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中学国际部百科
2011年,陕西省西安中学国际部正式成立,是西安中学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和拓展。国际部以培养“具有中国情怀的世界人,世界的改变者”为目标,经过9年教育教学实践,国际部融合中西方教育精华,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国际教育平台,构建了有特色、高品质的课程体系,打造出了一支精通国际教育的教师团队,取得了卓著的成绩。
2014年-2020年,西安中学国际部7届毕业生获得来自美、英、加、澳、新、香港、荷兰、日本、瑞士、新加坡、奥地利等国家和地区共计2313份世界顶尖大学录取通知书,累计获得奖学金1583万人民币,其中单人获得奖学金最高达135万人民币,单人获得最多12所大学录取。例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范德堡大学,纽约大学,多伦多大学,麦吉尔大学,女王大学,墨尔本大学,悉尼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杜伦大学,巴斯大学,曼彻斯特大学,伯明翰大学,香港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世界知名大学和顶级文理学院。
学校文化
陕西省西安中学国际部继承西中百年文化积淀,崇尚师德,以教师的行为、品德、能力、理想、情操、境界、人格去影响、感化、培养和教育学生;崇尚人文,以求知、欣赏的态度引导学生感悟文学、科学和艺术之美,提升境界、丰盈心灵;崇尚教法,以深谙教学规律的睿智和创新灵活的方法将学生带入主动学习、提升能力、全面创优的佳境。
传承西安中学优秀教育传统,融合东西方教育精华,将西安中学国际部建成富有特色的示范性国际学校,并培育出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的人才。
课程设置
陕西省西安中学国际部的课程为ap课程(全球代码:694431)和a-level课程(全球代码:cie cn719 /aqa 96010/edexcel 91904 )。以及2021年新加课程eju。
ap课程,全称 advanced placement,中文名称为大学预修课程。ap课程及考试始于1955年,由美国大学理事会(college board)主办,在高中阶段开设的具有大学水平的课程,共有22个门类、37个学科。该项考试的目的在于,使高中学生提前接触大学课程,完成一些美国大 学的学分课程及考试。ap课程及考试可以为高中生起到减免大学学分、降低大学教育成本、缩短大学教育时间的目的,同时ap考试成绩可以作为申请大学的一个 重要筹码。
学校教师
陕西省西安中学国际部现在校学生220人,专职教职工42人,师生比1:5。普通高中课程教学由本部优秀教师授课,国际课程教学由博士、硕士以上双语教师、外籍教师领衔的教学团队授课,90%硕士以上学历,包括4个博士,95%有5年以上国际学校工作背景及海外教学经验。外籍教师大部分直接从海外招募,均在外专局备案,多数具有相关教育领域硕士或博士学位,并曾任教于国外高中,拥有国际课程执教资质,具有丰富的国际教育教学经验。中国双语教师大部分拥有海外留学或工作背景,熟悉中外教育体系,持有国际课程执教证书,他们在秉承西安中学优秀教育传统的基础上能够积极创新,摸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国际教育的新方法。国际部教师都具备双语教学能力。通过双语教学,让学生实现学习习惯、思维模式的改变以及通过启发与激励式的教育,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潜能。
升学指导
陕西省西安中学国际部拥有完善的大学升学顾问体系,选聘具有世界顶级大学和文理学院留学背景的专职升学顾问团队,将学生和家长的需求置于首位,为学生们的大学申请提供支持和保障。在选校和申请的过程中,学校一直坚持:帮助学生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做出最适合他们的升学选择。升学顾问致力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了解自己的能力,加强学生的目标设定和决策技能。此项工作的首要目标是满足每个学生大学申请的个性化需求,并确保学生在整个申请过程中自信理性、积极主动。
研学活动
国际部的学生会通过三年间频繁的研学活动,开展真正的学术调查研究。研学活动是将同年级的学生组织在一起和国际部最出色的导师一起做调研。在此期间,教师将向学生们传授做学术调查研究的方法,并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让他们在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这两个特定的领域里做研究。学生们在国内外可以进行调查研究的范围非常广泛。国际部的学生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到国外著名大学和一些知名的教授一起做课题,对于西安中学国际部的学生而言,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就是他们的实验室。
课外活动
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一直是西安中学的传统,国际部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通过这些高品质的课外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获得了快乐的体验,同时也提高了治学、做事、团队合作等多方面的能力。
田径、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武术(功夫)、跆拳道、健美操和拉拉队、棋类等。
公众号主体介绍陕西省西安中学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陕西省西安中学国际部是由陕西省西安中学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陕西省西安中学(xi'an middle school of shaanxi province),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是陕西省教育厅直属的公办中学。
学校为全国最佳素质教育特色学校、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全国科技创新示范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篮球特色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排球特色学校、陕西省中学校长研训基地、陕西省高中新课程样本学校,是陕西省首批示范高级中学。
