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重工业部沈阳化学工业学校
沈阳化工大学始建于1952年7月15日,建校时校名为“沈阳化学工业技术学校”,隶属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校址原选定沈阳市铁西区尚武街3号(现爱工南街11号),当年设化工、机械、电机3个专业科。时任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化学工业管理局局长的张珍担任学校第一任校长。
1953年10月,学校隶属中央人民政府重工业部,更名为“重工业部沈阳化学工业学校”。学校留学生教育最早起于1953年,1953年至1954年共招收14名朝鲜留学生来校学习。
…更多「历史沿革」介绍请查阅全文…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3月,学校设有13个教学单位,本科专业61个,学科专业以工为主、以化工为特色,涵盖工、理、管、经、文、法、医等7大学科门类。沈阳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沈阳化工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 沈阳化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
沈阳化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 沈阳化工大学制药与生物工程学院 |
沈阳化工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化工安全与应急管理产业学院) | 沈阳化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沈阳化工大学理学院 | 沈阳化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
沈阳化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 沈阳化工大学人文艺术学院(艺术教育中心) |
沈阳化工大学体育部 | 沈阳化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
沈阳化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 - |
序号 | 专业名称 | 学制 | 授予学位门类 |
---|---|---|---|
1 | 金融学 | 4年 | 经济学 |
2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4年 | 经济学 |
3 | 国际经济与贸易(对俄贸易方向) | 4年 | 经济学 |
4 | 社会工作 | 4年 | 法学 |
5 | 英语 | 4年 | 文学 |
6 | 应用物理学 | 4年 | 理学 |
7 | 化学 | 4年 | 理学 |
8 | 应用化学 | 4年 | 工学 |
9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4年 | 工学 |
10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4年 | 工学 |
11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4年 | 工学 |
12 | 材料化学 | 4年 | 工学 |
13 | 金属材料工程 | 4年 | 工学 |
14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 4年 | 工学 |
15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4年 | 工学 |
16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卓越工程师班) | 4年 | 工学 |
17 | 复合材料与工程 | 4年 | 工学 |
18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4年 | 工学 |
19 | 能源与动力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 4年 | 工学 |
20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4年 | 工学 |
21 | 电子信息工程 | 4年 | 工学 |
22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4年 | 工学 |
23 | 人工智能 | 4年 | 工学 |
24 | 自动化 | 4年 | 工学 |
25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4年 | 工学 |
26 | 软件工程 | 4年 | 工学 |
27 | 网络工程 | 4年 | 工学 |
28 | 物联网工程 | 4年 | 工学 |
29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4年 | 工学 |
30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4年 | 工学 |
31 | 制药工程 | 4年 | 工学 |
32 |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 4年 | 工学 |
33 | 能源化学工程 | 4年 | 工学 |
34 | 油气储运工程 | 4年 | 工学 |
35 | 包装工程 | 4年 | 工学 |
36 | 林产化工 | 4年 | 工学 |
37 | 环境工程 | 4年 | 工学 |
38 | 水质科学与技术 | 4年 | 工学 |
39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4年 | 工学 |
40 | 安全工程 | 4年 | 工学 |
41 | 生物工程 | 4年 | 工学 |
42 | 工程管理 | 4年 | 管理学 |
43 |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 4年 | 管理学 |
44 | 应急管理 | 4年 | 管理学 |
45 | 工商管理 | 4年 | 管理学 |
46 | 会计学 | 4年 | 管理学 |
47 | 设计学类(环境设计、产品设计) | 4年 | 艺术学 |
师资力量
…更多「办学条件」介绍请查阅全文…
科学研究
科研机构
截至2025年3月,学校拥有非洲研究中心、俄罗斯研究中心、中俄院士工作站等国际合作平台3个、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2个,举办中国科协“一带一路”中心平台建设项目1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1个。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34个、智库2个。级别 | 科研平台 | |
