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公众号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平台属性:微信公众号
所属地区:陕西西安市
公众号ID:gh_76e6d895b2b7
公众号分类:科技
关于公众号: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微信公众号的责任主体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设计研究总院,属于科技类型;公众号主要(内容/服务)是精设广厦。

开发/运营主体: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设计研究总院

关于主体: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设计研究总院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最后更新:2025-7-5 关于更新时间TIPS:“更新时间”是指本页信息来源的截止时间,包括公众号的图片/文字介绍、公众号所属企事业单位的介绍等。
我要反馈:不良内容举报 » 公众号纠错(有误/注销)»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公众号二维码公众号二维码,扫一扫马上关注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百科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于1985年成立,隶属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产、学、研一体化的综合设计研究机构及教学实习和研究生培养基地。

概况

具有建筑工程设计、工程咨询、工程造价咨询、工程监理甲级资质,建材行业专项甲级资质,风景园林工程设计、市政、冶金行业专项乙级资质,并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12年我院荣获当代中国建筑设计百家名院称号。

机构与人员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现有工程技术人员300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教授、研究员、教授级高工、高级职称以上100余人。国家各类注册师131人:其中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28人,国家二级注册建筑师5人,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3人,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40人,国家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3人,国家注册设备工程师28人,国家注册咨询工程师12人,国家注册造价工程师10人,国家注册岩土工程师2人。有近一半的技术人员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并拥有一批具有较高学术造诣的技术带头人。

业绩介绍

建院半个世纪以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的学人留下了不少的精彩力作。上世纪50年代设计,座落在东北工学院校园的“四大学馆”,已成为了那个时代的印迹;上世纪60年代初设计的西安报话大楼已成为西安的标志性历史建筑,载入史册;80年代,由国家领导人关心指导,受全球华人关注由我院设计的黄帝陵整修工程,其黄帝陵庙前区设计荣获国家优秀设计银奖。

跨入新世纪以来,我院引进了大量的优秀人才,迈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取得了丰硕的设计研究成果。我院先后承担了西安半坡遗址博物馆整修工程、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馆前区景观规划设计、法门寺保护区规划、汉阳陵帝陵外藏坑(a段)保护展示厅、太钢新建150万吨不锈钢工程、大唐西市博物馆、西安碑林博物馆新石刻艺术馆等项目。其中,汉阳陵帝陵外藏坑(a段)保护展示厅,实现了文物遗址环境保护、文物保护技术、文物遗址展示方式、建筑结构构造、建筑节能、建筑材料等多项重要技术创新,该工程荣获了中国勘察设计协会颁发的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二等奖;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及太钢新建150万吨不锈钢工程共同荣获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百年经典精品工程。

技术实力

我院依托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深厚广博的学术、科研及教学资源,作为建筑学院、艺术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和管理学院等院系教学、科研、实践相结合的重要基地,使我院特别在学术研究与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方面也具备了得天独厚的优势。我院还十分重视与国际间的交流合作,目前,已和多个国家的科研机构、设计单位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展望未来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正以全新的设计理念、独特的设计风格,融汇中外优秀传统建筑文化,溯本求源、大胆创新、以优质的技术服务于社会。遵循着“求源创新,精设广厦”的院训,承载梦想,演绎经典,构筑着城市生活的美好未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正以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精神,继续向中国建筑设计事业辉煌的高峰迈进。

公众号主体介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设计研究总院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是由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设计研究总院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于1985年成立,隶属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产、学、研一体化的综合设计研究机构及教学实习和研究生培养基地。

概况

具有建筑工程设计、工程咨询、工程造价咨询、工程监理甲级资质,建材行业专项甲级资质,风景园林工程设计、市政、冶金行业专项乙级资质,并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12年我院荣获当代中国建筑设计百家名院称号。

机构与人员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现有工程技术人员300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教授、研究员、教授级高工、高级职称以上100余人。国家各类注册师131人:其中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28人,国家二级注册建筑师5人,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3人,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40人,国家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3人,国家注册设备工程师28人,国家注册咨询工程师12人,国家注册造价工程师10人,国家注册岩土工程师2人。有近一半的技术人员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并拥有一批具有较高学术造诣的技术带头人。

业绩介绍

建院半个世纪以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的学人留下了不少的精彩力作。上世纪50年代设计,座落在东北工学院校园的“四大学馆”,已成为了那个时代的印迹;上世纪60年代初设计的西安报话大楼已成为西安的标志性历史建筑,载入史册;80年代,由国家领导人关心指导,受全球华人关注由我院设计的黄帝陵整修工程,其黄帝陵庙前区设计荣获国家优秀设计银奖。

跨入新世纪以来,我院引进了大量的优秀人才,迈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取得了丰硕的设计研究成果。我院先后承担了西安半坡遗址博物馆整修工程、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馆前区景观规划设计、法门寺保护区规划、汉阳陵帝陵外藏坑(a段)保护展示厅、太钢新建150万吨不锈钢工程、大唐西市博物馆、西安碑林博物馆新石刻艺术馆等项目。其中,汉阳陵帝陵外藏坑(a段)保护展示厅,实现了文物遗址环境保护、文物保护技术、文物遗址展示方式、建筑结构构造、建筑节能、建筑材料等多项重要技术创新,该工程荣获了中国勘察设计协会颁发的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二等奖;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及太钢新建150万吨不锈钢工程共同荣获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百年经典精品工程。

技术实力

我院依托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深厚广博的学术、科研及教学资源,作为建筑学院、艺术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和管理学院等院系教学、科研、实践相结合的重要基地,使我院特别在学术研究与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方面也具备了得天独厚的优势。我院还十分重视与国际间的交流合作,目前,已和多个国家的科研机构、设计单位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展望未来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正以全新的设计理念、独特的设计风格,融汇中外优秀传统建筑文化,溯本求源、大胆创新、以优质的技术服务于社会。遵循着“求源创新,精设广厦”的院训,承载梦想,演绎经典,构筑着城市生活的美好未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正以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精神,继续向中国建筑设计事业辉煌的高峰迈进。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