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翔安校区百科
厦门大学翔安校区位于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翔安南路4221号,是厦门大学主要的教学区之一。北依香山山脉、南临翔安南路、东接沙美社区、西连茂林社区,距离校本部厦门大学思明校区约34公里。与本部之间交通便捷,车程约50分钟。校区总占地面积3645亩(2·43平方千米),内含3个天然水库,两个人工湖,校区内总建筑面积115万平方米,现已投入使用90多万平方米。翔安校区总投资超过60亿元,校区内主要建筑恢弘大气,延续思明校区“嘉庚建筑”风格,注重建筑与环境的和谐统一。校区于2011年4月6日奠基,2012年9月投入使用。
经过十年建设发展,厦门大学翔安校区的校区规划建设任务基本完成,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截止至2022年9月,厦门大学翔安校区拥有5个学部、12个学院,1700多名专任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有超过17000名学生在校园里学习和生活。校区为厦门大学新兴、应用学科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科技创新和产学研合作的重要基地,不断服务于国家、福建和厦门市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撑。
地理位置
厦门大学翔安校区位于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翔安南路422号,北依香山山脉、南临翔安南路、东接沙美社区、西连茂林社区,总占地面积为3645亩,规划建筑面积115万平方米,现已投入使用90多万平方米。校区依山傍海,风景秀丽。
交通
校外交通
厦门大学翔安校区与思明校区间已开通校车,车程50分钟左右。
①759路公交:厦大西村站至厦大翔安校区站,全程13个站,历时70分钟左右。
②751路公交:厦大(南普陀)站至厦大翔安校区站,全程38个站,历时1·5小时左右。
发展定位
建设翔安校区是厦门大学加快推进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的重大部署,是优化学科布局、调整学科结构的重要支撑,是厦门大学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举措。翔安校区的功能定位如下:
一、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基地:重点布局生命、医学、药学、海洋、环境、生态、新能源、航空航天、信息、微电子等新兴学科和应用学科,办学层次完善,涵括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层次的高等教育。
校区规划
厦大翔安校区建设遵循“一次规划、分期建设”的原则。校园建设伊始,就已经确立了其在整个厦大校园布局上的重要地位。2012年,完成厦大翔安校区建筑面积约50万平方米的一期建设;建校95周年(2016年)时,基本完成厦大翔安校区基本建设任务;建校100周年(2021年)时,全部完成厦大翔安校区基本建设任务。
翔安校区的建设着眼于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注重节水、节电、节材和环保设计,注重新能源、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在常规建筑节能基础上,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屋顶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光导照明、生态建筑材料等),学生公寓、游泳池将利用太阳能集中供热。在远离教学科研区的校区东北侧规划建设垃圾集中处理站,实现垃圾搬运处理无污染。规划建设中水处理系统,利用中水进行绿化、冲洗道路及补给景观水,力争实现零排放。
人才培养
校区启用,厦门大学翔安校区有学生14000多人(包含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及博士研究生),教职员工2600多人。校区共有12个学院、汉语国际推广南方基地和12个国家级科研平台。
科研平台
国家级科研平台
翔安校区现有12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占全校国家级科研平台的80%,分别为:
校园风光
德旺图书馆
厦门大学德旺图书馆坐落于翔安校区主楼群三号楼,正对主校门,居全校区之中央位置,外观宏伟壮丽气势磅礴,充分融合了中西方建筑文化的精华,既体现了嘉庚建筑风格的气质与内涵,又与思明校区图书馆和漳州校区图书馆遥相呼应,共同构成厦门大学图书馆的完整体系。
德旺图书馆建筑用地3·1295万平方米,建筑高度47·7米,地上9层,地下1层。建筑单体面积7·3724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6·1135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1·2589万平方米,可提供阅览座位 3500个以上,可收藏书、刊、报纸约300 万册。环境优雅、布局合理、设施齐全、资源完备,充分融入各种先进技术与高科技设备,是一个互动良好、体验充分、服务优良、能够充分满足翔安校区师生员工需要的现代化智能图书馆。
