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说月报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小说月报趣闻

小说月报

趣闻

锐意改革

1月10月小说月报在第12卷1号发表改革宣言。宣言认为:

一、同人以为研究文学哲理,介绍文学流派虽为刻不容缓之事,而移译西欧名著尤为重要。

二、同人对于为艺术的艺术与人生的艺术,两无所袒,必将忠实介绍,以为研究之材料。

三、写实主义文学:就国内文学界情形言之,则写实主义之真精神为写实主义之真杰作实未尝有其之二,故同人以为写实主义在今尚有切实介绍之必要。

四、西洋文艺之兴盖与文学上之批评主义相辅而进;批评主义在文艺上有极大影响,能左右一时代之文艺思想。同人因此将先介绍西洋之批评主义以为之导。

五、同人等深信一国之文艺应为一国国民之反映,对于此点亦甚愿尽提倡之责任。

六、中国旧有文学不仅在过去时代有相当之地位而已,即对于将来亦有几分之贡献,此则同人所敢确信者,故甚愿发表治旧文学者研究所得之见,俾得与国人相讨论。

耿济之翻译的名著

1921年,耿济之翻译了果戈里的《狂人日记》(《小说月报》第12卷第1号)、契诃夫的《侯爵夫人》(《小说月报》第12卷第2号)等

耿济之还翻译有屠格涅夫的《父与子》(商务1月版)及《猎人日记》(1922年、1923年在《小说月报》上译介)发表了《〈猎人日记〉研究》。

沈雁冰在《小说月报》发表文章批评鸳鸯蝴蝶派

1922年7月10日,沈雁冰在《小说月报》第13卷第7号上发表《自然主义与中国现代小说》,批评鸳鸯蝴蝶派。文章以《礼拜六》第108期上发表的一篇短篇小说《留声机片》为例,从思想内容以至描写方法,进行分析和批判,认为鸳鸯蝴蝶派写得最多是恋爱小说或家庭小说的中心思想,无非是封建思想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有女颜如玉"的各色各样的翻版。此举引起鸳鸯蝴蝶派的不满,并对商务印书馆当局施加压力。商务印书馆的保守派也借此要沈雁冰断然拒绝道歉后,商务印书馆当局对《小说月报》的稿子实行检查。沈正式向馆方提出抗议。

1922年11月10日,沈雁冰在《小说月报》13卷11号的社评栏内发表《真有代表旧文化旧文艺的作品么?》和《反动?》,谈了对礼拜六派的看法。在一篇文章中,不同意有些人把礼拜六派看作是"旧文化旧文艺"的代表,而是"现代的恶趣味 一 污毁一切的世与纵欲的人生观",说:"礼拜六派的文人······把人生当做游戏,玩弄,笑谑;他们并不想享乐人生,只把他百般揉搓使他污损为快","我们为要防止中国人都变'猿猴之不肖子'的缘故,觉得有反抗这派运动的必要;至于为文学前途讨,倒还在其次,因为他们的运动在本质上不能够损及新文学发达的分毫"。沈雁冰的《反动?》一文,从有人把礼拜六派的通俗刊物泛滥看作是"反动"谈起,认为礼拜六派不是"反动",而"是潜伏在中国国民性里的病菌得了机会而作最后一次的发泄"。文章提出:"治标不如治本,我们一方面固然要常常替可爱的青年指出'通俗刊物'里的误谬思想与浅薄技能,一方面亦要从根本努力,引青年走上人生的正路"。

郑振铎接办《小说月报》

1923年1月,《小说月报》主编易人,由郑振铎接替沈雁冰主编这本大型文学刊物。《小说月报》创刊于1910年,长期被"鸳鸯蝴蝶派"所垄断。1921年沈雁冰主编该刊后,进行了改造,使其成为贯彻文学研究会的文学创作主张的新文学刊物。郑振铎接手主编《小说月报》,开始清除"鸳鸯蝴蝶派"和"学衡派"等文学流派的影响。在这个刊物上发表作品的,大多数是文学研究会的人。《小说月报》注重发现、培养许多在文坛上初露头角的新人鼓励他们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同时郑振锋十分重视翻译、介绍优秀的外国文学作品,作为发展该国文学的借鉴。

1924年徐调孚参加编辑工作。1927年 5月至1928年10月郑振铎旅欧期间,叶绍钧(圣陶)代为主编。

1930年底叶绍钧、郑振铎相继脱离商务印书馆后,由徐调孚任编辑。

直至1932年1月,未及发行的第23卷新年号与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一同毁于“一·二八”战火而终刊,共出22卷258期。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