学校始建于1907年,初名为秦省第一中学堂。1913年,学校改名为陕西省立第一中学校。1927年,学校合并陕西省立三中,迁往原陕西省立三中校址(早慈巷)。1934年10月,学校更名为陕西省立西安第一初级中学校。1938年,学校南迁,在陕南洋县文庙内搭棚建舍办学,设立高中班,学校成为完全中学,恢复原校名陕西省立第一中学校。1944年,在北院门创立省立一中分校(即今西安回民中学)。1945年,学校迁回西安(长安县丰店)办学。1946年2月,迁回早慈巷原址办学。1949年5月,延安行知中学并入陕西省立一中。1954年,学校更名为陕西省西安中学。1970年,学校划归西安市,改名为西安市第九十中学。1980年,学校恢复陕西省西安中学校名。2005年,学校迁入凤城五路新址。
2023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校园占地面积258亩,建筑面积13·7万平方米,有教学班84个,在校学生5400人,教职工421人。
办学历史
1913年,“西安府中学堂”改名为“陕西省立第一中学校”,学制四年。
1927年,陕西省立一中奉陕西省教育厅命令,合并陕西省立三中,迁往原陕西省立三中校址(早慈巷)。
1934年10月,学校更名为“陕西省立西安第一初级中学校”。
办学条件
办学规模
2023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校园占地面积258亩,建筑面积13·7万平方米,有教学班84个,在校学生5400人。
硬件设施
2023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建有理化生探究室,电子控制室,汽车模拟驾室,陶艺室,形体训练室,心理咨询室、地理、历史、棋牌、音乐、美术等专用教室50余间,所有教室都有多媒体设备;有天文台、天象馆、艺术馆;建有标准的田径场、篮球场、排球场、足球场,体育看台能容纳5000人就座;学生公寓可供3600多名学生住宿,每个宿舍配有空调、饮水机,每人都有一床、一柜、一桌椅和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
师资力量
…更多「办学条件」介绍请查阅全文…
办学成果
学生成绩
竞赛成绩
时间 | 人次 | 赛事名称 | 获奖情况 |
---|
2016年9月 | 2人 | 2016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陕西赛区 | 一等奖 |
7人 | 二等奖 |
10人 | 三等奖 |
2018年6月 | 1人 | 2018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陕西赛区 | 一等奖 |
8人 | 二等奖 |
5人 | 三等奖 |
2019年3月 | 1人 | 陕西省第32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初赛) | 一等奖 |
11人 | 二等奖 |
6人 | 三等奖 |
2019年6月 | 2人 | 2019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陕西赛区 | 一等奖 |
3人 | 二等奖 |
9人 | 三等奖 |
2020年1月 | 1人 | 第33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初赛) | 全国一等奖 |
8人 | 全国二等奖 |
13人 | 全国三等奖 |
2020年9月 | 5人 | 2020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陕西赛区 | 二等奖 |
2人 | 三等奖 |
2020年10月 | 2人 | 第34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初赛) | 全国一等奖 |
11人 | 全国二等奖 |
5人 | 全国三等奖 |
2021年10月 | 12人 | 第35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初赛) | 全国二等奖 |
5人 | 全国三等奖 |
2022年11月 | 4人 | 2022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陕西赛区 | 一等奖 |
1人 | 二等奖 |
6人 | 三等奖 |
2023年6月 | 2人 | 2023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陕西赛区 | 二等奖 |
9人 | 三等奖 |
参考资料 |
素质成绩
时间 | 人次 | 赛事名称 | 获奖情况 |
---|
2018年11月 | / | 西安市中小学生乒乓球比赛 | 男子团体第一名 |
男子单打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 |
女子单打第一名、第三名 |
2019年11月 | / | 陕西省中小学生乒乓球锦标赛 | 男子团体第一名、女子团体第二名 |
男子单打第一名、第二名 |
女子单打第四名 |
男子双打第二名 |
2019年12月 | / | 西安市中小学生乒乓球比赛 | 男子团体第一名 |
男子单打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 |
女子单打第一名、第三名 |
2021年 | / | 2021年陕西省青少年排球锦标赛暨陕西省第十七运会(青少年组)排球资格赛 | 女子组第一名 |
/ | 第十四届运动会排球项目测试赛(商洛赛区) | 季军 |
2021年1月 | 6人 | 第十八届“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 | 一等奖 |
18人 | 二等奖 |
42人 | 三等奖 |
74人 | 优胜奖 |
2022年 | / | 2022年陕西省第十七届运动会排球赛 | 女子组第一名 |
2023年 | / | 2023年西安市青少年排球锦标赛 | 女子甲组第一名 |
/ | 2023年西安市青少年排球邀请赛暨西安市青少年排球赛 | 女子甲组第一名 |
2023年1月 | / | 陕西省中小学乒乓球锦标赛(高中组) | 男、女团体“双冠军” |
2023年3月 | / | 西安市青少年排球锦标赛 | 冠军 |
体育道德风尚奖 |
2023年4月 | 10人 | 第37届经开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 一等奖 |
参考资料 |
教师成绩
时间 | 获奖者/奖项数 | 赛事名称 | 获奖情况/荣誉 |
---|
2011年5月 | 焦鹏 | 2011中央电视台“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陕西赛区 | 冠军 |
李娜 | 优胜奖 |
2011年9月 | 糜凯 | 未央区中小学体育教师基本功大赛 | 一等奖 |
王林等3人 | 三等奖 |
2017年9月 | / | 2017年“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城市教育协作会暨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交流与竞赛活动 | 一等奖 |
