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筹建时期
创办上海科技大学的战略构想始于2003年。2004年6月23日,为了更好地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本着“科教融合”思路,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开始筹划在浦东共建一所研究型大学。
2005年8月19日,中科院上海分院提出将中科院上海浦东科技园(虚拟)实体化,建设科技创新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
…更多「历史沿革」介绍请查阅全文…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6月,上海科技大学下设学院、书院、研究院所、科研中心等19个。本科招生专业12个,涵盖物理、化学、材料、生物、信息、管理、创意与艺术、数学、历史等。
院系名称 | 本科专业 |
---|---|
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 | 物理学(理学)、化学(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工学) |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 生物科学、生物技术 |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 |
创业与管理学院 | 管理科学 |
创意与艺术学院 | 工业设计 |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 生物医学工程 |
人文科学研究院 | 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 |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 | - |
免疫化学研究所 | - |
ihuman研究所 | - |
材料器件中心 | - |
大科学中心 | - |
数学科学研究所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shine项目 | - |
2060研究院 | - |
上海临床研究中心 | - |
终极能源中心 | - |
上道书院、科道书院、大道书院 | |
上海科技大学人文科学研究院 | |
资料来源:(学校官网相关数据不一致) |
学科建设
2022年,上海科技大学6个学科进入esi学科排名前1%。截至2025年6月,上海科技大学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5个。类别 | 名称 |
---|---|
“双一流”建设学科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esi学科排名前1%学科 | 化学、材料科学、生物和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工程、临床医学 |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 物理学、生物学 |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 电子信息、生物与医药 |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生物医学工程 |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 电子信息、材料与化工、生物与医药 |
截至2023年12月 |
师资力量
…更多「办学条件」介绍请查阅全文…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5年6月,上海科技大学有国家第二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活细胞结构与功能成像等线站工程、上海市高分辨电子显微学重点实验室、上海智能视觉影像及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高能效与智能定制芯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大科研基地。还有“智能感知与人机协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作为依托单位之一获批新建的“先进医用材料与医疗器械”全国重点实验室。并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所属各研究院所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学校与各研究院所的教育资源、科研设施、技术平台等相互开放,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类别 | 名称 |
---|---|
国家第二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 | 生命科学创新平台、信息科学创新平台、大科学创新平台、物质科学创新平台 |
活细胞结构与功能成像等线站工程 | 近常压光电子能谱实验站、超快物理实验站、分子动态成像系统、复合速度成像系统、生物成像实验站、表面化学实验站、活细胞荧光超分辨显微镜站 |
仪器平台 | 上海同步辐射光源、上海生命科学大型仪器区域中心、上海材料与制造大型仪器区域中心、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上海科技大学大型仪器设备(设施)共享平台、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上海)、上海超级计算中心 |
研究成果
截至2023年,上海科技大学科研人员共参与发表科研论文13468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论文8799篇,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单位在nature、science、cell、adv· materials、cell stem cell、jacs、angew· chem· int· ed·、nat comm·、tpami、prl等领域代表期刊上发表论文逾1000篇。在《科学》《自然》《细胞》期刊发表第一作者单位论文26余篇。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显著,专利许可合同金额位居全国高校前列。研究成果连续四年入选“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时间 | 项目名称 | 奖项名称 |
---|---|---|
2019年 | 免疫化学研究所饶子和院士研究项目 | 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 |
2020年 | 首个新冠病毒蛋白质三维结构的解析及两个临床候选药物的发现 | 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 |
2020年 | 发现行为调控抗体免疫的脑-脾神经通路 | 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 |
2020年 | g蛋白偶联受体结构与功能的系统性研究 | 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
2022年 | 研发颠覆性基因解码技术,描绘世界首张‘扰动图谱’ | 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 |
2022年 | 水稻抗高温基因挖掘及调控新机制 | 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 |
2023年 | 研发颠覆性基因解码技术,描绘世界首张‘扰动图谱’ | 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 |
2023年 | 水稻抗高温基因挖掘及调控新机制 | 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 |
学术资源
…更多「学术研究」介绍请查阅全文…
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校徽
上海科技大学校徽核心图案由“塔”“翼”“环”三部分组成。核心图案设计中融入了学校下设三个学科领域的代表性元素,其中晶体结构代表物质科学,波形/频谱代表信息科学,质粒环状dna代表生命科学。校徽中还包括了中英文校名、育人理念和建校时间。
精神文化
…更多「校园文化」介绍请查阅全文…
校区情况
浦东校区
浦东校区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华夏中路393号,是建设中的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张江实验室、上海同步辐射光源、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等国家级科研机构和大科学设施融为一体。
岳阳路校区
…更多「校区情况」介绍请查阅全文…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职务 | 姓名 |
---|---|
党委书记 | 李儒新 |
校长 | 封东来 |
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 江舸 |
常务副校长兼教务长 | 印杰 |
副校长 | 朱志远、丁浩 |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 吴强 |
资料来源:截至2025年6月 |
历任领导
职务 | 姓名 | 任期 |
---|---|---|
党委书记 | 朱志远 | 2014年-2021年 |
校长 | 江绵恒 | 2014年-2024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