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十堰市郧阳中学公众号

十堰市郧阳中学

平台属性:微信公众号
所属地区:湖北十堰市
公众号ID:yyhs_hb
公众号分类:资讯 - 学校
关于公众号:

“十堰市郧阳中学”微信公众号的责任主体为十堰市郧阳中学,属于资讯类型;公众号主要(内容/服务)是宣传国家教育方针,发布学校新闻资讯,提供综合信息服务,搭建家校沟通平台,展示学校社会形象,传递教育正面能量。

开发/运营主体:十堰市郧阳中学

关于主体:十堰市郧阳中学是湖北省十堰市公立中学。

最后更新:2025-7-5 关于更新时间TIPS:“更新时间”是指本页信息来源的截止时间,包括公众号的图片/文字介绍、公众号所属企事业单位的介绍等。
我要反馈:不良内容举报 » 公众号纠错(有误/注销)»
十堰市郧阳中学公众号二维码公众号二维码,扫一扫马上关注

公众号主体介绍十堰市郧阳中学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十堰市郧阳中学是由十堰市郧阳中学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十堰市郧阳中学(yunyang high school)简称郧阳中学或郧中,位于湖北省十堰市中心城区北京北路,是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湖北省首批省级重点中学、湖北省示范中学、北京大学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中学,全国中学百年名校。

郧阳中学前身为创立于明朝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的郧山书院,由郧阳府巡抚于湛在府城(今郧阳区)创立;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书院改为“郧阳府中学堂”;1912年(民国元年)郧阳府中学堂改为“省立郧山中学”;1935年更名为郧阳中学,且设简易师范班;1942年改名为“省立第八高级中学”,与湖北省第八师范学校合并组建郧阳联合中学。1950年3月湖北省教育厅决定恢复“郧阳联合中学”。后更名为“湖北省郧阳中学”;1994年,十堰市和郧阳地区合并为十堰市,学校更名为十堰市郧阳中学;1996年年9月18日,十堰市委、市政府决定将学校由郧县老城迁入十堰城区;1998年秋,学校由郧县老城迁入十堰城区;1999年夏,学校整体迁入新校址;2014年,郧阳中学成为北京大学“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中学。2023年6月,入选首批全国健康学校建设单位。

学校现址位于湖北省十堰市北京北路60号,占地面积251亩,现有7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近4000人。

历史沿革

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巡抚于湛创立郧山书院,址在郧阳府城东北角

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知府沈铁增修书院

清雍正十年(1732年)守道鲁之裕重修郧山书院

清嘉庆二年(1797年 )知府王正常修补郧山书院,并易名为龙门书院

清道光二年(1822年)学使杨怿将书院移址郧阳府旧通判署,恢复郧山书院

办学条件

硬件设施

校园占地面积二百余亩,绿树成荫,环境优雅;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动静分离,怡情舒志;教学楼、科技楼、图书馆、学生食堂、学生公寓错落有致,设施完备,是读书、求学、成才的好地方,被誉为鄂西北人才的摇篮。

学校科技楼建有理、化、生、通用技术实验室、多媒体网络教室和音乐、美术、舞蹈教室;学校图书馆按国家一类标准配置,内部设有50万余册的图书书库、120余座的电子阅览室、近百种刊物的期刊阅览室和天文台、德育基地、心语室等配套设施;学生公寓每间寝室都有独立的卫生间、盥洗室、储物柜及插卡电话、电扇等生活设施,每层楼均配备有饮用热水系统;学生食堂连续多年被评为“湖北省食品卫生级食堂”,可同时容纳4000人就餐,餐厅内设电子显示屏、宽屏电视及空调等配套设施;有标准的田径场、篮球场、羽毛球场及各种健身设施。

师资力量

截至2013年1月1日,郧阳中学305名在岗教职工中,有特级教师2人,中学高级教师154人,受省级以上表彰的优秀教师13人,受市级以上表彰的优秀教师37人。其中两名湖北省特级教师分别是王佑璋(教育硕士,物理高级教师)和易国堂(地理高级教师)老师。

办学规模

办学成果

学生成绩

2007年高考,600分以上95人,文理科高分层人数双双进入湖北省15强;一本上线414人,二本累计上线738人;9个高考学科受到十堰市教育局嘉奖。其中一名同学夺取十堰市文科状元;3人被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录取;

