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上海理工大学高等数学公众号

上海理工大学高等数学

平台属性:微信公众号
所属地区:上海
公众号ID:usst_gaoshu
公众号分类:教育
关于公众号:

“上海理工大学高等数学”微信公众号的责任主体为上海理工大学,属于教育类型;公众号主要(内容/服务)是发布与上海理工大学高等数学课程相关的消息。

开发/运营主体:上海理工大学

关于主体:上海理工大学是中国上海市公办高校。

最后更新:2025-7-5 关于更新时间TIPS:“更新时间”是指本页信息来源的截止时间,包括公众号的图片/文字介绍、公众号所属企事业单位的介绍等。
我要反馈:不良内容举报 » 公众号纠错(有误/注销)»

公众号主体介绍上海理工大学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上海理工大学高等数学是由上海理工大学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上海理工大学(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是上海市属重点建设大学、上海市首批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试点单位,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111计划”、教育部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单位、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上海市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为中国知识产权发展联盟常务理事单位、沪港大学联盟副理长单位、长三角高等工程教育联盟发起成员。

上海理工大学办学文脉可追溯至1906年创办的沪江大学和1907年创办的德文医学堂。20世纪50年代初,原沪江大学和原国立上海高级机械职业学校(在原德文医学堂校址)改建为两所新型工科学校;其后,两所学校分别更名为上海机械学院(华东工业大学,1993—1996)和上海机械高等专科学校,1996年合并组建为上海理工大学。1998年,学校由原国家机械工业部划转上海市管理;2003年,上海医疗器械高等专科学校(2015年划出组建上海健康医学院)和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划归上海理工大学管理。

截至2025年2月,学校有军工路、复兴路校区,占地面积65·5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8·13万平方米。设19个学院(部),64个本科专业;有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8个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教职工270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28000余人。

历史沿革

学校前身

沪江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军工路校区

1900年,因庚子之变,美南浸信会的华中差会(在江苏传教)和美北浸礼会的华东差会(在浙江传教)成员都来到上海避难。期间他们达成了共识,决定在上海联合创办一所高等学校。

1902年,在黄浦江畔的杨树浦军工路购得土地,开始建造校舍。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2月,学校设19个学院(部),64个本科专业。

上海理工大学本科专业汇总表
学院本科专业
上海理工大学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测控技术与仪器
电子信息工程
电子科学与技术
通信工程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自动化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智能科学与技术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中德合作)(中德双学位)
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能源与动力工程
新能源科学与技术
储能科学与工程
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税收学
金融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系统科学与工程
交通工程
管理科学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工商管理
会计学
公共事业管理
工业工程
工商管理(中美合作)
上海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车辆工程
机器人工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国际工程)(中德合作)(合作高校为德国富特旺根应用技术大学)(中德双学位)
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英语
德语
日语
上海理工大学环境与建筑学院土木工程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环境工程
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学院广告学
工业设计
新媒体技术
传播学
编辑出版学
动画
视觉传达设计
环境设计
包装设计
产品设计
上海理工大学健康科学与工程学院医学信息工程
制药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
假肢矫形工程
康复工程
食品科学与工程
食品质量与安全
医学影像技术
智能医学工程
上海理工大学理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
应用物理学
上海理工大学材料与化学学院应用化学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英合作)(中英双学位)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中英合作)(中英双学位)
工商管理(中英合作)(中英双学位)
会展经济与管理(中英合作)(中英双学位)
上海理工大学中德国际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国际经济与贸易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国际工程)
参考资料:注:学校2024年招生指南与学校官网简介页面专业介绍不一致

