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简介
河南省人民医院、国家高级脑卒中中心主任医师朱良付,每天在急诊救治无数心脑血管的重症病人,作为业内的顶尖专家,他每天的日常不过是骑着小小的电瓶车往返医院和家里。南京鼓楼医院心胸外科主任王东进,会在病房和病人开玩笑,一天要做很多手术的他,因为长时间站台已经让颈椎病以及小腿静脉曲张愈发严重。西安交通大学一附院的整形外科医生舒茂国,最相信的“战友”是同在一家医院的麻醉科主任医生,两人共事十余年,却很少坐下来好好吃顿饭。作为一名中国医生,他们每天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在治病救人的背后也有着自己的心酸与无奈。
分集剧情
6 -9
- 第1集 挚诚
正是因为对生命的担当,他们时刻怀抱挚诚之心,在如履薄冰的医学道路上突破自我守住良知,只为成为一位“只有自己知道的好医生”。 河南省人民医院脑卒中中心的朱良付,西交大一附院的急诊医生苗长青和住院医生马云龙,为了能够争分夺秒地和死亡斗争,一天24小时随时被召唤是他们的常态。南京鼓楼医院穿着紧腿袜上手术台的王东进,一天有十几个小时都是在手术台上度过,依然把每一个周末都用来下乡义诊或科普讲座。第2集 成长
有残酷,也有温情;有失望,更有希望,这就是医院。选择学医,就是选择了一条不断学习、不断成长的道路。刚工作三年的南京鼓楼医院烧伤科医生徐晔,平日里工作的挑战,不仅来自病症本身,更多是来自于人性的考验; 南京鼓楼医院肿瘤科副主任魏嘉是医院里最年轻的女性博导和副主任,其丈夫史冬泉也在这家医院工作,两人白天通常见不到面,晚上下班回到家依旧是学术的讨论和学习。工作与家庭,他们也在努力地寻求着平衡。第3集 妙手
医者仁心,仁者医“心”。 而孩子是一个国家的希望与未来,中国的医护人员,正在用他们温柔的双手和精湛的技艺,呵护孩子们的健康,守护他们的心灵。西交大一附院整形美容外科主任舒茂国,每周至少有四天在手术室度过,他让数以千计的唇腭裂患者改头换面。 孙敬武是中国科技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喉科的主任医师,由他牵头的国家先天性聋儿抢救项目人工耳蜗植入目前已让1000多名聋儿受益。第4集 信念
“一切为了治愈更多的病人”是医生们最朴素的追求与信念。 中国科技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学术主任孙自敏,17年前,亲历自己的同学患白血病在自己负责的病床上离世而无能为力,而后她立志攻克白血病。顶着巨大的压力,努力多年,终于有了结果。现在已经带领团队成为全球移脐带血植量最大的单个中心。 浙江省人民医院胃肠胰外科主任医生牟一平自1997年便使用腹腔镜微创技术治愈无数患者。即使是30年难遇的疑难杂症,他也绝不放弃,最终使得进退两难的患者在这里出现转机。第5集 契约
尿毒症患者一旦开始透析,就等于和医院签了一份“终身契约”,自此医生就成为他们生命中离不开的重要一员,乃至有些人和护士在一起的时间比和子女都要长。 浙江省人民医院肾脏病科的主任何强,护士胡霄、姚丽霞,长期与尿毒症患者打交道,如何使这些病人的生活质量更高一些,是他们每天都在努力的方向。 河南省人民医院肾内科护士长田素革与刘新勇几年相处下来,变得如兄妹一般,无话不谈。
(分集剧情参考资料:)
幕后制作
创作背景
2017年,医疗题材的影视片已很多,但大多注重挖掘题材的社会性,还少有从医生角度出发的片子。于是《健康报》报社发起“医心”项目,想要呈现医生的内心世界,并找来了张建珍出任纪录片的总导演。
张建珍的团队之前曾经拍摄过医疗题材真人秀《因为是医生》,这次他们把《中国医生》当作《因为是医生第二季》来拍。但不同的是,这次他们采用纪实的方式,尽量少地渲染和铺垫,以相对平和的基调去反映中国医生的真实生活状态。
张建珍表示,绝大多数人对于医院和医疗系统时刻在依赖,时常在忽视,时而抱怨,却从来不了解。她希望通过该片让观众更加了解医疗、理解医生。
片名修改
该片在cctv-4首播时的名字是《医心》,但张建珍并不想强调这一点,她认为该片不应为了制造冲突和矛盾,去渲染一些情感,可能观众会觉得平淡,但事实上它是波澜起伏的。因此在爱奇艺线上播出之前张建珍主动提出了修改,将片名确定为《中国医生》。
拍摄过程
摄制团队在拍摄前都会了解基本的医疗专业知识,例如医院的分级诊疗、医生各层级的职责、各部门的分工等。在拍摄时,张建珍也要求团队把自己当做患者或家属,若医生讲得过于专业,一定要“打破砂锅问到底”,例如治疗方案的原理、成功率、风险等,避免专业纰漏。在拍摄片中的手术镜头时,拍摄人员要换上医院的无菌衣服,机器也要经过严格消毒。
摄制团队从2017年10月开始拍摄,深入中国六家大型公立三甲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南京鼓楼医院、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浙江省人民医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的妇产科、急诊科、肿瘤科、麻醉科、手术室、icu等不同科室,跟踪式记录了20多位医护人员的工作状态,总共历时1年多。进入到后期剪辑,又补拍了好几次。最终该片的素材量达到了3000多个小时。
