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写序是“以文会友”的最佳方式之一。显然,“序”是给别人看的,起到一个阅读中的介绍、引导作用,在许多情况下也就是一种“导读”。从这种意义上说,“序”本身就是一种思想、观点的沟通和交流。在写序过程中,这种感觉是非常强烈的。
不过,这里收集的近八十篇序文并不是“自序”,不是编者要以此来介绍自己的著作,主动敞开自己的心扉来与他人对话、交流。从《以文会友:序文集》所选序文的特点就可以清楚看出,编者在这里更多的是在回应他人的著作,或在集体合作的著述中加以说明、引介,达到穿针引线、串连贯通的效果。这样,其“以文会友”的意义就更为突出,效果亦更加明显。总体而言,这里的序文可以归纳为两大类,一为给他人的著作或译著写序,其本身就是一个学习、领会、消化、融合的过程;序者所言要有针对性,更体现出回应、对话的意趣,由此则必须“走近”作者,深入著作中去窥其堂奥,有感而发,言其理解、领悟、启迪、联想,并对作者的思想、观点、性情、文风有相应的揣摩、把握,甚至争取能读出新意,有所发挥、引申和扩展。二为给自己编辑的著译写序,这种编辑工作无论是主编还是合编,都是一种与多人合作的工作,自然也免不了思想的沟通、观点的交流和见解的商榷。于是,序言之行文恰如会友,前者是两个朋友之间的开放性对话,后者则为众人同在的会谈或座谈。在这些奇妙、多元的对话中,可以说是方寸之间别有洞天。
作者简介
卓新平,男,土家族,1955年3月出生,湖南慈利人,1981年5月入党,1974年8月参加工作,研究生学历,哲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被评为有突出贡献的留学回国人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入选欧洲科学艺术研究院院士,中宣部首批“四个一批”人才。曾兼任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属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研究理事会副主席。现兼任国家社科基金宗教学评审组组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宗教学会会长,全国人大常委,民族委员会委员,资格审查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办哲学组成员。
目录
自序
一 友人书序
1.《论基督之大与小》序
2.《张衡,科学与宗教》序
3.《基督教在中古欧洲的贡献》序
4.《记忆与光照》序
5.《圣经的语言和思想》编者序
6.《古希腊罗马与基督宗教》序
7.《早期基督教的演变及多元传统》序
8.《中国教会大学史研究反思》序
9.雷立柏著《圣经思想漫画集》序
10.《“好消息”里的“更新”》序
11.《陶行知——一位基督徒教育家的再发现》序
12.《耶儒对话与融合》序
13.《希腊哲学的being和早期基督教的上帝观》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