图书馆南北面各有一个广场,南广场上矗立着校主陈嘉庚先生的雕像,南北外墙立面有四组浮雕,它们融思想性与艺术性于一体,将厦门大学自建校以来形成的“爱国、革命、自强、科学” 四种独具特色的精神财富以视觉化的形式展现出来。图书馆的二楼自南而北在校区的中轴线上,依次有三个气势恢宏的大厅,中西合璧,蔚为壮观。南厅为校区行政办公区主入口。北厅是读者进入图书馆的主入口,600座和300座的报告厅分列东西两侧,其中600座报告厅同时也是厦门市思明电影院翔安分院,周五至周日同步放映院线最新影片;西侧另有一个艺术展厅。每周各种会议、讲座、展览和电影在报告厅和展厅内开展,极大丰富了翔安校区师生的校园文化生活。中厅为椭圆型的挑高设计,抬头仰望,视线可透过9层高的玻璃屋顶直入苍穹,穹顶随着晨昏阴晴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轮廓和氛围,随着流转的时光辉映着大厅中央蓝白相间的精美校徽。
佘明培游泳馆
旅菲华侨、厦门大学海外函授学院1957年入学的学生佘明培校友的夫人佘施淑好女士于2012年厦大91年校庆典礼上,领其子女慷慨捐赠600万元,在厦门大学翔安校区兴建的一所游泳馆,以此支持厦门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并作为对佘明培先生的纪念。厦门大学翔安校区佘明培游泳馆地上二层,地下一层。地下一层功能为设备用房,地上一层功能为标准比赛池和1·4米训练池,二层为观众厅、休闲厅和办公用房等。游泳馆位于校区的北部,南面是教学区,东、西面为学生宿舍区,可为师生提供一个良好的体育锻炼场所,是校区重要的体育设施。翔安校区游泳馆
一期运动场
翔安校区一期运动场为地下一层、地上三层建筑。地下部分功能包括设备用房、人防用房、地下停车场及校区地下水泵房等,地上部分功能为健身用房、办公及相关配套用房等。场内设有400米标准跑道、足球场、跳远区、铅球区、撑杆跳高区等,四周环形看台可提供观众座位数5488个。
学生公寓
翔安校区有六个公寓片区。本科生宿舍为四人间或双人间,研究生宿舍为双人间或单人间。宿舍均为独立阳台卫生间,二期学生公寓为套间,四间双人间共用宽敞明亮的公共客厅,为学生提供交流的空间。四期学生公寓的每栋宿舍还配有电梯三台,五期则为每栋六台电梯。宿舍设施齐全,配有空调、热水器、保险箱和网络接口,宿舍楼下有洗衣房、自助售卖机、自助打印机以及“一站式”学生社区共享空间,学生可在共享空间中开展交流学习、举办沙龙、党团建设、思政教育、科学普及等各种活动。共享空间内设多样化的公共活动空间,为同学们的学习、交流、研讨、互动、休闲等活动提供配套条件,同时融汇了校情校史、专业书籍等教育资源和文化元素。翔安校区学生公寓
学生活动中心
厦门大学翔安校区学生活动中心为三层公共建筑,地上一层为学生事务办理大厅、钢琴房、展览厅、咖啡厅、排练厅及配套用房;二层为办公室、心理辅导室、社团工作室、多功能厅及配套用房;三层为办公室及社团工作室。学生活动中心
八闽园
八闽园由厦门大学与福建省九市一区合作共建,位于翔安校区东北部区域,占地面积约160亩,是彰显福建省内各地市地域、文化和产业特色的教学、科研、科普功能一体化基地。八闽园由福建九市一区主题园组成,各主题园通过对各地特色文化元素进行艺术加工,概括性展示各地的人文历史和植物特色。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厦大学子了解福建省情、市情、民情的育人平台,校地合作、友谊桥梁的新地标。八闽园
学生餐厅
…更多「校园风光」介绍请查阅全文…
十年建设成果
2011年4月6日,厦门大学建校90周年,坐落香山南麓的翔安校区在社会各界和广大师生校友的瞩目下奠基开工。2012年9月,奠基仅一年半时间,校区一期工程顺利竣工,迎来首批入驻的8个学院师生。自此,翔安校区十年发展之路稳步铺陈开来。
拔尖人才孵化地
十年来,厦门大学以翔安校区为“创新”支点,调整学科布局、规划平台建设、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多校区治理模式,将翔安校区逐渐打造为新兴、应用学科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以及科技创新和产学研合作的重要基地,为厦门大学建设发展点燃“创新引擎”。十年来,学校聚焦能源材料、医药卫生、电子信息、航空航天、海洋与生态环境等领域,在翔安校区重点构筑一批新兴、应用学科的国家级、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推动大平台、大项目、大成果实现新突破,持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不断增强支撑国家和地方创新发展的战略科技力量。
学科交叉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学校依托翔安校区的学科布局优化,将优势学科从紧张的办学空间中“释放”出来,为交叉研究平台搭建提供更多可能,也为着力培养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创造更多条件。
创新成果策源地
…更多「十年建设成果」介绍请查阅全文…
