背景构建“三级四方”专业实践综合体探索杨光焰、赵迎春、王亭、罗秦、闫锐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二等奖
6公共基础课“分层分级”教学改革方案的设计与实施赵迎春、王品玲、张蕾、叶丽华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二等奖
7基于中美英三国高校比较的金融营销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探索和实践徐小龙、朱捍华、周茂涛、杨敬舒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二等奖
8产学研引领创新人才培养,开创成本会计课程教学改革新局面陈云、杨鲁、刘睿洁、肖琳、郭思永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等二等奖
9立足本土、借鉴国际,提高管理学科教育质量──基于cbit模式的创新实践湛军、劳知雷、甘胜军、王淑兰、马晗璐上海海事大学、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二等奖
资料来源:

2022年,该校荣获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10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6项,二等奖3项,其中推荐2项成果申报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合作交流

截至2024年10月,学校与国(境)外100多所高校及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与丹麦iba国际商业学院合作举办孔子学院,与美国新泽西理工学院合作开展金融工程专业(金融科技方向)本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欧盟高校合作开展伊拉斯谟加师生流动计划。加入中国-中东欧高校联合会、中国-俄罗斯经济类大学联盟、东南欧及黑海地区经济类院校联合会和中外财经教育联盟。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10月,学校有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1个,上海高校智库2个,上海市级研究机构(平台)6个,上海市级重点现代产业学院建设项目2个。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科研平台一览表(部分)
种类名称
上海高校智库浦东(智库)研究院上海金融科技研究中心
上海市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一带一路”会计文化研究中心等

科研成果

截至2024年4月,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共承担多项科研项目,包括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以及多项市级科研项目,多项研究成果获市级及以上科研奖励。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科研成果一览表(部分)
项目种类科研成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金融开放视角的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的逆周期协调机制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发投入真实性、创新效率与公司价值“一带一路”战略下跨国并购经济后果研究:基于行业的视角基于b2b现货市场的新产品预售信息披露研究
资料来源: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研究机构一览表(部分)
成立/活动时间名称
2015年12月“一带一路”会计文化研究中心
2015年7月现代支付与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
2017年9月“服务经济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研究基地
2021年6月长三角数字经济研究中心
2024年4月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

学术资源

图书馆

截至2023年11月,学校图书馆纸质图书总计293·68万册,生均纸质图书142·14册;电子期刊50·86万册、学位论文471·06万册、音视频10491·5小时;2022年电子资源访问量558·81万次,电子资源下载量205·21万篇次。

档案馆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馆藏档案始于1937年,分为私立立信会计专科学校,立信会计高等专科学校,上海立信会计学院,立信会计学校,上海金融学院,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共6个全宗,由历史、党群、行政、教学、科研、基建、设备、出版、外事、人物、声像、专题、实物等14个档案门类组成,载体有纸质、电子、声像、实物四种形式。截至2022年底,档案馆室存档案98593卷,照片档案10014张,文书类电子档案298039件,电子档案数据总量906·35g。

学术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会计与经济研究》是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管,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主办,以会计研究为主,金融、财贸、经济为辅的学术期刊,为双月刊,单月25日出版,每期128页。其前身为《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最早可追溯至1931年由立信会计学校同学会创办的《会计季刊》(首任主编为顾准)。该期刊设有“新文科·新技术·新会计”“会计名家专栏”“会计领军学术专栏”“宏观经济政策与微观企业行为”“政府会计改革与发展”“会计规范与公司治理”“公司财务与资本市场”“内部控制与审计”“金融研究”“财贸经济”“会计·经济·社会”等栏目。

《会计与经济研究》是cssci来源期刊(2021−2022)、中文会计类核心期刊(2020版)、全国高校社科精品期刊(2019)、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刊(2020)、华东地区优秀期刊(2021)、上海市最佳学报(2018)。2023年《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人文社会科学)》的数据显示,《会计与经济研究》2022年复合因子为2·365,复合被引频次15次;研究层次属于第一层次。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学报》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学报》是由上海市教委主管、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主办的金融类专业学术刊物,创刊于1989年,初名《上海金融学报》,曾用名《上海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上海金融学院学报》,经国家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和主管单位批准于2017年更为现名。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cn 31-2143/f,issn 2096-6814),是华东地区优秀期刊、上海市优秀学报。本刊主要栏目有“金融理论”“金融实务”“金融科技”“票据市场”“证券市场”“保险研究”“经济与管理”等,逢双月20日出版,每期120页。

