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前身溯源
天津职工机电学院
1964年,天津市业余机械学院建校。
1969年,天津市业余机械学院停办。
1981年,天津市业余机械学院复校,更名为天津市第一机械工业局职工业余大学。
1984年,天津市第一机械工业局职工业余大学更名为天津市第一机械工业局职工大学。
…更多「历史沿革」介绍请查阅全文…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5年5月,学院有二级学院3个,7个专业群和高职专业26个,联合培养本科专业1个。
联合培养本科专业:电气自动化(联合培养单位: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 二级学院 | 专业名称 |
|---|---|
| 机械学院 | 智能制造装备技术 |
| 模具设计与制造 | |
| 机械设计与制造 | |
| 新能源汽车技术 | |
| 智能焊接技术 | |
| 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 | |
| 数控技术 | |
| 航空发动机制造技术 | |
| 飞行器数字化制造技术 | |
| 飞机机载设备装配调试技术 | |
|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 |
| 电气学院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 电气自动化技术 | |
|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 | |
| 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 | |
| 工业机器人技术 | |
| 物联网应用技术 | |
| 智能控制技术 | |
| 管理与信息学院 | 会计 |
| 电子商务 | |
| 物流管理 | |
| 大数据技术与应用 | |
| 计算机信息管理 | |
| 软件技术 | |
| 数字媒体应用技术 | |
| 信息安全与管理 | |
| 注:截至2025年4月,资料来源: | |
师资力量
截至2025年5月,学校有教职工404人,其中副高级及以上137人,博士、研究生学历201人。拥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技术能手1人,省市级技术能手7人,黄炎培职业教育奖2人;截至2023年,学校有国家级教师创新团队1支,天津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支,天津市级教师创新团队4支。| 类别 | 姓名 |
| 全国优秀教师 | 刘勇 |
| 全国技术能手 | 许超 |
| 天津市技术能手 | 许超、袁海亮、王文陶、刘赫钊、张礼荣、陈甫、何琳锋 |
| 天津市优秀教师 | 袁海亮 |
| 资料来源:注:以上名单不全 | |
| 类别 | 名称 |
| 国家级教师创新团队 |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教师创新团队 |
| 国家级大师工作室 | 刘勇技能大师工作室 |
| 天津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 刘勇技能大师工作室 |
| 资料来源:注:以上名单不全 | |
教学建设
…更多「办学条件」介绍请查阅全文…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据2025年2月学校官网数据,学校有1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 类别 | 名称 |
| 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 | 数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
| 资料来源: | |
科研成果
2023年,学校在研课题25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部级9项,局级10项;到账经费31·8万元;共发布论文33篇,其中3篇中文核心期刊;专利授权专利10项,其中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 类别 | 课题名称 |
|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高职院校股份制办学模式研究 |
| 机械职业教育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 | 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背景下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
| “学习强国”平台融入思政课的持续性机制研究 | |
|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视域下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实施路径探究——以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 |
| 基于津南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高职院校传统文化品牌建设 | |
| 对接电气自动化产业链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研究 | |
| 机械加工制造专业类课程育人功能及实现路径研究 | |
| 津南区科技计划项目 | 多agv与电梯智能调度系统的研究 |
| 资料来源:注:以上名单不全 | |
学术资源
…更多「学术研究」介绍请查阅全文…
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校徽
精神文化
…更多「校园文化」介绍请查阅全文…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 职务 | 姓名 |
|---|---|
| 党委书记 | 王新 |
| 党委副书记、校长 | 王维园 |
|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 马薇 |
| 副校长 | 王兴东、李亮 |
| 参考资料: | |
历任领导
| 党委书记 | 院长 |
| 杨国林 | 李认清 |
| 李认清 | 张维津 |
| 何济民 | 王维园 |
| 张文娟 | / |
| 李晓宏 | / |
| 王千文 | / |
| 王新 | / |
| 资料来源: | |



公众号二维码,扫一扫马上关注
微双街
东丽体育
宝坻交通
天津金带福路文化传播中心
中海北辰欧拉店
村内大事小情
家在红城
寨上东风
天津市第四十二中学
宝坻融媒
乐农山里
大港欣苑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