---|---|---|
国家级科研平台 | 硼镁资源开发与精细化工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 |
资源化工与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学科创新平台 | |
省级科研平台 | 辽宁省化工新技术转移推广中心 | 辽宁(中日)新材料技术转移推广服务中心 |
化工技术重点实验室 | 辽宁省化工静态混合反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辽宁省化工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 | 高效化工混合技术重点实验室 | |
工业环境-资源协同控制与优化技术重点实验室 | 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 | |
稀土化学及应用重点实验室 | 辽宁省高分子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辽宁省高效化工混合技术重点实验室 | 辽宁省稀土化学及应用重点实验室 | |
辽宁省化工过程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 | 辽宁省化工分离技术重点实验室 | |
辽宁省特种功能材料合成与制备重点实验室 | 辽宁省制药化工过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蒸发过程控制与优化技术重点实验室 | 辽宁省硼镁资源综合利用技术重点实验室 | |
辽宁省硼镁精细化工产品工程实验室 | 辽宁省无机分子基化学重点实验室 | |
辽宁省绿色功能分子设计与开发重点实验室 | 辽宁省工业排放重金属处理与资源化技术研究工程研究中心 | |
辽宁省橡胶弹性体重点实验室 | 辽宁省碳资源分级转化工程研究中心 | |
辽宁省石油化工行业信息安全重点实验室 | 辽宁省高功能高分子薄膜工程研究中心 | |
沈阳化工大学技术转移中心 | 辽宁省化工过程安全工程研究中心 | |
辽宁省机电产品可靠性与振动控制重点实验室 | 辽宁省过程工业智能化技术重点实验室 | |
辽宁省绿色催化材料与过程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 ||
沈阳市科研平台 | 沈阳市流量计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沈阳市高分子塑编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沈阳市无机分子基材料化学(国际)重点实验室 | 沈阳市先进高分子及其复合材料重点实验室 | |
沈阳市先进陶瓷制备技术及应用重点实验室 | 沈阳市高性能化塑料工程重点实验室 | |
沈阳市工业精神与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思想政治建设研究中心 | 沈阳市靶向农药重点实验室 |
科研成果
…更多「科学研究」介绍请查阅全文…
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校徽
校徽包括徽志和徽章。
学校徽志是双圆套圆形徽标,内环中间以四个苯环构成“化”字的英文字母“h”和“工”字,代表学校以工为主,以化工科学为专业特色;两条飘带形拟“化”字偏旁“七”,采用中国传统书法的运笔,象征学校办学历史悠久;图案下方有“1952”字样,代表学校建校时间。外环上方是“沈阳化工大学”的英文大写,下方是郭沫若题写的校名。
…更多「校园文化」介绍请查阅全文…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职务 | 姓名 |
---|---|
党委书记 | 周志强 |
党委副书记 | 汪滢 |
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 秦高梧 |
副校长 | 王国刚、杨学印 |
纪委书记 | 牛巨龙 |
数据统计截至2025年6月参考资料: |
历任领导
学校名称及起讫年月 | 姓名 | 职务 | 任期 |
---|---|---|---|
沈阳化工大学(2011·11—2014) | 逄玉俊 | 校长、党委副书记 | 2011·11—2014 |
沈阳化工大学(2010·1—2011·11) | 吴剑华 | 党委书记 | 2010·1—2011·11 |
逄玉俊 | 校长、党委副书记 | 2010·1—2011·11 | |
沈阳化工学院(1978·5—2010·1) | 吴剑华 | 党委书记 | 2003·8—2010·1 |
逄玉俊 | 院长、党委副书记 | 2003·8—2010·1 | |
于千 | 党委书记 | 1988·7—2003·8 | |
吴剑华 | 院长、党委副书记 | 1999·3—2003·8 | |
牛季凡 | 院长 | 1995·5—1999·3 | |
季善义 | 代院长、院长 | 1988·4—1995·5 | |
杨俊超 | 党委书记 | 1983·11—1988·10 | |
张国义 | 院长 | 1983·6—1987·6 | |
杨惠民 | 党委书记 | 1981·2—1983·10 | |
艾鸿铭 | 院长 | 1979·5—1980·10 | |
抚顺化工学院(1971·8—1978·4) | 陈梦轩 | 党核心领导小组组长 | 1972·12—1976·3 |
宋诚 | 党核心领导小组组长 | 1971·4—1972·12 | |
沈阳化工学院(1962·9—1971·4) | 谢登宏 | 党委书记 | 1966·2—1967·1 |
杨惠民 | 代党委书记、代院长、院长 | 1962·9—1967·1 | |
周玉兰 | 党委书记 | 1962·9—1964·7 | |
辽宁科学技术大学(1960·7—1962·9) | 周玉兰 | 党委书记 | 1960·7—1962·9 |
柳文 | 校长(兼任) | 1960·7—1962·9 | |
沈阳化工学院(1958·8—1960·7) | 周玉兰 | 党委书记 | 1958·8—1960·7 |
黄琦 | 院长(兼任) | 1958·8—1960·7 | |
沈阳化学工业学校(1952·7—1958·8) | 王志先 | 党总支书记 | 1957—1958 |
亓国治 | 党支部书记、校长 | 1952·7—1958·8 | |
张珍 | 校长(兼任) | 1952·7—1955·1 | |
参考资料截至2025年6月: |
校园环境
沈阳化工大学的学子龙门是为迎60周年华诞而建造的,学子龙门为仿古建筑,彰显中华文化之精粹。建筑以龙为主题,源自该校诞生于1952年那个龙年。以十二生肖论,沈阳化工大学属龙,遂与“龙”有着不解之缘。“龙”既是中华文化之起源,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在该校学生通往主教学区的必经之路上,设此龙门,又称“入学门”,以示学习的开端和该校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才的信念。
…更多「校园环境」介绍请查阅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