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云南研究院公众号

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云南研究院

平台属性:微信公众号
所属地区:云南
公众号ID:YNYJYMSC
公众号分类:科技
关于公众号:

“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云南研究院”微信公众号的责任主体为昆明理工大学,属于科技类型;公众号主要(内容/服务)是发布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云南研究院新新闻、通知、公告等信息。

开发/运营主体:昆明理工大学

关于主体:昆明理工大学是中国云南省昆明市境内公办高校。

最后更新:2025-7-5 关于更新时间TIPS:“更新时间”是指本页信息来源的截止时间,包括公众号的图片/文字介绍、公众号所属企事业单位的介绍等。
我要反馈:不良内容举报 » 公众号纠错(有误/注销)»
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云南研究院公众号二维码公众号二维码,扫一扫马上关注

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云南研究院百科

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云南研究院成立于2019年4月7日,由云南省人民政府与中国工程院共建。

发展历史

2019年4月7日,云南省人民政府与中国工程院合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暨省人民政府与中国工程院共建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云南研究院合作协议签字、揭牌仪式在昆明举行。

成立背景

与地方政府共建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是中国工程院2018年提出的建设国家高端智库“顶天立地”战略体系的具体措施。“顶天”,就是为党中央、国务院提供高质量的决策咨询,特别是科技方面的决策咨询;“立地”,就是把工作重心下移,把战略研究延伸到地方,服务地方创新发展和高质量发展。

主要职能

研究院将承接中国工程院工程科技发展战略咨询研究项目,研究工程科技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提出建设性的对策建议,为国家及政府有关部门的战略决策提供咨询服务;承接政府和有关单位的委托,为云南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重大工程科技问题、战略规划等提供咨询服务;密切关注国家和世界工程科技迅猛发展的新动向、新进展,瞄准先进的工程科技水平,为云南各行各业的产业升级、技术改造提供咨询服务;积极推进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为云南省发现、培养和引进工程科技发展战略领域的科技人才服务;为促进云南工程科技和科学发展的理念传播服务。

成立意义

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云南研究院的成立,是云南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件大事,对云南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努力建设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具有重大意义。

公众号主体介绍昆明理工大学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云南研究院是由昆明理工大学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昆明理工大学(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简称“昆工”(kust),是由云南省人民政府主管并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的多科性综合性大学,学校先后隶属原高等教育部、原冶金工业部、原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管理,是国有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云南省规模最大、办学层次和类别齐全的省属重点大学,入选国家“111计划”、教育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单位、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学校、“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入选学校。

昆明理工大学始建于1954年9月1日,曾名为昆明工学院;1995年更名为昆明理工大学;1999年原昆明理工大学与原云南工业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昆明理工大学;2004年,云南省分析测试中心并入。

截至2025年5月,学校现已建成呈贡、莲华、新迎三个校区,在建嵩明校区。总占地面积5418亩;设有1个学部、28个学院(含2个现代产业学院)、6个研究院,设有研究生院;开设92个本科招生专业;拥有国家级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2个、省级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8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4个;有教职工4202人,学生53088人。

历史沿革

学校前身

原昆明理工大学

1954年8月,云南大学的工学院独立为昆明工学院;9月,根据中央教育部“以培养工业建设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院校,整顿和加强综合性大学”的方针和全国工学院调整方案,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昆明工学院创建成立。

