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铜壁关自然保护区公众号

铜壁关自然保护区

平台属性:微信公众号
所属地区:云南
公众号ID:yntbgpnr
公众号分类:事业/机关单位
关于公众号:

“铜壁关自然保护区”微信公众号的开发运营方为云南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公众号主要(内容/服务)是由云南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主办,主要发布铜壁关自然保护区相关信息。

开发/运营主体:云南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
最后更新:2025-7-5 关于更新时间TIPS:“更新时间”是指本页信息来源的截止时间,包括公众号的图片/文字介绍、公众号所属企事业单位的介绍等。
我要反馈:不良内容举报 » 公众号纠错(有误/注销)»
铜壁关自然保护区公众号二维码公众号二维码,扫一扫马上关注

铜壁关自然保护区百科

云南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中国热带区域的最西部,与缅甸接壤,靠近印度的东阿萨姆,是中国唯一具有伊洛瓦底江水系热带生物区系的地区。

保护区内有着云南娑罗双、盈江龙脑香等标志性热带雨林植被,以及白眉长臂猿、犀鸟等热带动物。保护好这一区域的动植物资源及其生境,对拯救和发展濒危物种,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

2021年2月5日,被中国林学会命名为第五批全国林草科普基地,有效期为2021年~2024年。

2023年11月30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陆生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名录(第一批)》,云南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入选。

历史沿革

建于1986年,1992年被确定为中国40处a级(具有全球保护意义)保护区之一。

2009年与瑞丽江省级自然保护区进行合并。

2011年将合并后的保护区总面积调整为51650·5公顷。

2021年2月5日,被中国林学会命名为第五批全国林草科普基地,有效期为2021年~2024年。

2023年11月30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陆生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名录(第一批)》,云南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入选。

地理环境

位置

位于云南西南边陲,地跨盈江县陇川县瑞丽市,与缅甸接壤,靠近印度的东阿萨姆。

地貌

保护区最高海拔3404·6m,最低海拔210·0m。绝大部分山岭海拔在1500米以下,形成中山河谷地貌。

气候

年均气温22·6℃;年降水量2829毫米,5-9月为集中降雨期,占降水的90%,海拔1000米以上,年均温为14·2℃,年降水量为3710米。

水文

区内主要河流有羯羊河、南奔河、大盈江、南洼河、南碗河,属依洛瓦底江水系。

自然资源

植物资源

保护区有维管束植物约有315种。植被垂直分布明显:

(1)海拔600米以下为热带季雨林

(2)海拔600-1000米为热带山地雨林;

(3)海拔1000-1800米为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

(4)海拔1600-2400米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或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

(5)海拔2350米以上山顶部为方竹林。

(6)顶极植被为季雨林、雨林。

区内有高等植物333科1628属4951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萼翅藤、云南蓝果树、红豆杉、篦齿苏铁东京龙脑香5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有鹿角蕨、滇桐、水青树、贡山厚朴、桫椤、千果榄仁等25种。

动物资源

动物5纲37目114科379属725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白眉长臂猿林麝豚尾猴云豹蜂猴孔雀雉、圆鼻巨蜥等15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黑熊、猕猴水鹿小熊猫花冠皱盔犀鸟等74种。

2022年10月,云南德宏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内,一只蓝脸、灰褐色羽毛的陌生雉类“闯”入了红外相机的镜头中,管护局工作人员在对定期回收的红外相机素材进行数据整理时发现了它。经相关鸟类研究专家确认,这只雉类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白尾梢虹雉。

保护对象

主要保护对象:

①保护以阿萨姆娑罗双、东京龙脑香为代表的中国分布面积最大的龙脑香热带雨林及其生态环境;

②保护滇西南特有或国内仅见于铜壁关自然保护区的以萼翅藤、鹿角蕨、滇藏榄和白眉长臂猿、伊江巨蜥、印度穿山甲、云纹鳗鲡、孔雀雉、黑颈长尾雉、花冠皱盔犀鸟等珍稀濒危特有动植物为代表的野生动植物资源

③保护热带北缘低纬度亚高山唯一从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到寒温性亚高山灌丛草甸的完整的山地植被垂直带谱景观;

④保护中国境内伊洛瓦底江上游水系的瑞丽江、大盈江、羯羊河等重要河流生态系统及其跨境生态屏障。

价值地位

铜壁关自然保护区是唯一分布在中国境内伊洛瓦底江流域热带区域的自然保护区,本区历史上没有受到第四纪冰河期的影响,使铜壁关自然保护区成了许多古老生物类群的避难所,保存了许多古老原始的动植物种类,是中国印-缅热带生物地理区系资源最集中、最典型的区域。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