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环境
贵州玉屏㵲阳河国家湿地公园位于贵州省铜仁市玉屏县,共涉及玉屏县的平溪街道办、皂角坪街道办、大龙镇、朱家场镇、新店镇6个镇(街道办),东西长20km,南北宽23km。地理坐标为东经108°50′35″~109°02′07″,北纬 27°11′23″~27°22′05″。规划面积范围涉及玉屏侗族自治县境内的舞阳河干流,从舞阳河新店乡与镇远县接壤处开始,至下游大龙镇与湖南新晃交界处,全46·6公里,同时将玉屏境内的舞阳河4条主要支流龙江河、车坝河、野鸡河、安坪河(含上游的茶花泉管理服务区和道塘湿地)也一并纳入其中。总面积860·3公顷,其中各类湿地面积为704·9公顷,湿地率为81·9%。
功能分区
湿地公园建设秉承“全面保护、科学恢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理念,划为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宣教展示区、合理利用区和管理服务区5 个功能区。涉及生态保护、生态恢复、科普宣教、科研监测、合理利用、基础设施、防御灾害和社区共建共管八大工程。
保育区:规划面积 759·8 公顷、占比 88·3%,包括㵲阳河、龙江河、车坝河及周边生态公益林,同时野鸡河、安坪河水域也纳入保育区。
恢复重建区:规划面积 37·0 公顷、占比 4·3%,包括野鸡河、乡村河流恢复示范区,㵲阳河岸坡恢复重建区。保育区与恢复重建区主要通过实施水源和水质保护、水岸生态保护、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保护等工程,为玉屏居民提供饮用水源,为野生动植物提供繁衍生息场所;同时围绕水体修复和栖息地恢复,通过实施湿地植被恢复、河道岸坡带修复等工程,为乡村小河流综合治理提供示范。
宣教展示区:规划面积 20·1 公顷,占比 2·3%。包括㵲阳河县城段现有的河岸绿化带、新规划的安坪新区㵲阳河绿地、大龙镇桥头公园 3 处,通过建设湿地宣教长廊、民俗文化宣教长廊等,开展湿地科普宣传和教育活动。
合理利用区:规划面积 42·7 公顷,占比 5·0%,包括安坪河全部、茶花泉景区大门至道塘湿地公园区域。依托茶花泉景区开展生态观光、农耕文化体验、民俗文化展示等旅游活动,同时沿安坪河两岸建设河岸绿化带、慢行道、游览服务设施等,开展湿地远足游、农家乐、乡村观光体验游等。
资源情况
综述
玉屏县地处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倾斜的过渡地带,低山多丘陵间有平地,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具有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光照适宜,雨热同季的气候特点,是生物多样性比较丰富的地方之一。全县森林面积 2·04 万公顷,经果林 7·8 万亩,森林覆盖率为 54·29%。
植物资源
据调查,玉屏㵲阳河国家湿地公园及其周边区域有维管束植物 150 科,419 属,665种。其中蕨类植物 20 科 35 属 48 种,裸子植物 8 科 13 属 13 种,被子植物 122 科 371属 604 种。蕨类植物和被子植物种数占贵州省总数 7·5%和 12·4%,全部维管植物占贵州同类植物总数的 12· 0%,其中包括有银杏(ginkgo biloba)、南方红豆杉(taxuswallichiana var· mairei)2 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植物和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金荞麦(fagopyrum dibotrys)2 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植物,在本次调查中评价区有 10种 41 株古树的分布,即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1 株,香樟(liquidambar formosanna)19 株,黄连木(pistacia chinensis)1 株,柏木(cupressus funebris)8 株,板栗(castaneamollissima)1 株,光叶石楠(photinia glabra (thunb·) maxim)2 株,黄杨(buxus sinica)6 株,枫杨(pterocarya stenoptera c· dc)1 株,银杏(ginkgo biloba)1 株,柿树(diospyroskaki thunb)3株。
动物资源
据调查,贵州玉屏㵲阳河国家湿地公园及周边野生脊椎动物共记录有 213 种,隶属于 32 目 71 科,其种数为贵州省已知脊椎动物总数的 20·19%。
(一)鱼类
湿地公园共有鱼类鱼类 39 种,隶属于 5 目 10 科,种数占贵州省已知鱼类的 19·31%。属于我国特有鱼类的种数有 13 种,分别是中华鳑鲏 rhodeus sinensis,大眼华鳊sinibrama macrops, 南方 拟䱗 pseudohemiculter dispar, 宽口光唇鱼 acrossocheilus monticola,云南光唇鱼 acrossocheilus yunnanensis,厚唇光唇鱼 acrossocheilus labiatus,小口白甲鱼 varicorhinus lini,中华花鳅 cobitis sinensis,钝吻鮠 leiocassis crassirostris,大鳍鱯 mystus macropterus,普栉鰕虎鱼 ctenogobius giurinus,大眼鳜 siniperca kneri,波纹鳜 siniperca undulata,其种数占整个湿地公园鱼类种数的 33·33%,占贵州省鱼类种数的 6·44%。
(二)两栖类
湿地公园两栖动物有 17 种,隶属于 2 目 6 科,种数占贵州省 27·42%。两栖动物中,列入国家ⅱ级保护动物的有,大鲵 andrias davidianus 和虎纹蛙hoplobatrachus chinensis,2 种占湿地公园种数 11·11%,占贵州省种数 3·23%。
