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吴江法院公众号

吴江法院

平台属性:微信公众号
所属地区:江苏苏州市吴江区
公众号ID:wujiangfayuan
公众号分类:公益
关于公众号:

“吴江法院”微信公众号的责任主体为苏州市吴江区人民法院,属于公益类型;公众号主要(内容/服务)是公益服务。

开发/运营主体:苏州市吴江区人民法院

关于主体:苏州市吴江区人民法院是苏州市吴江区人民法院。

最后更新:2025-7-5 关于更新时间TIPS:“更新时间”是指本页信息来源的截止时间,包括公众号的图片/文字介绍、公众号所属企事业单位的介绍等。
我要反馈:不良内容举报 » 公众号纠错(有误/注销)»
吴江法院公众号二维码公众号二维码,扫一扫马上关注

公众号主体介绍苏州市吴江区人民法院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吴江法院是由苏州市吴江区人民法院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苏州市吴江区人民法院成立于1951年12月,法院审判办公楼坐落于苏州市吴江区高新路788号。全院现有人员308人,正式在编人员171人。正式在编人员中,具有审判职称的102人,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占93%,其中硕士研究生58人。

法院简介

苏州市吴江区人民法院成立于1951年12月,法院审判办公楼坐落于苏州市吴江区高新路788号。全院现有人员308人,正式在编人员171人。正式在编人员中,具有审判职称的102人,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占93%,其中硕士研究生58人。近年来,该院以实施“九零”工程、建设“六型”法院为抓手,狠抓执法办案、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和队伍建设等主要工作,稳步提升整体工作水平,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和优质法律服务。

机构设置

内设机构18个:刑事审判庭、民事审判一庭、民事审判二庭、行政审判庭、执行局、立案庭、审判监督庭、司法警察大队、政治处、纪检组、监察科、办公室、行政装备科、调查研究室、审判管理办公室、司法鉴定科、未成年审判综合庭、知识产权审判庭;派出人民法庭5个:盛泽人民法庭、震泽人民法庭、汾湖人民法庭和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庭、太湖新城人民法庭。

