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公众号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

平台属性:微信公众号
所属地区:北京
公众号ID:gh_cfef6ee8ec25
公众号分类:新闻
关于公众号: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微信公众号的责任主体为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属于新闻类型;公众号主要(内容/服务)是基因组所科研动态和综合新闻,基因组学前沿和科学传播。

开发/运营主体: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

关于主体: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是中国科学院直属机构。

最后更新:2025-7-5 关于更新时间TIPS:“更新时间”是指本页信息来源的截止时间,包括公众号的图片/文字介绍、公众号所属企事业单位的介绍等。
我要反馈:不良内容举报 » 公众号纠错(有误/注销)»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公众号二维码公众号二维码,扫一扫马上关注

公众号主体介绍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是由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成立于2003年11月28日。2007年10月,研究所迁至临时所址,2013年1月,迁至中国科学院奥运村科技园区内的永久所址。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发展定位为:面向中国人口健康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与生命科学前沿,重点研究基因组结构、变异、功能及其演化规律,加强基因组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发展基因组学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成为基因组学原始创新研究基地、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和卓越科学中心,为保障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截至2014年底,研究所职工共计265人,其中科技人员172人,技术支撑人员57人,管理人员36人;建有2个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和1个计算基因组中心;有研究生和博士后共计244人。

历史沿革

1998年8月,中国科学院遗传所人类基因组研究中心成立,地址位于朝阳区安定门外大屯路乙5号。

1999年7月8日,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人类基因组研究中心代表中国申请加入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hgp)”协作组,成为继美、英、日、德、法之后第六个成员国,参与该计划的实施。

1999年7月14日,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人类基因组研究中心与民营企业合作成立了由个人出资的股份制企业:北京华大基因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人类基因组研究中心”主要骨干迁至“华大基因”所在的北京空港工业区b区与“华大基因”合署办公。双方合作开展“人类基因组计划”和“中国杂交水稻基因组计划”等研究工作。在此期间,“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人类基因组研究中心”曾对外使用“中国科学院基因组信息学中心”名称。

科研条件

人员编制

截至2014年底,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职工共计265人,其中科技人员172人,技术支撑人员57人,管理人员36人;研究生和博士后共计244人。有院士2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17人,国家杰出基金获得者3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
院士
院士类别姓名
台湾中研院院士吴仲义
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杨子恒
资料来源: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
于军郭彩霞
张德兴孙英丽
曾长青吕雪梅
刘江陈非
杨运桂章张
赵永良张治华
方向东陈华
王前飞刘欣
雷红星
资料来源: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姓名入选时间
曾长青-
王前飞2014年
刘江2014年
资料来源:

科研部门

科研成就

科研成果

获奖概况

根据2015年12月研究所官网显示,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共获得浙江省科技进步奖集体奖一等奖1项,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奖1项,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集体奖1项。

获奖概况
时间名称获奖类别
2007·4·7利用est信息资源大规模克隆家蚕功能基因浙江省科技进步奖集体奖
2005·2非典型肺炎冠状病毒基因组测序及elisa诊断试剂盒研究北京市科技进步奖
2005·11·1sars病原学及其防控系列研究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2004·7sars病源的发现与确证军队科技进步奖科技进步奖
2004·3中国杂交水稻基因组计划中国科学院科技成就奖
2003·1·1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1%(3号染色体短臂末端)基因组测序国家自然科学奖
资料来源:

人才培养

学科建设

学科概况

根据2015年12月研究所官网显示,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有博士点4个,硕士点6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中国科学院重点学科1个。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于2009年10月正式批准成立。

博士后流动站:生物学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释义: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标识是由抽象的“dna”双螺旋结构、“圆”、“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中英文等元素所组成。抽象的“dna”双螺旋结构体现了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的内涵及特性。螺旋结构突破圆,象征开拓创新、科技兴所,加强基因组学前沿研究,引领国际、国内基因组学研究潮流。标识中的蓝色,代表着大海、科技,体现研究所充满朝气和强大科技力量;绿色,象征生命、健康,体现研究所不断探索生命的奥秘,取得更大成就。标识整体为“圆”,象征和谐、美好,寓意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美好的明天。

研究生会

机构领导

现任领导

现任领导
职务姓名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国家生物信息中心)所长(主任)杨运桂
党委书记、副所长黄铁青
副所长王前飞、赵文明
纪委书记孙哲
资料来源:

历任领导

历任所长
任期姓名
2003年5月—2008年1月杨焕明
2008年1月—2014年5月吴仲义
?—2023年7月薛勇彪
资料来源:

获奖荣誉

2021年12月15日,全国科技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公示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国家生物信息中心)国家基因组科学数据中心为全国科技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拟表彰对象。

2022年3月,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国家生物信息中心)院精准基因组医学重点实验室获得中国科学院三八红旗集体称号。

 

©wxnum.cn 公众号大全