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星海音乐学院招生考试公众号

星海音乐学院招生考试

平台属性:微信公众号
所属地区:广东
公众号ID:xhcomzsks
公众号分类:音乐
关于公众号:

“星海音乐学院招生考试”微信公众号的责任主体为星海音乐学院,属于音乐类型;公众号主要(内容/服务)是发布星海音乐学院招生考试、广东省音乐术科统考及外校在粤设点招生考试等相关考试信息和政策,便于考生和家长及时掌握考试动态。

开发/运营主体:星海音乐学院

关于主体:星海音乐学院是中国广东省公办高校。

最后更新:2025-7-5 关于更新时间TIPS:“更新时间”是指本页信息来源的截止时间,包括公众号的图片/文字介绍、公众号所属企事业单位的介绍等。
我要反馈:不良内容举报 » 公众号纠错(有误/注销)»
星海音乐学院招生考试公众号二维码公众号二维码,扫一扫马上关注

公众号主体介绍星海音乐学院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星海音乐学院招生考试是由星海音乐学院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星海音乐学院(xinghai conservatory of music,缩写xhcm),简称星海音院,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由广东省教育厅主管,是华南地区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高等音乐与舞蹈专业学府,入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教育部第一批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粤剧)传承基地。

星海音乐学院前身是1957年10月设立的广州音乐学校。1958年秋,广州音乐学校开办专科,并改名为广州音乐专科学校。1966年1月,广州音乐专科学校与广东舞蹈学校合并为广东艺术专科学校,但两校在行政、教学等方面独自运行。1970年10月,广州美术学院与广东艺术专科学校合并,改名为广东人民艺术学院,设5个系别,原广州音乐专科学校成为其中的音乐系。1978年4月,广州音乐专科学校从三校合并的广东人民艺术学院中恢复独立办校。1981年6月,广州音乐专科学校改名为广州音乐学院,并自此进入本科办学阶段。1985年12月,为纪念广东籍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学校更名为星海音乐学院。

截至2025年6月,星海音乐学院有广州大学城校区和沙河校区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86292平方米;设有20个教学院系部和1所附属中等音乐学校(附中),开设11个本科专业;有1个广东省攀峰重点学科,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截至2024年3月,学校在校普通教育本科生5772人,教职工719人(含附中)。截至2025年6月,学校有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历史沿革

学校成立

1956年,由广东省委提出,国家中央文化部同意,计划于1957年在广州建立一所音乐中学。之后,在广东省文化局领导下,成立建校筹备组,并将这所学校暂名为广州音乐中学,校址设在十九路军陵园的东面,大致位于水荫路东边一带。1957年初,广州音乐中学筹备期间,广东省委文教部提出把学校办成音乐专科学院,因此,这所筹建中的学校改名为广州音乐专科学校及附属中等音乐学校。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6月,星海音乐学校设有20个教学院系部和1所附属中等音乐学校(附中),开设11个专业。其中2024年,学校本科招生专业10个,原表演专业的音乐剧方向转为音乐表演专业的歌舞剧方向。
院系及本科专业设置
序号院系专业名称专业方向
1钢琴系音乐表演钢琴演奏
2管弦系管弦乐器演奏
行进管乐
3国乐系民族乐器演奏
4流行音乐学院流行器乐演奏
歌舞剧(原音乐剧)
流行演唱
5声乐歌剧系美声演唱
6民族声乐系民族声乐演唱
7作曲系指挥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8音乐基础部视唱练耳
9现代音乐与戏剧学院音乐表演现代器乐演奏
录音艺术录音工程
艺术与科技音乐科技
10乐器工程系乐器科技
11音乐学系音乐学音乐学
12艺术管理系音乐商务
演出制作
艺术管理艺术管理
13音乐教育学院音乐教育/
14舞蹈学院舞蹈表演/
舞蹈学舞蹈与音乐
舞蹈理论
舞蹈编导/
15马克思主义学院//
16人文社科部//
17研究生部//
18创新创业学院//
19国际学院//
20继续教育学院 培训中心//
21附属中等音乐学校//
注:表格资料统计截至2024年6月,来源

