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铜陵市第一中学公众号

铜陵市第一中学

平台属性:微信公众号
所属地区:安徽铜陵市
公众号ID:tlyzgfwx
公众号分类:教育 - 学校
关于公众号:

“铜陵市第一中学”微信公众号的责任主体为铜陵市第一中学,属于教育类型;公众号主要(内容/服务)是与铜陵一中为伴,与最优秀者同行!欢迎关注铜陵一中公众账号。

开发/运营主体:铜陵市第一中学

关于主体:铜陵市第一中学是安徽省铜陵市境内公办中学。

最后更新:2025-7-5 关于更新时间TIPS:“更新时间”是指本页信息来源的截止时间,包括公众号的图片/文字介绍、公众号所属企事业单位的介绍等。
我要反馈:不良内容举报 » 公众号纠错(有误/注销)»
铜陵市第一中学公众号二维码公众号二维码,扫一扫马上关注

公众号主体介绍铜陵市第一中学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铜陵市第一中学是由铜陵市第一中学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铜陵市第一中学(no·1 high school of tongling),简称铜陵一中,位于铜陵市铜官区,是安徽省重点中学、安徽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全国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

学校创办于1938年春,校址在今重庆市永川区,原名“国立第十六中学”,1946年秋奉前教育部指令,学校迁至原铜陵县和悦洲,易名为“省立铜陵中学”。1955年秋因为水灾迁至铜陵市长江东路15号,校名为“铜官山中学”,1958年更名为“铜陵市第一中学”。

截至2021年8月,在校生人数3700余人,教职工258人。其中正高级教师3人、特级教师5人、高级教师109人。享受国务院专家津贴1人,省政府专家津贴1人,全国模范教师1名,全国优秀教师2名,省市级教坛新星、拔尖人才、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共计40余名,教学比赛获省级一等奖以上教师80余人。

历史沿革

1938年春,战区第三中山中学班在四川永川县(今属重庆市)创建,后改名为国立第十六中学。

1943年,为争取抗战胜利,举校师生停食一天,将膳费捐给前方将士,受到冯玉祥将军的称许。

1944年,校内组织的“北山剧社”,在校内外演出了郭沫若、夏衍、曹禺等进步作家的剧作《雷雨》、《棠棣之花》、《天上人间》等。

办学条件

学校规模

据1992年5月出版的《中国名校(中学卷)》收录的信息显示,铜陵市第一中学共有30个教学班,其中初中18个班,高中12个班,在校学生1600多人。

截至2016年7月,学校开设4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200余人。

据2018年10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占地面积200余亩,有学苑、西湖两个校区;科技实验楼、教学楼和校园广场建设面积均是八千多平方米。

硬件设施

办学成果

学生成绩

高考成绩

2016年高考,学校学生分别获得铜陵市文科第一名、理科第一名;普通理科应届生报考人数667人,达一本线493人、二本线以上609人、三本线以上639人,一本达线率73·91%,600分以上163人(最高分696分),全省前100名2人;普通文科应届生报考人数204人,达一本线165人、二本线以上194人、三本线以上200人,一本达线率81·28%,600分以上23人(最高分645分),全省前100名5人;艺术应届13人、体育应届5人,全部达本科线;少年班报考人数15人,14人达一本线。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学校标识为印鉴,刻着铜陵一中的篆体文字。

精神文化

一训三风

校训:笃学敏行、厚德育人

校风:团结、文明、全面、求实

教风:热情、严格、认真、细致

现任领导

铜陵市第一中学现任领导
职务姓名
党委书记、校长汪小平
党委副书记方联胜
党委委员、行政副校长黄承志
党委委员、业务副校长丁震

知名校友

铜陵市第一中学知名校友
姓名简介
陈学东中国工程院院士,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院长,获得201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张来斌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长、研究生院院长,现任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委员。
卫宏远博士研究生,国际结晶委员会委员、国际工业结晶和化工流体力学专家、中国过程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搅拌技术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化学会航天液体推进剂专业委员会(筹)副主任委员,英国国家流体力学研究中心高级顾问,新加坡国家化工科学研究院合作研究教授,英国cranfield大学过程系统工程系客座教授。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