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国语大学MBA百科
上海外国语大学是由教育部直属、上海市共建,获得“211工程”和“双一流”支持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
上外管院为aacsb、efmd以及amba等国际组织会员单位,mba项目已通过amba国际认证,依托“脑机协同信息行为(教育部、上海市) 重点实验室”,创新构建学科实验室特色育人模式,以认知智能和机器智能双驱动的管理学为特色,立足学术前沿,以前瞻、引领的教学资源培养具有“数智前沿、管理科技、国际视野”的优秀管理人才。
项目概况
上海外国语大学是由教育部直属、上海市共建,获得“211工程”和“双一流”支持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上外国际工商管理学院自1985年开展管理专业教育以来,始终致力于高水平学科建设,已建成本、硕、博多层次、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兼备的教育与科研体系,拥有管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近年来陆续从美国哈佛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佐治亚理工学院、英国剑桥大学、清华大学等世界级大学吸引了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前沿知识和企业实践经验的顶尖学者,入选国家级人才14人次,上海市特聘教授支持计划、 上海领军等省部级人才34人次,承担中国脑计划、 国家自科重点等国家级课题58项。
公众号主体介绍上海外国语大学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上海外国语大学MBA是由上海外国语大学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上海外国语大学(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sisu),简称“上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兴办的第一所高等外语学府、国家公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主管部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注册地址为上海市大连西路550号。上海外国语大学是联合国合作备忘录签约高校和欧盟委员会口译总司合作单位,也是国际高校翻译学院联合会(ciuti)成员,已开设全部联合国6种官方语文语对组合,获得国际会议口译员协会(aiic)全球最高评级。
上海外国语大学始于1949年12月创办的华东人民革命大学附设上海俄文学校。1950年,学校更名为华东人民革命大学附设外文专修学校;1952年,更名为上海俄文专科学校;1956年,更名为上海外国语学院;1963年,列入全国重点高等学校;1994年,更名为上海外国语大学。1996年,被确定为中国“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17年,入选中国“双一流”建设高校。
截至2024年9月,上海外国语大学有虹口和松江两个校区,占地74·7公顷。学校有教学院系(部)23个,有56个本科专业,4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教职工1601人,各类学生总数13741人。
历史沿革
华东人民革命大学附设上海俄文学校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学习和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在急需大批俄语人才的情况下,由时任上海市市长陈毅同志倡导,经中共中央华东局、上海市委决定,以华东人民革命大学第四部为基础,在上海创办一所培养俄语人才的学校,“华东人民革命大学附设上海俄文学校”由此于1949年12月宣告成立,这是新中国成立伊始兴办的第一所高等外语学校。上海市委任命时代出版社社长姜椿芳同志为第一任校长,最初校舍位于宝山路(原暨南大学二院)。上海俄文学校是一所以学习俄语和俄罗斯苏联文学为主的外语类高校,培养的学生主要是俄语口笔译人员和俄语教学师资。
华东人民革命大学附设外文专修学校时期
…更多「历史沿革」介绍请查阅全文…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9月,上海外国语大学有23个教学院系(部),有56个本科专业,涵盖12个本科专业类,包括35个语言类专业和 21个非语言类专业。
上海外国语大学院系(部)上海外国语大学卓越学院 |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 | 上海外国语大学东方语学院 |
上海外国语大学西方语系 | 上海外国语大学日本文化经济学院 | 上海外国语大学俄罗斯东欧中亚学院 |
上海外国语大学法语系 | 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 | 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金融贸易学院 |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
上海外国语大学法学院 |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 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研究院 |
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 |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 上海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上海外国语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 上海外国语大学教育部出国留学人员培训部 | 上海外国语大学海外合作学院 |
上海外国语大学网络教育 | 上海外国语大学体育教学部 | - |