公众号主体介绍厦门大学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厦门大学翔安校区是由厦门大学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厦门大学(xiamen university),简称厦大(xmu),位于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思明南路422号(主校区),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高校,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国家“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国家“2011计划”牵头高校,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也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国内最早招收研究生的大学之一。
厦门大学由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办。1928年3月,获得私立大学政府立案。1929年至1933年,陈嘉庚企业因世界经济危机被迫收盘,厦大办学无力维持,他将厦大无条件献给政府。1937年7月1日,厦门大学改归国立。同年9月,因战争关系,学校迁长汀办学。1984年,获得硕士学位授权点。1986年,获得博士学位授权点。1997年,被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1998年,被列入“985工程”重点建设计划。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建有思明校区、漳州校区、翔安校区和马来西亚分校四个分校,设有6个学部、35个学院(直属系、直属中心)和17个研究院,开设106个本科专业;拥有36个博士后流动站,4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个自主设置二级交叉学科、4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有专任教师近3000人,在校学生47000余人,其中本科生21000余人、硕士研究生20000余人、博士研究生6000余人。
历史沿革
私立厦门大学
1919年7月上旬,陈嘉庚在厦门发出《筹办福建厦门大学校附设高等师范学校通告》。1920年,校址获批。同年8月,拟订《厦门大学组织大纲》,成立董事会,推举邓萃英为厦门大学首任校长。
1921年4月6日,厦门大学正式成立,创办初期,厦门大学包括文、理、法、商、教育5个学院21个系。1926年10月10日,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成立。1928年3月,厦门大学获得私立大学政府立案。1929年至1933年,陈嘉庚企业因世界经济危机被迫收盘,厦大办学无力维持,他将厦大无条件献给政府。
国立厦门大学
…更多「历史沿革」介绍请查阅全文…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设有6个学部、35个学院(直属系、直属中心)和17个研究院,开设106个本科专业,学科专业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12个学科门类。
厦门大学院系专业一览表学院 | 招生大类名称 | 分流专业 |
---|
厦门大学电影学院 | 人文科学试验班 | 戏剧影视文学 |
中国语言文学学院 | 汉语言文学 |
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 | 汉语言 |
历史学 |
考古学 |
哲学学院 | 哲学 |
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 新闻传播学类 | 新闻学 |
广播电视学 |
广告学 |
传播学 |
国际新闻与传播 |
厦门大学外文学院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英语、日语、法语、俄语、德语、西班牙语 |
外国语言文学类+会计学/财务管理 | 英语、日语、法语、俄语、德语、西班牙语 |
厦门大学法学院 | 法学类 | 法学 |
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 | 公共管理类(含政治学类) | 政治学与行政学 |
行政管理 |
厦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 国际政治 |
外交学 |
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 | 社会学类 | 社会学 |
社会工作 |
人类学 |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 | 经济学类 | 金融学 |
金融工程 |
保险学 |
财政学 |
税收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国际商务 |
经济学 |
厦门大学王亚南经济研究院 | 经济学 |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 | 统计学类 | 统计学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 | 会计学(含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 | 会计学 |
审计学 |
财务管理 |
工商管理类 | 人力资源管理 |
工商管理 |
市场营销 |
旅游管理 |