主要领导

苏州市吴江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裘实

法院建设

苏州市吴江区人民法院成立于1951年12月,现有在编干警及聘用人员274人,有内设机构18个、派出人民法庭5个。近年来,该院以实施“九零”工程、建设“六型”法院为抓手,狠抓执法办案、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和队伍建设等主要工作,稳步提升整体工作水平,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和优质法律服务。先后荣获“全省法院系统先进集体”、“集体一等功”、省级“公正司法示范点”等荣誉,得到来院视察的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等领导的高度肯定。一、全面履行审判职能,努力维护公平正义始终坚持执法办案第一要务,努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从2008年起每年新收各类案件均过万件,今年截至5月已新收9564件,同比上升22·14%,审执结6950件,同比上升23·95%,审判绩效连续三年位居苏州基层法院首位。一是准确适用法律,坚守公平正义。刑事审判工作中,宽严相济惩处犯罪,严格量刑程序,加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调解和刑事被害人救助工作;民事审判工作中,调判结合关注民生,高度关注直接关系民生权益的纠纷案件,积极应对社会经济形势变化带来的新问题,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行政审判工作中,依法审查规范协调,认真梳理问题,及时提出意见,力促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执行工作中,破解难题保障权益,创新执行方法,强化执行威慑力,开展集中执行,突出工作成效。二是创新管理机制,优化审判质效。强化院庭长办案制度,要求院庭长带头办理重大、疑难、复杂以及新类型案件,充分发挥“领头雁”的指导示范作用。以人均收结案数为依据,合理确定法官的饱和工作量,增加对办案部门的资源配置,促进案件审理的整体推进。切实加强案件流程管理,实施繁简分流,做到简案快办,繁案精办。建立庭审质量随机评查机制,加大质量评查力度,促进案件质量和效率的提升。三是加大司法改革,促进科学发展。积极探索书记员管理体制改革,启动法官助理机制,2013年通过考核选拔产生14名法官助理人选,同时确定14名配对法官,按照“1名法官+1名法官助理+1名书记员”的模式明确职责定位和分工,有效提高办案效率,缓解案多人少矛盾。二、主动围绕中心工作,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紧紧围绕区委中心工作,及时更新司法理念,切实提升服务品质,努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一是依法服务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司法审判对经济转型升级和企业健康发展的服务保障功能,制定出台《服务经济转型升级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得到区委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努力服务全区“四五六”战略,鼓励支持创新经济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服务区“1058”工程,依法保障各项民生工程的顺利推进。二是助力企业爬坡过坎。密切关注经济发展动态,积极探索司法服务企业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切实服务小微企业,通过案件审理和调研,分析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并提出对策,制定解决小微企业纠纷的诉前调解、综合协调、保全应急和财产处置等机制,尽力营造良好司法环境。针对企业主“弃企避债”现象有所增多的情况,认真梳理分析已经受理案件,及时向相关部门通报,通过案件审理等渠道全面掌握相关纠纷的情况,建立预警机制,加强与各镇区和其他职能部门的联系沟通,共促社会稳定。三是和谐共建服务基层。深入开展和谐共建工作,更好预防化解基层矛盾纠纷。构建“五点五员”矛盾纠纷化解网络,以诉讼服务站为基点,在全区各个镇区和部分社区、村居、企业设立诉讼服务点、巡回审判(调解)点、固定接访点、法官联系点和法制宣传点,借助人民调解员、人民陪审员、司法协理员、专家咨询员、审判监督员的力量与优势,有效提升基层矛盾纠纷化解合力。三、积极拓宽便民渠道,提升司法服务质量坚持司法服务“零距离”目标,增强司法透明度,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司法需求,为群众提供更优质、更贴心的司法服务。一是加大公开力度,回应群众需求。在全国首创建立案卷档案信息公开查询制度,充分利用法院案卷档案资源,将案卷档案信息查询的范围扩大到除执法机关和律师以外的社会公众,有助于查询人了解相对方的信用情况,在从事民事行为时理性作出选择,促进社会诚信体系的建立和“诚信吴江”建设。强化信息公开,开展网络庭审直播,开通官方微博,为公众接近法院、了解法院、监督法院开辟渠道,完善法院互联网站建设,全面升级、定期更新网站内容,耐心解答网民提出的各种问题咨询。2012年被省高院命名为全省司法公开示范法院。二是丰富便民举措,保障民生权益。积极打造人性化诉讼服务,推出“清凉诉讼”、“温暖诉讼”等便民服务措施,被省高院命名为全省法院诉讼服务中心示范单位。打造星空法律志愿者服务团队,青年法官发挥专业特长开展特色法律课堂、街头法制宣传等法律服务,被评为区“志愿之星”十佳团队。完善司法救助体系,积极筹措救助资金,加大执行救助、刑事被害人救助、司法鉴定救助、涉少案件救助的力度,做好诉讼费减缓免工作,保障弱势群体合法权益。三是推进青少年维权,预防减少犯罪。成功争创国家级“青少年维权岗”,不断创新开展青少年维权工作,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以庭前、判后的纵向线和家长、学校、社会的横向线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开展帮教延伸服务,打造“阳光家园”青少年观护帮教基地、推出“法润校园、律动青春”特色法制教育品牌、落实涉少案件司法专项救助资金等,维权工作取得显著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四、切实加强队伍建设,筑牢公正司法根基紧紧抓牢队伍建设根本,努力提高法官司法能力,强化法官职业道德建设,为实现公正司法、提升司法公信夯实基础。一是高度重视能力培养。组织开展法官论坛、法官讲坛、法苑法坛的“三坛”活动,以“微型法官讲坛”、“法官午后沙龙”等活跃活动形式,为法官探讨法学理论、交流办案心得提供平台,“法官午后沙龙”还给最高法院院长周强留下深刻印象。结合“党员干部进万家”等活动,提升法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加强青年法官的培养力度,推出青年法官导师制度,以以师带徒、以案促学、因材施教、结对互动为培养模式,充分发挥优秀资深法官的带教、示范和传承作用。二是深化规范作风建设。结合各类警示教育活动,深入查找作风和廉政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提高干警思想纯度、道德高度和认识深度。强化“一岗双责”制度,严肃追究领导疏于管理、怠于管理的责任,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重点加强案件流程管理。深入推进廉洁司法建设,以正面教育与警示教育相结合、自我学习与集中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努力加强职业主题教育,抓好廉政风险排查,树立法院良好形象。在全区机关作风效能建设考核中连续三年被评为第一板块优秀单位。三是加大法院文化建设。立足吴江地域特色和法院实际,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及廉政文化五方面积极丰富院内文化建设。开展文化建设大讨论,积极打造“清风长廊”、法官墙、榜样墙等文化载体,激励干警积极投入工作、努力争当先进。主动凝聚智慧结晶,编印《“群众观点大讨论”文集》、《软实力——法院文化建设大家谈》、《提升》等专题文集。在全院组织实施以“建书香法院、做睿智法官”为主题的读书活动,不断推进学习型法院建设。2012年被省高院确定为全省法院文化建设示范单位。

所获荣誉

2011年以来,该院先后获得“国家级青少年维权岗”、“全国法院人民法庭工作先进集体”、“全省法院系统先进集体”等国家级、省级集体荣誉20余个,在苏州市基层法院审判绩效综合考评中获得“三连冠”,在区机关作风效能建设考核中获得“三连胜”,连续两年荣获集体一等功,得到前来视察的最高院院长周强等领导的充分肯定。2019年1月,获得全国优秀法院荣誉。

2022年1月26日,苏州市吴江区人民法院少年及家事审判拟表彰为江苏省三八红旗集体。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