被 iucn 评级收录的有,大鲵 andrias davidianus 被 iucn 列为极危(cr),1 种占湿地公园种数 5·88%,占贵州省种数 1·61%;黑斑蛙 rana nigromaculata 被 iucn 列为近危级别(nt),占整个湿地公园两栖种数 5·88%,占贵州省种数 1·61%;棘腹蛙 ranaboulengeri、棘胸蛙 rana spinosa 和虎纹蛙 hoplobatrachus chinensis,3 种被 iucn 列为易危级别(vu),共占整个湿地公园两栖种数的 16·67%,占贵州省物种数 4·84%;中国特有种有棘腹蛙 rana boulengeri、棘胸蛙 rana spinosa 和虎纹蛙 hoplobatrachus chinensis,3 种占整个湿地公园两栖种数的 17·65%,占贵州省物种数 4·84%。
湿地公园分布的所有两栖种类,均被列入《贵州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三)爬行类
湿地公园爬行动物有 29 种,隶属于 3 目 7 科,种数占贵州省已知爬行动物的 28·71%。
依据《中国物种红色名录》(2009),贵州玉屏㵲阳河国家湿地公园爬行动物中部分珍稀物种,被 iucn 收录的爬行动物有 17 种,占整个贵州玉屏㵲阳河国家湿地公园爬行类种数的 58·62%,占贵州省爬行类种数的 16·83%。
被 iucn 评级收录的有鳖 pelodiscus sinensis、黑眉锦蛇 elaphe taeniura、乌梢蛇zaocys dhumnades、银环蛇 bungarus multicinctus、眼镜蛇 naja naja、蝮蛇短尾亚种agkistrodon halys brevicaudus共 5 种,被列为易危级别(vu),占湿地公园物种数 17·24%,占贵州省物种数 4·95%。被《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ⅱ收录有眼镜蛇 naja naja 1 种,占整个湿地公园爬行类总数的 3·45%,占贵州省种数 0·99%。
属于国家林业局相关文件规定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国家保护物种有 13 种,占整个湿地公园爬行类种数的 44·83%,占贵州省爬行类种数 12·87%,占全国“三有”种数的 4·47% 。北草蜥 takydromus septentrionalis 和乌梢蛇 zaocys dhumnades,2 种为中国特有种,占湿地公园爬行类种数的 6·90%,占贵州省物种数 1·98%。列入《贵州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保护物种有 19 种,占湿地公园物种数 63·33%,占贵州省物种数 30·65%。
(四)鸟类
湿地公园鸟类 108 种,隶属于 16 目 38 科,种数占贵州省已知鸟类的 19·93%。鸟类中,共有水鸟 25 种,占湿地公园鸟类种数的 23·15%,占贵州省种数的 4·63%,其中留鸟 12 种,夏鸟 4 种,冬鸟 9 种,分别占是湿地公园水鸟种数的 48%、16%、36%。列入国家ⅱ级重点保护物种有 10 种:鸳鸯 aix galericulata、雀鹰 accipiter nisus nisosimilis、黑耳鸢 milvus korschun lineatus、普通鵟 buteo buteo japonicus、红隼 falco tinnunculussaturatus、红腹锦鸡 chrysolophus pictus、草鸮 tyto longimembris chinensis、短耳鸮 asioflammeus、斑头鸺鹠 glaucidium cuculoides whiteleyi、褐林鸮 strix leptogrammica,共占湿地公园鸟类种数的 9·26%,占贵州省种数的 1·85%。
(五)哺乳类
湿地公园哺乳动物为 20 种,隶属于 6 目 10 科,种数占贵州省已知哺乳动物的 14·49%。哺乳动物中,属于国家二级保护物种有 1 种豹猫 felis bengalensis,是世界贸易公约收录物种,占湿地公园哺乳动物种数的 5·26%。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收录的物种 14 种,占湿地公园物种数的 73·68%,占贵州省物种数 10·14%;其中水鼠耳蝠 myotis daubenton,1 种被 iucn 列为濒危物种(en),占湿地公园物种数 5·26%,占贵州省物种数 0·72%;黄鼬 mustela sibirica 和黄腹鼬 mustela kathiah 2 种被 iucn 列为近危级别(nt),占湿地公园物种数 10·53%,占贵州省物种数 1·45%;黄胸鼠 rattus flavipectus 和豹猫 felis bengalensis 2 种被列为易危级别(vu),占湿地公园物种数 10·0%,占贵州省物种数 1·45%。
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保护动物达到了 5 种,占整个湿地公园哺乳类种数的 25·0%,占贵州省物种数 3·62%。
开发建设
品牌建设
2012年12月7日,国家农业部第1873号文件批复舞阳河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2016年12月31日经国家林业局审批列入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2017年6月17日,由国家林业局、贵州省人民政府主办,北京林业大学、贵州省林业厅、贵阳市生态文明建设委员会、颂和文化传播(北京)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承办的“大生态+森林康养”专题研讨会上,发布了贵州省生态地标评定结果,舞阳河(黄金河道)获评为八个交汇过渡带地标之一。
公园以保护武陵山区典型的河流-库塘湿地生态系统为核心,以水资源保护为重点,以武陵山区生物多样性为特色,以深厚的地域历史文化、独特的民俗文化、丰富的湿地生态文化为内涵,以“保护良好自然湿地、保育玉屏生态之肾、打造生物栖息乐园、传承展示生态文化、建设美丽和谐玉屏、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集湿地生态保护保育、湿地文化和地方民俗文化展示、湿地科普宣教、湿地科研监测和湿地可持续利用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
管理机构
贵州玉屏㵲阳河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为玉屏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管理的正科级事业单位,内设机构有办公室、建设管理科、湿地保护科、科普宣教科(科研监测科)、计划财务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