主创团队
出品人 | 张建珍、邓海华、龚宇 |
总监制 | 周冰、王晓晖、蔡剑 |
监制 | 肖景丹、耿聃皓 |
总编审 | 王兆楠、吴海清 |
制片人 | 张建珍、杨海涛 |
执行制片人 | 柳亚 |
总导演 | 张建珍 |
分集导演 | 柳亚、张征、张亚珩、王一尘&祁锐&孙柯、柳亚、王一尘、张征、于克旻、张征 |
策划 | 吴海清、彭侃 |
策划支持 | 叶君、田奇新 |
医学顾问 | 李少雷、董士勇 |
拍摄导演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于克旻、范丹南京鼓楼医院:张征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吴杰、张亚珩浙江省人民医院:孙轲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祁锐河南省人民医院:管碧清、柳亚 |
前期统筹 | 黄琪琪、任家音 |
责任编审 | 张若聃、王梦璇 |
摄影指导 | 易可 |
摄像 | 陈同明、潘瑞雄、吴杰、旬伟平、许定凯、林甫、文夕、林亚怡、刘梦尧、张阳传、陈明旺、朱运东、周涛、叶伟、江铁军、傅程云、池云聪、周涛、马小清、张友源、董贤、范丹 |
航拍 | 于子超 |
灯光 | 刘强、黄亮、黄志伟 |
录音 | 李志恒、吴昊、张力、李昊天、刘明宇、陆超、士攀、蒲佳雨、彭尧 |
剪辑 | 第一集:柳亚、郑然第二集:张征第三集:王晓倩、张殷、郑然、魏尔第四集:王一尘、柳亚第五集:柳亚、郑然、魏尔第六集:王一尘、郑然、魏尔第七集:张征、郑然、魏尔第八集:于克旻第九集:张征 |
视觉包装 | 申秋韵 |
视频调色 | 张弛、杜梦妍 |
混音 | 宋绪凯、贾同一 |
配音 | 苗壮 |
后期统筹 | 朱佳讯、谢宏 |
(职员表参考资料:)
音乐原声
主题曲 | 演唱 | 作词 | 作曲 | 制作人 |
---|---|---|---|---|
《重生》 | 姜昕 | 姜昕、王晴 | 许巍 | 许巍 |
幕后花絮
执行导演张征负责在南京鼓楼医院定点拍摄,第一次与妇产科医生胡娅莉交谈时,胡娅莉哭了。张征感觉这位医生有很多感情,于是挑中她做故事的主角。
该片拍摄的南京鼓楼医院骨科要求医生早上7点钟上班,摄制团队就在这之前先用半小时的时间分享平时读书所学到的知识。
获奖记录
日期 | 奖项 | 获奖对象 | 结果 |
---|---|---|---|
2022年10月27日 | 第27届电视文艺“星光奖”(电视纪录片) | 《中国医生》 | 入围 |
2025年6月 | 第一届北京市广播影视春燕奖纪录片(含电视和网络)类-优秀纪录片 | 《中国医生》 | 拟推荐获奖 |
发行信息
播出信息
播出频道 | 播出时间 |
---|---|
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 | 2019年5月27日起 |
爱奇艺(网络独播) | 2020年1月27日起 |
安徽卫视 | 2020年2月7日起 |
山东卫视 | 2020年2月7日起 |
制作发行
摄制 | 霍尔果斯乐正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监制 | 健康报社有限公司 |
联合出品 | 北京乐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健康报社有限公司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爱奇艺科技有限公司 |
作品评价
《中国医生》的制作谈不上“精致”与“华丽”,甚至显得有些“淡”,没有复杂炫技的运镜,没有突然煽情的音乐,没有刻意选取太多生离死别的关头和重病绝症的惨景,寥寥数语的解说词也是点到即止,以冷静克制的叙述话语、平实朴素的叙述姿态,在尽可能如实呈现每一个细微环节的过程中,为理解作为“职业”的“医生”群体、理解他们的“爱”与“怕”提供一个全面的视角,从而显示出制作团队所秉持的现实主义态度。毕竟对于这份职业来说,那些撕心裂肺的生离死别本就是他们的日常。而这份冷静中含有的温情,正是在医患矛盾频发、医患冲突异常尖锐的时刻,弥足珍贵的一剂镇静剂,也从另一个侧面反衬出,正处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中心的武汉医生们,那些在科室号啕大哭的举动后究竟有多么地不堪重负。(《新京报》评)
《中国医生》以医患为什么无法相互理解为出发点,以平视的目光,让公众看到去掉光环、去掉标签、去掉附丽之后的普通医生,试着从他们的经历与付出,去理解他们的艰辛与崇高;从他们的局限与无力,建立起对医生的正确期待。(澎湃新闻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