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简介
愚公移山精神教育基地成立于2013年3月,是中共河南省委组织部批准成立的全省党性教育基地之一。是全省社科普及示范基地。
学院位于愚公移山故事原发地——河南省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济源市)王屋山脚下的五指河畔。是在“三线”建设“五三一”工程国营兴华机械厂(5127工厂)留下的旧厂房基础上,最大程度保存原有风貌和历史印记,高标准改造而成。基地内部大树参天、泉水叮咚、小溪潺潺、山水相映,各种设施齐全、功能完善、恢宏大气、庄严厚重,学院周边更是层峦叠嶂、山清水秀、风景旖旎,充分展示出了愚公魂、工业风、山水韵的特色。
基地总占地面积500亩,建筑面积11万余平方米,主要包括教学中心、学员宿舍楼、行政中心、礼堂、运动中心、餐厅及其他附属设施,可容纳1500人同期食宿培训。学院内设有办公室、教务部、科研部、党建教研部、基础教研部、法律教研部、经管教研部、培训部和后勤部等。
愚公移山精神教育基地秉持“传承愚公移山精神,增强党性修养”的办学宗旨,围绕特有的愚公移山精神资源和周边红色教育资源,突出“特色性、时代性、参与性”要求,打造了一批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现场教学和实境课堂,形成了以愚公移山精神及其当代传承为主线的民族精神、红色精神和历史文化特色培训课程体系。
2013年建院以来,该院已先后成功举办塞拉利昂共和国、团中央、商务部、北京、上海、重庆、广东、山东2200余期,培训学员近15万余人次,取得了学员满意、同行认可、社会赞誉的培训效果。
目前,已被全国保险业协会、郑州大学、河南省社会主义学院、河南省广播电视大学等单位确定为干部教育培训基地等,形成了以愚公移山精神教育为主题的品牌效应。
办学理念
愚公移山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三大精神支柱之一,愚公移山精神理应成为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
基地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积极探索、深度挖掘新时期愚公移山精神的内涵和时代价值,大力弘扬愚公移山精神,努力为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和能力,促进干部培训工作再上新台阶做出新贡献,为中原经济区和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新贡献。[3]
特色课程
专题教学
《愚公移山——从神话故事到民族精神》
《实现“伟大梦想”与“愚公移山”精神》
《新时期愚公移山精神的时代概括》
《愚公移山精神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愚公移山精神内涵及其时代价值》
《愚公移山精神的传承和弘扬》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建思想》
《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解读
现场教学
愚公移山精神原发地——王屋山
太行天渠——愚公渠
太行云路——水洪池“十年修一路”
黄河小浪底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愚公移山精神展览馆
杜八联革命教育基地
体验教学
朱德出太行小道
访谈教学
《太行丰碑——愚公渠》激情教学
唱学院院歌《愚公移山》
音像教学
《新愚公开山记》——水洪池十年修一路
实践教学
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承留镇花石村
扶贫攻坚典型村——大峪镇王庄
历史沿革
1944年5月,中共济源市委党校成立;
1997年8月,成立“济源行政学院”;
2011年11月,济源市社会主义学院在党校挂牌成立;
2013年3月5日,愚公移山精神教育基地挂牌成立,实行 “一套班子,四块牌子”,“一校三院”体制。
2020年5月18日,愚公移山精神教育基地新校区改造工程正式挂牌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