2008年高考,600分以上58人,一本上线279人,二本累计上线563人,本科上线1042人;其中一人被北京大学录取。

学校荣誉

学校先后被授予“全国贯彻《中学体育工作条例》先进学校”、“全国劳技教育先进集体”、“湖北省校园管理先进单位”、“湖北省绿化先进学校”、“湖北省安全文明单位”、“湖北省五四红旗团委”、“湖北省a级食堂”、“湖北省示范学校”、“湖北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湖北省卫生先进单位”、“湖北省园林式学校”、“十堰市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2011年4月24日,学校被授予西安交通大学优质生源基地。

校园文化

办学方针

学校坚持“传承文明,进而不已,明德博学,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秉承“明德博学,进而不已”之校训,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教学质量连年攀升,造就了一批又一批“四育俱备、意志坚强”的合格毕业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学校校徽

郧阳中学校徽由太阳、水和展翅飞翔的鸟儿为创意元素,上下两部分意为太阳从水面冉冉升起,象征学生的朝气蓬勃和青春活力,展翅飞翔的鸟儿,既象征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成长,又象征郧中教育事业步步高升。校徽中流动的水,意在表现郧中的汉水文化和地理特征。

校徽中的鸟儿是由“郧中”和“郧”字拼音第一个字母“y”演变而成,同时,展翅飞翔的鸟儿与河流浪花的图案配合设计,也体现了郧中始终立在时代潮头。校徽中的英文和阿拉伯数字1547的组合,既能够表现出郧中的悠久历史,又能够体现郧中的现代化发展速度。校徽以蓝色为主色调,蓝色沉稳、深刻,体现学校的严肃性和知识性。

学校校训

明德博学 进而不已

学校校歌

知名校友

我校有悠久的历史和光荣的传统,名师如林,英才勃发。仅改办中学百余年来,就为中国革命和建设输送了数以万计的优秀毕业生。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教育家,原中共中央党校校长杨献珍同志(1925年到1926年担任郧阳中学校长),鄂西北早期共产党员、龙州起义领导人、红八军党委书记何世昌烈士等是其中杰出的代表。还有我军炮兵专家、原新疆军区参谋长史丁文,“两弹一星”功臣张树清,核物理专家马大道、罗德兴,全国知名作家梅洁、王肇瀚,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高级工程师、“神六”发射总测控师李香,联合国“青少年消除贫困奖”获得者冯圣兵等一大批社会英才。

校友组织

2010年10月,郧阳中学校友会成立,并发布了《郧阳中学校友会章程》。校友会是由郧阳中学校友自愿组成的联合性团体,为非营利性组织。宗旨是:团结海内外郧阳中学校友,加强交流,增进友谊,继承和发扬郧阳中学的优良传统和校风,促进郧阳中学和校友个人事业的发展,共同为郧阳中学和十堰地区的建设发展服务,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作出贡献。

2012年10月19日,郧阳中学北京校友会成立,罗开富当选会长。

历任领导

时间校名校长
1912-1913年湖北省立郧山中学翁伯润
1914-1915年刘锦章
1916-1921年陆子哲
1922-1923年湖北省立第十一中学张培田
1923-1924年任岱青
1925-1928年3月杨献珍
1928年3月-1933年8月陈尧钦
1933年9月-1934年7月赵一元
1934年8月燕鸣轩
1935年湖北省立郧县县立初级中学/
1936-1938年湖北省立郧县初级中学夏昌桃
1938年湖北省立联合中学郧县分校陈诚
1939年湖北省立联合中学郧阳分校
1940年3月湖北省立第八女子中学杨昭恕
1941年8月-1942年8月郧县县立初级中学任岱青
1942年8月-1944年湖北省立第八高级中学杨昭恕
1944年春-1945年秋林成一
1945年秋-1946年卞廷泉
1946年湖北省立郧县高级中学罗慕含
1946年8月郧县县立第一初级中学曾光前
1946年8月郧县县立第二初级中学任岱青
1948年两郧地方干部学校杨锐
陕南公学黄觉民
1952年6月-1958年郧阳联中王香山
1954年秋郧阳中学/
1956年郧县第一中学/
1961年10月-1966年3月郧阳中学陈洪
1966年7月成立郧阳中学临时革委会
1970年郧阳中学革委会
1978年11月-1984年3月郧阳一中吴蜀平
1984年3月-1988年5月吴蜀平
1988年5月-1997年11月龚志权
1997年11月-2002年8月十堰市郧阳中学胡修良
2002年8月-2011年3月朱华伦(3月2日任十堰市教育局局长)
2011年5月-2017年12月王建华
2017年12月-黎明

地理位置

学校地址:湖北省十堰市北京北路60号

邮编:442000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