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主体介绍北京市西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西城非遗是由北京市西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北京市西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是经文化和旅游部认定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承担北京评书、厂甸庙会、单弦牌子曲(含岔曲)等项目的保护职责。2019年12月,该中心首次被列入国家级非遗保护单位名单;2021年9月再次通过复核认定。作为保护单位,该中心组织实施了单弦牌子曲专场展演、传承人成果发布等活动,其中2023年4月举办的张蕴华单弦艺术专场,集中展示了传统曲目的活态传承实践。北京评书作为2008年列入国家级名录的项目,其保护工作涵盖历史研究、传承人扶持等内容。
北京评书保护
北京评书于2008年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ⅴ 57)。作为以口语讲述故事的曲艺形式,其传统书目包括《三国演义》《岳飞传》等长篇历史题材。保护中心对该项目的保护工作涉及文献整理、传承人培养以及演出扶持等内容。截至2021年,北京评书仍面临传承人老龄化等问题,需通过系统性保护措施延续艺术生命力。
厂甸庙会传承
厂甸庙会是具有四百余年历史的民俗活动,以琉璃厂文化街为发源地,其传统特色包括古籍文玩交易、民间艺术展演等。作为该项目的保护单位,中心通过活动备案、技艺记录等方式实施保护。庙会于2006年列入首批北京市级非遗名录,现为国家级非遗扩展项目。
单弦牌子曲传承
单弦牌子曲(含岔曲)的保护工作涵盖舞台展演与教学推广。2023年4月,保护中心在民族宫大剧院组织两场单弦专场演出,由国家级传承人张蕴华携弟子表演《游春》《什不闲》等传统曲目。此次演出同步发布国内首部鼓曲教学专辑《曲蕴华章》,收录74篇唱词作为传承教材。保护中心通过此类活动,推动曲艺文献整理与活态传承相结合。
区级项目扩展
除国家级项目外,该中心还承担多项区级非遗保护职责。2017年5月公布的第五批区级名录中,双簧、善扑营掼跤功夫、北京宫廷团扇、木版年画、砑花葫芦、京作核雕、二胡制作技艺等7个项目由其作为申报单位。这些项目涉及曲艺、传统体育等类别,体现保护工作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