注:此表统计时间截至2024年9月参考资料: |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9月,上外现有1个外交部、教育部和上海市共建研究平台(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 上海高校智库(中东研究所)、1个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科研基地 / 国家语言文字智库(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1个上海市级重点研究基地(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1个外交部共建研究基地(中日韩合作研究中心)、3个教育部区域与国别研究基地(欧盟研究中心、俄罗斯研究中心、英国研究中心)和20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备案)、2个教育部国际司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中英人文交流研究基地、中德人文交流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共建基地(教育信息化国际比较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脑机协同信息行为实验室)、2个上海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二十国集团研究中心、上海市英语教育教学研究基地)、2个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中外文化软实力比较研究基地、语言文化圈视角下的区域国别研究基地),并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共建外国文化政策研究基地,为上海市社会调查研究中心分中心单位。
上海外国语大学科研平台一览表级别 | 名称 |
外交部、教育部和上海市共建研究平台 | 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上海高校智库 | 中东研究所 |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科研基地/ 国家语言文字智库 | 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 |
上海市级重点研究基地 | 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 |
外交部共建研究基地 | 中日韩合作研究中心 |
教育部区域与国别研究基地 | 欧盟研究中心、俄罗斯研究中心、英国研究中心 |
教育部国际司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 | 中英人文交流研究基地、中德人文交流研究基地 |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共建基地 | 教育信息化国际比较研究中心 |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脑机协同信息行为实验室 |
上海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 二十国集团研究中心、上海市英语教育教学研究基地 |
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 | 中外文化软实力比较研究基地、语言文化圈视角下的区域国别研究基地 |
注:此表统计时间截至2024年9月,且只展示部分科研平台参考资料: |
研究成果
…更多「学术研究」介绍请查阅全文…
校园文化
上海外国语大学校徽以展开的书本及茁壮的橄榄枝为主体构型,书本象征对学问与真理的求索,橄榄枝象征对和平与友谊的向往。两者衬托并环绕着代表学校的三个文字元素,依次为中文校名简称(上外)、校名英译缩写(sisu)、建校时间(1949年)。
校区情况
截至2024年9月,上海外国语大学有两个校区,共占地74·7公顷。
虹口校区
截至2024年9月,上海外国语大学虹口校区占地总面积为254亩(约占16·9公顷)。原为国立暨南大学一院,其旧址是民国十三年(1924年)兴办于上海西体育会路的持志大学(后易名“持志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虹口校区是上外研究生高年级、留学生、培训生等的培养基地。除教学楼外,还设有逸夫图书馆、逸夫会堂、会议中心、健身中心、迎宾馆(留学生教育中心)、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上海外语音像出版社、科研楼等。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上海外国语大学现任领导(截至2025年6月)职位 | 姓名 |
---|
党委书记 | 尹冬梅 |
党委副书记、校长 | 李岩松 |
党委副书记 | 钱玲、张静、吴利瑞、李岩松 |
纪委书记 | 吴利瑞 |
副校长 | 林学雷、衣永刚、王欣 |
党委常委 | 尹冬梅、李岩松、钱玲、张静、吴利瑞、林学雷、衣永刚、王欣、韩殿秀 |
校长助理 | 胡开宝、金慧 |
参考资料: |
历任领导
上海外国语大学历任校长姓名 | 任职时间 |
---|
姜椿芳 | 1949·12—1952·03 |
涂峰(代) | 1952·03—1957·03 |
张培成(代) | 1958·04—1964·10 |
王季愚 | 1964·10—1967·01 |
1978·08—1981·05 |
胡孟浩 | 1982·09—1990·03 |
戴炜栋 | 1990·03—2006·01 |
曹德明 | 2006·01—2017·06 |
李岩松 | 2017·06— |
参考资料: |
校园环境
图书馆
上海外国语大学图书馆创建于1950年。1955年在虹口正式建立独立图书馆,2003年建立松江校区图书馆,目前图文信息中心大楼已成为松江区地标性建筑。上外图书馆总建筑面积达2·2万m2,阅览座位约2600个,两校区通还通借,资源共享。
三馆
上海外国语大学于2019年6月确定档案馆、校史馆、世界语言博物馆(以下简称“三馆”)三馆合一机构设置,同年12月,校史馆、世界语言博物馆顺利开馆。2020年11月,三馆开始独立运行,实行统一管理。
校友情况
政治外交界
上海外国语大学政治外交界校友名单 | 备注 |
---|
王冶坪 | 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夫人 |
李钟英 |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秘书长 |
王国庆 |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副主任 |
李进军 |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 |
顾锦屏 | 中共中央马列著作编译局特邀顾问、原常务副局长 |
赵章云 | 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联合国外交官,联合国难民署项目执行官 |
张亚丽 |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高级项目官员 |
刘贵今 | 中国政府非洲事务特别代表、曾任外交部非洲司司长 |