酒店管理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 管理科学 |
电子商务 |
厦门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 数学类(含物理类)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统计学 |
厦门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 物理学 |
天文学 |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 化学类 | 化学 |
能源化学 |
化学测量学与技术 |
化学生物学 |
化学类(含材料类)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生物工程 |
厦门大学材料学院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生物科学类 | 生物科学 |
生物技术 |
- |
|
|
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 | 理科试验班(海洋生态环境类) | 海洋科学 |
|
|
|
海洋技术 |
|
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 | 环境科学 |
生态学 |
环境生态工程 |
厦门大学能源学院 | 能源动力类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厦门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 | 电子信息类 | 电子信息工程 |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电磁场与无线技术 |
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 | 工科试验班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飞行器动力工程 |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 |
自动化 |
厦门大学信息学院 | 计算机类 | 人工智能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网络空间安全 |
软件工程 |
数字媒体技术(分流到该专业的学生将由信息、电影学院联合培养) |
-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 建筑类 | 建筑学 |
城乡规划 |
土木类 | 土木工程 |
工程管理 |
厦门大学医学院 | 基础医学 | 基础医学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
口腔医学 | 口腔医学 |
中医学 | 中医学 |
护理学 | 护理学 |
厦门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 | 预防医学 |
医学检验技术 |
厦门大学药学院 | 药学 | 药学 |
厦门大学艺术学院 | 音乐学 | 音乐学 |
音乐表演 | 音乐表演 |
舞蹈表演 | 舞蹈表演 |
艺术教育(美术教育方向) | 艺术教育(美术教育方向) |
绘画 | 绘画 |
厦门大学创意与创新学院 | 视觉传达设计(中外合作办学) | 视觉传达设计 |
环境设计(中外合作办学) | 环境设计 |
数字媒体艺术(中外合作办学) | 数字媒体艺术 |
厦门大学体育教学部 | 运动训练 | 运动训练 |
厦门大学国际中文教育学院/海外教育学院 | 汉语言 | 汉语言 |
参考资料:(截至2024年12月) |
学术研究
科研成果
截至2019年3月,学校自然科学科研实力大幅提升,在《科学》《自然》《细胞》及其子刊等国际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17篇;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3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项;3人获“全国创新争先奖”,2人获“中国青年科技奖”,3项成果获中国专利优秀奖。学校人文社会学科近五年共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5项,教育部哲社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0项;32项成果获教育部第六届、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其中一等奖3项;厦门大学在台湾研究、南洋研究、高教研究、经济研究、会计研究、南海研究等领域已经形成自身特色,实力居国内高校前列。
校园文化
厦门大学校徽图案是陈嘉庚先生创办厦门大学时确定和沿用的,其特定的内涵,简要说明如下:徽标圆环上方为繁体字“厦门大学”,下方为拉丁语“厦门大学”;盾形上的三颗五角星图案代表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三才”,即所谓天然中精神的、宇宙的、人类的三大元素;盾形中心的城及城门图案象征着广纳贤才、开放办学;绶带上的“止于至善”四字为建校初期校训。
校区情况
