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置沿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属河源县第一区东埔乡。1958年,成立东埔公社。1983年11月,改设为东埔区。1987年3月,撤区设立东埔镇。1997年3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东埔镇建制,分设为源西街道、东埔街道和源南镇。
行政区划
截至2021年9月,源西街道下辖12个社区、4个行政村:新江一路社区、新江二路社区、新江三路社区、新港路南社区、新港路北社区、站前社区、江源社区、光明社区、康乐路南社区、康乐路北社区、岭塘社区、石坪社区、庄田村、黄子洞村、新塘村、白岭头村。源西街道办事处驻祥兴路39-8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源西街道位于河源市区西面,东至河源大道,西至东源县新港镇,南至新丰江,北至东埔街道高塘村。辖区总面积63平方千米。源西街道气候
源西街道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半年盛行东北季风,天气较为干冷;夏半年盛行西南和东南季风,高温多雨。历年平均温度21·4℃。
人口
2011年末,源西街道辖区有常住人口10·1万人,户籍人口5·29万人。2011年,源西街道人口出生率10·23‰,人口死亡率5·42‰,人口自然增长率4·81‰。
2020年末,源西街道辖区有户籍人口6·42万人,常住人口17·6万人,流动人口2·6万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源西街道完成税收收入0·99亿元,增长24·5%;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9亿元,增长18·5%。农村人均纯收入8878元。
第一产业
2011年末,源西街道有耕地面积2700亩,林地面积5·7万亩。庄田、黄子洞、新塘、白岭头4个村从事农业生产。2011年,源西街道蔬菜总产量2625吨,水果总产量57吨,三鸟出笼19万羽,生猪出栏量1·3万头,水产养殖74吨。第二产业
源西街道工业有位于白岭头村的百子园工业村。
2011年,源西街道实现工业总产值9亿元,比2010年增长40%;实际吸收外资156万美元,增长142·2%。
第三产业
2011年末,源西街道辖区内有涉外四星级商务假日酒店;还有凯悦、得嘉b座、7天连锁等酒店。农贸市场5个,大小农家餐馆100多间,河源特产销售网点90多家。外贸进出口662万美元,增长19·3%。
2020年末,源西街道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70万美元,外贸进出口总额720万美元。
社会事业
教育
2011年末,源西街道有中小学校10所,其中公办中小学9所,民办中小学1所。中小学专任教师701人,其中公办教师484人,民办学校教师217人。在校学生1·39万人(其中中学4587人,小学9350人)。幼儿园18所,幼儿园教师454人,在园幼儿3722人。小学、初中入学普及率100%。文化事业
2011年末,源西街道有社区业余文体队伍7支,文化辅导员7名,参与群众1600余人。在公园、体育场馆、社区广场、社区文化活动室等场所,开展以健身体操、武术、舞蹈、合唱、棋牌、书画、摄影等为主要内容的活动;并定期举办社区文体活动。医疗卫生
2011年末,源西街道有各类医疗机构32个,其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个、村卫生服务站5个。源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筑面积1771平方米,床位50张。2011年,源西街道有1·41万名村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99%;为872人次提供医疗补助,报销金额200多万元。
交通运输
205国道、老广梅路、粤赣高速公路、京九铁路、广梅汕铁路贯穿源西街道全境。河源站坐落于源西街道建设大道西1号。
风景名胜
源西街道辖区内有保利·响水国际旅游生态度假区、望郎回风景区、笔架山公园、新塘生态美丽乡村、香车体育产业园等生态旅游风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