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校徽

学校校徽由两个同心圆组成,环形区域上方为潘序伦手书校名,下方为英文校名,内圆为潘序伦手书篆体“立信”及学校建校年份1928。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校徽

精神文化

校训

校训:“立信”。

“立信”二字取自《论语•颜渊篇》“民无信不立”,本意是如果统治者失掉了老百姓的信任,国家就失去了存在的根基。潘序伦先生认为,会计从业者最重要的职业道德准则是诚信,“立信”两字具有信誉第一以及努力奋进等积极意义。

校歌

校歌《立信》由潘伯彦作词、丁善德作曲。

歌词如下:

美哉,校之名

大哉,校之训

立信立信,正其本

学万千,此则一会计当而已

今古应无异

百业兴兮裕民生

万商集兮衡重轻

财物兮充盈

平准兮无争

愿吾同学努力迈前程

矢坚贞翊赞建国大功成

昭其信,正其名

美哉,校之名

大哉,校之训

立信立信,正其本

学万千,此则一会计当而已

今古应无异

海水滔兮天昏昏

镵(chán)枪起兮吾校生

星火兮燎原

臲硊(nièwěi)兮孤城

唯吾同学努力迈前程

到那时涓涘得助山河整

昭其信,正其名

社团文化

截至2024年5月,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有学生会、社团部、书画协会、校辩论队等团队。

学生会

学生会是在学校党委领导下、校团委指导下,代表和维护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全体学生利益,校学生会参与学校与学生各项管理工作,是学校联系学生的桥梁和纽带。其下共设六个部门:秘书处,权益部,学术部,文体部,外联部,传媒部。其中,秘书处的主要职能是统筹校学生会的日常管理和其它服务工作。学术部则会根据学生的求知学习的需求,规划和组织学习竞赛、知识讲座等各种学术活动;协助学校组织科技文化活动,促进治学氛围的学风形成。学术部成立以来,开展了大学生骨干培训班;“最佳演说家”;“我心目中的好老师”评选;“落音成诗小”朗诵比赛等活动。

社团部

社团部是负责与社团进行沟通交流的纽扣,包括创新实践部,团总支组织部,办公室,文体部等组织。其中,创新实践部是以注重发展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与服务学生为宗旨,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开创精神和奉献精神。团总支组织部主要职能与日常活动有:对接团委老师、各班团支书下达的工作任务,有效整理资料;团费收缴工作、团员证的颁发、组织关系的转接;整个学院的青年大学习截图收集和团日活动材料收集整理。

书画协会

书画协会成立于1993年,截至2024年2月,在校社团成员30人,由人文艺术学院专业教师勾愫痕指导。2010年,书画协会在“祝福世博·上海市学子书法大赛”书法类大学组中多人获奖,授予单位为上海市教卫党委、上海市教委。2019年12月,书画协会获得“我们都是追梦人”——上海市大学生书法篆刻展优秀组织奖,授予单位为上海市艺术教育协会、上海市书法教育协会。

校辩论队

校辩论队成立于2017年,截至2024年2月,在校社团人数为59人。2022年11月,校辩论队获得第十二届上海市大学生国际人道问题辩论赛季军,授予单位为上海市红十字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学生联合会。2023年1月,校辩论队获得2022年华语辩论世界杯上海赛区联赛杯亚军,授予单位为华语辩论世界杯组委会。

校区情况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有上川路、文翔路和中山西路三个校区,占地面积1200多亩。顾唐路新校区正在建设。

上川路校区

上川路校区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上川路995号,设有金融学院、金融科技学院、保险学院、国际经贸学院、统计与数学学院、法学院、信息管理学院、人文艺术学院。该校区还建有图书馆、体育馆、学生活动中心等设施。