学科建设

截至2025年6月,星海音乐学院有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包括音乐领域和舞蹈领域);截至2025年6月,学校有1个广东省第九轮重点建设学科,1个广东省攀峰重点学科,1个学科在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获得跨越式提升,进入全国一流行列。
学位授权点
类别学科/领域名称专业名称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音乐与舞蹈学作曲技术理论
音乐学
音乐教育
艺术管理
舞蹈学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艺术硕士(音乐领域)作曲
电子音乐作曲
指挥
中国民族器乐表演艺术
键盘表演艺术
管弦乐表演艺术
声乐表演艺术
艺术指导
爵士乐表演
乐器工艺
艺术硕士(舞蹈领域)舞蹈编导
注:表格资料统计截至2025年6月,来源
重点学科
类别名称
广东省第九轮重点建设学科音乐与舞蹈学
广东省攀峰重点学科
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全国一流行列学科
注:表格资料统计截至2025年6月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3月,学校有教职工719人(含附中),其中博士学位专任教师114人,外籍教师21人。此外,学校还聘请了叶小纲、诸大明、陆威、胡胜男等一批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担任特聘教授,引进了陈晓勇、王云鹏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
学校师资力量(部分)
类别名单
全国优秀教师皮晓彩、穆红、蔡乔中
教育部国家级高层次人才陈晓勇、王云鹏
特聘教授叶小纲、诸大明、陆威、胡胜男、卓仁祥、陈晓勇、谢大京
中宣部“宣传思想青年文化英才”陈思昂
广东省优秀音乐家刘大坚、岑晓琳、刘云天、穆红、王晓青、袁东艳、王永春、张莺燕、刘罡、冯珊珊
广东省“优秀舞蹈家”黄斯
南粤优秀教师邓希路、王少明、沈一郡、吴莉、陈晓、吴惠敏、袁东艳、蔡乔中
广东省特支教学名师杨岩
注:表格资料统计截至2024年3月

教学建设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5年6月,学校拥有1个教育部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4个省级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以及多个校级科研平台。
科研平台(部分)
类别名称
教育部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粤剧)传承基地
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星海音乐学院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部分)广东舞蹈发展研究基地、岭南音乐文化研究中心
省级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广东省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粤剧)传承基地
校级科研平台音乐研究所(冼星海研究中心)、音乐博物馆(粤剧传承基地)、赵宋光学术思想研究中心、乐器研发中心、周文中音乐研究中心、中国钢琴音乐研究中心
注:表格资料统计截至2024年6月

科研成果

截至2025年6月,星海音乐学院官网2018年以来,立项国家级科研项目36项、省级项目153项。在本学科领域重要期刊发表论文共879篇,其中被cssci等权威期刊收录的论文170篇;获得专利7项。2019年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项,2020年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2项。
国家级科研项目(部分)
项目类别项目名称项目负责人立项时间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中国音乐史学方法论体系研究程兴旺2023年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青年基金项目(语言学)多模态英汉音乐学习词典语料库建设及应用研究戴远君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青年基金项目(艺术学)粤剧红色音乐文化传播研究余亚飞
省级科研项目(部分)
项目类别项目名称项目负责人立项时间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文艺思想研究王秀明2020年
赵宋光学术思想研究王少明
哲学社会科学专项研究项目hip视野下巴洛克中晚期弦乐艺术研究刘雅新
心理剧在艺术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实效性研究苑冀
特色创新类项目广东佛山祖庙音声、地缘和民间信仰的互动研究代宏
非遗保护下的岭南特色舞蹈编创与研究于宛冬
湘昆老艺人口述资料抢救整理与研究李迪
青年创新人才类项目关于乙反调的理论研究及创作实践秦辉
“一带一路”背景下广东高等音乐院校新型国际化合作模式研究陆潺予
幼儿园儿童音乐剧创意课程开发研究邓舒婷
“基本乐理智能数据教学云平台”的开发与建设欧超智
传统民族民间舞的当代编创研究——以原创作品《谣》为研究对象张川
岭南古代乐舞的形态研究赵文婷
李方岭南原生态音乐元素在钢琴室内乐作品中的融入与演绎沈璐
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周文中对中美艺术交流的贡献研究焦年华2019年
steam教育对接学生音乐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模式研究章琦
新时代高校舞蹈学科职称分类评审机制创新研究杨保利
“身份认同”视野下的粤港高校音乐教师教育比较研究郭玮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新岭南”风格原创爵士大乐队作品的多维立体全息录音作品集林昶
管弦乐创作思维研究李方
特色创新类项目(人文社科类)中山咸水歌研究王小玲
秘鲁安第斯排箫音乐文化研究孙波
两周钟磬的乐律学研究宋克宾
跨学科模式:基于人才培养的音乐创客空间建设与服务转型研究温带宝
steam教育对接学生音乐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模式研究章琦
西汉的乐悬重建及其对岭南地区的影响曲文静
岭南音乐风格琵琶室内乐新作品的创作实践与研究缪晓铮
青年创新人才类项目协作钢琴专业在音乐院校设立的研究与实践聂晶
认知、认同、践行:艺术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何淑念
爵士风格小提琴作品的创作与表演李泽熙
“海上丝路”视野下的岭南古代舞蹈王子沂
文化融合下的岭南地域文化传承与发展——广东中山醉龙现状调查与研究严明
视觉符号学视域下的岭南舞蹈文化研究彭媛
高校艺术类成果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研究雷艳
配器教学中乐器法与配器法的教学交流与实践研究王阿毛
潮州歌册的文本赏析与演唱传承——以已出版的潮州歌册经典名篇为例肖惠卿
优秀成果奖(部分)
成果类别成果名称成果形式奖励等级作者获奖时间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管弦乐队配器法》著作二等奖施咏康2020年
《新定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研究吴志武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19年
十二音位的五度相生—曾侯乙编钟上层一组钮钟的乐学内涵论文一等奖宋克斌