魏建国 |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秘书长、曾任商务部副部长 |
郭晓勇 | 中国外文局党委书记、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 |
杨国强 |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芝加哥总领事馆总领事 |
张建敏 | 曾任外交部翻译室副主任,为国家领导人担任英语翻译 |
蒋妙瑞 | 中国驻美公使级文化参赞、教育部原国际合作司司长、高等教育司副司长 |
凌桂如 | 中国驻悉尼总领事馆经济商务参赞 |
刘振元 | 上海市前副市长 |
张伊兴 | 上海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副主任、上海市人民政府港澳事务办公室副主任 |
邵慧翔 | 上海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副主任 |
傅继红 | 上海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副主任 |
汪小澍 | 上海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常务副会长,曾任外交部西欧司参赞 |
朱裕华 | 意大利上海联谊总会名誉会长 |
教育学术界
上海外国语大学教育学术界校友名单 | 备注 |
---|
姜椿芳 | 俄语翻译家、《中国大百科全书》之父、时代出版社社长、上海俄文学校首任校长 |
王季愚 | 俄语翻译家、人民教育家,高尔基《在人间》首译者、上海外国语学院第一任院长 |
方重 | 文学家、翻译家、中古英语专家、乔叟研究专家、比较文学学者 |
漆竹生 | 法语翻译家、法学家,勒内·达维德的译介者 |
陆佩弦 | 文学家、古诗词翻译家、中古英语专家、弥尔顿研究专家 |
徐仲年 | 文学家、法语翻译家,译有《茶花女》《三剑客》等 |
凌达扬 | 原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英语系教授、《青岛时报》主编 |
杨寿林 | 法学家,曾任远东军事法庭中方大法官梅汝璈秘书 |
颜棣生 | 颜永京之孙,翻译家,译有《吕梁英雄传》等 |
许天福 | 语音学家,主编《现代英语语音学》等 |
董任坚 | 教育家,时任上海外国语学院英语系筹备委员会召集人 |
侯维瑞 | 英美文学专家,著有《现代英国小说史》 |
秦小孟 | 英美文学专家 |
李观仪 | 英语教学法专家,《新编英语教程》主编 |
王德春 | 语言学家、中国修辞学会会长 |
戚雨村 | 语言学家 |
章振邦 | 英语语言研究专家、语法学家 |
聂振雄 | 英语翻译家,译有《严峻的考验》《戴西·米勒》等 |
夏平 | 翻译家,六十年代中国驻联合国六名同声传译之一 |
吴定柏 | 美国文学学者、科幻小说翻译家 |
朱威烈 | 阿拉伯语学者、约旦皇家研究院通讯院士、埃及阿拉伯语科学院通讯院士 |
朱圣鹏 | 希腊语学者、著有《简明汉希词典》,并主编中国第一部《希汉词典》 |
黄锦炎 | 西班牙语学者、翻译家,马尔克斯《百年孤独》首译者 |
鲍世修 | 军事理论家、军事翻译家 |
荣如德 | 翻译家,译有《道连·格雷的画像》《卡拉马佐夫兄弟》等 |
肖章 | 上海电影译制厂译制编导,作品包括电影《好兵帅克》《英俊少年》等 |
汪榕培 | 英语教育家、翻译家、大连外国语学院前院长 |
戴际安 | 俄语翻译家、原上海译文出版社编审,译有《蒲宁文集》等 |
郭振宗 | 俄语翻译家、原上海译文出版社编审,译有《普希金文集》等 |
张风波 | 国际经济学家、金融学专家 |
杨洁勉 |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美国问题研究专家 |
陈准民 | 原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中国驻洛杉矶总领事馆教育组组长 |
曹中建 | 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所党委书记 |
顾正祥 | 德国图宾根大学教授 |
传媒出版界
上海外国语大学传媒出版界名单 | 备注 |
---|
周锡生 | 新华网总裁、新华社副社长兼常务副总编辑、党组成员 |
周树春 | 新华社副社长兼常务副总编辑 |
马胜荣 | 前新华社副社长兼常务副总编辑 |
何崇元 | 《人民日报》社副社长 |
黄庆 | 《中国日报》常务副总编辑 |
杨德炎 | 商务印书馆原总经理 |
莫邦富 | 旅日华人作家、经济评论家,东京都会电视台节目审议会委员 |
盛亦来 | 中央电视台海外节目中心主任 |
江和平 | 中央电视台体育节目中心主任兼体育频道总监、高级编辑 |
冯存礼 | 中央电视台社教节目中心副主任、教育专题部主任 |
夏吉宣 |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副台长 |
马为公 |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副总编辑 |
顾源 | channel[v](中国)总经理 |
杜平 | 香港凤凰卫视评论员、曾任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驻欧盟和北约首席记者 |
工商企业界
上海外国语大学工商企业界校友名单 | 备注 |
---|
杨超 |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 |
周中枢 | 中国五矿集团公司党组书记、总裁 |
仇振明 | 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副行长 |
王晓波 | 昂立英语创始人之一,政府与跨国企业交流口译与同声传译 |
魏蔚 | 俏江南总裁、原麦肯锡全球董事合伙人 |
田仁灿 | 海富通基金有限公司总裁 |
张骏 | 信诺传播顾问集团副总经理 |
仓之毅 | 罗客就业中心创始人 |
卫哲 | 卓尔集团执行董事、首席战略官,嘉御基金创始合伙人兼董事长,阿里巴巴公司前总裁 |
林益庭 | 德国菲希尓测试仪器有限公司大中华区ceo,江苏省表面工程行业协会理事长,中国表面工程行业协会副理事长,中国电子电路行业协会cpca副理事长,香港电镀业商会名誉会长 |
所获荣誉
上海外国语大学所获荣誉时间 | 奖项名称 |
---|
2011年 | 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状” |
2018年 | “孔子学院先进中方合作院校”奖 |
2019年 | 首届“上海市文明校园”称号 |
上海党建工作示范高校 |
2019年市教育系统落细落小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案例 |
2021年 | “2020智慧高校卓越奖” |
2023年 | 上海外国语大学获批上海高校涉外法治人才教育培养基 |
注:此表统计时间截至2024年5月,且只列出上海外国语大学所获部分荣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