1958年8月,学院下放给云南省领导。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5月,学校设有1个学部、28个学院(含2个现代产业学院)、6个研究院,设有研究生院;开设92个本科招生专业。
本科学院及专业设置
学院招生专业(类)类别
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地理信息科学普通本科
测绘工程普通本科
地质工程普通本科
资源勘查工程普通本科
采矿工程普通本科
矿物加工工程普通本科
土地资源管理普通本科
昆明理工大学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冶金工程普通本科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普通本科
能源与动力工程普通本科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普通本科
储能科学与工程普通本科
昆明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机械工程普通本科
智能制造工程普通本科
机器人工程普通本科
工业工程普通本科
昆明理工大学信息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测控技术与仪器普通本科
电子信息工程普通本科
通信工程普通本科
自动化普通本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普通本科
物联网工程普通本科
生物医学工程普通本科
昆明理工大学电力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普通本科
水利类普通本科
昆明理工大学交通工程学院车辆工程普通本科
交通运输类普通本科
物流工程普通本科
物流工程(中外合作办学)普通本科
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类普通本科
资源环境科学普通本科
昆明理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普通本科
化学工程与工艺普通本科
油气储运工程普通本科
轻化工程普通本科
昆明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金融学普通本科
国际经济与贸易普通本科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普通本科
工商管理普通本科
会计学普通本科
质量管理工程普通本科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工程力学普通本科
智能建造普通本科
土木工程普通本科
土木工程(中外合作办学)普通本科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普通本科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普通本科
工程管理普通本科
昆明理工大学理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普通本科
应用化学普通本科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普通本科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普通本科
昆明理工大学法学院法学普通本科
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传播学普通本科
工业设计普通本科
播音与主持艺术普通本科
视觉传达设计普通本科
环境设计普通本科
昆明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类普通本科
昆明理工大学现代农业工程学院农业工程类普通本科
昆明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普通本科
材料科学与工程普通本科
宝石及材料工艺学普通本科
功能材料普通本科
昆明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制药工程普通本科
生物工程普通本科
昆明理工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类普通本科
昆明理工大学国际学院汉语国际教育普通本科
昆明理工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普通本科
护理学普通本科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学普通本科
城乡规划普通本科
风景园林普通本科
昆明理工大学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学院安全工程普通本科
昆明理工大学民航与航空学院机械工程普通本科
交通运输普通本科
飞行技术普通本科
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普通本科
昆明理工大学体育学院运动训练普通本科
昆明理工大学人工智能产业学院人工智能普通本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普通本科
昆明理工大学城市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职业本科
泰语职业本科
汽车服务工程职业本科
机械工程职业本科
焊接技术与工程职业本科
测控技术与仪器职业本科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职业本科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职业本科
测绘工程职业本科
地质工程职业本科
交通运输职业本科
建筑学职业本科
城乡规划职业本科
风景园林职业本科
工程造价职业本科
市场营销职业本科
会计学职业本科
财务管理 职业本科
酒店管理职业本科
播音与主持艺术职业本科
视觉传达设计职业本科
环境设计职业本科
服装与服饰设计职业本科
数字媒体艺术职业本科
参考资料:

学科建设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5年5月,学校建有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22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104个,地厅级平台67个,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教育部创新团队、省创新团队等72个,甲级资质的设计研究院1所。
类别名称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国家工程实验室 真空冶金国家工程实验室
国家重点实验室 省部共建复杂有色金属资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非人灵长类生物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金属先进凝固成形及装备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微波能工程应用及装备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锂离子电池及材料制备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科技部国际合作基地 超硬材料先进制备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冶金及化工行业废气资源化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生物医学动物模型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冶金化工节能环保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有色及稀贵先进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非常规冶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有色金属工业能源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西部优势矿产资源高效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冶金节能减排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国家行业工程技术(昆明)中心 国家环境保护工业资源循环利用工程技术(昆明)中心
中国有色金属行业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有色金属行业微波冶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重点实验室 有色金属工业能源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
云南省重点实验室 云南省计算机应用重点实验室、云南省新材料制备与加工重点实验室、云南省有色金属真空冶金重点实验室、云南省内燃机重点实验室、云南省特种冶金重点实验室(培育)、云南省先进电池材料重点实验室、云南省三七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云南省土木工程防灾重点实验室、云南省土壤固碳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
云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云南省冶金节能减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南省先进成形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南省抗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南省智能电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南省肿瘤转化医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南省医学分子诊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南省工业废气净化及资源化利用工程研究中心、云南省金属矿尾矿资源二次利用工程研究中心、云南省汽车连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南省智能交通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南省特种设备安全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南省铝工业工程研究中心
云南省工程实验室 云南省微波能应用及装备技术工程实验室、云南省矿产资源预测评价工程实验室、云南省金属凝固成形及控制工程实验室、云南省工业节能工程实验室、云南省先进电池及材料工程实验室、云南省海量语言信息处理工程实验室
云南省部级检测站 云南省放射性及有毒有害挥发性物质质量监督检验站、云南省金银饰品质量监督检验站、云南省保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站
云南省级产学研联合开发中心 云南省生物柴油制备与检测技术研发中心、云南省矿业开发产学研联合研究开发中心、云南省动力机械产学研联合研究开发中心
云南省“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 复杂有色金属资源综合利用协同创新中心、西部典型行业污染控制协同创新中心
云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云南省高校非常规冶金重点实验室、云南省高校环境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云南省高校复杂铁资源清洁冶金重点实验室、云南省高校结构健康诊断重点实验室、云南省高校先进材料的力学行为与微结构设计重点实验室、云南省高校环境土壤科学重点实验室(培育)、云南省高校模式识别与智能计算重点实验室、云南省高校应用电化学重点实验室、云南省高校振动与噪声重点实验室、云南省高校磷化工重点实验室、云南省高校靶点药物筛选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云南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 云南省高校先进成形制造工程研究中心、云南省高校工业节能与能源新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云南省高校制浆造纸工程研究中心、云南省高校硅冶金与硅材料工程研究中心、云南省高校医学分子诊断工程研究中心、云南省高校智能交通系统工程研究中心、云南省高校水污染控制技术及应用工程研究中心、云南省高校工业机器人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云南省高校中药材机械化工程研究中心、云南省高校高原山区空间信息测绘技术应用工程研究中心
云南省院士专家工作站 廖世军专家工作站、赵金保专家工作站、干勇院士工作站、付贤智院士工作站、郝吉明院士工作站、柳百成院士工作站、左铁镛院士工作站、契霍特金院士工作站、张懿院士工作站、何季麟院士工作站、张文海院士工作站、任南琪院士工作站、刘良专家工作站、赵金保专家工作站
参考资料:

研究成果

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校徽

学校校徽包括徽志和徽章。校徽中心由六个六面体组成三个“品”字,三个品字垒叠如同一座立体的宫殿;“六”在中国习俗文化中有“顺”的意思,祝福学校发展顺利。

品字代表学校始终把人的品德、品格、品质的培养放在第一位,把品德培养作为育人的根本,突出以德立校,立德树人的育人宗旨。 “品”形建筑仿佛一座层层向上的阶梯状宫殿,意即无论是做学问还是从事科学研究,都要像爬楼梯一样一步一步向上攀登,才能到达顶端。

1954代表学校1954年建校,以此作为学校成立的时间基点。整个图形为圆形,像一枚圆形的图章,中心是“品”形建筑,建筑下方是学校成立时间,圆周外圆是中英文的“昆明理工大学”,中文在上,英文在下。

精神文化

校区情况

截至2024年5月,昆明理工大学有呈贡、莲华、新迎、嵩明四个校区,占地3915亩(不含嵩明校区)。

呈贡校区

呈贡校区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景明南路727号,邮编为650500,昆明理工大学呈贡校区位于昆明市呈贡大学城中心也是学校的主校区,学校大部分学院和专业设立在该校区,包括机电院、化工院、环工院、农工院、建工院、建筑院、医学院、电力院等。呈贡校区图书馆获得鲁班奖。

莲华校区

莲华校区位云南省昆明市一二一大街文昌路68号,邮编位650093,昆明理工大学莲华校区位于昆明市五华区。该校区主要由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国土资源工程学院、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四个学院的全体本科生及研究生组成,另有昆明理工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真空冶金国家工程实验室等在莲华校区。

新迎校区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截至2025年6月)
职务姓名
党委书记唐家华
党委副书记、校长王华
党委副书记陈华仙
党委副书记蔡金红
党委常委、副校长易健宏、杨斌、潘学军、刘殿文
党委常委、纪委书记,省监委驻昆明理工大学监察专员张绍宗
副校长潘波、牛昱宇
副校级领导吴涛
参考资料:

知名校友

校友情况
姓名备注
彭金辉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正部长级)、党组副书记,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杨保建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革中央常委,全国政协常委
刘北辰九三学社中央常委,全国政协常委,人大常委,云南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张国成稀土冶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戴永年有色金属真空冶金专家,昆明理工大学教授、博导,中国工程院院士
郭忠诚昆明理工大学恒达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侯正猛德国地球科学与岩土工程院院士、德国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教授
王希季卫星与返回技术专家,两弹一星功勋,国际宇航科学院、中国科学院院士

所获荣誉

时间荣誉
2022年昆明理工大学获教育部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优秀组织单位
2018年10月昆明理工大学获研究生教育成果二等奖
2012年昆明理工大学获得教育部全国高等教育学籍学历管理工作先进集体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