学术资源

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校徽

星海音乐学院的校徽为双圆环,圆环之间的正上方嵌有学校中文名称。中心图形由两部分组成,上部以古希腊民间乐器“里拉”琴造型的乐徽和五线谱音符为主要元素,体现音乐学院的特点,整体造型同时展现出岭南特有的木棉花形象,凸显岭南地域特色,展现学校的地理位置和学校特点;下部图形是用英文“music”的第一个字母“m”构成书本的造型,同时也是木棉花的花托,体现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圆环之间的正下方嵌有学校英文名称。学校中文名称字体采自毛泽东手书集字;英文名称字体为arial black。学校选用“星海红”(c20 m100 y100 k50)为标志专用色彩,以表现星海音乐学院的办学精神和历史积淀。校徽内圆环底色为白色,文字和图案为“星海红”;双圆环之间底色为“星海红”,文字为白色。

校区情况

截至2025年6月,星海音乐学院有广州大学城校区和沙河校区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86292平方米。

大学城校区

星海音乐学院大学城校区位于广州市大学城外环西路398号,2004年9月大学城校区落成,学校正门与大学城其他高校一样,座落在外环路上。

沙河校区

星海音乐学院沙河校区位于广州市天河区先烈东横路48号,原为星海音乐学院总部校址,2005年学校整体搬入广州大学城后,设立了沙河校区及其管理机构。截至2024年6月,沙河校区占地面积约50亩,分为教学区和教工生活区;是舞蹈学院、乐器工程系、继续教育学院、附属中等音乐学校、图书馆、离退休办公室和沙河校区党政管理办公室等部门的所在地;有师生员工2000余人。

图册资料来源:

校园环境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现任领导
职务名称
党委书记邓国安
党委副书记、院长陶陌
党委委员、副院长彭伟力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何芳芳
注:表格资料统计截至2025年6月,来源

历任领导

历任领导
学校名称及起讫年月姓名职务任期
广州音乐学校时期1957·10-1958·9陆仲任校长1957·10-1958·9
广州音乐专科学校时期1958·9-1966·1周国瑾党委书记兼校长1958·9-1966·1
广东省艺术专科学校时期1966·1-1968·12张新党委书记1966·1-1968·12
李雪光校长(兼)1966·1-1968·12
广东人民艺术学院时期1968·12-1977张新革委会主任1968·12-1974
广州音乐专科学校时期1978·1-1981·6李雪光党委书记兼校长1978·2-1979·2
潘燕修1979·2-1981·6
广州音乐学院时期1981·6-1985·12梁寒光党委书记兼院长1981·6-1984·3
赵宋光院长1984·9-1985·12
星海音乐学院时期1985·12-2024·4蒋超文党委书记1985·12-1987·8
李群标1987·8-1994·2
梅树德1994·2-1996·10
赵宋光院长1985·12-1990·3
刘春荣院长(代)1996·10-2002·4
欧俊全党委书记1996·10-2007·4
江文富2007·4-2010·2
李建军2010·4-2015·6
唐永葆院长1996·10-2017·2
王秀明党委书记2015·6-2023·8
蔡乔中院长2012·5-2024·4
注:表格资料统计截至2025年6月,来源