厦门大学建有思明校区、漳州校区、翔安校区和马来西亚分校。
思明校区
厦门大学校本部位于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坐落于厦门岛南端,依山襟海,素有海上花园学府之称,创建于1921年,现有占地面积2573亩,各类用房约109·1万平方米,是厦门大学的老校区。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现任领导(截至2025年5月)职务 | 姓名 |
---|
党委书记 | 张荣 |
校长、党委副书记 | 张宗益 |
党委常务副书记 | 林东伟 |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国家监委驻厦门大学监察专员 | 黄身勇 |
党委副书记 | 孙理 |
党委常委、副校长 | 邱伟杰、方颖、尤延铖、吴超鹏、李智勇 |
副校长 | 史大林 |
党委常委 | 高和荣、黎永强 |
历任领导
历任校长姓名 | 任职时间 |
---|
邓萃英 | 1920·12 - 1921·05 |
林文庆 | 1921·06 - 1937·07 |
萨本栋 | 1937·07 - 1945·08 |
汪德耀 | 1945·09 - 1949·10 |
王亚南 | 1950·05 - 1969·11 |
曾鸣 | 1978·04 - 1982·02 |
田昭武 | 1982·02 - 1989·09 |
林祖赓 | 1990·07 - 1999·04 |
陈传鸿 | 1999·04 - 2003· 05 |
朱崇实 | 2003·05-2017·07 |
张荣 | 2017·07-2022·03 |
参考资料:(截至2025年5月) |
历任党委书记姓名 | 任职时间 |
---|
张玉麟 | 1952·07 -1954·12 |
陆维特 | 1955·01 -1969·01 |
于英川 | 1972·07 -1973·01 |
曾鸣 | 1973·02 -1984·08 |
未力工 | 1984·09 -1986·07 |
吴宣恭 | 1986·07 -1989·09 |
王洛林 | 1989·09 -1994·04 |
叶品樵 | 1994·04 -1996·06 |
陈传鸿 | 1996·06 -1999·04 |
王豪杰 | 1999·04 -2006·12 |
朱之文 | 2006·12 -2011·09 |
杨振斌 | 2012·04-2014·11 |
张彦 | 2014·11-2021·10 |
参考资料:(截至2025年5月) |
校园环境
嘉庚楼群
嘉庚楼群是厦门大学最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始建于1921年,由群贤、芙蓉、建南三个楼群共15座建筑组成。2006年,国务院公布厦门大学包含群贤楼在内的十五栋建筑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建筑呈现中西合璧风貌。飞檐翘脊的绿色琉璃瓦大屋顶遵循闽南建筑传统,屋身仿照西方建筑模式,但没有闽南传统建筑法度与西方古典建筑美学的制约,构成了一种亦中亦西的新风格,俗称“穿西装,戴斗笠”。
校友情况
部分校友姓名 | 简介 |
---|
陈景润 | 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
余光中 | 作家,著名作品《乡愁》《记忆像铁轨一样长》等 |
张高丽 | 十七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 |
张乾二 | 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人民教师奖章获得者 |
陈晓伟 | 华视传媒联合创始人 |
林幼堃 | 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俄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 |
陈建辉 | 深圳建文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法国葡萄酒大学中国培训中心总监 |
赖观荣 | 1979级财金专业校友、群贤资本董事长 |
林小东 | 厦门大学80届校友、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统计系教授 |
余荣清 | 1985级化学系校友、苏州恒久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
注:排名不分先后,只是部分列举 |
所获荣誉
荣誉获奖时间 | 奖项名称 |
---|
2020年12月 | 入选第三批双创示范基地名单 |
2021年9月7日 | 入选教育部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单位 |
2022年2月 | 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 |
2022年5月24日 | 入选专业化平台阵型 |
2023年7月24日 | 通过高等学校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 |
2023年8月 | “厦门大学福州校区”被明确列入长乐区2023年区重点项目 |
2025年5月 | 厦门大学发明的专利“截短的人乳头瘤病毒16型l1蛋白”获第二十五届中国专利金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