2017年11月 | 邢莹莹 | 第二届西安市微课电视大赛 | 特等奖 |
2021年5月 | 李晨光 | 陕西省第五届中小学(中职)微课与信息化教学创新大赛暨教育信息化应用案例征集评选活动 | 一等奖 |
杨宁等3人 | 二等奖 |
张颖等6人 | 三等奖 |
2021年8月 | 2项 | 陕西省第五届中小学微课与信息化教学创新大赛 | 一等奖 |
3项 | 二等奖 |
7项 | 三等奖 |
2021年9月 | 郑欣 | 2021年陕西省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 | 一等奖 |
2022年5月 | 何小艳 | 陕西省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大练兵”省级展示活动 | 获“思政教学标兵”称号 |
余欢 | 获“学科德育教学能手”称号 |
2022年6月 | 苟莉莉 | 陕西省首届中小学课堂教学创新大赛省级决赛 | 一等奖 |
员丹 | 二等奖 |
2023年4月 | 李珍 | 陕西省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 | 获“优秀班主任”称号 |
参考资料 |
陕西省西安中学教师发表部分论文学术文章题名 | 作者 | 发表期刊 | 发表时间 |
---|
信息技术对化学核心素养培育的价值凝练与问题简析 | 张克强、闫春更 |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 2023年 |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说物理”活动的教学实践 | 樊兰君 | 《陕西教育(综合版)》 |
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着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 张克强 |
提升行政教辅人员效能,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 | 郑宏宝 |
变革课堂教学,适应选课走班新常态 | 樊兰君 |
高中生物大单元教学要做到“三精准” | 李金 | 《第二课堂(d)》 |
2022年高考理综全国乙卷第25题赏析及启示 | 樊兰君 | 《物理教师》 | 2022年 |
劳动实践助推“三个课堂” | 王晓开 | 《陕西教育(综合版)》 |
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贡献力量 | 张克强 |
心理地图在区域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 刘卫 | 《陕西教育(教学版)》 |
促进学习的课堂评价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 杨宁 | 《校园英语》 |
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生物“生命观念”培养 | 王微娜 | 《高考》 |
青年立场 真我表达——宏大主题作文教学的探索与反思 | 原雪 | 《中学生作文指导》 |
渗透装置及渗透作用问题分析 | 翟培源 | 《中学生物教学》 |
新课程新高考背景下的学校生涯规划教育 | 石峰虎 | 《教育家》 |
新课改背景下基于“大概念”理念的高中生物教学策略探究 | 李金 | 《高考》 |
为什么井盖是圆状的 | 薛党鹏 | 《中学生数学》 |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对物理高考命题的导向 | 樊兰君 |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
地理新闻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 刘卫 |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
厘清新课改背景 研读新教材特点——以高中物理新教学为例的课程实施建议 | 樊兰君 | 《陕西教育(教学版)》 |
以问促学探究数学本质——高中数学课堂中问题教学的应用 | 王晓溪 | 《高考》 | 2021年 |
高中物理深度学习策略探讨 | 张丹 |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
略谈微课在高中生物深度学习教学指导中的应用 | 呼欢欢 |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高中英语语篇深度阅读探索 | 周航 | 《科学咨询》 |
岁月尚浅,年华正盛 | 刘勤睿 | 《文学少年》 |
中学物理能教会学生什么 | 黄江涛 | 《陕西教育(教学版)》 | 2020年 |
谈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支架式”教学模式 | 杨宁 | 《中学生英语》 |
高中生物学能量概念学习进阶初探 | 呼欢欢 | 《中学生物教学》 |
探源涂色问题:两个计数原理够用吗 | 张前晟 | 《读写算》 |
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 邓先武 | 《人民教育》 |
现代化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 周义杰 | 《科学与信息化》 | 2019年 |
以金融体制改革推动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提升 | 胡文韬 | 《中国集体经济》 |
振兴乡村教育要"守""破""立" | 邓先武 | 《人民教育》 |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 | 陈纯 | 《实验教学与仪器》 |
“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教学设计(湘教版) | 邓先武 | 《地理教育》 |
参考资料 |
学校荣誉
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 全国文教战线先进集体 |
全国巾帼文明岗 | 陕西省文明校园 |
陕西省师德建设先进集体 | 陕西省德育先进工作单位 |
陕西省科研先进单位 | 西安市劳动模范先进集体 |
参考资料 |
文化传统
学校校徽总体设计为圆形,由核心图案、学校中英文名称构成。核心图案由“经纬线”和在其下方的建校年份“1907”构成。校徽以墨绿渐变色为主色调,体现着学校的精神和品格。
精神文化
校训
现任领导
职务 | 姓名 |
---|
党委书记、校长 | 张克强 |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副校长 | 薛锋 |
副校长 | 雷琪平、薛党鹏、胡杰、任康元、何海林、郑宏宝、左宏莉 |
参考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