校友情况

校友情况(部分)
姓名职务/成就
刘惜君中国内地流行乐女歌手、音乐制作人
欢子华语流行男歌手、词曲创作人、音乐制作人、演员、企业家
张文巍苏黎世国家歌剧院签约歌唱家,曾获第五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声乐比赛美声唱法银奖
尹正2007年获得中国音乐金钟奖流行音乐大赛全国决赛优秀奖,2016年获得华鼎奖中国百强电视剧最佳新锐演员
赵凤华南农业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
陈纤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广东省音乐家协会理事
崔琳涵中国青年指挥,在2021马尔科国际青年指挥大赛中获得亚军
陈丹虹广东吉他研究会理事、广东流行音乐学会会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
毕晓笛中国音乐制作人,曾获台湾金马奖最佳电影音乐金奖
梁军作曲家,曾为《船夫》《涛声依旧》《大花轿》《高原红》《珠穆朗玛峰》等流行经典歌曲编曲
王川青年男高音歌唱家,首位入选斯卡拉歌剧院的中国青年歌唱家
元杰联合国青年艺术大使,获中央电视台颁发的“中国十大钢琴家”
宋曼蕾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广东省“特支计划”教学名师、广东省特级音乐教师
赖德梧先后担任温哥华交响乐团、尼亚加拉交响乐团和温莎交响乐团的客座指挥
周笔畅华语女歌手、词曲创作人、演员、begins品牌主理人兼设计总监
吴非凡曾获文化部颁发中国群星奖及表演组金奖、广东省青年歌手演唱比赛银奖
谢东笑广东古琴研究会会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琴艺术”(岭南派)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戈武大提琴演奏家,曾连续两届获巴黎高等音乐师范学院大提琴高级演奏家比赛第一名
谭天玄广东广播电视台原副总编辑、广州国际音响唱片展创始人
杨晓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
陈其湛扬琴演奏家、香港特区政府音乐事务统筹处原助理音乐主任
黄柯清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共青团中央“校园好声音”原创音乐出品人
伍燕广东省戏剧家协会理事、广东省电视艺术家理事
李志刚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
卜灿荣一级演奏员,高胡、小提琴领奏,音乐唱腔设计大师
黄玉英江西科技师范学院音乐学院院长,一级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
巫少雄二胡演奏家、广州市政协港澳委员、广东省侨联委员
张丹丹曾获得国务院授予突出贡献奖,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关圣佑古琴岭南派传人之一
张高翔扬琴演奏家、一级演员、中国广播民族乐团团长
汤莉 2014年9月,汤莉担任女主角的音乐剧《西关小姐》获得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廖百威广东流行乐坛代表人之一、广东优秀音乐家
张学樑青年男高音歌唱家、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江礼音乐人、音乐艺术讲师、英国科技艺术基金会资助艺术家
李炜中国正统音乐文化承前启后和国际影响力的古筝专家
何王保二胡演奏家、国家一级演奏家
吴虹霓女中音,2017年参加美国大奖赛opera index并获得emerging artist新兴艺术家奖
张毅国家一级小提琴演奏家、广州交响乐团小提琴首席
龙伟华一级作曲、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广州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
谭颖一级导演、广东广播电视台大型节目部主任、广东省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
谢明晶广东实验中学合唱团常任指挥、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
余其伟高胡演奏家、音乐教育家
唐彪广东歌舞剧院一级演员、全国劳动模范、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文化部优秀专家、中国声乐家协会副主席
章艳全国青联委员、广东省政协委员、广东省青联常委
李惠琼美国百傲药业国际有限公司总裁、美国华人社会联合总会副会长
白玲南方广播影视传媒集团原党委书记,广东省政府参事
丘永基二胡演奏家、乐团指挥家
刘为光一级作曲家、中国电影音乐学会副会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王丰男高音歌唱家,歌剧表演艺术家,国家文化部优秀专家,中央歌剧院一级演员,中国金唱片奖获得者
李海鹰中国电影音乐学会副会长、中国流行音乐学会副会长、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副主席
陈擎广东星海演艺集团管委会副主任、广州交响乐团团长
何东旅美小提琴演奏家,曾创作小提琴独奏曲《黎家代表上北京》、大型小提琴协奏曲《鹿回头传奇》等多部优秀作品
陈鸿燕香港演艺学院、香港浸会大学音乐系、香港城市大学、香港音乐专科学校笛子导师
蔡时英广东省文联原党组书记、曾任广东省音乐家协会专职副主席
注:表格资料统计截至2024年6月

所获荣誉

学校荣誉
获奖时间奖项名称
2004年5月荣获广州市2003年无偿献血先进集体
2006年6月入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2016年5月入选广东省高校第一批“易班”建设试点工作单位
2018年11月入选教育部第一批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粤剧)传承基地
2019年6月入选广东省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粤剧)传承基地
2023年9月荣获2020-2021年度广州市无偿献血和临床用血先进单位
注:表格资料统计截至2024年6月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