学科建设

截至2025年2月,上海理工大学拥有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8个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学科、计算机科学学科、环境/生态学学科、农业科学学科、物理学学科、数学学科、社会科学总论学科九个学科位居esi全球前1%行列,工程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上海理工大学学科建设
类别名称
一级学科博士点系统科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控制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二级学科博士点系统理论、系统分析与集成、复杂系统数学理论与方法、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机电功能材料、光学工程、影像光学工程、波谱技术、超快与微纳光学技术、光电检测系统与控制、光电信息获取与处理、光电子物理与器件、印刷光学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导航、制导与控制、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化工过程机械、新能源科学与技术、能源与环境工程、新能源材料、储能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医学化学与传感、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水品加工及贮藏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管理系统工程、金融管理工程、企业管理工程、传媒管理
博士后流动站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光学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系统科学、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
一级学科硕士点应用经济手、马克思主义理论、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系统科学、力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学、公共管理学、设计学
二级学科硕士点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财政学(含:税收学)、金融学(含:保险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劳动经济学、统计学、数量经济学、国防经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印度语言文学、西班牙语语言文学、阿拉伯语语言文学、欧洲语言文学、亚非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新闻学、传播学、数字出版与传播、艺术传播、基础数学、计算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应用数学、运筹学与控制论、理论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原子与分子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凝聚态物理、声学、光学、无线电物理、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含:化学物理)、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系统理论、系统分析与集成、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固体力学、流体力学、工程力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光学工程、精密仪器及机械、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化工过程机械、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导航、制导与控制、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岩土工程、结构工程、市政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载运工具运用工程、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绿色化学过程与资源综合利用、生物医学工程、食品科学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会计学、企业管理(含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行政管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设计学
专业学位硕士点金融硕士、税务硕士、国际商务硕士、翻译硕士、新闻与传播硕士、出版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会计硕士、工程管理硕士、设计硕士、电子信息硕士、机械硕士、材料与化工硕士、资源与环境硕士、能源动力硕士、土木水利硕士、生物与医药硕士、交通运输硕士、医学技术硕士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光学工程(国家培育学科一级)
esi全球前1%学科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计算机科学、环境/生态学、农业科学、物理学、数学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重点学科(培育)数字出版与传播
机械工业部重点学科动力机械工程、热能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光学工程、系统工程、系统分析与集成、医疗器械工程、印刷出版
上海市重点学科系统分析与集成、系统管理、医疗器械工程、印刷出版、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制冷与低温工程、光学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上海高校一流学科光学工程、系统科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参考资料:截至2024年6月

师资力量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5年2月,学校拥有7个国家级和48个省部级科研平台。
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基地平台(部分)(截至2024年5月)
类别类别名称所属学院负责人
国家级平台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工业过程自动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光电学院王亚刚
国家工程实验室分子免疫诊断试剂国家工程实验室版艺学院蔡锦达
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学校
教育部协同创新中心上海太赫兹波谱与影像技术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光电学院庄松林