上川路校区的赵朱木兰图书馆与行政楼二合一,不仅提供大量专业类图书供师生参考借阅,一楼二楼还提供许多座位供自修与上网学习。此外,讲座与会议等也会在行政中心召开。立信图书馆也是上海高校第三座以赵朱木兰冠名的建筑,前两座分别是上海交通大学“木兰船建大楼”和上海海事大学“木兰航运仿真纪念中心”。原上海金融学院图书馆是由图文信息中心和文博楼的书刊阅览室、自修室组成,2018年11月2日,改建为赵朱木兰图书馆,由赵朱木兰女士名字命名,融展示、交流、学习为一体,主要包括木兰图书馆、木兰书苑和木兰报告厅三部分,其中木兰书苑由赵朱木兰生平展厅、学术研讨室和多功能厅构成。截至2018年11月,馆舍总建筑面积达4万余平方米。该图书馆的建立,既勉励年轻一代立信人承续和发扬立信九秩精神文脉,也希冀立信师生秉持和弘扬“博爱、乐观、坚毅、进取”的木兰精神,努力成为具有“诚信品质、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财经人才。

上川路校区赵朱木兰图书馆

文翔路校区

文翔路校区位于上海市松江区文翔路2800号。设有会计学院、工商管理学院、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该校区设有图书馆、体育场等设施。

此外,文翔路校区内有中国会计博物馆,位于昭信堂附近。中国会计博物馆是全球第一家会计专业博物馆,旨在利用博物馆强大的文化传承和宣传教育功能,进行会计历史文化遗存的抢救性收藏和保护,促进会计学术研究与交流。博物馆设置中国展厅、国际展厅、会计名人堂等空间,由实体博物馆、网上博物馆、数字博物馆共同构成,总体上呈现“人、物、史”一体化的功能形态。博物馆侧重于会计文化的综合展示,内容包含会计基本方法、制度、理论、会计实务及相关成就等方面。中国会计博物馆立足中国、面向世界,充分利用博物馆的收藏、展示、教育、研究及普及功能,弘扬人类会计文明的历史成就,突出中国会计的历史及世界性贡献。截至2023年8月,馆藏历史文物及藏品资料1万7千余件,展出2000余件。

中山西路校区

中山西路校区位于上海市徐汇区中山西路2230号。该校区建于20世纪80年代,在2016年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成立后作为市区办学点,主要为继续教育、产学研平台和立信会计出版社使用。

顾唐路校区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新校区选址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曹路镇,东至顾唐路,南至规划红星路,西至外环绿带规划经二路,北至规划银峰路。校区按“一次规划、分期立项”建设,沿规划川桥路分为一期和二期,一期沿规划金丰路分为东区和西区,二期为川桥路以南地块。浦东新校区占地面积约608亩,批复建筑总面积31·07万平方米。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现任领导(截至2025年6月)
职务姓名
党委书记解超
党委副书记、院长杨力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监察专员刘艳
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王军华
党委副书记尹晨
党委常委、副院长刘永琴、陈加林
资料来源:

历任领导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历任领导
任期职务姓名
2016年6月-2021年4月党委书记李世平
2016年6月-2020年10月院长唐海燕
资料来源:

校友情况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校友情况
姓名备注
潘序伦会计学家、教育家、“三位一体”立信会计事业的开创者
黄炎培教育家,著名民主爱国人士,20世纪40年代曾在立信任教
陈其采政治家、银行家、实业家。曾任该校首任董事长
马寅初经济学家、教育家、人口学家。曾任该校经济学教授
江恒源教育家,曾任立信会计专科学校校董
陈东上海市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理事长
黎照寰教育家,曾任该校代校长兼校务委员会主任、董事长
王云五现代出版家、商务印书馆总经理。曾任该校副董事长
徐永祚会计学家,中式薄记改良运动倡导者。曾任该校校董
卢作孚近代著名爱国实业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民生公司创始人。曾任该校校董
资料来源:

所获荣誉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所获荣誉一览表(部分)
时间奖项
2017年4月第十八届(2015-2016年度)“上海市文明单位”
2019年4月“上海市文明校园”
2024年4月“上海市依法治校示范校(2022-2023年度)”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