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背景
《天龙八部》从1963年开始创作,历时四年,至1966年完成。故事背景设定在宋哲宗时期。金庸在《天龙八部》书前“释名”部分中说:“本书故事发生于北宋哲宗元祐、绍圣年间,公元1094年前后。”书中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进行了杜撰和改造。在创作中,金庸对民族矛盾及民族国家之间的冲突,有了新的思想认识和新的处理方式,即不再局限于狭隘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而是升华至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的考虑,更多的倾向于和平主义和民族的和睦与团结,从而超越了狭隘的民族矛盾,对战争与和平有了崭新的思考。
“天龙八部”在书当中用以指八种非人的神怪,包括天、龙、夜叉又、乾达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呼罗迦。因为以天、龙为首,所以常称之为“天龙八部”,作者在开篇有过解释,它们虽是非人的神怪,却和人一起构成世间的众生,都是佛要渡化的对象。作者以此作书名,是借它喻指世间的也是小说中的众多不同性格、不同经场、不同命运的人物。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