地方高校新建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简称“111计划”)太赫兹精准生物医学技术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光电学院朱亦鸣
国家基础科学中心太赫兹科学技术前沿基础科学中心光电学院朱亦鸣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光学仪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光电学院黄卫佳
国家油气钻井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分中心-
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医用光学技术与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光电学院张学典
上海市重点实验室上海市现代光学系统重点实验室光电学院庄松林
上海市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动力工程多相流动与传热重点实验室能动学院张华
上海市国际联合实验室太赫兹技术创新国际联合实验室光电学院朱亦鸣
民政部重点实验室民政部神经功能信息与康复工程重点实验室健康学院喻洪流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重点实验室新闻出版总署数字传播科学重点实验室版艺学院蔡锦达
出版融合发展重点实验室出版融合发展重点实验室版艺学院蔡锦达
出版业科技与标准重点实验室可信数字版权生态与标准重点实验室版艺学院施勇勤
机械工业联合会重点实验室机械工业精密磨削技术重点实验室机械学院李郝林
机械工业联合会重点实验室机械工业环保制冷剂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能动学院张华
机械工业联合会重点实验室机械工业汽车底盘机械零部件强度与可靠性评价重点实验室机械学院郑松林
机械工业联合会重点实验室机械工业数控机床优化技术重点实验室机械学院丁晓红
机械工业联合会重点实验室机械工业精密光电测试技术与仪器重点实验室光电学院庄松林
机械工业联合会重点实验室机械工业煤(气)高效燃烧与超低排放重点实验室环建学院张道方
机械工业联合会重点实验室机械工业厂房大空间健康环境与节能重点实验室环建学院王昕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现代微创医疗器械及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健康学院宋成利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光学仪器与系统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光电学院张大伟
新闻出版总署工程研究中心新闻出版总署数字印刷工程研究中心版艺学院蔡锦达
上海工程研究中心上海市极端光学制造与检测工程研究中心光电学院张大伟
上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粉末冶金汽车材料工程研究技术中心材化学院薛裕华
上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数控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机械学院李郝林
上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康复器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健康学院喻洪流
上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食品微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健康学院艾连中
上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介入医疗器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健康学院程云章
上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食品快速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健康学院徐斐
上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环境生物安全仪器及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光电学院张大伟
上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高性能医疗器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材化学院刘平
省部级平台上海市专业技术服务平台上海市生物物质成药性评价专业技术服务平台理学院张淑平
上海市专业技术服务平台上海超精密光学加工与检测专业技术服务平台光电学院张大伟
上海市专业技术服务平台上海市led器件检测专业技术服务平台光电学院戴博
上海市专业技术服务平台上海市生物资源低温保存专业技术服务平台健康学院刘宝林
上海市专业技术服务平台上海市新能源汽车可靠性评价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机械学院郑松林
上海市专业技术服务平台水下工程检测专业技术服务平台机械学院朱大奇
上海市专业技术服务平台上海市新能源智能运维专业技术服务平台机械学院张建平
上海市xxxx基地超精密光学制造公共服务平台光电学院张大伟
上海市前沿科学研究基地上海市类脑光子芯片前沿科学研究基地光电学院顾敏
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太赫兹波谱与影像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光电学院庄松林
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上海市肿瘤能量治疗技术与器械协同创新中心健康学院刘宝林
上海市制造业创新中心上海高端医疗装备创新中心材化学院刘平
国家粮食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粮食产业(城市粮油保障)技术创新中心健康学院管骁
交通运输部研发中心卫生防疫技术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能动学院张华
省部级文科基地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基地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基地(重点培育)学校-
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中国周边经济研究中心管理学院魏景赋
“十四五”上海民政科研基地“十四五”上海民政科研基地(民政事业殡葬研究方向)管理学院鲁虹
参考资料:
国家级平台分中心及其他研究机构(仅部分列举)
国家半导体照明应用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光度学分中心国家油气钻井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理工大学分中心上海理工大学卓越工程师学院、上海理工大学卓越工程师学院九江分院上海理工大学全生命周期电池管理联合研究中心
上海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工交叉创新研究院(医工交叉研究生院)上海理工大学光化学与光材料研究院、上海光催化产业技术研究院高性能计算中心上海理工大学水下机器人与智能系统研究院
独立研究院
上海理工大学太赫兹技术创新研究院上海理工大学光子芯片研究院
上海理工大学机器智能研究院上海理工大学能源材料科学研究院
参考资料:

科研成果

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校名

上海理工大学学校名称为上海理工大学(英文全称为university ofshanghaiforscienceand technology),英文缩写为“usst”。

校徽

上海理工大学校徽为双圆套圆形徽标,内圆外侧上方是学学校中文校名,内圆外侧下方是学校英文校名;内圆内侧是由"usst"组成的盾形主图案,下方是“1906”字样,代表学校办学文脉的起点。

精神文化

校区情况

学校设立军工路516号校区、军工路334号校区、军工路1100号校区和复兴路校区(地址为上海市复兴中路1195号)。军工路516号校区为主校区。

校区情况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现任领导(截至2025年6月)
职务姓名
党委书记王凌宇
校长朱新远
纪委书记赵宁
党委副书记朱新远、贺莉、赵宁、朱坚民、刘德强
副校长蔡永莲、张华、栗建华、张众、岳海洋、刘德强
总会计师赵明
校领导 王凌宇、朱新远、贺莉、赵宁、朱坚民、刘德强、蔡永莲、赵明、张华、栗建华、张众、岳海洋
参考资料:

历任领导

上海理工大学历任主要负责人(截至2025年6月)
军工路校区:原沪江大学、上海工业学校、上海机器制造工业学校、上海机械专科学校、上海机械学院、华东工业大学等复兴路校区:原德文医工学堂、中法国立工学院、国立上海高级机械职业学校、上海动力机械制造学校、上海机械高等专科学校等
职位主要负责人任职时间职位主要负责人任职时间
校长柏高德(美)1906-1911总监兼总理埃里希·宝隆(德)1907-1909
代校长戴阼施(美)1911-1911总监督福沙伯(德)1909-1917
校长魏馥兰(美)1911-1928校长梅鹏(法)1920-1924
校长刘湛恩1928-1938 校长亨利·薛潘(法)1924-1940
校务长樊正康 1938-1939校长张保熙 1920-1924
校长樊正康 1939-1946代理校长胡文耀 1924-1924
沪江书院院长朱博泉1942-1944校长朱炎 1924·5-1927
沪江书院院务长(主持工作)郑章成 1942-1944代理校长李宗侗 1928-1928
--- 校/院长褚民谊1928-1939
沪江书院院长郑章成 1944-1945 代理院长农汝惠1939-1940
代校长凌宪扬1944-1946 校长林祖欢1943-1945
校长凌宪扬1946-1949校长陈廷骧 1945-1946
校务委员会主任余日宣 1949-1952 校长夏述虞1946-1949
校长李葵元1952-1954校务委员会主任杨铭功 1949-1951
党委书记李葵元1952-1956 校长薛绍清1951-1953
校长肖流1954-1958 校长刘列夫1954
党委书记肖流1956-1958党委书记余慧(女)1952-1960
校长卞怀之1958-1961校长余慧(女)1955-1958
党委书记卞怀之1958-1961 校长肖流1958-1959
院长魏士珍1961-1964校长徐念初(女)1959-1979
党委书记魏士珍1961-1965 党委书记张培炎1960-1965
院长黄耕夫1964-1977党委书记叶民 1965-1971
党委书记黄耕夫 1965-1973 党委书记刘增山1971-1975
党委书记侯东升 1973-1977 党委书记周根生1975-1979
党委书记张华 1977-1979党委书记徐念初(女)1979-1979
党委书记王琦1979-1984党委书记阎仁杰 1979-1983
院长陈之航1981-1987 校长陈恩荣1979-1983
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朱佳生 1984-1987党委书记陈恩荣 1983-1993
党委书记朱佳生 1987-1991校长徐强 1983-1991
院长赵学端1987-1991副校长(主持工作)张忠赓 1991-1993
党委书记汤亚栋 1991-1996党委书记张忠赓 1993-1996
校长李燕生 1991-1995校长吴益和 1993-1996
上海理工大学
校长/书记任职时间
职位姓名-
党委书记吕贵1996-2004
校长陈康民1995-2004
党委书记薛明扬2004-2008
校长许晓鸣2004-2012
党委书记燕爽2009-2012
党委书记高德毅2012-2013
校长胡寿根 2012-2017
党委书记沈炜 2013-2015
党委书记吴松 2015-2019
党委书记吴坚勇2019-2023
参考资料:

校园环境

上海理工大学军工路校区和复兴路校区现存1906年至1948年间建造的各类建筑物40余幢,拥有上海高校中规模最大的市级优秀历史建筑群,位于军工路516号的沪江大学历史建筑群是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校园内有31幢单体建筑(其中复兴路校区1幢)被列入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名录。上海杨浦区军工路580号上海理工大学原教员住宅楼108号后成为刘湛恩烈士故居红色文化主题馆。

上海理工大学部分优秀历史建筑简介
名称备注
馥赉堂(franklin-ray hall)今第二教师公寓。1948年,美国南、北浸礼会拨款建造,耗资16·95万美元,为沪江大学女生宿舍,这是沪江大学最晚建造的建筑。20世纪60年代始作教工集体宿舍,1999年8月改建为教师公寓。
思伊堂(evanston hall)今第四宿舍。美国芝加哥伊文斯顿的哈里斯先生捐资4·35万美元建造。1919年落成,楼高4层,为学生宿舍。因其临江而立,浦江美景尽收眼底,曾有文这样描述:“每值暮潮初敛,夜阑人静,月光如水,波平如镜,风景绝胜。1984年大修时将尖顶改成平顶。
大礼堂与思魏堂(auditoriumand and white chapel)今大礼堂。为庆祝建校30周年而建。1936年,为纪念沪江大学第二任校长魏馥兰博士募建思魏堂;大礼堂与思魏堂为联体建筑,呈l形,大礼堂东西向,思魏堂位于大礼堂东北侧。外观为后罗马风格,是沪江大学标志性建筑之一

校友情况

人文艺术界
姓名职务
徐志摩现代诗人、散文家
桑弧著名导演、编剧,上海电影家协会原副主席
冯亦代翻译家、作家、编辑出版家
丁景唐作家、诗人、出版家
黄自作曲家、音乐教育家
施蛰存作家、文学翻译家
李坚音乐活动家、教育家,曾任云南省歌舞团团长、江西省文化厅厅长、江西省音乐家协会主席,现任江西省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省钢琴学会名誉会长
徐中玉文艺理论家、语文教育家,原上海市作家协会主席
赵竹光健美运动家,中国举重协会原副主席,被誉为“中国健美运动之父”
梁丽娟原《人民日报》记者英国记者站站长,体育外交家何振梁夫人
诸瑛中国斯诺克唯一顶级女裁判
备注排名不分先后、仅部分列举

所获荣誉

所获荣誉
时间荣誉
2017年上海市“征兵工作先进单位”
2019年首届上海市文明校园
2020年上海市爱国拥军模范单位
2022年“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2023年4月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十年发展重要贡献单位称号
2023年8月“2023年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上海理工大学首次入围全球500强。在世界高校排名区间为401-500位,中国内地高校排名区间为69-88位
截至2024年6月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